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提高劳动者素质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者论文,制度改革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分配论文,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完成“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基本要求是,改变高投入低产出的“广种薄收”的粗放型方式,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方式。达到上述要求是一项系统工程,归根结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并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采取多方面的综合配套措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劳动工作提出了新的高标准,要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建立新型劳动制度的步伐,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实现劳动的高效率和企业经营的高效益。
一、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职工队伍的文化技术结构不合理,很不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全国1.2亿城镇企业职工中, 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0%。在全国近7000万技术工人中,初级工约为80%,中级工不足20%,达到高级工水平的仅为3%左右。 全国已评聘的技师只有34万人,高级技师不过2000多人。我国专业人才数量不足。职工文化技术结构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北京市,工业系统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具有职称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比重仅为18.29%, 高层次管理人才严重短缺,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1994年仅为8.7%, 技术工人中高级技术工人仅占3.55%,中级只占22.38%, 分别比实际需要相差1.45和17.62个百分点。上海的人才总量在我国国内虽处于领先地位, 但与国际都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到2010年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每万人口拥有2000名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再增加156万人,每年增加9.75万人。 尽管是孔雀东南飞,广州市专门人才总量只有40多万人,要实现用15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人才总量需要达到86万人, 即每年增加4万人,但现在每年只能从高校、中专毕业生和正常渠道进入2万人。 上述诸多情况说明,我国职工队伍的文化技术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已经成为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的障碍,不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投入和采取其他配套改革措施,将会严重制约我们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扩大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经济效益是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与生产成果的比较。从劳动投入来看,用最少的劳动投入,生产出最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不同,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用最小限度的预付资本(即资本投入)生产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但从经济增长方式上考察,无论是社会主义生产还是资本主义生产,都必须讲求投入产出规律,都必须讲求资本投入的资本效益和活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都必须讲求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包括资本的投入和活劳动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而衡量劳动效率,即衡量活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指标是劳动生产率。由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从而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要改善人民生活,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优化企业内部劳动力结构,广泛开展技术革命和革新,推广科技进步。
二、走出“低工资多就业”的误区,实现低效率、低效益向高效率、高效益的长期性战略转变。
改革开放17年我们在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的“低工资多就业”“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的情况已有很大成效。但无论是从国内情况来说还是从周边发展中国家情况来说,我们必须在一定历史时期转变低效率、低效益、低工资状况而逐步走向“高效率、高效益、高工资”。原因是,我们职工队伍素质的下降特别是大批青工技术低下,而且缺乏学习技术的热情,大多无意于长期从事生产一线的体力劳动,是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是高级技工收入水平偏低,顶点是科级干部和初级工程经济初级专业人员的数百元收入水平,年收入万元或万元以上的只不过是少数(局限于少数经济效益突出的少数企业和少数城市)。工程和经济专业人员也存在类似情况。月收入达到千元的凤毛麟角。目前我们的社会是私人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少数人可以成为大款、大腕,少数明星有了金山、巨资。而能工巧匠的艰苦劳动、各类专业人员的突出贡献也未必能使之致富。所以在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主要问题还是克服平均主义拉开差距,要实现高效率、高工资。
高效率的劳动是高效益的基础。具有高效率、高效益是实行高工资的前提。因此,我们可以说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我们必须努力争取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坚持实际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工资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工资的增长速度不能等于也不能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快于工资增长速度,是保证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正常进行的需要,也是克服通货膨胀的需要。因此,关于克服物价上涨,首先必须眼睛向内,做到平均工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否则,光靠行政手段控制物价,也无法从根本上控制物价。人们要想从低工资、低效益向高工资、高效益转变,首先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即首先必须实现高效率的劳动,只有高效率才有高效益,只有高效益,才有高收入。
结合我国实际,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抓好以下几条:
1.加强职业技能开发和培训,大力提高劳动者熟练程度和劳动技能。2.努力掌握先进科学技术,推行科技进步,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3.加强企业科学管理,包括劳动人事管理、工资管理的基础工作,强化劳动考核和经济核算,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强化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强化人工成本控制。4.深化劳动制度改革,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培育劳动力市场,做好富余人员分流工作。加快建立以养老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险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最低收入保障线。
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从理论上承认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即劳动收益率
长期以来,如何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一直是困扰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职工在产权结构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不仅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而且关系着广大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能否能得到具体体现,关系着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能不能在根本上得到贯彻。
目前,我国的产权主体结构,基本上是一种以投资关系确认的财产归属的“所有者——经营者”二重结构模式。这种二重结构所体现的是按资本(金)投入确认财产归属关系和利润分配原则。即企业所形成的一切财产都归投资者所有,企业形成的利润都归投资者所有。即为“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劳动者投入的活劳动形成的经济效益,在产权主体结构中没有地位,没有得到确认。因此,以劳动投入确立职工对企业财产的所有权地位,承认劳动者投入的人力资本投资和活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中的地位十分必要,它有利于改变目前在财产制度上的单纯的按资分配倾向,有利于从根本上贯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劳动力投入的“资本”属性,需要突破我国传统的劳动力属“国家所有”、“国家职工”的观念。其实劳动力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个人的劳动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我们往往只承认有形资本的投资,而不承认无形资本的投资,即:包括人的知识、能力和健康等通过活劳动的投入产出人力资本效益。因此,在承认了劳动力投入的“资本”属性,必然要涉及整个财产制度和分配结构的改革,涉及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劳动者个人利益(包括经营者利益),对此,我们认为,应该按照市场经济产权明晰化的要求,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劳动产权制度,以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社会主义劳动产权制度,科学界定劳动者对自己劳动力财富及其使用结果所享有的合法权益,使劳动者真正按照劳动贡献大小获得劳动收益,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利于强化激励机制,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动力机制问题和国有经济活力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