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一个企业的管理重点是资金,资金问题是很多企业必须关注的问题,没有资金企业就无法生存。在目前我国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如果资金短缺就会造成不能想象的结果,甚至破产。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企业资金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对策,目的在于为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地显著提升。
关键词:企业;资金;精细化管理
1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近些年, 我国许多行业逐渐兴起, 企业建设越来越快, 以至于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大。要想提高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 首要进行的工作就是整合企业资金管理结构, 构建行之有效的资金管理系统。然而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 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比如企业没有意识到产品销售的重要性, 没有树立财务管理意识, 导致资源管理机制缺乏科学性与完整性, 即使一些企业建立资金管理机制, 也不能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加以实行, 影响资金管理工作效率。
1.2 资金管理分散, 效率低
企业的资金管理分散是企业资金管理中最主要的问题, 企业施工分散, 资金经常是粗放的存在于各个项目中, 同时需要多户头的管理资金, 这样就导致了资金管理的分散。加上工期的时间很长, 不同时间的项目的资金不能资源共享, 也不能集中的管理资金。一般企业的施工环境复杂, 经常会有施工的风险, 因此资金预算管理有一定的难度, 加上财务工作人员素质的差异性, 对环境的不了解, 直接导致企业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超支, 盲目投资等现象, 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 还导致企业对下属的资金监管程度减弱, 资金的运行效率低, 由于多个户头的自己能更加难管, 使用权相对自由, 这种资金管理方式已经不符合新时代企业的资金管理, 需要改善。
1.3融资方式不合理, 缺少专职的资金管理人员
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大, 很多企业在开展项目的时候都会采取融资的方式积累资金, 但是企业的融资方式比较单一, 一般都是银行贷款或者票据融资, 这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银行贷款的资金额度受限, 很多都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加上银行贷款的要求多, 需要提供一定的抵押物, 很多企业都会用自己的物做抵押, 这增加了工作压力, 同时票据融资的选择性虽然多, 借款速度快, 利息高, 借款周期短, 而选择借款人的时候没有经过专业地分析和思考, 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风险, 信息时代, 企业需要改变这种融资方式单一的弊端, 扩展自己的融资, 争取更多的资金。一般企业的资金管理都是财务管理的兼职人员, 而企业的工程量大, 内容复杂, 因此财务管理的工作也是难度大, 很难抽取时间更好的资金管理, 很多资金管理的问题都是企业内部缺乏专职的资金管理人员造成的。
2企业资金配置的管理
企业资金不能全部都存放在银行,也不可能全部都放在企业的财务部门。它必须分散占用在企业房地产、设备、原材料、成品、应收账款等各个方面。因此,要搞好企业资金管理,首先,必须了解企业资金在这些方面所占的比重以及每个方面所占的比重。当谈到资本占用方面,那些对财务和会计了解不多的人,可以立即回答有多少流动资金和固定资本被占用。我们不能完全相信企业的资金报表,只相信报表是不够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会计舞弊、会计原则、经理人风险偏好、经理人个人利益等原因,资金报表存在不真实的情况,其中可能含有大量的虚头,不能将企业的真实情况进行放映。如固定资产占用,可能有闲置资产、低效资产以及无效资产;应收账款中的坏账,仓库中的未处理物品等。在管理企业资金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这种现象的性质,了解其真实情况。我们应该首先消除这些影响,然后分析它们。为了改善资金配置,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该项目从自身特点出发,占用资金。
资金分配不合理问题是难以回答的,因为没有人能够讲清楚什么是合理的资本占用标准。由于企业之间没有资产比例的标准,无法界定是否合理,我们只能采用简单的方法,即比较利用效率,与企业历史数据和同类企业的数据相比较,资本利用效率高低及资金配置是否合理。在不断调整资金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资金使用效率越来越好,资源配置自然趋于合理。
3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策略
3.1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
第一, 制定收入与支出资金管理机制。收入与支出资金管理体系的构建目标是实现企业资金管理的集中化, 结合企业资金管理情况, 把与企业相关的子公司所有收入上交给企业财务总部门, 一定不要出现留存的行为。同时将全部支出的资金进行预算, 由财务总部门下拨给相应部门, 收入与支出产生的资金差距可以先由财务总部门进行保存, 在必要时合理将存留的资金进行调配。比如在电网企业构建收入与资金管理机制, 电网工作者可以依据电费收入资金的大小设立多种类型的账户, 并且将支出的资金列入企业基层机构的财务账户中。这样电网企业便能够有效实现收入与支出资金管理机制的制定。第二, 制定企业网银软件使用机制。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下, 各个企业需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 制定企业内部网银软件使用机制, 进而提高企业资金管理工作质量。企业应创建资金流转与管理平台, 巧妙地将企业内部筹集的资金与支付金额相融合, 利于企业财务工作人员进行资金审批环节, 提高资金利用率。
3.2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工作
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为债权与债务管理, 也就是说企业要想加强资金管理工作, 就要严格规范的对债权与债务环节进行管理与监督。所有企业在财务资金管理工作中都会出现记死账与记坏账的现象, 如果想要从根本上防止这些现象的产生, 应重要关注资金流转与资金风险隐患问题, 具体如下:转移企业债权与债务管理重心, 在开展招投标期间就实行风险隐患管理工作, 全面了解合作者的信用程度, 结合制定的评价表格系统的对客户以及供应商家加以分类, 将结果反馈给企业审查部门, 以免产生安全风险。此外, 要想切合实际的防范资金风险, 需要严格管理资金流转环节, 例如管理收款台账、管理资金项目编制表、管理企业预付款项与工资预垫等。但是要保证在资金管理工作中企业各个部门之间时常沟通与交流, 及时找到资金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3.3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提升资金管理的及时性及有效性
在企业资金的管理方面, 企业集团要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完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 在资金集中监控、结息中心、内部银行、财务公司等模式中采用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 进行资金管理。
首先, 在企业集团内部可以设置单独的财务数据中心, 以资金管理作为中心, 通过财务软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其次, 要构建以资金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系统。将计算机与财务软件相结合, 比如:在有效使用财务软件的基础上构建银企直联接口, 打破资金管理的地域、法人实体的界限以及与商业银行的壁垒, 真正实现资金的集中与统筹。从银行、企业两方面共同对资金往来实现科学管理。
最后, 实现业财融合,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开发出适合自己企业的财务管理软件, 运用科学的技术如基于互联网的B/S技术、银企直联技术、移动互联技术、BI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等方式方法, 以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 确保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能实现规范化操作。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新时代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企业的发展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为了在飞速发展的经济长流中站稳脚步,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竞争力,向自身管理要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亮.企业财务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7(36):172+175.
[2]张洪月.推进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适应市场竞争新常态[J].中国有色金属,2017(S1):185-187.
[3]王军.简谈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7(24):165-166.
[4]江敏.如何强化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的关键要点[J].中外企业家,2017(36):65-66.
论文作者:谢英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资金论文; 企业论文; 资金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财务论文; 精细化论文; 支出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