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信息管理平台论文_任晓旭

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信息管理平台论文_任晓旭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山西忻州 034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电网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要实现智能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不仅要转变电力营销服务理念,创新营销服务策略,还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构建更加完善健全的智能电力营销体系。基于此,以下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营销;信息管理;平台

引言

电力营销技术系统的创建,为电力企业指明了新的方向和道路,以优质服务为主导,以改善营销质量为宗旨,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创新,促进了电力业务的规范化,确保了数据库管理的安全性。对供电企业而言,电力营销是它们的核心业务,事关企业最终的效益。智能信息化环境下,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推进。

1智能电网特点及概述

1.1智能电网的特点

智能电网是基于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先进的传感器、设备控制手段、测量监测环境、监测处理技术等的控制集成技术,并能实现供用电用户系统安全、经济、高效的使用条件。智慧化电网是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比如计算机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已在国家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结合传统电力技术,智能化管理电网的应用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体现了潮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程的显著特征,具有较强的网格系统和技术支撑系统基础,能够抵御各种外部干扰和攻击。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的有机结合,能够及时检测和预测故障,并在故障发生时,电网能迅速隔离故障,从而避免大规模停电事故的发生。通过建立双向交互服务模式,用户可以获得供电容量、供电质量、电价状况和停电信息等实时信息,而电力企业也可以获得用户用电的详细信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智能电网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智能电网环境的管理平台,能够实现用户与电网之间方便的电力互动,改善需求侧管理,使电力服务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同时,全局式和分布式已为电网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借鉴,综合电度表的瓦时数和用时电价政策等,能有效平衡电网负荷,减少峰谷负荷差异,降低电网的建设成本。

1.2概念

智能电网又被叫做电网2.0,称作电网智能化。而智能电网,实际上以双向通信网络为支撑建立起来的电力系统。它引入了领先的计算机、设备、传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等,可以确保电网的顺畅供电、高效与经济,基本特征:自愈、激励;抵御攻击、为21世纪用户提供正常的电能需求、兼容多种不同类型的发电形式、打开电力市场,促进资产的高效利用。智能电网,实际上是将前沿的技术引入至电力系统中。这些新技术,涵盖了自动控制技术、智能计算、计算机或是电力工程技术等。它们的引入,能够赋予电网真正的人工智能,让系统有完整的应变能力,变成完全、绝对自动化的网络。

2电力营销信息管理平台的评价

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信息平台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满足能够为广大电力用户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满足用户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其次是为电力企业电力营销提供高效、可靠的基础业务处理能力,为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工作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提供科学方法,最后是为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分析、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以及提供更加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针对供电企业发展的现状,供电企业要对庞大的电力用户群体,通过营销系统进行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并确保系统可靠、稳定的运行,必须要解决多用户、大数据、持续存储以及多用户并发访问的压力。针对上述需求,本文研究的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管理平台,采用J2EE标准的层次化结构体系,利用先进互联网技术、工作流技术和数据仓库技术,针对供电企业自身的业务需求,建立的一个安全、可靠、强大数据处理能力的主机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系统从供电业务扩展到电能计量管理,从表码采集到电费回收,均可以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此外,系统平台还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通过辅助决策系统,帮助管理人员能够准确及时地监督电网业务,确保电力政策能够全面正确地进行。

3电力营销支持系统的建设

3.1软件平台架构

智能电网环境下,营销信息平台创建了完善的结构体系。基于J2EE标准来对软件架构进行设计,涵盖了3层结构体系,分别为:管理员、业务员以及客户服务需求层。对供电企业而言,电力营销信息管理平台文/王新文电力营销才是它们的主导与核心业务,事关企业最终的效益。特别是智能信息化环境下,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稳步推进,对电力营销作出全面地规范与集中管理,有助于提升供电企业总体的效率水平与效益。基于智能电网的视角,电力企业需要认真评估电力营销信息管理平台现行的发展概况,对软件架构及其硬件平台作出创建与研究,为之提供可靠的发展建议。

3.2硬件结构

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包含现场设备与区域集结、配电自动化控制中心三大结构层。其中,现场设备层也被称为终端层,区域集结层为子站层,配电自动化控制中心为主站层。首先,终端层主要包含馈线、配变以及电量集抄器、运行终端单元等,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终端设备结构层,用于进行开闭锁以及环网柜、柱上断路器、配变等动作控制与监测,从而实现故障的有效识别与控制,并通过对主站层和子站层运行监测,实现配电运行优化。其次,子站层通过区域划分,在每个区域中进行子站设置,形成区域性运行特征,然后将区域内所有分散配电终端设备进行集成,通过区域结构分布层次的优化来实现整个子站层系统设备运行效率提升,并通过配电通信网络实现各区域工作站点的信息采集、上传、分析等,进行子站层运行监控与通信监视,对配电运行中的馈线故障进行隔离和定位,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控制中心提供数据支持。此外,配电自动化控制中心层一般设置在城市电网的调度中心,并且配备有基于交换式的以太网后台系统。该结构层包含配电地理信息系统与有关服务、管理等功能系统,对整个配电网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在数据分析与运行判断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控制策略制定与指令发布、控制管理实施,并对突发应急情况进行智能化处理,将配电网运行控制在最优化状态。信息安全结构。针对上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组成情况,为了确保系统数据通信与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保密性,在系统通信设计中通过采用虚拟交换以及数据加密、防火墙、隔离、网络管理等信息安全技术措施,以避免信息泄露或病毒感染等情况对信息安全性及保密性造成影响。通过以上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有效建立与运用,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支持。

结束语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大范围推广,电力行业应重视创新管理与发展。应致力于智慧化信息电网管理、云计算、数据收集、分析与处理、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并由传统管理模式逐步向智慧化电网管理、交互式服务系统方向发展。因此,智能化电力营销信息平台的建立,通过智慧化信息管理平台对庞大的电力用户群进行统一规范与管理,实现电网系统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应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贾红革.浅议智能电能表的运行维护与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3):110-111.

[2]张凯.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支持系统的建设[J].科技风,2018(28):161.

[3]王新文.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信息管理平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6):171.

[4]郭洪月,关微,赵波,张津铭,张玉良,陈明非.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电网信息管理平台[J].科技与创新,2016(02):4-6.

[5]武雪琴.智能电网通信与信息管理系统核心问题研究[J].通讯世界,2015(06):43.

论文作者:任晓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信息管理平台论文_任晓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