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游戏教学探索论文_张风杰

小学数学课堂游戏教学探索论文_张风杰

张风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州博乐市第一小学 833400

【摘要】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依赖程度偏高,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难免会导致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潜意识里觉得数学学习枯燥无味,难以进一步提升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样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应该在关注小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教育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小学生的兴趣,促进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10-051-01

游戏教学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科的教学之中,它在如今仍然是值得大家运用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它的意义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尚简单,没有形成独立性,在教学中,游戏对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游戏中很自然地掌握数学知识。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开发智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优秀的学生。那么,我们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游戏法进行教学呢,下面以课堂实例来与大家交流。

一、游戏方法引入的必要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要轻松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胜、好强”的心理,把他们喜欢的爱玩的游戏引入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2.活跃了课堂气氛。一个好的游戏活动会把课堂教学气氛推向高潮,使每一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善于形象记忆,逻辑推理能力较弱。他们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因此,在学生学习新知时,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体验了成功的喜悦。练习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低年级学生对于大量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利用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动力。而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刚入学,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在课堂上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与人交往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就经常在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将游戏穿插在课堂教学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直观形象的数学游戏可以把学生“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如可以穿插一些形式活泼又有竞争性的“数学扑克”、“夺红旗”;富于思考启发性的“猜谜”;富有情趣的“开火车”、“送信”、“摘苹果”、“小鸟回家”、“找邻居”、“找朋友”、“比一比”、“争当小小数学家”“算术擂台赛”等游戏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们都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如:我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用了形式活泼又有竞争性的“数学扑克”的游戏。课前让学生准备1---6的扑克,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总结出6的乘法口诀后,让学生俩俩组成一组一齐出牌谁先背出相应的口诀谁赢,一直到把对方的扑克赢完为止。(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选择对手)这样就把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乘法口诀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在“玩”、“乐”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

四、注重游戏的生活化

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脱离现实生活的游戏,却难以起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基于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设计富有生活化的游戏来刺激学生,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进而最大化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例如,《人民币的认识》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一直都是一个难点,因为它太抽象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设计了一个超市购物结账环节,让孩子们通过当“收银员”来熟练元、角、分之间的转化。为学生创造相应生活情景,以此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不断训练自身反应能力。

五、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他们最熟悉而乐于参与的活动。他们在游戏中认识事物,并在其中汲取生长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如果我们把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使其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在练习题设计中,大胆采用了以游戏为主的巩固知识形式。如:在感知100以内数的大小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亲子家庭作业——“抓豆子”:家长示范抓“一把”花生米,先让孩子猜一把大约多少粒?再让孩子数一数;猜同样抓“一把”花生米,是家长一把抓得多还是自己一把抓得多?为什么?;自己一只手抓一把花生米一只手抓一把黄豆,猜花生米的粒数多还是黄豆多?为什么?通过游戏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了陈旧的练习框架。

六、游戏中拓宽知识,培养能力

游戏是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形式,游戏教学法的巧妙运用,对新知的巩固和升华有着明显的作用。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做数学”,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巧妙地利用实践操作的游戏作业,不仅掌握了新学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真可谓一箭双雕!实践告诉我们,丰富多彩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都有明显的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容易被调动起来。

综上所述,将游戏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善于借助小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进行教学探索。同时学生家长也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以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实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促进他们的发展。

论文作者:张风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0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课堂游戏教学探索论文_张风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