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小学环境教育实效性的尝试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于加强论文,实效性论文,环境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环境教育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环境教育过程的实施,对受教育者施加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影响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从1979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教育委员会首次建议在中小学进行环境教育工作开始,环境教育在中小学蓬勃开展,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环境教育的效果尚差强人意,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环境意识停留在浅层面,没有内化形成环境道德。其意识和行为常割裂不统一。环境教育实效性如何,关键是看学生环境道德水平的提高即它对环境实践的主动性,难点则在于环境道德的内化。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环境教育无非是不乱丢纸屑、不浪费水、多捡塑料袋及回收废电池等,只要在和环境相关的日子(环境日、地球日)做做宣传,搞搞活动就算万事大吉了。因此就出现了环保活动热热闹闹,活动结束后一切照旧等矛盾现象。其二,具体实施时偏重喊环保口号进行环保倡议,意识的激发流于形式。据有关人士对小学生环境知识与环境态度及预期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环境知识与环境态度及预期行为呈强相关,即小学生环境态度和行为很大程度依赖于环境知识,其环境意识模式比较符合“知识—态度—行为”,因此,强调环境知识的学习就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把环境科学知识的获得途径片面理解为讲授,抹煞学生主体性,忽略观察、实验等实践体验的做法,也是不对的;同时,这种观点也割裂了环境知识与环境意识的关系。第二,环境教育学科渗透落实不到位,普及程度低。长期以来,小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的途径有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体的宣传,但往往不规范不系统。利用课程进行学科渗透就成为环境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渠道。而如果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环境素质不高等因素就会影响环境教育的日常性、持续性和规范化、系统化,制约着环境教育普遍而深入地开展,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这样的环境教育产生的结果是环境意识停留在“鹦鹉学舌”的口头表述层面,环保行为停留在受召唤和听组织的被动状态,缺乏环境思想、环境道德的深层内化以及环境行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给跨学科主题式环境教育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良好契机,在理念更新、方法参照上做了铺垫。新一轮课改“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基本理念,强调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各科新教材无论是目标设定、内容编排还是呈现方式都有较大改进和突破,突出了综合性、实践性、情境性,充分体现整体化、生活化等特点,与环境教育的跨学科性、实践性、参与性达成一致。在教学内容综合、教学方式多样化上也相当契合。为跨学科主题式环境教育的实施准备了条件。
以整合为基本手段
整合是一个包含着多种思想、多种实践以期达到整体效应的综合概念。而跨学科主题式环境教育要通过整合的方法进行环境内容的综合、主题的设定。包含环境意识、环境科学知识、环保行为的目标侧重,每一项内容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层级处理等。整合的过程是将分别融入各科教材的环境教育内容、教育因素提炼出来,收集当地实际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具体数据及个案分析等资料,最后汇总、整理,设定主题。例如:小学各年级环境主题可以参照这样的脉络设定:(1)我的生活——基本需求,诸如空气、水、食物、住所等。(2)我的家庭——住宅建筑材料、家庭清洁、衣服的材料、卫生习惯;生活用具、旅游等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3)我的学校——各种设施,如饮水、用电、用纸、厕所、校园等。(4)我的朋友——动物、植物、土地、生命的意义等。(5)地球——生物种类、大气、人类改变地表、土壤、矿物、开发自然资源。(6)天气——气候、雨水、风。主题不是硬性规定、一成不变的,各校应根据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择和设定。
强调教师的协调、交流与合作
要想实施这种模式,必须加强全校甚至全区所有教师的合作及交流。要发挥各科教师的作用,挖掘各科的环境教育内容,列出相应的环境主题,并说明重点及难点问题、采用的教学方式。然后,以年级组(同一年级不同学科)和学科组(同一学科不同年级)为单位,进行研讨、交流、汇报,设定本年级和本学科的环境教育主题。并组织教师对相关环境科学知识、环保方法和技能集中学习和培训。然后,将相应主题分配(或自主选择)至教学合作组(2~3名不同学科教师组成),按组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主讲人、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方法、课时安排等),课时使用主讲人任教学科的课时。
跨学科主题式环境教育给教师搭设了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合作、共同提高的平台,也对教师的环境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训工作就迫在眉睫,教委及学校要出台相应的环境素质培训政策和计划,集中或分期分批培训教师,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环境、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技术,促进他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有效参与环保的技能。
结合区域实际设立环境主题
环境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告诉人们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更重要的是要鼓励人们去发现问题,并付诸行动解决问题,提高儿童有效参与环境保护的功能。通过环境问题的具体事例或争议问题组织教学,主要是当地具体环境问题的调查、讨论和研究,不仅有现实意义,尤其能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内外、校内外活动结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例如:门头沟区是北京市有名的山区、老区、矿区,原煤开采和旅游开发是主要经济支柱。原煤的无计划过度开采,旅游区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了林木大量减少、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等诸多环境问题。在设立主题时应结合这些问题进行教学,将环境教育根植于现实的土壤中,才有生命力和实效性。
教学方式多样化、活动化、趣味化
跨学科主题教育模式因集中了各学科的教师,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丰富多样、生动灵活,如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问题解决法、实验法、野外考察法、模拟法、游戏法等,增加户外教学,让学生接触自然环境,在自然中观察、感受、研究和思考,体察自然环境中各要素的相互关联性,强化他们的亲身体验。
总之,要实施跨学科主题式环境教育模式就必须彻底打破“墨守成规”、“照本宣科”的老套路,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整合教材、交流合作、集体备课、共同授课这一系列活动虽然复杂,但确有实效。
经过尝试,跨学科主题式环境教育模式突出了环境教育的实际性、基础性、生态性,对提高小学环境教育质量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有待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