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预防论文_郑娟

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预防论文_郑娟

郑娟

天津市河西区天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天津市 300060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病患并发低血糖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方法:通过自身临床治疗经验,归纳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症状、产生原因以及预防方法。结果:糖尿病并发低血糖会受到病患自身肾功能状态、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控制、药物联用等因素的影响;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身体乏力、大汗淋漓、心慌烦躁,严重者反应迟钝、语言表达不清甚至神经功能障碍,可归纳为神经性低血糖症状以及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结论: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属于可预防性病症,须加强健康教育并定期测量血糖,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长期低血糖导致大脑不可逆受损。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临床特点;预防方法

对于糖尿病而言,血糖能否稳定控制是判断疾病进展的主要指标,严格控制血糖虽然能够避免一系列糖尿病并发症,但若血糖过低也可能造成安全隐患[1]。本文针对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病症,分析了其临床特点、影响因素及预防方式。

1 糖尿病低血糖的临床特点

1.1神经性低血糖

当患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能力减弱、思维混乱、反应迟钝等情况时,可考虑是否存在精神活动以及心智轻度受损情况[2]。神经性低血糖属于中枢神经功能抑制性病症,临床表现为运动失调、行为怪异、嗜睡、听力减退、语言含糊、肢体僵直、头部疼痛、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等等,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肢体偏瘫、癫痫样发作和抽搐之类的不典型表现,最后会直接影响到呼吸循环,导致患者昏迷。神经性低血糖症状属于较严重的低血糖程度,必须及时入院治疗。

1.2交感神经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精神紧张、焦虑、有饥饿感、心悸、身体出汗、血压轻度升高、肢体震颤等[3]。若患者血糖快速下降,则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更为明显。部分糖尿病患者在临床诊断时虽然存在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但血糖并未明显偏低,则可能是血糖迅速下降所致。

1.3胰岛素瘤性低血糖

这一类型的低血糖发病率仅在百万分之一左右。对于成年人而言,80%的胰岛素瘤属于良性瘤,10%为多发性良性瘤,5%为单发性恶性瘤,剩余属于胰岛B细胞瘤增生以及多发恶性瘤。胰岛素瘤的临床特征表现为在为患者注射葡萄糖后血糖会立即恢复至正常水平,当低血糖发作时血糖处于2.8mmol/L以内。另外,胰岛素瘤性低血糖多发生于空腹状态。

2 糖尿病低血糖的诱发因素及预防

2.1脏器功能受损

在服用降糖药物后,由于肾功能存在不同程度受损,无法将药物有效降解并排出,导致药物在体内续集,在药物蓄积期间其代谢物产物仍存在降糖功效[4]。肾脏灭活胰岛素的功能未达到理想状态也会造成血糖下滑。少数糖尿病患者存在肿瘤并伴有进食较差、入量不足现象,肿瘤细胞会对身体中的葡萄糖产生大量消耗,尤其是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患,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不足造成血糖无法及时升高,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则难以纠正,预后效果相对较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胰岛素使用不当

糖尿病患者口服胰岛素药物或注射胰岛素需根据自身血糖变化,在剂量上有所调控。若胰岛素使用剂量过大会导致低血糖,此类现象多发生于糖尿病强化治疗阶段以及糖尿病初期治疗阶段。当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若未按时进食或摄入足量食物会引发低血糖,部分患者在生病食欲不佳时仍保持原本胰岛素剂量也会引发低血糖。当患者运动量过大时,若注射剂量未调整,或注射位置处于运动后的肌肉附近,则胰岛素吸收效果更为明显,可能诱发低血糖。

2.3联合用药

部分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病患出现低血糖的程度可能较严重。β受体阻滞剂对肾上腺素的反调节作用造成阻断导致低血糖,无法及时恢复。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时,肾上腺素能够介导的心悸、心动过速等明显症状和体征受到抑制,患者无法及时警觉。联合应用水杨酸盐时,由于该药物存在降血糖功效且能够对与蛋白结合的磺脲类药物产生置换,因此在联合应用水杨酸盐时可能诱发低血糖,在临床应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并注意持续血糖监测。联合应用乙醇时,由于酒精会影响老年糖尿病患的警觉能力,对肝脏糖异生作用产生抑制,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避免空腹饮酒。

3 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要点

3.1低血糖紧急处理

当患者仍保持较清醒的意识状态下,可通过口服糖类制剂缓慢提升血糖,例如20g左右葡萄糖,并每隔十分钟观测血糖变化。若血糖仍未达到3.9mmol/L,则应继续口服15g左右葡萄糖,直至病情有所缓解。当患者已经由于低血糖出现意识障碍,应迅速提升血糖浓度。可肌肉注射胰高糖血素或静脉注射葡萄糖,若后期监测血糖仍未达到3.0mmol/L,则应继续静脉推注60ml浓度为50%的葡萄糖,直至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在患者意识状态恢复后仍需持续监测48小时,保障无异常低血糖反应。

3.2警惕其它病症

由于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且病程长,多数老年病患伴有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糖的波动无法依靠自身准确感知,自主神经功能减弱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活性无法在血糖波动时感到兴奋,因此在低血糖状态下无法准确感知。加上老年病患生理功能处于减退过程,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胰升血糖素、肾上腺素的释放量逐渐降低。当血糖处于缓慢下降状态时,自身激素分泌无法对血糖有效调节,继而引发低血糖。若糖尿病患者反复出现低血糖,应考虑是否存在肝肾功能障碍、肾上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功能障碍等病症。

3.3强调血糖监测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家中自备血糖检疫监测仪,以便于在感觉到身体异常时及时监测血糖。定期至医院检查尿糖、血糖,若存在低血糖倾向,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通过睡前血糖监测了解是否需要调整降糖药物服用剂量或加餐,若睡前血糖在6.0mmol/L以内,则可能出现夜间低血糖。由于老年病患反应相对迟缓,降糖药物控制不宜降至正常范围偏低值,否则出现低血糖不易及时调节。

参考文献:

[1]段文燕.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临床分析和预防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7,v.33(34):136-137.

[2]赵萍.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临床分析和预防措施[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v.2(10):144-145.

[3]卢萍.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预防手段[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v.10(21):127-128.

[4]郑月月.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及预防[J].中外医疗,2013,v.32(36):54-55.

论文作者:郑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预防论文_郑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