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点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论文_樊萱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点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论文_樊萱

广州市耀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工程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而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建筑本身的使用寿命、建筑企业的整体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工程项目规模的增大,施工难度的提高,建筑工程技术要求的加强,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工程管理人员及企业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管理力度,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解决策略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管理中的关键维度,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并对建筑事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手段是实现高水平工程的重要前提,可规范施工过程中不当的施工方式,为良好的工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依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针对该部分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单位职责范围划分不清

施工期间,往往需要多道工序穿插施工,各参建施工单位因自身管理水平问题易发生前后施工场地及施工界面纠纷。当出现质量问题或工期延误,施工单位推卸责任的情况早已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在于前期招投标阶段及合同签订没有明确各自的职责、施工界面不清晰,施工过程监理或建设方管理人员协调不到位。

1.2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把控不严

施工过程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然而因施工水平、现场条件、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干扰,易导致某项工序质量难以满足规范要求。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单位未开展有效的施工质量考核工作,相关实验后补及数据造假,现场技术人员专业水平良莠不齐等,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工程质量水平难以得到充分保障。此外,施工材料进场把控不严、材料现场保管及成品保护工作不足,施工设备维护或使用不当,也会降低工程质量水平。部分施工单位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忽视企业生命线质量管理,继而严重影响到居住者的人身安全。

1.3行业内部竞争混乱,监管力度不够

现阶段,各种类型的建筑体量与日俱增,施工工艺要求也不断提高,对施工单位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但建筑行业从业门槛较低,施工单位之间恶性竞争,采用底价竞标方式取得施工任务,当中标价低于或接近施工实际成本时,为获取一定的利润,施工单位往往会通过不规范操作、减少人材机及安全措施投入(如选用低价产品或劣质产品、尽量使用无培训或技术水平较低的廉价劳动力),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恶性竞争会致使建筑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所以,企业一定要关注自身综合管理能力及技术水平的提升,而非采取降低员工薪资待遇或购买价格低廉的材料、设备等方式来节约资金,要将把工程质量作为关键管控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确保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才是建筑企业安身立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1.4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当前建筑工程行业中,部分建筑项目管理者并未接受过专业教育,未经历过专业技术管理培训,从业年限短,不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文化水平不高,工作过程中习惯以自身主观意识解决问题,再加之缺乏系统的管理理念及创新精神,往往无法对建设任务进行科学安排,对质量管理易于忽视,致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

2针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策略

2.1 把控施工单位工程准入水平,招标阶段多维度评标

一方面,在项目开展前期从企业规模、工程资质、专业人员配置、工程业绩、资金实力、行业口碑、履约能力等多方面对施工单位进行考察,实地了解施工单位类似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情况,务必保证所有入围投标单位均具备合格的资质及现场管理能力,且对工程质量有较强的管控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招标阶段避免仅以经济标单方面评标,同时加入技术标评标,对施工质量管控优秀的单位予以评标加分奖励,根据投标情况评定合理价格区间,以合理低价中标而非最低价中标。

2.2 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及设计交底

第一,对工程施工环境及工程特点做好相应的调查工作,注重工程前期踏勘。重点把握地形和环境条件、地质条件、施工现场状况、交通运输条件,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第二,对图纸内容进行详细检查,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相关人员在审核图纸期间,还需要对结构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安装工程、装修工程等专业高度重视,保证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将检查结果及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通过参与设计图交流会的形式处理不同专业存在的问题,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2.3注重施工组织设计

在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在充分结合现场状况、设计文件等方面的基础上开展工作。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制应当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当施工方案明确之后,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并对施工环节以及技术手段做到了如指掌,确保施工的整体水平;第二,在制定施工方案的过程中,详细对比施工方案的经济性以及技术性,选择最为适宜、最有利于保障施工质量的方案。

2.4增强质量管理意识,完善质量管理机制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繁琐性,在具体施工期间会涉及诸多专业间的合作,且牵涉不同专业人员的管理工作。对相关人员的管理会影响施工水平、施工时间,继而对整个项目的整体水平带来一定的影响。

施工人员在质量管理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想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就要采取针对性的手段提升全体员工综合能力。就质量管理工作而言,要始终坚持全过程质量管控理念不动摇,坚持质量第一、用户第一、预防第一的原则,需要相关管理者拥有与之相匹配的综合能力与道德素养,凭借自身的能力来指导施工;还要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对施工质量进行科学评估,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其质量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当施工人员进入场地施工前,需提前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和技术交底,方可允许其进入场地施工。在每一道施工环节开展前,管理人员均要与施工员保持良好沟通,核对第三方检验监测结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对岗位责任机制与问责机制加以明确。在对质量管理制度进行优化的时候,职责权限与责任划分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需要构建起明确清晰的责任归属,每项质量管控工作落实到相关负责人,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提供必要保障。

2.5 重视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加快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建设的脚步,在做好施工过程管理的同时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材料质量的好坏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水平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那些口碑好、资质强的供应商;第二,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按规抽检并核验材料是否合格。对不满足施工要求的材料坚决不允许进入到施工场地,当施工材料进入场地以后,应当做好堆放及保管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材料管理机制,避免材料损坏。

结语

综上所述,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对建筑企业的整体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均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其产生的质量问题也存在较大的区别。所以,在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期间,一定要依据项目状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增强工程的整体效益。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可以给相关单位带来启发。

参考文献:

[1]王敬.研究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26):196-197.

[2]王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机,2019,50(15):267+270.

[3]谢丽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重点问题及解决策略[J].居舍,2019(21):166.

[4]陈明维.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和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措施解析[J].居舍,2019(17):5.

[5]李嘉祚.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优化工程质量安全水平[J].建材与装饰,2018(50):135-136.

[6]张凯.浅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提高工程质量[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6):3444.

论文作者:樊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点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论文_樊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