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洲学会第五届年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洲论文,第五届论文,年会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5月6—9日, 中国欧洲学会和江苏省吴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中国欧洲学会第5届年会。 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为《欧盟与世界——纪念罗马条约40周年》。参加本次年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研究部门的130多位代表。 欧盟驻华使团及一些欧洲国家驻华使领馆也派代表出席了本次年会的开幕式。在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同志做了重要讲话,吴江市领导沈荣法书记向会议代表表示热烈祝贺,并详细介绍了吴江市改革开放的形势,受到了全体代表的热烈欢迎。荷兰驻护总领事宝鼎先生和意大利驻华公使奈利先生也在会议开幕式上作了有关欧盟形势的发言。
在会议闭幕式上,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欧方主任王若杰先生概要介绍了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的基本情况。在本次年会上与会代表就以下4个专题(1)从罗马条约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现状与前景;(2)90 年代以来欧洲联盟的一体化发展及欧洲联盟在欧洲的地位与前景;(3)冷战结束后欧洲联盟与美国,日本的关系; (4 )世界格局的转折中欧洲联盟与中国及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特别是中国与欧洲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本次讨论会的情况综述如下。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问题
目前,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发展正进入关键的时期,会议就此进行了讨论。绝大多数与会代表认为,货币联盟是欧共体一体化的必然产物。货币一体化是市场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态,也是政治一体化的支柱和动力。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将会在1999年如期启动。尽管在达标问题上,一些国家会存在一些困难。但可以通过某些途径予以解决。这是因为:首先,马约是一项战略性的决策,欧盟只有实现该条约中所规定的具体目标,才能在世界上树立一种新的形象。尽管欧盟一些国家的民意测验表明,反对经货联盟者甚多,但事实上经济界赞成货币统一的明显占上风,欧盟的普通公民难以改变领导人的意志。其次,近几年来欧盟成员国在货币一体化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走向经货联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货联盟是马约的核心部分,各国正在努力实现经货联盟的4 项趋同标准。为成为第一批进入经货联盟的国家,德、法两国领导人表示要坚决为达到马约标准作努力。因此两国已于去年9月通过1997 年紧缩预算案,力争在1997年将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目前的4 %降到3%,为实现期望已久的经货联盟迈出重要的一步。
也有一些代表对经货联盟的前景抱有不太乐观的看法。认为1999年经货联盟难以实现,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经货联盟或者推迟实现,或者放宽和软化马约规定的趋同标准。由于马约规定的趋同标准不得软化,届时势必有不少成员国不能在既定的时间内成为货币联盟的首批成员国。但是从目前的经济形势看,估计德、法、荷、比、卢、奥以及爱尔兰和芬兰有可能成为第一批加入经货联盟的国家。丹麦和英国的经济情况虽然较好,但由于国内反对,暂不会加入。南欧的意、西、希、 葡4国离趋同标准差距较大,但是,意大利经过努力也由可能勉强赶上经货联盟的“头班车”。
会上大家讨论更多的是欧洲单一货币对欧洲和世界以及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多数代表认为欧洲单一货币的实现将有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货币联盟的成员国可以加快内部调整的步伐,节省交易成本,欧盟成员国间的价格和税收差距将会缩小。会上有代表指出,必须考虑到欧洲单一货币实现后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具体来说,目前我们应该认真分析货币一体化实现后对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和外债结构所产生的影响。也有代表将货币二重化与欧洲单一货币方案进行了比较,提出了货币二重化理论。认为货币二重化和单一货币制都可以用来实现欧洲的货币统一。总起来说,判断一种国际货币体制的优劣有六个标准,即:是否能够稳定币值:是否有利于调节经济;有无外汇风险及是否有利国际金融市场的管理和调控;有无货币领域国际剥削及是否有利于防止和消除少数大国的货币霸权;是否有利于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是否具有可靠的自我运行机制。从所有这些方面来看,货币二重化相对于欧洲单一货币方案都是更好的体制选择。
欧盟一体化发展及其在欧洲及世界的地位
大多数与会代表认为,欧盟一体化发展使其在欧洲的地位有了很大的增强,特别在冷战后,欧盟在欧洲和世界的地位的增强趋势更加明显。有的同志认为,近几年来欧洲联合自强有些新的举措,欧洲国家在军事行动方面有独立自主的行动能力,欧洲在北约中与美国平分实力,欧洲各国在北约中的地位上达到一个新的台阶,争取在欧洲防务上有些新的进展。欧盟在欧洲地位的提高,在欧洲找不到替代力量可与之抗衡。还有同志认为欧盟在世界的地位在世纪之交绝对分量上升,相对分量下降。这是因为:西方世界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下降,社会市场经济起到涣散社会的作用,分化社会,致使社会底层道德堕落。外部力量的兴起特别是亚洲的迅速崛起,必然对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今后的4—5年,欧、美、日的实力对比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欧盟依然是经济巨人和政治侏儒。
与会代表对欧盟一体化的前景抱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尽管欧盟一体化发展道路上要解决深化和扩大的矛盾、“东扩”和“南下”的矛盾、富国和穷国的矛盾、穷国和穷国的矛盾,但是欧盟40年的历史表明,欧盟就是在解决矛盾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每一次的争吵与摩擦,都是以有关各方面的相互妥协而告终。没有妥协就没有联合。因此可以预料,经货联盟绝不会因德、法等一些国家离经济趋同标准而推迟建立,从而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受到严重挫折。总的来说,欧洲一体化趋势已不可逆转。
关于冷战结束后欧盟与美、日的关系问题
讨论中许多同志都认为冷战结束后,美、欧、日关系有了重大变化三足鼎立的局面更加明显。有同志认为,冷战后欧美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围绕主导权的争斗,变得更加明显,这种争夺主要表现在围绕在对欧的主导权的争夺上。由于欧盟在经济一体化上取得了进展,欧盟的地位提高较为明显,其进取性、进攻性都大大增强了,欧盟开始认识到光有经济上的一体化还不够,还必须在世界政治中用一个声音说话,因此要求建立独立防务,加强西欧联盟的作用。有同志认为,尽管发生了上述变化,但由于美、欧、日之间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和共同的价值观,经济上(特别是在贸易、投资上)相互依赖,因此他们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虽有矛盾,但是他们的关系还是以协调、合作为主。
在这个问题上也有同志持不同的看法,认为美、欧、日三角关系虽然有协调和调整,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至于到破裂的地步,但竞争、争斗是主要方面或者竞争、争夺多于协调。表现在90年代以来,欧美间的共同点是越来越少了。对后一种观点也有的同志认为不能这样看,他们认为冷战结束以后,美欧在经济上的联系更紧了,表现在贸易上,世界贸易70%是产业内贸易,而其中的70%又是三角之间的企业内贸易即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另一表现是在贸易制度、全球贸易秩序安排上的一致更多了,如在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上,他们的共同点日趋增多。
还有第三种观点认为现在美欧日间的关系还没有定型。也有的认为与冷战前一样仍是协调与竞争并存,说不出有什么大的变化。还有同志认为在政治上美欧日三角间存在着一种不对等的三角关系,基本上是美国说了算的格局,譬如在对待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上的表现。
关于世界格局转折中欧盟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同志都指出,在世界格局转折中,美欧日三方为了加强自己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作用都在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正因此才促使欧盟近年来先后制定出欧盟对华长期战略、欧盟对华新战略、亚洲新战略、地中海战略和拉美新战略。欧盟针对不同地区的新政策,不少同志都认为欧盟主要是为了树立或改变其在世界上的形象,提高其地位,并不是因为它对这些地区更加特别,或另眼看待。对此也有同志认为其主要目的还是从本身利益出发,为了实现对发展中国家的争夺,因为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欧盟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是不明智的,因其首先想到的是从发展中国家捞到经济利益,欧盟应首先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资金和技术,帮助他们的发展,然后方能为其开拓市场。
在谈到欧盟与中国关系时,多数同志认为美欧在对华政策上没有根本的区别,都是要将中国纳入他们的既定体系中,应看到使中国西化是符合他们的共同利益的。欧盟在制定对华新战略上,并未放松对我国的限制,缺乏考虑中国在欧盟市场上的利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欧盟在贸易政策上仍然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实行严厉的限制,中国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欧盟仍然是对中国不公平地使用反倾销最多的区域集团。截至1997年2月,欧盟对中国67 种商品立案调查,涉及数十亿美元的商品出口金额,有的商品被调查两次,延长征税期,致使许多中国产品无力与欧盟市场上同类商品竞争,被迫退出欧盟市场。
也有同志指出,看待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应该要有长远的战略目光。中国和欧盟都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中国一向重视双边关系的发展,并对加强彼此间的交流持积极的态度,这不仅有利于中欧的整体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经济发展。从总的情况看,中国和欧盟的经贸关系现在还是比较好的。曼谷亚欧首脑会议更推动了中国欧盟关系的顺利发展。至于双方在某些问题上的不同看法,不应成为双边经贸关系的障碍,而应通过扩大对话来加深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