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见表3表3ADR累及系统/器官和临床表现 累及系统/器官 临床表现 干预前 干预后 例数 构成比(%) 例数 构成比(%)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 皮肤痛痒、皮疹红斑、荨麻疹黏膜肿 46 47.92 62 37.13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神志恍惚、言语不清、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烦躁 15 15.63 24 14.37 全身性损害 高热、寒战、盗汗、畏寒 13 13.54 15 8.98 心脑血管系统损害 心悸、胸闷、心率异常、静脉血管炎 11 11.46 20 11.98 消化系统损害 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不振 8 8.33 35 20.96 肝、肾毒性损害 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蛋白尿 1 1.04 1 0.60 血液系统损害 白细胞减少、贫血 0 0 2 1.19 呼吸系统损害 呼吸困难、气促、咳嗽 2 2.08 8 4.79 合计 - 96 100.00 167 100.00 2.5 ADR的转归 收集的ADR报告中,ADR转归以痊愈为主,执业药师干预后ADR病例未出现不祥病例。见表4表4 ADR转归情况 转归 干预前 干预后 例数 构成比(%) 例数 构成比(%) 痊愈 70 82.36 152 93.25 好转 10 11.76 11 6.75 未好转 0 0 0 0 结果不祥 5 5.88 0 0 合计 85 100.00 163 100.00 3 讨论3.1执业药师下临床干预增加了ADR上报数量有报道显示,我国住院患者中10%-20%会发生ADR[2]。按照2011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规定,医疗机构应按要求上报ADR。医生护士是患者发生ADR的第一观察者,由于临床日常工作繁忙,医生和护士上报ADR积极性不高[3]。不良反应报告率低下在我国医院普遍存在且不可避免[4]。这种现象相关因素如下:一是医护人员对ADR认识不足,缺乏ADR鉴别能力;二是部分人员对ADR存在认识误区,有患者认为ADR与不合格药品,或医疗差错有关,并可能要求医院承担责任,医务人员甚至也存在此类错误认识[5]。三是医务人员工作忙绿,缺乏奖惩机制,报告意愿底下;四是不良医患关系客观存在并缺乏救济制度,发生非医院责任事故医院仍面临着赔偿风险[6]。诸多原因导致医务人员不了解ADR,,或者了解ADR不愿意报,执业药师下临床参与ADR监测后上报率明显增加。3.2执业药师下临床干预ADR监测使报告人员分布改变 执业药师下临床干预前ADR临床医生上报率低,基本是药师完成上报工作,经过执业药师对临床医务人员的集中培训,和一对一联系指导,ADR上报主体是临床医生。3.3 执业药师下临床干预ADR监测使ADR上报时间提前干预前一般报告是见集中在8-30天比例高,而干预后报告事件基本在一周内完成,执业药师下临床指导监督使临床科室工作人员对ADR的整体认识提高,能够即使发现、判断ADR的基本症状,使上报时间及时。3.4 执业药师下临床干预后ADR报告内容规范性明显提高 从ADR临床表现看,报告内容由原来的以简单浅表皮肤表现,关注更加深入。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因为易于观察和诊断[7]。皮肤症状不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因此成为ADR主要报告形式。执业药师下临床干预后,皮肤及附件损害报告仍高,但整体比例下降,消化系统症状比例上升。消化系统损害以恶心、呕吐、腹泻为主要表现,这些反应相对于血液系统毒性等更易于被及时发现[8]。同时ADR痊愈率达到93.25%,无结果不详。参考文献[1]孙定人,齐平.靳颖华主编.药物不良反应(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曹丽亚 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概况[C]2005年中国药师周大会报告论文集,2005.1551[3]陈丽霞,黄仲娴,谭银凤,等.我院药品不良反应调查及及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4):184-187[4]夏佳,张晓兰.浅谈药物自发不良反应报告率估计与低报的影响因素[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2,0135-37+44[5]张秀梅,李连新,付燕霞.医院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调查[J].中国药业。[6]张音,刘刚.医疗损害纠纷处理机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3:59-62[7]计紫超,王昕.31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6,13(3):164-166,181[8]张笑颖,叶银梅.43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6,13(5):287-289
论文作者:杜乃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报告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执业药师论文; 药品论文; 例数论文; 报告人论文; 时间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