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培养论文_兰娟丽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培养论文_兰娟丽

兰娟丽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 472500

【摘要】在当今这个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己经成为各国教育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和提高各项素养的关键时期,《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凝练出了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能力、直观想象、数据分析。作为理性思维的基础和重要的思维方法,数学抽象常被认为是数学的本质特性之一,对它的研究最具有基础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13-01

一、引言

教材是课程目标和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系统地研究数学抽象这一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呈现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是将数学核心素养真正落实的关键一步,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良好开端和前提,使数学抽象素养的相关内容在教材中更加显性化,同时帮助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材并灵活地使用教程进行教学。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作为使用范围最广的教材,结构合理编排得当,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人才培养要求和教育理念,在数学抽象方面有很多的体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灵活使用教程的空间,需要教师自己对数学抽象有更广泛的认识与研究。因此对教材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圆锥曲线教学中,教材中设计了一条定长的细绳,和一条拉链(教学中可以利用一根吸管和长短不同的两根细绳做模型),让学生亲自操作,从实践中抽象出椭圆和双曲线的概念。

二、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数学抽象核心素养是指通过对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抽象,得到数学研究的对象及其关系的素养。主要指能够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需要学生能够从具体的现实背景中,抽象出事物的一般结构和规律,用数学语言予以表征。例如在导数教学中,教材中引入了气球膨胀率,高台跳水运动员的平均速度,要求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平均变化率的定义。这些数学抽象都是基于现实背景的抽象,然而数学中还有许多抽象并非建立在真实事物之上,而是遵循一定规则的思维的“自由想象”,正是这种“自由性”促使数学不断发展与完善。

三、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

1.提高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意识,主动学习相关知识。

由于高中数学教学任务比较重,时间比较紧,教师在教学时只关注知识教学任务的完成,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而更多的情况是许多教师都在无意识地进行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因为对相关的知识不了解,对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没有目的和计划。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应该主动地学习有关数学抽象的相关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及时关注有关数学抽象的研究动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

2.认真钻研教材,谙熟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抽象内容。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材料,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有效材料。在对教材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首先要清楚各部分内容的学习主要需要哪些知识与能力、着重培养了学生的什么素养,这样才能把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使教材成为有效的教学材料。其次需要理解教材内容编排的逻辑性与关联性,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结,帮助学生构建联结的知识结构。教材的内容大多都是精选出来的,每个例子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都有不同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内容,体会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用多种具体实例和不同的表示方式,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例如函数的概念的教学中,教材中设计了三个实例:炮弹发射后距离地面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反映臭氧层空洞的面积变化情况的曲线图、反映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表。这三个例子分别以解析式、图象、列表三种形式来帮助学生对函数的概念进行抽象。对应地涉及到了基于几何直观和数量关系的抽象,从不同方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3.重视过程性教学,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许多学生在解题时,常常不能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有一些学生可能是因为思维跳跃性比较强、抽象能力比较好,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没有准确认识到知识抽象的过程,仅靠套用公式来解题造成的。注重数学抽象的过程性教学,就是将数学抽象的过程展现出来,使教学更有逻辑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了解和准确把握数学抽象的过程。注重过程性的教学也需要教师把握好度,不要过度压缩数学学习历程而认为大部分学生都能“一路”通往形式化的数学,也不要太胶着于细微的自发性思维历程而忽略抽象化、形式化的学习成果,也就是数学知识本身。根据数学抽象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应有目的地设计教学活动,精心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情境,贴切学生的心理特征,使教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4.用问题来引导教学和组织教学活动。

学生核心素养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教师设计并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是以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进行。因此,教师可以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来引导教学进程和组织教学活动。设计问题时,教师必须基于数学课程内容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只依靠回忆和复述就能回答的问题,而是对之前的学习和个人经验激发有意义的连结的、对核心内容能引起真实探究的、启发学生深度思考的主要问题。主要问题相当于思维的发动机,通过该发动机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探究,对数学公式进行推导,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喻平.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1):48-68.

[2]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J].2016(4):10-24.

课题编号:〔2018〕-JKGHZBSYZX-047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装备和实践教育专项课题成果《信息技术与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论文作者:兰娟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培养论文_兰娟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