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李海 丁元杰

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李海 丁元杰

河北省遵化市铁厂镇中学 064200;丁元杰 河北省遵化市高级中学 064200

摘 要: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塑造作用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凸显。初中体育课堂对于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提高重视程度、改善教学方法。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界改革的逐步推进,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策略也应当随之有所优化和更新。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一、前言

初中体育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在创造力和想象力勃发的阶段,而优质的体育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鼓励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彰显自身的个性。自新的教育改革方案出台以来,初中体育课堂教育能否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成为了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因而对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初中体育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单调、学生重视程度不高、教学课堂缺乏活力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课程整体的优化。现今许多所学校都在积极探索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但要将其推广并广泛应用,还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阻碍,需要得到学生和教师的认可和配合。

二、初中体育课堂现存的教学问题

1.体育课程不受重视。虽说国家所制定的素质教育标准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最根本的目标,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正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受到应试教育的限制,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平均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而重德智、轻体育,往往只在乎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而认为体育课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这就导致了体育课的课时常常被诸如语文课、数学课等主课所挤占;学生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也会轻视体育课对于他们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常常存在学生在体育课上复习其他功课的现象。

2.教学的方法单一而枯燥。当下,大多数的体育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都会依照传统的方式,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流程给同学们进行较为简略的讲解,在动作传授和示范的过程中也较为草率,未必能保证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理解和记住所有的动作。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和敷衍,一来无法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二来由于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状况都存在差异,统一集中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掌握。尤其是当体育老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如果不能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而是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将更大程度地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不理解,也就进而导致了学生的不配合,这也自然无法保证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3.意外伤害的存在制约了许多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体育活动由于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有时候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故是不可避免的,这或多或少的会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因此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可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多数学校为了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选择删除一些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的体育项目,体育课堂活动就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课程内容便相对显得单薄而枯燥。

4.体育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大多数初中院校的体育课时安排都较少,远远低于国家的要求。同时,体育课的时间还时常受到其他课程的挤占,且遇到雨雪天气时体育课还有可能取消,学生能够参与体育学习以及体育锻炼的时间又会得到进一步的缩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现如今,各大初中院校普遍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认为体育课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学科,只追求学生的课业成绩,忽视他们的全方位健康成长,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轻视体育课程的现象。对于教师来说,其应当在开展课程安排时引入素质教育理念,根据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对教学工作安排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应该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学生未来成长的关键性作用,并逐步提高对于体育课程开设的重视程度。学校应当增加在体育教学方面资金和人才投入,引进先进的体育器材与设备,建设体育馆,招揽体育专业的教育人才。同时学校应按照教育部制定的标准合理安排体育课的教学课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并制定有关的政策规则约束占用体育课课时的行为;教师要培养创新理念,及时优化和更新教学方法,补充并完善教学内容,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学生在体育课中更有获得感和参与感,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为了赢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教师要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让家长也认识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其摒弃只顾孩子成绩的陈旧思想;教师还要充分接受学生建议并作出反馈,争取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以展现。

2.创新课堂教学策略。除了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正确选择与否也是决定体育教学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不仅不利于学生培养兴趣,也使体育课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教师要采取激发策略,多使用鼓励性、赞美性的词语,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逐渐培养起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其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体育教师在进行室内的理论知识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提升课堂的效率。

初中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而初中体育课程的学习更是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现如今初中体育课程的开展存在着课程内容单一、教学策略不得当、教师对体育课程重视不够等问题,严重限制了体育课程对学生身心塑造作用的发挥。因此,政府部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要转变理念,逐步意识到体育课程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着力改善规则政策方面的不足,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最终使全体学生都能够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刘强 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30),92-93。

[2]赵贵斌 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7,(9)。

[3]李彪 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7)。

[4]丁志刚 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2)。

[5]薛红艳 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75-76。

[6]王艳超 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论文作者:李海 丁元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0月总第3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  ;  ;  ;  ;  ;  ;  ;  

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李海 丁元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