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脑膜瘤CT诊断分析论文_陆斌,杨勇灵,余红,张镇,滕昭君

陆斌 杨勇灵 余红 张镇 滕昭君

(贵州省黔东南州医院神经外科 贵州 凯里 556000)

【摘要】 目的: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脑膜瘤患者行CT诊断的表现,以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手术后病理证实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T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0例患者均为良性脑膜瘤,71例表现为广基征(79.2%),19例为骨破坏(20.8%);12例(13.3%)为重度水肿,16例(18.3%)为中度水肿,61例(68.3%)为轻度水肿;6例(6.7%)为低等混杂密度者,28例(30.8%)为等密度者,56例(62.5%)为高密度者。结论:脑膜瘤患者行CT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 CT诊断;脑膜瘤;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063-02

脑膜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多发病,一般为良性,其属于衍生物(脑膜与脑膜间隙间),有调查称其在颅内肿瘤中的发病率约为19.5%(仅次于脑胶质瘤),且发病群体以40~50岁年龄段较为多见,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因该病具有起病缓慢、病程时间长等特点,因而为避免出现严重性不良事件,应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诊断,避免延误其最佳治疗时机[1]。我院在脑膜瘤患者诊断中,采用了CT诊断,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接收的90例手术后病理证实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减退、嗅觉障碍、下肢轻度瘫痪或感觉障碍、头痛以及视力模糊等症状。本组9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52例;年龄39~70岁,平均(43.5±4.9)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2.8±1.0)年。

1.2 诊断方法??

本组90例患者均行CT诊断,诊断仪器为16排螺旋CT机器(美国GE),间隔为5mm,层厚为5mm,窗位为35,窗宽为100,扫描范围为自颅底向颅顶连续扫描,同时均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则采用碘海醇(60ml)进行静脉团注,而后为患者行分期扫描。

2.结果

2.1 患者脑膜瘤的部位??

90例脑膜瘤患者行CT诊断后的结果显示,25例(29.2%)患者病变部位为大脑镰旁,19例(20.8%)患者病变部位为大脑凸面,18例(20.0%)患者病变部位为矢状窦旁,14例(15.0%)患者病变部位为鞍结节,10例(10.8%)患者病变部位为小脑桥脑角,4例(4.2%)患者病变部位为蝶骨嵴。

2.2 患者广基征情况??

表明本组120例患者均为良性脑膜瘤,71例表现为广基征(79.2%),19例为骨破坏(20.8%),详见表1。

2.3 患者肿瘤水肿情况??

12例(13.3%)为重度水肿,16例(18.3%)为中度水肿,61例(68.3%)为轻度水肿,详见表1。

2.4 患者肿瘤密度情况?

6例(6.7%)为低等混杂密度者,28例(30.8%)为等密度者,56例(62.5%)为高密度者,详见表1。

3.讨论

脑膜瘤虽呈多发性特征,但大多数患者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一般表现为视力下降、头痛、记忆力不同程度的下降等表现,而在发病过程中,上述症状与肿瘤部位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如当患者表现为耳鸣、耳聋以及听力减退等症状时,则考虑发病部位为小脑角脑膜瘤。其在临床上有恶性与良性之分,但良性占比则以95.0%较为多见[2]。

CT诊断作为当前脑膜瘤最为主要的诊断方法,当给予患者平扫时,患者多表现为肿块边缘清晰,且以分叶状、类圆形或圆形为主,宽基底与颅骨板、硬膜粘连紧密,高密度表现度多见,而后为等密度[3]。据调查称,脑膜瘤患者中囊性改变者占比约为4~6%,钙化改变者占比约16~22%,且以点状、砂粒状较为常见[4]。小部分患者会出现骨质破坏联合增生,大部分患者仅以骨质增生或破坏为表现;临床上,患者因其病情发展等因素差异,导致其水肿程度存在差异,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与回流静脉窦是否受到脑膜瘤或周围水肿的压迫有关,且肿瘤对临近的脑组织之间的占位效应较为明显,如颅内肿瘤者经CT诊断后结果显示,白质塌陷征明显,且最大径并未在肿瘤层面上;大部分肿瘤的强化程度也会同样存在差异性[5]。

本研究结果表明CT检查方法在脑膜瘤的诊断中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患者的表现会为特殊性,如为患者行平扫时会呈类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晰,脑外特征明显,为略高密度或高密度,且于瘤体内则可见小点状或不规则钙化,因而诊断过程中还需加大注意。

综上所述,脑膜瘤患者行CT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诊断性较高,可作为脑膜瘤的首选诊断方法,值得看临床广泛推广应用,但在具体的诊断中,应首先对脑膜瘤的部位进行诊明确,因该病的病程时间较长,其在与颅内最常见胶质瘤进行鉴别诊断时较为容易,但仍需加大诊断鉴别力度,避免出现漏误诊,以免延误患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覃乃武.200例脑膜瘤的CT诊断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9(07):397.

[2] 周华平,杨国良,彭建涛等.双排螺旋CT在颅内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1,23(07):6-7.

[3] 周忠学,黄建宁,陆善金等.脑膜瘤73例的影像学诊断分析[J].广西医学,2011,15(06):719-722.

[4] 蒋林满.脑膜瘤CT影像诊断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2(05):20-22.

[5] 柴文艺.40例脑膜瘤的CT诊断[J].上海医学影像,2010,26(01):66+68.

论文作者:陆斌,杨勇灵,余红,张镇,滕昭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9

标签:;  ;  ;  ;  ;  ;  ;  ;  

90例脑膜瘤CT诊断分析论文_陆斌,杨勇灵,余红,张镇,滕昭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