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MRI检查方式;膝关节骨关节炎;诊断价值
骨关节是一种慢性渐进性骨关节病变,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损伤和骨质损伤,其中膝关节是常发部位,该病患者会有明显的关节疼痛、行动不便,最终逐渐丧失膝关节活动能力[1]。临床治疗中,科学且具有实际意义的病症检查对于治疗方式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MRI的检查效果展开讨论,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内本院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检查患者40例,检查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38.5岁。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数据由X线检查方式产生,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引导患者正常检查体位,进行常规X线检查,得出检查影像,由三个及以上专业医生进行影像学观察,确诊病变,随后进行统计登记。
1.2.2实验组 实验组数据由MRI检查方式产生,选用GE Signa HDxt1.5T螺核磁共振仪设备进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仰卧体位,保证下肢与心脏处于同一高度,随后进行扫描。膝关节检查选用T1WI、T2WI、进行斜矢面和横断面、冠状面的三维扰相的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3D-SPGR)。参数设置为: T1WI的TR为60ms,TE为6ms,层厚5mm,FOV18cm,矩阵设置为192*321,层数设置为14层,扫描时间设置为222s。T2WI的TR为3760ms,TE为120ms,层厚5mm,FOV18cm,矩阵设置为192*320,层数设置为14层,扫描时间设置为230s。3D-SPGR的的TR为400ms,TE为100ms,层厚设置为1.6mm,FOV14cm,矩阵设置为256*320,扫描次数为0.75次,层数为64层,扫描时间464s,视野设置为16.0cm,矩阵设置为256*320。由三个及以上专业医生进行影像学观察,确诊病变,随后进行统计登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将检查方式开展之后,对同一患者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实验组数据中确诊存在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为35例(87.50%),而对照组数据当中确诊存在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仅为25例(62.50%),(χ2=6.667,P=0.001),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大量临床诊断表明,骨关节炎中关节软骨会出现明显的病变,而传统的影像学检查主要采用X线的检查方式,实际上该检查方式的检查影像只能够明显观察到骨质密度和骨骼之间的间隙,并不能很好的显示出关节软骨,对于软骨下骨质的损伤程度、损伤范围和软骨与下骨质之间的关系不能够很好的表达,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情况[2]。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X线检查方式显然不能满足临床实际的诊断,不利于有效治疗工作的展开,MRI技术应运而生,首先MRI技术的影像学分辨率较高,对检查结果的显示十分清楚,同时能够直接显示关节软骨损伤区的深度以及范围,除此之外能够对损伤的软骨区相应的软骨下骨及组织进行综合性评价,在骨关节炎的病理变化过程当中能够用MRI各种序列图像有效的表现出来[3]。MRI作为检测与评价关节病损的有效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高效的检查结果为主治医生判断病情并针对性给出治疗措施提供了十分有效的参考依据,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在本研究中,对两种检查方式进行分析,经过不同检查工作开展后,同样的患者在两组检查方式结果中诊断准确率差异较大,实验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MRI检查方式应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诊断检出率,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淼;.核磁共振在膝骨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05):64-65.
[2]冯章兴.核磁共振在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7):132+134.
[3]吴国保;.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03):52-53.
论文作者: 卢成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骨关节炎论文; 膝关节论文; 方式论文; 设置为论文; 实验组论文; 软骨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