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热资源探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周文龙[1](2021)在《大同盆地东北部地热区电性结构探测研究》文中指出大同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区,由于煤炭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大同地区面临的能源结构调整问题亟待解决。研究发现大同盆地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而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因其储量大、分布广、可再生、无污染、不受气候影响等特点在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具有重大潜力。因此,对大同盆地地热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开发与利用,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往对大同盆地地热资源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浅层。大同盆地东北部地热区地热地质特征响应明显,而为科学可持续的利用该区域的地热资源,则亟需探讨大同盆地东北部地热区地热资源的分布规律与形成机制,了解研究区地热系统的关键要素(包括热源、热储、盖层等)。因此,本研究首先优选大同盆地东北部天镇、阳高一带作为地热资源的重点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内布设十条大地电磁测线、两个大地电磁加密区以及两条音频大地电磁测线,并通过对大地电磁与音频大地电磁原始数据的时间序列进行傅里叶变换、Robust估计、远参考等预处理,获取高质量的数据信息;然后,对十条MT测线及两条AMT测线进行Swift分解、GB分解和相位张量分解,确定了测线地下介质二维性较好,采用GB多频多测点分解法统计分析MT及AMT测线地下介质的电性主轴信息,确定了MT及AMT测线的电性主轴方向。另外,采用Niblett-Bostick法计算了上述测线的趋肤深度,最终确定MT及AMT测线的反演深度分别为15km和1km。同时利用相位张量分解法对两个加密区的大地电磁数据进行维性分析,确定了两个加密区具有三维特性。随后,对MT及AMT测线进行二维反演,对加密区MT测线进行三维反演,综合分析研究大同盆地东北部地热区电性结构特征,并结合已有的地热地质、地球化学及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圈定了GR1高温地热井的位置,确定构建出研究区地热结构模型、地热系统的关键要素及地热资源的形成机制;最终,根据研究区电性结构特征及干热岩地球物理特性,结合地热钻孔GR1、D1判断该地区干热岩地热资源存在的可能性。综合上述研究得到如下认识:(1)根据已有资料分析确定大同盆地地热资源丰富且其东北部为地热资源的重点研究区域,并圈定天镇、阳高加密区为精细化研究区域。(2)精细化电性结构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存在两种不同的地电结构模型,一种电性模型表现为表层低阻层,其下为相对低阻区域,深部有低阻体的存在,深部低阻体与浅部低阻层通过相对高阻区域连通;另一种地电模型,电阻率呈层状分布,从上到下依次为相对低阻层、高阻层、相对低阻层、低阻层。(3)建立了研究区内的三维地热地质模型,确定研究区的地热系统为高温对流传导型地热系统,并显示了研究区地热系统的关键要素。研究区存在两种类型的地热系统分别为传导型地热系统与对流型地热系统。传导型地热系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南部,热源、热储与盖层分别为部分熔融体,d3电性层与d2电性层;而对流型地热系统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以地热流体为主的地热资源,该系统的热源、热储、盖层分别为深部部分熔融体、太古代变质岩、粘土层,且热源、热储、盖层通过深大断裂连通。(4)研究区内作为热源的部分熔融体来源于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同火山群喷发后,未喷出地表的岩浆沿地壳裂隙向盆地NE方向运移形成部分熔融体;另外一种是大同盆地对应华北西部的克拉通破坏,软流圈出现上涌,地幔活动将热量传递给地壳,在板块间挤压作用下使周围边山地壳增厚减压熔融地壳岩层脱水挤压形成部分熔融体。(5)通过MT&AMT的探测结果,圈定了地热资源的范围,确定GR1井地热钻孔的位置,GR1井钻探后获得很高的温度。基于对地热钻孔GR1、D1的地球化学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地热资源的热水主要来源于北部山区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同时可以推断研究区有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存在,且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和南部,南部干热岩表现为以热动力主导的构造变形,深部热源底辟隆起,由垂向上热传导控制浅部地热资源的形成,而中部干热岩主要为岩浆侵入作用,通过深大断裂,高温异常体在浅部形成。
宫明旭[2](2021)在《吉林省中西部地热资源探测与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们逐渐开始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热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新能源,不受季节、气候、昼夜等因素的影响,储量巨大、可再生性强,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开发的对象。吉林省中西部地处中国东北着名沉积盆地-松辽盆地南部,涵盖吉林省大部分重要城市和地区,区内陆续开展的地热资源调查表明长岭凹陷,梨树凹陷,德惠断陷均为地热资源有利地区,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地热资源背景,探明其地热成因规律,包括地热分布、热源、导热通道、热储层、盖层类型等特征信息对区域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收集地质、重磁、地震和石油测井等资料、论述了区域地层分布、构造演化、构造分区、基底断裂分布等特征,并通过重磁场的场源分离探究区域物性和构造特征,结果显示中央坳陷区基底埋藏较深,沉积地层发育较厚,可初步确定具有可开发的前景;基于重磁数据,采用改进后的Parker-Oldenburg算法反演区域莫霍面和居里面,结果显示中央拗陷松原-长岭一带莫霍面和居里面均较浅,具有较好的热源背景;引入机器学习的方法计算区域大地热流,构建大地热流与地质构造特征之间相关关系,利用所有可用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实测热流预测盆地的热流分布,计算结果与实测地温梯度呈良好的正相关,结果显示吉林省中西部松原-长岭V字形区域热流高;通过大地电磁(MT)方法对高热流地区进行了构造探测,结果表明测区白垩系地层沉积厚度超过6km,发现乾安-长岭凹陷存在隐伏状深大断裂带,导热效果好;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法分别对乾安、长岭测区进行地层探测,根据电阻率反演结果进行分层,参考区域地震和石油测井资料划分的地质解释图显示乾安-长岭测区白垩系上统嫩江组、姚家组地层以泥岩、油页岩为主,厚度较厚,可与第三系、第四系地层构成隔水、隔热盖层。白垩系下统青山口组、泉头组地层富含砂岩、碎屑岩,可作为良好的热储层。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本文划分了吉林省中西部优秀地热靶区,论述了区域地热成因规律,构建了区域地热系统概念模型:盆地地幔隆起导致区域莫霍面、居里面变浅,表明区域具有良好的深部热源背景;热源上方存在隐伏状断裂带,构成导热通道,将深部热量向上传导,促使断裂带上方的乾安-长岭凹陷热流和地温梯度较高;乾安-长岭凹陷白垩系下统青山口组和泉头组,可作为热储层,白垩系上统地层、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构成隔水、隔热盖层。以上研究表明吉林省中西部乾安-长岭地区构成完整的地热系统,可在此区域开展进一步的地热钻探开发工作,最后通过可控源地质分层结果分别在乾安、长岭地区确定了一个地热钻孔。本文通过合理运用综合物探方法,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探明了吉林省中西部的地热分布特征、地热成因规律并确定优秀地热靶区,为吉林省中西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指明方向。
赵振海[3](2021)在《综合物探方法在浅层地热勘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地质勘探中,物探工作尤为重要,其具有勘探面积广、深度大、经费低的优势,可以为解决地质问题提供快速、有效的依据和指导意见。近年来地热勘查逐渐兴起,在勘查过程中普遍采用单一物探方法,且物探解译具有多解性,在解译深度、广度和精度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不能有效判别研究区地热地质条件,对勘探孔布设指导性不强,经费利用率不高,还延误工期。处于祁连山和北山之间的张掖盆地,由于其沉积厚度较大且具备一定的热储条件,具有地热勘查开发价值。临泽城区及南部地区处于张掖盆地西部,因此本文以临泽城区及南部地热资源勘查项目为依托,收集研究区以往地质、水文、物探、钻探等资料,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重力测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以及垂向电测深三种物探方法,分别查明地层沉积韵律、盆地边界和构造分布情况以及酸性岩体的展布特征,中深部断裂的位置和地层岩性结构,盆地中浅部地层结构,为勘探孔布设提供有力依据。通过三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重力剖面测量对于盆地沉积规律的分析具有较好的效果,在临泽城区及南部地区,自南向北布格重力异常和剩余重力异常逐渐增大,局部区域重力异常曲线起伏变化,说明研究区自南向北地层岩性颗粒由粗变细、地层密度逐渐增大,对于基底起伏变厚有较好的指示效果;(2)垂向电测深法对于中浅部地质构造判别和地层岩性结构的划分具有明显优势,结果表明,研究区第四系地层厚度由南向北逐渐变薄,视电阻率一般在100—400Ω·m之间,主要地层岩性为泥质砂、砂砾石、砾石等,第四系下部地层为新近系,视电阻率在20—60Ω·m之间,地层岩性主要为泥岩、泥质砂岩,电测深曲线尾支向上抬升,与花岗岩风化壳相对应;(3)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虽然分辨率较低,对于浅部地层的判别能力较弱,但其探测深度大,在判别深部构造、划分中深部地层岩性、识别基底岩体顶界面等方面具有优势,研究区1000m以下视电阻率大于100Ω·m,与花岗岩风化壳对应;推断研究区的热储盖层为第四系和新近系上部地层,地热储层主要为新近系白杨河组的泥岩和砂质泥岩,花岗岩是主要的热源。经过钻孔和测井验证,物探勘查推断解释结果与研究区实际地层结构基本一致,测井显示花岗岩地层具有很强的放射性,放射性衰变为地层升温提供了丰富的热源。证明本次地热勘查选用重力剖面测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垂向电测深组合,对盆地边界圈定、构造判别、地层岩性划分、基底识别具有良好的效果,对研究区地热田的储、盖、通、源条件分析和勘探孔的选址、施工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王森[4](2020)在《可控源电磁法三维反演在漫江镇地热勘查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型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巨大的作用。长白山是近代火山活动比较强烈的地区,其地下蕴藏着比较丰富的地热资源。目前松江河、二道白河等地已经发现多处温泉及地热井。漫江镇属长白山火山活动覆盖区,具备蕴藏地热资源的潜在条件。为查明漫江镇玄武岩下地质特征,查明研究区的地层、构造等分布,前人在这一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地球物理勘查工作,其中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应用最为广泛。但是由于数据反演理论和技术的限制,过去对采集到的数据主要进行一维、二维反演。由于漫江地区地质结构复杂,这两种反演方法无法细致的反映地下复杂的电性结构。本文应用有限内存拟牛顿三维反演方法,通过对漫江镇某工区野外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反演,研究漫江镇地下电性特性和地层构造,对研究区的地热赋存条件给出客观评价。为在漫江镇地区寻找地热资源,为建立新型能源打好基础。论文首先建立理论模型,验证反演方法的有效性。然后收集这一地区的物探、钻探资料,对这一地区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数据进行逐点检查,数据平滑处理和剔除跳点数据,再结合工区的地质资料设置1000Ω·m作为三维反演模型的背景电阻率,反演的网格采用1/2倍点距,共剖分反演单元462875(115×115×35)个网格,选取复电场Ex分量进行三维反演,讨论不同频率对反演效果的影响,最后选择适当频率反演结果进行综合地质解译工作。结合钻探成果和反演结果将地层划分成三个构造层,第一构造层为第四系+中新统玄武岩层;第二构造层为中上侏罗统果林组(J2-3g)安山岩、流纹岩及其碎屑岩;第三构造层为中生代三叠系长白组(T3c)安山岩、花岗岩层。在垂直漫江谷地展布的NE向电阻率剖面划定了四条NW向断裂F1~F4;在平行漫江谷地分布的NW向电阻率剖面中也划定2条NE向断裂F5~F6。最终综合以上结果推断了三个热储构造。本文研究获得以下成果和结论:1、本文采用有限内存拟牛顿反演方法,研究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数据三维反演的方法和流程、反演漫江镇工区实测数据并获得了三维电性结构图;2、本文对比研究了不同频段的反演效果。研究发现,对反演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部分参加反演的频率,在实测数据反演时应选取适当频率进行;3、本文研究了漫江镇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层结构并划分了地质构造层,分析了各构造层的岩性及其富水性,划分了隐伏断裂构造,讨论了断裂的性质和含水性。为深层地热资源探测和电磁探测结果的准确解译提供了背景信息;4、本文推断了三个热储构造,为进一步的地热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信息。
王康[5](2020)在《基于多源多时相热红外遥感技术的丹东地热资源探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热资源是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具有热能供应稳定、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和应用前景。随着全球对环境的重视,以及传统化石燃料供应偏紧问题的出现,我国在大力发展水利发电、风力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一种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而地热资源的开发应用恰好能够解决这一难题。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对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工作,目前地热开采所面临的一大限制因素就是地下热源的探测。常规的地热勘察主要采用传统的地球物理方法,该方法成本高、费时、费力,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时甚至还会诱发地质灾害。利用热红外辐射可以很容易地测量和绘制与热源(包含二次热场)有关的地表温度的变化。而热红外卫星遥感技术反演的地表温度可以从宏观上掌握和分析这些地表温度的变化规律,被证明是一种宏观、快速、便捷且成本低的地热探测手段。为此我们提出了基于多源多时相热红外遥感技术的丹东地热资源探测方法研究这一研究方案,历时三年多,开展了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的筛选、基于热红外遥感技术的地表温度反演、地热异常信息提取等研究工作。以辽宁丹东地区为研究区,对该区的地温异常进行了遥感探测,根据野外验证结合构造条件、岩性条件以及地形汇水条件对该区的地热背景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掌握了该区地热储藏规律。(1)在热红外遥感时相选择方面,当前利用多时相热红外遥感探测地热的研究中主要选用同步卫星,其数据空间分辨率很低,难以有效探测到地热异常信息。为了提高遥感探测地热的精度,研究并提出选用多源遥感探测技术,分别选取热红外分辨率较高的Landsat 8白天影像和ASTER夜间两个时相影像,既满足了昼夜多时相联合分析的要求,又提高了选用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可有效探测到更小范围内的温度异常信息。(2)分别利用单通道算法中的大气校正法和修正后的单窗算法对白天的Landsat 8TIRS数据进行了地表温度反演,两种方法相互验证;利用温度发射率分离算法(TES)对夜间的ASTER热红外数据进行了地表温度反演工作,并与同期MOD11A1地温产品进行精度验证。经精度评价,两景时相的地表温度数据精度满足研究需要。(3)研究中同时对多时相地温产品的对比分析,增加了识别地温高异常的难度,研究提出利用时空特征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昼、夜两个时相下的不同自然地物以及已知温泉点的地表温度进行了时空特征分析,为合理选用数据降维方法和地温异常探测方法奠定了基础。(4)在地温异常区圈定方面,为了排除由太阳辐射引起的不同自然地物间的温度差异,根据初步分析结果研究并提出采用地表温度日变化模型拟合任一时刻的地表温度的方法,配合昼夜间地表温度代数运算的方法,不仅增强了高热异常信息,还有效消除了自然地物间在地表温度上反映出的相对冷/热异常现象,提高了地温异常信息的判读效果;同时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研究并提出选用主成分分析中的第二主成分来获取两个时相中的地表温度异常信息,研究表明第二主成分中的高值异常与地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种方法识别结果相互印证,均表明地热出露区确实存在一定的地温异常。(5)由于已知温泉的存在,该地区被加大开发而造成了一定的城市热岛效应,为了排除热岛效应对识别地热异常的干扰,研究提出采用动态阈值法,并根据城镇规模选用合理的滑动窗口大小,对研究区城镇热岛信息进行了提取,为地热异常圈定中排除热岛效应干扰奠定了基础。(6)为了直观、便捷且有效地区分地表温度背景值和异常值,基于异常像元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并采用“k倍标准差”方法来确定合理的阈值,进而达到分类的目的,在确定的地温异常区中消除热岛信息,完成了研究区地温异常区的识别与圈定工作,结果表明,五龙背温泉和东汤温泉两处地区的城镇热岛信息消除后,仅在温泉出露区被标记为地温异常,且地温热异常的分布与温泉井排列相似,证实了所标记得地表温度异常与温泉的出露有关。(7)根据热红外遥感圈定的地温异常区,研究中经实地验证并配合相关的地质、地形资料,分别从构造条件、岩性条件和热源条件以及汇水条件进行了地热背景条件分析与验证,初步掌握了该区地热储藏规律。本论文利用多源多时相热红外遥感技术初步在中国丹东地区进行了地热异常探测研究与应用,分别利用基于地表温度日变化模型和信息复合分析的地表温度分析方法以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地热异常分析方法,通过选用合适的阈值,并排除城镇热岛的干扰,进行了地热异常圈定,圈定的地热异常区中3个已知温泉(东汤、五龙背、炮手营子)和丹东市、凤城市等2处城市热岛外,还发现了3处地热异常区,经实地验证结合构造、岩性、地形条件综合分析,判断另外3处地温异常区均可能与地热的存在有关。从初步应用情况来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多源多时相热红外遥感技术被证明是一种有效圈定地热远景区的方法,昼夜两个时相地表温度的信息复合分析较之利用单一时相进行地热异常识别效果更好,研究成果对于该区地热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该方法对指导其它地区地热资源的快速探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对于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应用价值。
周玲[6](2020)在《青海省贵德县扎仓沟地热田成因机理及开采潜力研究》文中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能源利用的变革和能源利用量的飞速增长,而传统化石燃料为主的的能源结构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为解决能源的可持续利用,调整能源结构、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是当务之急。地热能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因其清洁、集中且稳定等优点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干热岩储量巨大,其中青藏高原南部的干热岩储量占中国大陆地区总量的20.5%,EGS(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s,增强型地热系统)是开发深部干热岩地热资源的重要方法。为了解决EGS中储层压裂改造和热能稳定开采这两大核心问题,规划设计更符合实际场地要求的EGS工程,首先要探究地热场地的形成原因,评估地热田地热资源量及合理预测场地热产出能力,然后根据场地资料设计合理的压裂和产热方案,才能给实际工程提供理论指导。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青海省贵德县扎仓沟地热田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研究区的构造条件、地层特征以及地热地质条件,分析区域地球物理特征、水文地球化学特征、钻井资料,提出了扎仓沟地热田的概念模型并计算和评估地热资源量。扎仓沟地热田的基底主要为印支期花岗闪长岩,是很好的干热型地热资源的热储层,主要地层为中三叠系和新近系,中三叠系地层岩性为有利于形成良好热储的硬砂质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砂岩夹板岩,新近系地层岩性为具有隔热保温作用的砂岩、泥岩及薄层钙质砂岩。区内主要断裂有二组热光断裂和扎仓断裂。热光断裂走向为NW、NNW向的逆断层,属于压扭性断层;扎仓断裂走向为NE向的正断层,属于张扭性断层。扎仓断裂为导热导水通道,有利于深部热源和热水的向上运移。根据地热地质条件和地下热水赋存的规律及特征,扎仓地热田3 km以上地热系统为断裂深循环型水热地热系统,将3km以下为强烈构造活动带型干热岩地热系统。地下3000m以下的分层地热流值为89.0mW/m2和134.3mW/m2,远高于中国的平均值和全球平均热流量值,根据静态法计算研究区4.7km以上地层的地热储量为1.01×1019J,相当于3.45亿吨标准煤热量,根据规范划分,地下03km的水热型地热资源区属于中规模中温地热田,地下34.7km的干热型地热资源区属于大规模高温地热田。为探究地下热储层物理力学性质,采集ZR1井和ZR2井岩样和地热田的野外露头样,开展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热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试验,热储层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岩、黑云母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其主要的矿物成分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和黑云母。岩石中Si的含量占66%,其次为Al、Mg、K、Ca、Fe、Na。扎仓沟热储层的平均密度为2709kg/m3,平均导热系数为3.23W/(m·K),比热容为0.741kJ/(kg·K)。岩石中的孔隙和裂隙均较少,且多数孔隙单独存在,需要经过人工压裂改造才能在地下热储层建立连通性良好的裂隙网络。基于场地测井资料和测温曲线,破碎带主要集中在11101130m,14301490m,37003740m和42104320m四个层段,根据储层温度和裂隙发育程度,选择地下42104320m作为热储层,通过类比扎仓沟地热田地下33003400m和共和恰卜恰场地36003700m的压裂方案,得到扎仓沟地热田地下42104320m热储压裂方案的压裂结果为裂缝半长为500m,裂缝的平均高度110m,裂缝开度5mm,导流能力为100mD·m,平均裂缝渗透率为20D。在此压裂结果的基础上建立水热耦合数值模型进行换热模拟,模型运行期间内扎仓沟地热储层的生产温度从192.89℃降为169.49℃,经济寿命约为27年,发电总量为1211.8GW·h,大致相当于10个羊八井地热发电站的年发电量,基于该模型计算扎仓沟地热田4.7km以上地层30年的动态热储量为0.66×1018J,为静态法计算储量的6.6%。为探究最佳生产方案,首先对地温梯度、导热系数、孔隙率、注采深度、裂缝渗透率、井间距、注水温度及注水速度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对产能影响较大的因素,通过神经网络算法进一步分析单因子和因子交互对EGS系统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注入速度和井间距对生产温度造成的影响大,其次为裂隙渗透率,注入温度的影响最小。注入温度和裂隙渗透率对流动阻抗造成的影响较大,其次为注入速度,井间距的影响最小。注入速度和井间距对电功率造成的影响较大,其次为注入温度,裂隙渗透率的影响最小。注入速度对发电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裂隙渗透率,注入温度和井间距的影响较小。综合分析得到,井间距600m,裂隙渗透率2×10-10m2,注入温度55℃,注入速度60kg/s为最佳生产方案,30年间,累计发电量为1739.6GW·h,大致相当于15个羊八井地热发电站的年发电量,累计产热量为3.44×1016J,折合标准煤为1.17×106吨,对比基础模型,采热量约提高45%。基于该模型计算扎仓沟地热田4.7km以上地层30年的动态热储量为0.8×1018J,为静态法计算储量的8.0%。通过经济性分析系统工作30年内,拟建的EGS电厂在这项工作中的总成本预计为5699万美元,累积发电和碳交易收入11198万美元,总收益为5499万美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在0.5882.032 Mt。
陈昌昕,严加永,周文月,王志辉,张代磊[7](2020)在《地热地球物理勘探现状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热能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再生的可替代清洁能源,因其分布范围广,资源储量巨大的特点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开发地热能在调整能源结构、缓解能源资源压力、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大现实及战略意义.经过几十年勘探与开发,浅层高温地热能几乎已经勘查完毕.目前,地热能勘探受储层埋深大、温度较低和手段单一等的影响勘查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提高地热能勘查效率,需要引入勘探深度大、方法手段多等特点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为指导地热勘探,本文按照物性测量差异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阐述国内外地热能勘探实例,并对主流地球物理地热能勘探特点进行了对比.认为在实际地热勘探工作中某一种物性参数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地质背景及地质体的空间状态,需要将多种地球物理勘探手段融合,相互补充及验证,提高地热地球物理勘探效率.
何展翔[8](2019)在《电磁勘探技术的机遇与挑战及发展方向》文中研究表明电磁勘探技术是应用最早、应用最广的物探技术之一,也是与地震法最为接近的勘探技术。电磁勘探技术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技术水平与地震的差距还是很大。加快电磁勘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两者的技术经济特征,分析电磁勘探技术在油气、深部矿产和水资源等六个领域的现状、潜力和机遇。进一步剖析了电磁勘探技术中电磁波场的固有局限性、岩石导电物理机理研究的不足,以及电磁勘探数据采集、处理解释技术的问题,同时指出了在这几个方面的发展方向。
张一梵[9](2019)在《微动勘探法在浅层探测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浅层地下空间不仅蕴含有丰富的矿产、地热资源,且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微动是地球表面日常微小的颤动,等同于环境噪声。微动勘探则是利用微动中的面波信息对地下介质的横波速度结构进行研究,该方法以其无侵入、野外观测方便、不受电磁干扰等优势在浅地表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探讨微动勘探法中的空间自相关法(SPAC)和水平及垂直谱比法(H/V)的研究及应用,通过处理三个区域的实际数据,说明微动勘探方法的应用效果及解决的实际问题。首先,我们应用SPAC方法处理首都圈8个固定台站的微动数据和白云金矿8个流动台站的微动数据得到了两个区域浅层地壳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在首都圈地区,地壳分别在58km和1216km深处发育S波低速层,8km和20km处是上中下地壳较明显的分界面。辽宁丹东白云金矿区得到的结果显示上地壳在1.21.8km和6.2-7.Okm深度分别存在两个低速层,与背景噪声层析成像和大地电磁得到的结果较为一致,我们用H/V方法得到了白云金矿浅层三维S波速度结构,揭示了该区域沉积层分布,与地质图和噪声成像结果吻合较好。在本研究中,我们还采用微动勘探法对地热资源的探测开展了观测试验,为此,在北京通州西集地区布设了1条包含7个测点的微动阵列观测剖面,每个微动阵列观测点由7台仪器构成半径为200m和400m的嵌套三角形的顶点和中心,以100Hz的采样率进行至少30min的同步观测,针对地热勘探中关心的热储层顶界面和隐伏断裂形态进行探测。SPAC和H/V法结果均表明,在西集-1号地热井附近发育了一条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约75°的夏垫断裂的次级断裂,其热储层顶界面埋藏深度大于3000m,这一结果与钻孔及大地电磁结果较吻合,表明用微动勘探方法探测断裂和热储水层的顶界面,是地热勘探的有效手段。
杨冶,姜志海,岳建华,刘树才[10](2019)在《干热岩勘探过程中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应用探讨》文中认为干热岩(Hot Dry Rock,HDR)地热资源又称作增强型地热资源(Enhanced Geothermal Resources,EGS),是地热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际上非常重视干热岩地热的勘探开发,干热岩地热资源在今后清洁能源开发中潜力巨大,研究干热岩对于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国家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干热岩勘探开发现状;简要分析干热岩岩体地球物理特征;结合我国干热岩勘探实例总结了常用的干热岩勘探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在干热岩勘探开发过程中,经济有效地选择合适的干热岩靶区是关键.通过对我国干热岩靶区勘探方向及方法选择的探讨,概括了我国目前圈定干热岩靶区的探测方法,说明了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干热岩开发环节中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本文的概述,读者能够对地球物理方法勘探干热岩有初步的认识,以期本文对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勘探有一定指导作用.
二、地热资源探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热资源探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大同盆地东北部地热区电性结构探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地热资源勘探研究现状 |
1.2.1 地热资源研究现状 |
1.2.2 地热资源地球物理勘探研究现状 |
1.3 大同盆地地热资源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同盆地区域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构造演化 |
2.1.2 区域断裂特征 |
2.1.3 区域地层特征 |
2.2 区域构造活动 |
2.2.1 火山活动 |
2.2.2 地震活动 |
2.2.3 盆地形成与不均匀升降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3.1 大地电磁与地震勘探 |
2.3.2 区域重磁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地电磁与音频大地电磁法 |
3.1 基本原理 |
3.1.1 Maxwell方程组 |
3.1.2 趋肤深度 |
3.1.3 视电阻率与相位 |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1 傅里叶时频变换 |
3.2.2 Roubust处理技术 |
3.2.3 维性分析与张量分解 |
3.3 二维反演理论 |
3.4 三维反演理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 |
4.1 数据采集 |
4.1.1 测点布置 |
4.1.2 远参考道技术 |
4.2 MT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1 L1-L10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2 加密区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4.3 AMT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T&AMT数据反演 |
5.1 MT反演结果 |
5.1.1 MT二维反演 |
5.1.2 MT三维反演 |
5.2 AMT反演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区地热资源综合分析研究 |
6.1 研究区电性结构分析 |
6.1.1 对流型地热系统 |
6.1.2 传导型地热系统 |
6.2 研究区地热系统分析 |
6.2.1 大同盆地地热区的热源分析 |
6.2.2 地热资源的控热断裂 |
6.2.3 地热资源的储层与盖层 |
6.3 大同盆地GR1 钻孔 |
6.3.1 地层岩性与测温曲线 |
6.3.2 钻孔水文特征 |
6.3.3 钻孔周围的电性结构特征 |
6.4 研究区地热资源成因机制分析 |
6.4.1 部分熔融体的来源 |
6.4.2 大同盆地地热资源的形成机制 |
6.5 干热岩存在的可能性 |
6.5.1 干热岩的基本特性与地球物理特征 |
6.5.2 干热岩的勘探准则 |
6.5.3 研究区与米尔福德干热岩区的对比分析 |
6.5.4 研究区干热岩探查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吉林省中西部地热资源探测与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吉林省中西部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层特征 |
2.3 区域构造背景 |
2.3.1 构造演化 |
2.3.2 地质构造分区 |
2.3.3 断裂构造 |
2.4 地热成矿地质条件 |
第三章 重磁场数据处理与深部界面反演 |
3.1 重力数据处理 |
3.1.1 原始重力异常特征 |
3.1.2 重力异常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磁数据处理 |
3.2.1 区域磁异常特征 |
3.2.2 磁异常处理结果与分析 |
3.3 区域深部界面反演 |
3.3.1 莫霍面反演 |
3.3.2 居里面反演 |
第四章 区域综合大地热流值计算与解释 |
4.1 机器学习方法 |
4.2 计算用参数 |
4.3 方法准确性实验 |
4.4 区域大地热流值计算 |
第五章 吉林省中西部重点区电磁探测与解释 |
5.1 区域构造探测 |
5.1.1 大地电磁勘查 |
5.1.2 实测数据维数特征和电性主轴旋转 |
5.1.3 大地电磁二维反演与解释 |
5.2 靶区地层探测 |
5.2.1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勘查 |
5.2.2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反演与地质解释 |
5.3 地热靶区评价与地热成因模式构建 |
5.4 井位推荐 |
(1)钻探井位1-QR1井 |
(2)钻探井位2-CR1井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科研成果 |
致谢 |
(3)综合物探方法在浅层地热勘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地热的定义及应用 |
1.1.2 国家在地热能开发的规划 |
1.2 国内外地热勘查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地热资源勘查硏究现状 |
1.2.2 国内地热资源勘查研究现状 |
1.2.3 张掖盆地地热资源勘查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地质构造 |
2.1.2 地层岩性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2.2.1 浅层(第四系)水循环系统 |
2.2.2 深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
2.2.3 浅层水与深层水之间的关系 |
2.3 地热地质条件 |
2.3.1 热储特征及其埋藏条件 |
2.3.2 盖层及热源 |
2.3.3 地热流体类型及导水通道 |
2.3.4 地温分布特征 |
2.3.5 地下热水补径排条件分析 |
2.3.6 张掖盆地地热概念模型 |
2.4 地球物理特征 |
2.4.1 布格重力异常 |
2.4.2 剩余重力异常 |
2.4.3 航磁异常 |
2.4.4 电阻率特征 |
第三章 综合物探方法地热勘查 |
3.1 常用于地热勘查的物探方法 |
3.2 本次研究的工作方法 |
3.2.1 重力探测 |
3.2.2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 |
3.2.3 垂向电测深法 |
第四章 综合物探方法结果分析及验证 |
4.1 数据处理与反演解释 |
4.2 曲线分析 |
4.3 剖面分析 |
4.4 平面分析 |
4.4.1 第四系厚度变化规律 |
4.4.2 新近系底板埋深 |
4.5 地热条件评价 |
4.5.1 地温分布特征 |
4.5.2 盖层 |
4.5.3 热储层 |
4.5.4 地层赋水性 |
4.5.5 热源及通道 |
4.6 钻孔验证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可控源电磁法三维反演在漫江镇地热勘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漫江地区地热资源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 可控源三维反演方法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1.5 取得的成果和认识 |
第2章 工区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2 工区内主要断裂特征 |
2.3 地球物理概况 |
2.3.1 重力异常区以及地质特征 |
2.3.2 局部重力异常 |
2.3.3 工区岩石电性特征 |
第3章 可控源理论和方法技术 |
3.1 可控源工作技术 |
3.2 可控源基本理论 |
3.2.1 均匀地表电偶极子源电磁场 |
3.2.2 水平层状大地电磁场 |
3.2.3 趋肤深度 |
3.3 正演理论 |
3.3.1 微分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离散化 |
3.3.2 全空间层状介质数值模拟 |
3.3.3 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 |
3.3.4 离散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
3.4 三维反演理论 |
3.5 理论模型反演效果测试 |
第4章 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 |
4.1 数据采集情况 |
4.2 数据质量评述 |
4.3 数据处理 |
4.3.1 数据处理原理 |
4.3.2 数据处理软件 |
第5章 数据反演结果和讨论 |
5.1 三维反演 |
5.1.1 反演模型 |
5.1.2 数据类型 |
5.1.3 不同频率反演结果 |
5.2 反演结果解释 |
5.2.1 地层结构与富水条件 |
5.2.2 断裂构造与含水性 |
5.3 地热构造划分及异常圈定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多源多时相热红外遥感技术的丹东地热资源探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热红外遥感卫星发展现状 |
1.2.2 地表温度反演技术研究现状 |
1.2.3 传统地热资源勘探技术研究现状 |
1.2.4 热红外遥感地热勘察技术研究现状 |
1.2.5 城市热岛效应热红外遥感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5.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关键技术与分析方法 |
2.1 地表温度与地表比辐射率反演及其精度验证方法 |
2.1.1 Landsat8 TIRS数据地表温度反演方法 |
2.1.2 ASTER热红外数据地温反演方法 |
2.1.3 地表比辐射率的确定方法 |
2.1.4 地表温度卫星遥感反演精度的验证 |
2.2 主要分析方法 |
2.2.1 遥感数据的信息复合分析 |
2.2.2 栅格数据的窗口分析 |
2.2.3 主成分分析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自然概况 |
3.1.2 温泉地热情况 |
3.1.3 区域地质背景 |
3.2 遥感数据及预处理 |
3.2.1 主要数据 |
3.2.2 其它数据 |
3.2.3 影像预处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地表特征参数遥感定量反演 |
4.1 由Landsat8 OLI提取的地表比辐射率 |
4.2 由Landsat8 TIRS反演的白天地表温度 |
4.3 由ASTER反演的夜间地表温度 |
4.4 反演的地表温度准确性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温异常信息提取 |
5.1 基于图像分类的地表温度时空特征分析 |
5.1.1 两种时相下的不同地物类型地表温度时空特征分析 |
5.1.2 不同地物类型的昼夜间地表温度时空特征分析 |
5.2 地热异常分析 |
5.2.1 基于地表温度日变化模型和昼夜间地表温度信息复合分析的地热异常分析 |
5.2.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地热异常分析 |
5.2.3 城市热岛效应的消除 |
5.3 地热异常区圈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果分析与验证 |
6.1 已知温泉区地温情况分析与验证 |
6.1.1 五龙背温度异常区分析与验证 |
6.1.2 炮守营子地区地热井与地表温度对比分析 |
6.1.3 东汤地区地热井与地表温度对比分析 |
6.2 圈定地温异常区分析与验证 |
6.2.1 边门镇西南4.95km处的河道附近地温异常区 |
6.2.2 汤山城镇南侧约6km处地温异常地温异常区 |
6.2.3 五龙背收费站处地温异常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科研成果 |
致谢 |
(6)青海省贵德县扎仓沟地热田成因机理及开采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EGS项目研究现状 |
1.2.2 EGS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3 神经网络在地热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1.2.4 扎仓沟地热田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概况 |
2.1.3 地形地貌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地层岩性概况 |
2.2.2 地质构造活动 |
2.3 区域地质调查概况 |
第三章 地热地质及成因机制研究 |
3.1 区域地热地质条件 |
3.2 地球物理特征 |
3.2.1 遥感数据 |
3.2.2 重力调查 |
3.2.3 MT测量 |
3.2.4 CSAMT测量 |
3.3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3.3.1 水化学组分特征 |
3.3.2 水化学类型 |
3.3.3 水-岩平衡状态 |
3.3.4 储层温度估算 |
3.3.5 氢氧同位素特征 |
3.4 扎仓沟地热田调查 |
3.4.1 ZR1和ZR2 井岩心特征 |
3.4.2 ZR1和ZR2 井测温 |
3.4.3 大地热流值特征 |
3.5 ZR1 井现场试验 |
3.5.1 地热流体监测 |
3.5.2 抽水试验 |
3.5.3 放喷试验 |
3.5.4 换热试验 |
3.6 扎仓地热田成因机制 |
3.6.1 热源分析 |
3.6.2 水源分析 |
3.6.3 储盖层分析 |
3.6.4 运移通道分析 |
3.7 扎仓沟地热田高温地热资源量评估 |
3.7.1 参数选取 |
3.7.2 计算结果及评价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储岩样室内试验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矿物组分及其化学特征 |
4.2.1 微观特征 |
4.2.2 薄片鉴定 |
4.2.3 X光衍射(XRD) |
4.2.4 全岩分析 |
4.3 岩石物理性质 |
4.3.1 岩石密度 |
4.3.2 孔隙度、渗透率 |
4.3.3 导热系数 |
4.3.4 比热容 |
4.4 力学强度特性 |
4.4.1 弹性模量、泊松比(弹性波速法) |
4.4.2 抗拉强度 |
4.4.3 抗压强度 |
4.4.4 剪切强度(C、φ值)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扎仓沟地热田高温地热资源开采潜力研究 |
5.1 数值模拟工具 |
5.2 花岗闪长岩热储开采数值模拟 |
5.2.1 储层的选择 |
5.2.2 水力压裂方案 |
5.3 开采设计 |
5.3.1 网格剖分及参数设置 |
5.3.2 限制条件 |
5.3.3 水热耦合模拟结果 |
5.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1 地温梯度 |
5.4.2 导热系数 |
5.4.3 孔隙度 |
5.4.4 抽注深度 |
5.4.5 裂隙渗透率 |
5.4.6 井间距 |
5.4.7 注入温度 |
5.4.8 注水速度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热储产热潜力研究 |
6.1 BP神经网络概述 |
6.2 BP神经网络训练过程 |
6.3 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6.4 神经网络模型误差分析 |
6.5 基于ANN模型的单因子敏感性分析 |
6.5.1 井间距的影响 |
6.5.2 注入温度的影响 |
6.5.3 注入速度的影响 |
6.5.4 裂隙渗透率的影响 |
6.6 基于ANN模型的组合因子敏感性分析 |
6.6.1 生产温度 |
6.6.2 流动阻抗 |
6.6.3 发电功率 |
6.6.4 发电效率 |
6.6.5 最优开采方案 |
6.6.6 经济性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地热地球物理勘探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直接法 |
1.1 热方法(热梯度法) |
1.2 地电法 |
1.2.1 直流电法 |
1.2.2 频率域电磁法 |
1.2.3 瞬变电磁法 |
1.2.4 大地电流法(Telluric current method) |
1.3 直接法地热勘探实例 |
1.3.1 阿斯加德 (ásgardur) 地热区勘查 |
(1)地热区概况及地质背景 |
(2)热方法测量在地热勘探中的效应 |
1.3.2 云南腾冲地热区瞬变电磁法勘查 |
(1)区域地质概况 |
(2)瞬变电磁法测量在地热勘探中的效应 |
2 间接法 |
2.1 地震勘探法 |
2.2 磁法测量 |
2.3 重力测量法 |
2.4 间接法地热勘探实例 |
(1)地热区概况及地质背景 |
(2)磁法测量在地热勘探中的效应 |
3 其他方法 |
3.1 遥 感 |
3.2 伽马光谱测量 |
3.3 交叉联合法 |
3.4 北京北部孙河断裂综合物探地热勘探实例 |
3.4.1 区域地质特征 |
3.4.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与地热异常 |
4 结论与展望 |
(8)电磁勘探技术的机遇与挑战及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电磁勘探技术的作用和机遇 |
1.1 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和机遇 |
1.2 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作用和机遇 |
1.3 地下水及地热资源勘探中的作用和机遇 |
1.4 工程与环境地质勘查中的作用和机遇 |
1.5 地壳结构及地质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和机遇 |
1.6 海洋探测中的作用和机遇 |
2 电磁勘探技术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
2.1 在地球探测中固有局限性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
2.2 电磁勘探岩石导电物理机理挑战与发展方向 |
2.3 电磁勘探高精度采集技术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
2.4 电磁勘探数据处理解释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
3 结论 |
(9)微动勘探法在浅层探测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微动勘探法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空间自相关法(SPAC)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水平与垂直谱比法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微动勘探法的原理 |
2.1 空间自相关法(SPAC)的原理 |
2.2 水平垂直谱比法(H/V)的原理 |
第三章 利用空间自相关法估算首都圈地壳S波速度结构的试验研究 |
3.1 观测数据 |
3.2 数据处理 |
3.3 结果解释 |
第四章 辽东白云金矿地区地壳速度结构的研究 |
4.1 观测数据 |
4.2 SPAC数据处理及结果 |
4.2.1 SPAC法数据处理 |
4.2.2 结果解释及讨论 |
4.3 用H/V方法对三维沉积层的反演 |
4.3.1 HVSR数据处理 |
4.3.2 H/V曲线反演得到横波速度结构 |
4.3.3 结果解释及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利用微动勘探法综合勘探通州西集镇地热资源 |
5.1 野外数据采集 |
5.2 SPAC法数据处理及结果解释 |
5.2.1 SPAC法数据处理 |
5.2.2 结果解释及讨论 |
5.3 HVSR法数据处理及解释 |
5.3.1 HVSR法数据处理 |
5.3.2 结果解释及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干热岩勘探过程中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干热岩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用途 |
2 国内外干热岩勘探开发现状 |
2.1 国外干热岩开发进展 |
2.2 国外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干热岩概况 |
2.3 国内干热岩开发现状 |
2.4 国内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干热岩概况 |
3 我国干热岩勘探区域选择分析及物探方法探讨 |
3.1 从我国大地热流分布与区域地质构造来看 |
3.2 从莫霍面的埋深来看 |
3.3 从年轻的构造活动及火山活动来看 |
3.4 物探方法技术探讨 |
3.4.1 干热岩物性特征 |
(1) 温度及压力对岩石电阻率的影响: |
(2) 温度对岩石磁性的影响: |
(3) 温度、压力对岩石波速、密度的影响: |
3.4.2 探测干热岩的地球物理方法 |
(1) 地震勘探技术 |
(2) 电磁法探测技术 |
(3) 重力、磁法勘探 |
(4) 测井技术 |
(5) 遥感技术 |
3.4.3 物探方法适用性探讨 |
4 干热岩开发技术及经济效益评价 |
4.1 深部钻井技术要求 |
4.2 经济效益评价 |
5 结 论 |
四、地热资源探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同盆地东北部地热区电性结构探测研究[D]. 周文龙.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吉林省中西部地热资源探测与分布规律研究[D]. 宫明旭. 吉林大学, 2021(01)
- [3]综合物探方法在浅层地热勘查中的应用[D]. 赵振海. 兰州大学, 2021(11)
- [4]可控源电磁法三维反演在漫江镇地热勘查中的应用[D]. 王森. 吉林大学, 2020(03)
- [5]基于多源多时相热红外遥感技术的丹东地热资源探测方法研究[D]. 王康. 吉林大学, 2020(08)
- [6]青海省贵德县扎仓沟地热田成因机理及开采潜力研究[D]. 周玲. 吉林大学, 2020(08)
- [7]地热地球物理勘探现状与展望[J]. 陈昌昕,严加永,周文月,王志辉,张代磊.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0(04)
- [8]电磁勘探技术的机遇与挑战及发展方向[J]. 何展翔.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9(04)
- [9]微动勘探法在浅层探测中的研究与应用[D]. 张一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干热岩勘探过程中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应用探讨[J]. 杨冶,姜志海,岳建华,刘树才.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