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合锋[1](2021)在《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补强技术及补强剂降黏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首先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现状及目前我国国情与政策为研究背景,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阐述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四种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适用性和优缺点等,认为就地热再生技术具备独特的优越性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然后,本文从沥青路面老化现象出发,认为沥青老化是沥青路面路用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沥青老化机理分析了老化沥青再生机理及再生方法,并分析了再生方法的缺陷与不足。同时,分析并总结了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的工作特性,包括再生设备、再生工艺、施工流程及关键质量控制点等,从中指出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的局限性。针对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不足与局限性,分析了再生沥青路面补强技术的必要性。接着,本文以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的适用性为依据,对比了目前三种常用的沥青混合料补强改性技术,认为补强剂更适宜用于就地热再生,并通过试验确定了补强剂的合理掺量及使用方法。为了使补强剂更好地应用于就地热再生技术,本文采用具备降黏作用的外加剂来改善补强剂的热性能,并以熔点、维卡软化点、熔融指数为指标,通过试验评价了外加剂的种类、剂量对低密度聚乙烯(补强剂的主体材料)热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制备了四种新型补强剂,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方案3、方案4及方案5的降黏效果较优。最后,本文分别研究了不同降黏方案补强剂对沥青、沥青砂浆、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首先,将补强剂掺入基质沥青中通过高速剪切作用制成改性沥青,通过测定三大指标、黏度及流变性能指评价不同降黏方案补强剂对沥青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黏外加剂使改性沥青的软化点降低、黏度降低、动态剪切模量减小、针入度增大,并通过微观试验分析了补强剂的作用机理。然后,将沥青砂浆制成棱柱体小梁试件进行频率扫描试验,分析不同降黏方案补强剂对沥青砂浆黏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方案1与方案4的动态剪切模量值较高,而相位角较低,表现出更高的高温性能。最后,分析不同降黏方案补强剂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方案1相比,方案4在不显着影响沥青混合料常规路用性能的前提下,有着更低的使用温度,更适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2](2020)在《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与路面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实际路面工程中所面临的典型问题、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面工程7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智能环保路面技术、先进路面材料、先进施工技术、路面养护技术、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及路面再生技术等。可为路面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冯世明[3](2020)在《就地冷再生机拌和装置的优化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就地冷再生技术作为道路修复的主要手段,以其“节能、环保、工期短”等优势备受道路界关注。高效、均匀的拌制出再生沥青混合料是保证道路质量的前提。拌和装置是就地冷再生机的关键设备,直接影响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效率与拌和均匀性。论文以就地冷再生机拌和装置为研究对象,以高效率、高质量拌制出均匀再生沥青混合料为目标,对就地冷再生机拌和装置的优化设计开展研究。深入分析就地冷再生技术施工工艺和固-液混合料拌和机理,在离散元相似理论、量纲分析、离散单元法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表征颗粒物理特征的颗粒模型和接触模型,构建以拌和效率和拌和均匀性为评价的综合性指标,探索拌和装置关键参数对拌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优化拌和仓的主要结构参数。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深入分析就地冷再生工艺,探索拌和过程中颗粒运动规律,确定拌和装置的关键参数。在研究就地冷再生工艺的基础上,解析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颗粒的抛掷过程、颗粒与拌和仓的碰撞过程,通过相似设备类比法初步设计就地冷再生机拌和装置。2.在离散元相似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叠加法建立工程化颗粒特征模型。基于对颗粒特征的分析发现,相较于球形颗粒,非球形颗粒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更大。在众多非球形颗粒建模方法中,采用叠加法进行颗粒建模,既可以保证颗粒形状因素的真实性又不会使仿真计算量过大。3.探寻就地冷再生机拌和仓关键参数对拌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由于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颗粒具有“散”和“动”的特性,采用离散单元法对拌和仓关键参数下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选择铣拌深度、前壁倾角、顶壁高度、顶壁长度作为试验因素,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建立27组拌和仓试验方案模型,进而分析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过程和拌和规律。4.针对冷再生机拌和仓关键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与分析。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并作为适应度函数,以高效拌制均匀再生沥青混合料为优化目标,运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拌和仓的关键参数。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为冷再生机拌和仓的开发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孙学楷[4](2020)在《厂拌改性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与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国每年因养护及改扩建产生的SBS改性RAP总量超过3200万吨,且以一定的速率持续增长。应用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回收利用SBS改性RAP,环保效益与经济价值显着。现行再生技术规范中虽明确了SBS改性RAP可以再生利用,但对如何更好地利用SBS改性RAP并筑成高品质的沥青路面未提出针对性的条款。为更好、更高效地循环利用大体量的SBS改性RAP,研究依托山东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改性沥青混合料绿色循环热再生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针对厂拌热再生SBS改性RAP时的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及改进措施展开研究。RAP预处理是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环节。对具有代表性的RAP预处理工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比较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反击-转子离心多级联合筛分工艺的RAP分离效率达70%以上,为提高回收料掺量及加强再生混合料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推荐在破碎设备组合中添加转子离心式破碎机,应用多级联合筛分作业以改进SBS改性RAP的预处理效果。应用性能指标预估方程,以针入度、粘度、软化点、延度为新沥青筛选与定制的关键指标,可以精准再生旧SBS改性沥青。定制沥青再生旧沥青的关键性能指标满足技术要求,推荐将粘韧性作为评价再生改性沥青粘弹特性的关键指标。室内路用性能研究表明,与使用全新集料的混合料相比,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压缩模量提高,承载能力与高温抗变形能力提高,低温性能满足规范要求,抗疲劳性能有所减弱。推荐使用冲击韧性评价再生混合料的疲劳性能,作为混合料设计阶段材料优选、级配优化的评价指标。应用施工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提高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推荐使用无核密度仪等无损检测技术评估再生沥青路面的施工均匀性,依据评估结果制定后续施工质量的改进措施。现场评估结果表明首件工程的六种路面组合结构的路面平整性、水稳定性、抗滑性及结构强度合格。使用现场生产混合料成型的马歇尔试件与抽取的路面试件进行室内评估,结果表明,与使用全新集料的混合料层相比,再生沥青混合料层的高温稳定性显着提高,低温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洪增辉[5](2020)在《沥青混合料绿色再生工厂生产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公路维修的里程数日渐增多,铣刨回收的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AP)基数不断增大,势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RAP的循环利用既能满足公路养护原材料的需求,减少维修成本,又可降低环境污染,因此我国当下对于公路再生技术越发重视。但是现今许多再生搅拌站因不满足国家环保生产、绿色交通的战略目标,面临关、停的局面。对此提出再生沥青混合料绿色化、工厂化生产的转型理念。依托实体工程对再生工厂生产技术指标进行质量效果验证,有效解决生产过程中旧料掺量低、取样不规范、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首先,本论文在研究当下厂拌热再生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对传统沥青搅拌站生产方式、环保措施进行改良优化,引入了沥青混合料绿色再生工厂的概念,提出利用工厂化技术进行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绿色生产方式,并阐述其存在的价值与必要性。其次,对铣刨回收的RAP料性能变异参数进行研究,提出在RAP预处理过程中采用柔性破碎、分档筛分、基准料合成的质量控制方法。以灰色关联度分析为基础确定基准料0-7mm、7-13mm两档掺量,通过室内实验论证基准料合成技术对于降低级配变异具有的可行性,为再生工厂预处理过程中RAP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然后,对合成后的基准料确定掺量为0%、30%、35%、40%,进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制备马歇尔试件,通过再生试验检测其路用性能,寻求提高掺配率的同时又能保证生产质量的可行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运用基准料合成的方法得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但最佳掺量为30%时最为符合再生路面性能要求。最后,采用工厂化的再生质量控制技术对配置系统、取样方法、加热温度等生产工艺控制指标提出建议,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质量效果验证,为再生工厂生产运行中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依据。
王魏魏[6](2020)在《厂拌热再生烘干筒顺流与逆流加热方式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设备一般采用顺流加热,近几年随着热再生技术研究的深入,市场上出现了逆流厂拌热再生设备。由于顺流和逆流热再生设备结构、加热方式的不同,两者的生产能力、所得沥青路面回收料(RAP)的质量及能耗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因此研究再生烘干筒采用顺、逆流加热过程,对优化热再生设备的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论文对比分析了顺流式和逆流式再生烘干筒的加热机理,通过对沥青路面回收料(RAP)颗粒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出RAP在滚筒内的滞留时间与滚筒的转速、安装倾角、烟气流速以及长径比等之间的关系,其中烟气流速对顺流加热与逆流加热滞留时间差影响最大。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仿真分析RAP颗粒在再生滚筒内的分布和运动状态。基于热量守恒定律建立再生滚筒的一维传热模型,结合RAP的物料性质确定传热系数、传热面积及数学模型计算相关参数的取值,量化地描述RAP在不同加热机理下的升温趋势。以某公司厂拌热再生设备为研究对象,运用MATLAB对传热数学模型仿真计算,并通过实际生产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燃料消耗工况下,采用逆流加热方式,可使RAP的出料温度相对于顺流加热提高23.8℃,有效提高了再生烘干筒的整体热效率,有利于节能降耗。总的来说,再生烘干筒采用逆流加热方式其加热效果明显优于顺流加热。
袁溪伟[7](2019)在《沥青路面高温导热系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早期修建的沥青路面已经出现了各种路面病害,而就地热再生技术由于节能环保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对于沥青路面的温度场分布以及热量传输速度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由于沥青混合料级配多样,组成成分多样,故对沥青混合料缺少更加系统的研究,在传热模型中一般将其视为常数,从而使沥青路面传热模型求解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若对于沥青混合料进行详尽的研究,就能使路面就地热再生的理论研究更加深入。本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光谱分析法的沥青路面红外连续加热过程传热机理研究(51408046)”,对高温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测试仪、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影响因素及高温沥青混合料对沥青路面传热模型求解影响进行综合研究,形成如下研究结果。(1)以传热学理论为基础,结合高温沥青混合料测试原理,建立了高温导热系数测试热能传输模型及高温导热系数测试温度分布模型,为高温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测试的厚度及护热板宽度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2)利用试验的形式对于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影响因素及高温导热系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根据试验结果对于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预估模型预估准确性及沥青混合料预估模型温度适用性进行研究。(3)对于沥青路面内部传热方程的简化条件分析,将高温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变化规律引入沥青路面内部传热方程进行求解,并利用自行搭建的沥青路面传热试验台进行试验对比,发现高温导热系数变化规律的引入可以提高求解的准确性。
房占永[8](2019)在《厂拌热再生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将法国高模量沥青混合料(HMAC)的设计理念应用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研究中,并提出分级再生的方法,分别从旧料结团特性评价与优化分级方法,级配选择与设计,分级再生法与传统再生法的对比,高模量再生混合料性能优化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实现旧料的高比例再生及提高再生混合料性能提供有意义的参考。首先,本文采用分档抽提与破碎试验对回收旧料结团特性进行评价,发现旧料结团主要发生在>4.75mm的粗料部分且随粒径增大结团程度增加;将结团旧料分为弱结团,强结团和旧集料三种结团结构,其中弱结团结构含量对再生混合料性能影响最大;提出以针片状含量(Q),抽提损失率(L),破碎损失率(S)与稳定指数(w)来定量评价旧料结团特性的方法,以及采用AIMS扫描试验的旧料品质快速评价方法;并且提出以各粒径旧料结团程度大小及各粒径旧料单位沥青含量为指标的旧料优化分级方法。其次,通过对比法国EME20(HMAC)与我国AC20级配的异同点,得出根据我国AC20级配范围同样可优选出满足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设计要求的级配;为解决采用30#硬质沥青进行旧料再生时新沥青黏度较大而导致的新旧沥青融合问题,提出分级再生方法,与传统再生法对比,发现分级再生法所得再生料在界面细观结构特征,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再生法,并分析总结出两种再生方式的差异性。再次,通过对再生混合料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从级配、油石比、再生剂、新加沥青标号四个方面对再生混合料性能进行优化。试验发现级配的改善不能很好的解决低温性能不足问题;采用30#硬质沥青再生所得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稳定,受油石比波动影响小;再生剂的加入可较好的调节再生料的综合性能;沥青种类对再生料性能影响较大,采用较高标号沥青加高模量剂的方式可得到综合性能更优的高模量再生混合料。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果,从旧料评价与处理,级配选择,性能特点以及再生方案选择等关键方面对高模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提出建议,为高模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李煜彬[9](2020)在《基于分层剥离方法的再生沥青融合效果评价》文中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发展以及保护环境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道路建设行业中,沥青路面再生,特别是温拌再生技术逐渐受到重视。已有研究表明,对于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新旧沥青的融合效果是影响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重要因素。目前,道路工程界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了解还仅限于宏观层面,缺乏微观机理方面的解释。据此,本文选择开展新旧沥青融合效果的研究,选题是有意义的。本文以分层剥离法为分析手段,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颗粒表面不同层次的再生沥青样品进行频率扫描测试和荧光显微测试,揭示温度、沥青路面回收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掺量、温拌剂对再生沥青样品中新旧沥青融合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拌合不同比例的再生沥青,进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和表面能分析,对不同融合效果下,再生沥青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如下:1.采用分层剥离样品进行频率扫描试验,研究了不同再生工艺对再生沥青中新旧沥青融合效果的影响,发现复数模量外层<中层<内层,符合新沥青向旧沥青方向渗透的规律。2.采用分层剥离样品进行荧光显微测试,提出灰度均值为技术指标,能够有效对再生沥青中旧沥青的含量进行定量计算,研究分析各层次再生沥青样品中新旧沥青的融合规律。3.根据荧光显微测试结果,提出再生沥青样品中,新旧沥青融合效率的计算方法,有效计算出在不同再生工艺下,新旧沥青的融合效率,为再生工艺的选择和效果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4.当拌和温度升高,RAP掺量下降时,再生沥青中新旧沥青的融合效率更高;相同条件下,热拌再生沥青中新旧沥青融合效率高于温拌再生沥青,使用不同的温拌剂的再生沥青,新旧沥青的融合效果有很大差别,好的温拌剂融合效果可以接近热拌再生。5.新旧沥青的融合效果对再生沥青路用性能有显着影响,旧沥青有利于提升再生沥青的高温性能,疲劳性能随着旧沥青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再生沥青中旧沥青含量的增加会恶化再生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的能力。
庄旭青[10](2019)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混溶和加热关键技术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就地热再生技术作为一种经济、环保的道路养护技术得到大量的应用,但是加热和混溶仍然是导致就地热再生施工效果差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主要对就地热再生技术中的加热和混溶两个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一个案例研究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工程应用。本文首先在翻阅借鉴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技术原理、工艺类型、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等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就地热再生施工设备进行详细介绍。针对就地热再生技术中新旧沥青的混溶问题,本文设计了采用沥青的红外光谱作为评估工具和方形石块作为示踪剂的实验方法,提出旧沥青流动度(P值)和再生沥青混溶度(R值)作为衡量指标,来研究就地热再生技术中新旧沥青的混溶问题。通过调整新料添加比例、拌和温度、拌和时间和再生剂添加量等因素,来研究不同因素对新旧沥青混溶效果的影响。针对施工过程中对于路面的加热存在的影响因素复杂,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室内加热实验方法,通过改装的室内加热实验装置、钻孔试验板和温度探测器等工具,研究油石比、加热源温度、加热源高度及风速等因素对沥青路面加热效果的影响。为了研究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工程应用,在xx路养护工程中采用该技术对沥青路面进行维修。包括项目概况、道路现状调查、配合比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等。通过实验研究拌和温度和拌和时间对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施工过程中的拌和温度和拌和时间,在施工过程中对各环节温度进行严格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结果表明:新混合料的添加比例对新旧沥青的混溶度影响不大;拌和温度对新旧沥青的混溶度影响明显;再生剂的添加和拌和时间的增加能有效提高新旧沥青的混溶度;油石比和加热源温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加热板对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效果;加热源高度和风速的提高会降低加热板对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效果;并通过研究试验板的散热规律得出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摊铺到碾压完成所需时间应尽量缩短。随着拌和温度的提高,再生混合料的空隙率逐渐降低,马歇尔稳定度和残留稳定度逐渐提高;拌和时间的缩短导致再生混合料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明显增大。
二、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补强技术及补强剂降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历程及现状 |
1.2.1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
1.2.2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 |
1.2.3 沥青混合料改性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原理与工作特性分析 |
2.1 沥青路面老化行为与再生机理分析 |
2.1.1 沥青路面老化行为分析 |
2.1.2 老化沥青再生机理分析 |
2.1.3 老化沥青性能评价指标 |
2.1.4 老化沥青再生技术分析 |
2.2 就地热再生工作特性分析 |
2.2.1 就地热再生技术原理 |
2.2.2 就热热再生设备分析 |
2.2.3 常见的就地热再生设备 |
2.2.4 就地热再生工艺分析 |
2.2.5 就地热再生施工流程 |
2.2.6 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控制 |
2.3 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补强技术研究 |
3.1 沥青混合料补强改性技术的确定 |
3.1.1 改性技术选择的依据 |
3.1.2 路用性能试验方案 |
3.1.3 不同改性技术路用性能比较 |
3.1.4 不同改性技术施工工艺比较 |
3.2 补强剂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机理 |
3.2.1 补强剂的性质 |
3.2.2 补强剂的作用机理 |
3.2.3 补强剂的使用方法 |
3.3 沥青混合料补强剂掺量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补强剂的降黏技术研究 |
4.1 补强剂组成成分分析 |
4.1.1 聚乙烯性质简介 |
4.1.2 聚乙烯热性能评价指标的确定 |
4.1.3 试验主体材料的选择 |
4.2 LDPE的降黏技术研究 |
4.2.1 降黏外加剂的选择 |
4.2.2 外加剂拌和工艺分析 |
4.2.3 降黏改性工艺的选择 |
4.2.4 熔点测定方法的研究 |
4.2.5 LDPE降黏技术方案及结果讨论 |
4.3 补强剂降黏改性方案的确定 |
4.3.1 降黏改性试验温度的确定 |
4.3.2 补强剂降黏改性试验方案 |
4.4 补强剂降黏改性结果分析 |
4.4.1 熔点试验结果分析 |
4.4.2 维卡软化点试验结果分析 |
4.4.3 熔融指数试验结果分析 |
4.4.4 密度试验结果分析 |
4.4.5 试验结果总结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降黏方案补强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
5.1 不同降黏方案补强剂对沥青技术性质的影响分析 |
5.1.1 补强剂改性沥青的制备 |
5.1.2 不同补强剂对沥青三大指标的影响 |
5.1.3 不同补强剂对沥青黏度的影响 |
5.1.4 沥青的黏弹性能分析理论 |
5.1.5 沥青的流变学性能指标 |
5.1.6 沥青温度扫描试验 |
5.1.7 沥青频率扫描试验 |
5.1.8 补强剂对沥青的改性机理分析 |
5.2 不同降黏方案补强剂对沥青砂浆性能的影响分析 |
5.2.1 沥青砂浆级配组成及油石比的确定 |
5.2.2 沥青砂浆试件的制备 |
5.2.3 沥青砂浆频率扫描试验 |
5.3 不同降黏方案补强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分析 |
5.3.1 车辙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
5.3.2 不同车辙试验温度对动稳定度的影响研究 |
5.3.3 不同拌和温度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 |
5.4 不同降黏方案补强剂对沥青混合料其它性能的影响分析 |
5.4.1 低温弯曲试验 |
5.4.2 浸水马歇尔试验与冻融劈裂裂试验 |
5.5 不同降黏方案试验结果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本文主要结论 |
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 引言(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智能环保路面技术 |
1.1 自净化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1.1.1 光催化技术 |
1.1.2 自清洁技术 |
1.1.3 其他自净化技术 |
1.1.4 自净化路面技术发展展望 |
1.2 凉爽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1.2.1 路面热反射技术 |
1.2.2 相变调温技术 |
1.2.3 其他路面调温技术 |
1.2.4 凉爽路面技术发展前景 |
1.3 自感知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
1.3.1 基于外部手段的感知技术 |
1.3.2 基于感知元件的感知技术 |
1.3.3 基于自感知功能材料的感知技术 |
1.3.4 自感知技术发展前景 |
1.4 主动除冰雪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
1.4.1 自应力弹性铺装路面 |
1.4.2 低冰点路面 |
1.4.3 能量转化型路面 |
1.4.4 相变材料融冰雪路面 |
1.4.5 主动融冰雪路面研究前景 |
1.5 自供能路面技术(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
1.5.1 道路压电能量采集技术 |
1.5.2 道路热电能量采集技术 |
1.5.3 光伏路面能量采集技术 |
1.5.4 路域能量采集技术发展前景 |
1.6 透水降噪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
1.6.1 透水降噪路面材料组成设计 |
1.6.2 路面材料性能与功能 |
1.6.3 路面功能衰变与恢复 |
1.6.4 透水降噪路面发展前景 |
2先进路面材料 |
2.1 自愈合路面材料(由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2.1.1 基于诱导加热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2 基于微胶囊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3 其他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4 自愈合路面材料发展展望 |
2.2 聚氨酯混合料(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
2.2.1 聚氨酯硬质混合料 |
2.2.2 聚氨酯弹性混合料 |
2.2.3 多孔聚氨酯混合料 |
2.2.4 聚氨酯桥面铺装材料 |
2.2.5 聚氨酯混合料的服役性能 |
2.2.6 聚氨酯混合料发展前景 |
2.3 纤维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
2.3.1 碳纤维 |
2.3.2 玻璃纤维 |
2.3.3 玄武岩纤维 |
2.3.4 合成纤维和木质纤维 |
2.3.5 纤维改性沥青发展前景 |
2.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
2.4.1 多聚磷酸改性剂的制备与生产 |
2.4.2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性能 |
2.4.3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 |
2.4.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改性机理 |
2.4.5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与传统聚合物改性沥青对比分析 |
2.4.6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技术发展展望 |
2.5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
2.5.1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制备 |
2.5.2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
2.5.3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相关规范 |
2.5.4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发展前景 |
2.6 桥面铺装材料(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
2.6.1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 |
2.6.2 环氧沥青混凝土 |
2.6.3 桥面铺装材料发展前景 |
3先进施工技术 |
3.1 装配式路面(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
3.1.1 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 |
3.1.2 地毯式柔性铺面 |
3.1.3 装配式路面发展前景 |
3.2 智能压实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
3.3.1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理念 |
3.3.2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要点 |
3.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发展前景 |
3.4 大温差路面修筑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
3.4.1 大温差作用下沥青路面性能劣化行为 |
3.4.2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要点 |
3.4.3 大温差地区路面设计控制 |
3.4.4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发展前景 |
4路面养护技术 |
4.1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
4.1.1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病害识别 |
4.1.2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表面构造分析 |
4.1.3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
4.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智能养护(北京工业大学侯越老师提供初稿) |
4.3 功能性/高性能预防性养护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
4.3.1 裂缝处治 |
4.3.2 雾封层 |
4.3.3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 |
4.3.4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 |
4.3.5 薄层罩面和超薄罩面 |
4.3.6 预防性养护技术发展趋势 |
4.4 超薄磨耗层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4.4.1 国内外超薄磨耗层发展历史 |
4.4.2 国内外常见超薄磨耗层技术简介 |
4.4.3 超薄磨耗层材料与级配设计 |
4.4.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5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 |
5.1 基于数值仿真方法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
5.1.1 基于有限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5.1.2 基于离散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5.1.3 未来展望 |
5.2 路面多尺度力学试验与仿真(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
5.2.1 基于纳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
5.2.2 基于细微观结构观测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
5.2.3 未来展望 |
5.3 微观力学分析(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
5.3.1 分析微观力学模型 |
5.3.2 数值微观力学模型 |
5.3.3 未来展望 |
5.4 长寿命路面结构(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
6固废综合利用技术 |
6.1 工业废渣(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
6.1.1 钢渣再利用 |
6.1.2 其他工业废渣 |
6.1.3 粉煤灰再利用 |
6.2 建筑垃圾(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
6.2.1 建筑固废再生骨料 |
6.2.2 建筑固废再生微粉 |
6.3 生物油沥青(长安大学张久鹏老师提供初稿) |
6.3.1 生物沥青制备工艺 |
6.3.2 生物沥青改性机理 |
6.3.3 生物沥青抗老化性能 |
6.3.4 生物沥青再生性能 |
6.3.5 生物沥青其他应用 |
6.3.6 生物沥青发展前景 |
6.4 废轮胎 |
6.4.1 大掺量胶粉改性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6.4.2 SBS/胶粉复合高黏高弹改性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6.4.3 温拌橡胶沥青(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7路面再生技术 |
7.1 热再生技术(北京工业大学郭猛老师提供初稿) |
7.1.1 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 |
7.1.2 温拌再生技术 |
7.1.3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洁净化技术 |
7.1.4 热再生技术未来展望 |
7.2 高性能冷再生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7.2.1 强度机理研究 |
7.2.2 路用性能研究 |
7.2.3 微细观结构研究 |
7.2.4 发展前景 |
(3)就地冷再生机拌和装置的优化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程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
1.2.2 就地冷再生机及其拌和装置 |
1.2.3 离散单元法 |
1.2.4 颗粒物理特征的表征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再生技术与拌和装置概述 |
2.1 再生技术工艺与拌和装置 |
2.1.1 厂拌热再生 |
2.1.2 厂拌冷再生 |
2.1.3 就地热再生 |
2.1.4 就地冷再生 |
2.2 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概述 |
2.2.1 级配设计 |
2.2.2 拌和过程的颗粒运动分析 |
2.3 拌和装置组成 |
2.3.1 拌和仓 |
2.3.2 铣拌转子 |
2.3.3 喷洒装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化颗粒特征模型的建立 |
3.1 离散元的相似理论 |
3.1.1 相似理论定律 |
3.1.2 相似理论 |
3.1.3 相似比的确定 |
3.2 基于离散元相似理论的颗粒模型 |
3.2.1 颗粒特征分析 |
3.2.2 表征物理特征的颗粒建模 |
3.3 颗粒模型合理性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拌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离散元法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 |
4.1.1 离散元基本原理 |
4.1.2 颗粒的接触模型 |
4.2 基于EDEM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仿真参数设置 |
4.2.1 拌和装置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2 全局参数设置 |
4.2.3 拌和装置运动参数设置 |
4.2.4 时间步长的设置 |
4.3 拌和效果评价指标 |
4.4 拌和行为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
4.5 仿真结果分析 |
4.5.1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运动规律与流动特性分析 |
4.5.2 不同结构参数对拌和效率的影响规律分析 |
4.5.3 极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拌和仓的几何参数优化 |
5.1 回归模型的选取 |
5.2 回归模型的建立 |
5.2.1 因素水平编码 |
5.2.2 二次项中心化 |
5.2.3 回归系数的计算 |
5.2.4 回归方程的回代 |
5.3 粒子群算法 |
5.3.1 粒子群算法原理及算法流程 |
5.3.2 粒子群算法参数分析 |
5.4 拌和仓几何参数优化 |
5.5 优化结果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4)厂拌改性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与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2 RAP变异性及预处理研究现状 |
1.2.3 SBS改性沥青再生规律研究现状 |
1.2.4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
1.2.5 沥青路面质量评价方法与指标 |
1.3 研究内容、技术难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SBS改性RAP预处理工艺改进 |
2.1 破碎设备与筛分方法 |
2.1.1 破碎设备 |
2.1.2 筛分方法 |
2.2 预处理工艺对比 |
2.2.1 预处理工艺调查 |
2.2.2 预处理效果评价 |
2.3 预处理工艺改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沥青筛选与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新沥青材料筛选 |
3.1.1 筛选流程 |
3.1.2 旧沥青性能 |
3.1.3 性能预估方程 |
3.1.4 新沥青性能 |
3.1.5 再生沥青性能 |
3.2 配合比设计 |
3.2.1 原材料 |
3.2.2 配合比与最佳新沥青用量 |
3.3 混合料路用性能 |
3.3.1 高温性能 |
3.3.2 水稳定性 |
3.3.3 低温性能 |
3.3.4 疲劳性能 |
3.3.5 动态模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首件工程施工质量过程控制 |
4.1 RAP预处理 |
4.2 新沥青筛选与定制 |
4.3 生产配合比设计 |
4.4 首件工程路面结构 |
4.5 混合料级配与沥青用量控制 |
4.5.1 下面层混合料 |
4.5.2 上面层混合料 |
4.6 混合料施工温度控制 |
4.6.1 出料温度 |
4.6.2 摊铺温度 |
4.6.3 碾压温度 |
4.7 施工质量智能控制系统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首件工程后评估 |
5.1 现场评估 |
5.1.1 施工均匀性 |
5.1.2 路面平整性 |
5.1.3 路面抗水损性 |
5.1.4 路面抗滑性 |
5.1.5 路面承载能力 |
5.2 室内评估 |
5.2.1 试件制备 |
5.2.2 路面高温稳定性 |
5.2.3 路面低温抗裂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厂拌改性热再生沥青路面质量改进 |
6.1 RAP预处理 |
6.2 新沥青筛选与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6.3 施工质量控制 |
6.4 质量后评估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沥青混合料绿色再生工厂生产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传统沥青搅拌站与再生工厂差异性分析 |
2.1 绿色再生工厂概述 |
2.2 工作原理对比分析 |
2.2.1 传统沥青搅拌站工作原理 |
2.2.2 绿色再生工厂工作原理 |
2.3 工艺特点对比分析 |
2.3.1 绿色指标 |
2.3.2 传统沥青搅拌站环保问题分析 |
2.3.3 再生工厂绿色措施 |
2.4 再生工厂功能区划分 |
2.4.1 RAP材料堆放车间 |
2.4.2 RAP材料预处理车间 |
2.4.3 新集料存储配料车间 |
2.4.4 成品料生产加工车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AP材料变异性分析及处治措施 |
3.1 RAP变异参数 |
3.2 RAP材料的变异性影响因素 |
3.2.1 RAP材料变异性分析的必要性 |
3.2.2 RAP材料旧沥青三大指标变异性分析 |
3.2.3 RAP材料矿料级配变异性分析 |
3.2.4 RAP材料沥青性含量变异性分析 |
3.2.5 RAP材料的含水率 |
3.2.6 RAP材料物理力学性能 |
3.3 RAP材料的处治 |
3.3.1 RAP材料的回收 |
3.3.2 不同回收方式回收料对比 |
3.3.3 RAP材料的柔性破碎 |
3.3.4 RAP材料的筛分与分档 |
3.3.5 RAP材料的堆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再生工厂预处理质量控制研究 |
4.1 基准料的提出 |
4.1.1 基准料的概念与加工工艺 |
4.1.2 基准料的分档 |
4.1.3 基准料合成分档变异分析 |
4.2 基准料的合成与质量控制 |
4.2.1 基准料合成的必要性 |
4.2.2 基准料的合成方法 |
4.2.3 基准料合成实例 |
4.3 基准料的合成质量效果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基准料掺量下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1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5.2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3 不同基准料掺量下马歇尔试件指标的测定 |
5.3.1 各档材料用量的确定 |
5.3.2 马歇尔试件制备 |
5.3.3 不同基准料掺量下确定油石比 |
5.4 再生混合料性能 |
5.4.1 高温稳定性 |
5.4.2 水稳定性 |
5.4.3 低温抗裂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工厂化生产参数研究 |
6.1 再生工厂生产设备的配置 |
6.1.1 再生设备的选择 |
6.1.2 再生处理系统的配置 |
6.1.3 再生工厂设备参数改造 |
6.2 再生生产过程取样方法优化研究 |
6.2.1 取样方法的选择 |
6.2.2 RAP料取样方法与取样时机的选择 |
6.2.3 再生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与取样时机的选择 |
6.2.4 取样方法研究分析 |
6.2.5 特殊时间段再生混合料取样分析 |
6.3 生产搅拌工艺的研究 |
6.3.1 基准料加热温度 |
6.3.2 搅拌充盈率 |
6.3.3 不同拌和工艺的比较 |
6.4 再生阶段生产质量控制 |
6.4.1 计量精度的控制 |
6.4.2 新沥青添加质量控制 |
6.4.3 再生混合料热拌质量控制 |
6.4.4 再生料出料温度及卸料质量控制 |
6.5 生产质量控制效果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厂拌热再生烘干筒顺流与逆流加热方式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厂拌热再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热再生设备加热工艺 |
1.2.2 烘干滚筒内颗粒运动学研究现状 |
1.2.3 烘干颗粒热力学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顺流、逆流再生烘干筒分析 |
2.1 再生滚筒加热原理 |
2.2 再生滚筒结构简介 |
2.2.1 厂拌热再生工作过程 |
2.2.2 顺流再生烘干筒 |
2.2.3 逆流再生烘干筒 |
2.3 RAP烘干加热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AP在顺流、逆流烘干筒运动学分析 |
3.1 RAP在顺流、逆流烘干筒受力分析 |
3.2 滞留时间计算 |
3.3 RAP在顺流、逆流烘干筒滞留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顺流、逆流烘干筒RAP颗粒运动及温度仿真 |
4.1 料帘区RAP颗粒运动仿真 |
4.1.1 EDEM软件介绍 |
4.1.2 再生滚筒料帘区三维模型的建立 |
4.1.3 EDEM仿真参数的设置 |
4.1.4 EDEM仿真结果分析 |
4.2 烘干筒燃烧室烟气温度仿真 |
4.2.1 仿真模型简要概述 |
4.2.2 燃烧室物理模型的建立和网格划分 |
4.2.3 Fluent求解计算 |
4.2.4 仿真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AP在顺流、逆流烘干筒传热数学模型 |
5.1 再生滚筒传热数学模型 |
5.1.1 逆流加热数学模型 |
5.1.2 顺流加热数学模型 |
5.2 参数选择与计算 |
5.2.1 传热系数和辐射黑度取值及计算 |
5.2.2 传热模型相关参数计算 |
5.3 数值模型求解 |
5.3.1 四阶龙格-库塔算法介绍 |
5.3.2 模型求解过程 |
5.4 顺逆流加热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顺流与逆流加热对比试验 |
6.1 试验内容 |
6.2 试验样机 |
6.3 温度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6.3.1 筒壁温度试验及结果分析 |
6.3.2 燃烧室出口及出料口烟气温度测试及结果分析 |
6.4 顺逆流加热产品质量对比试验及结果分析 |
6.4.1 出料温度的对比 |
6.4.2 顺流与逆流再生设备沥青混合料马歇尔体积指标分析 |
6.4.3 顺流与逆流再生设备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对比分析 |
6.4.4 顺流与逆流再生设备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沥青路面高温导热系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导热系数测试仪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导热系数测试仪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沥青路面导热系数国外研究现状 |
1.2.4 沥青路面导热系数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导热系数测试仪工作原理与建模仿真 |
2.1 导热系数测试仪简介 |
2.2 基于防护平板法的导热系数测试仪工作原理 |
2.2.1 一维稳态传热简介 |
2.2.2 基于防护平板的导热系数测试仪原理研究 |
2.3 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测试温度分布数学模型建立 |
2.3.1 二维稳态传热简介 |
2.3.2 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测试温度分布数学模型简化 |
2.3.3 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测试温度分布数学模型求解 |
2.3.4 导热系数测试稳定后内部温度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 |
2.4 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测试热能传输模型建立 |
2.4.1 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测试热能传输方程的简化 |
2.4.2 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测试热能传输方程的求解 |
2.4.3 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测试热能传输数值模拟计算及试验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路面导热系数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
3.1 沥青混合料影响因素简介 |
3.2 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影响因素试验方案的制定 |
3.3 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影响因素试验及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预估模型准确性研究 |
4.1 沥青路面导热系数预估模型分析 |
4.1.1 Williamson模型 |
4.1.2 串联与并联模型 |
4.1.3 陈则韶模型 |
4.2 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预估模型准确性研究试验方案 |
4.3 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与预估模型计算值数据对比 |
4.4 温度对于预估模型的适用性探究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温导热系数变化规律对沥青路面传热模型求解影响 |
5.1 沥青路面内部传热方程研究 |
5.2 沥青路面内部传热规律试验研究 |
5.3 沥青路面内部传热试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厂拌热再生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沥青路面再生应用概况 |
1.2.2 国内沥青路面再生应用概况 |
1.2.3 基于高模量的沥青路面旧料再生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RAP结团特性评价与优化分档方法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案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案 |
2.2 RAP结团特性分析 |
2.2.1 结团旧料中主要颗粒组成分析 |
2.2.2 各粒径旧料结团程度分析 |
2.2.3 旧料结团稳定性分析 |
2.2.4 弱结团结构、强结团结构和旧集料石子的对比分析 |
2.2.5 RAP结团特性试验结果的验证分析 |
2.2.6 RAP结团特性评价方法 |
2.3 基于AIMS扫描试验的旧料结团特性评价 |
2.4 RAP的优化分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模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原材料性能试验 |
3.1.1 沥青性能试验 |
3.1.2 集料性能试验 |
3.2 掺加旧料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3.2.1 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与对比分析 |
3.2.2 目标级配的初选 |
3.2.3 不同旧料掺量下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3.3 分级再生法与传统再生法的马歇尔指标对比分析 |
3.3.1 分级再生法 |
3.3.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3.3.3 不同旧料掺量和再生方式下的混合料马歇尔指标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级再生法与传统再生法的对比研究 |
4.1 两种再生方式下沥青混合料界面细观形貌的对比分析 |
4.1.1 试验原理与方案 |
4.1.2 旧集料与沥青界面的对比分析 |
4.1.3 新集料与沥青界面的对比分析 |
4.1.4 分级再生法中新集料-沥青与旧集料-沥青界面的对比分析 |
4.2 两种再生方式下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分析 |
4.2.1 动态模量 |
4.2.2 高温性能 |
4.2.3 低温性能 |
4.2.4 水稳定性 |
4.3 分级再生法的优势与特点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模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
5.1 级配的影响与优化 |
5.1.1 级配设计 |
5.1.2 级配优选 |
5.2 油石比的影响 |
5.3 再生剂的影响 |
5.3.1 动态模量试验 |
5.3.2 路用性能试验 |
5.4 沥青种类的影响 |
5.4.1 高模量剂添加方式的确定 |
5.4.2 各标号基质沥青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成果 |
(9)基于分层剥离方法的再生沥青融合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2.2 温拌再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2.3 新旧沥青融合效果研究方法简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再生原理及分层剥离方法 |
2.1 旧沥青再生及扩散理论分析 |
2.2 温拌再生原理分析 |
2.3 分层剥离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案 |
3.1 实验材料 |
3.1.1 新沥青与新石料 |
3.1.2 RAP与旧沥青 |
3.1.3 温拌剂 |
3.2 沥青混合料再生方案设计 |
3.3 分层剥离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频率扫描的再生沥青流变性能评价 |
4.1 试验原理与方法 |
4.1.1 试验仪器及原理 |
4.1.2 时温等效原理 |
4.1.3 CAM基本模型理论 |
4.2 再生沥青频率扫描分析 |
4.2.1 旧沥青与新沥青主曲线特性对比分析 |
4.2.2 再生沥青样品主曲线分层对比 |
4.2.3 RAP掺量影响分析 |
4.2.4 拌和温度影响分析 |
4.2.5 热拌与温拌再生沥青主曲线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再生沥青荧光强度的新旧沥青融合效果评价 |
5.1 试验原理及研究方法 |
5.1.1 试验原理 |
5.1.2 研究方法 |
5.2 试件制作与参数设置 |
5.2.1 试验仪器 |
5.2.2 试件制作 |
5.2.3 参数设置与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关系方程 |
5.3.2 再生沥青样品旧沥青含量计算 |
5.3.3 新旧沥青融合效率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融合效果下再生沥青路用性能研究 |
6.1 再生沥青高温性能研究 |
6.1.1 MSCR试验基本原理 |
6.1.2 试验结果分析 |
6.2 再生沥青疲劳性能研究 |
6.2.1 LAS试验基本原理 |
6.2.2 试验结果分析 |
6.3 沥青样品粘附性能研究 |
6.3.1 水煮法 |
6.3.2 表面能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混溶和加热关键技术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面再生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就地热再生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 |
2.1 就地热再生技术工作原理 |
2.1.1 沥青再生和石料再用 |
2.1.2 沥青路面老化规律分析 |
2.1.3 沥青混合料再生 |
2.2 就地热再生工艺类型分类 |
2.3 就地热再生技术工艺流程 |
2.4 就地热再生技术特点 |
2.5 就地热再生加热和再生设备介绍 |
2.5.1 加热系统 |
2.5.2 再生系统 |
2.5.3 典型就地热再生机组介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就地热再生新旧沥青的混溶 |
3.1 混溶的定义 |
3.2 新旧沥青混溶程度测试方法 |
3.2.1 沥青标记法 |
3.2.2 可识别差异法 |
3.2.3 分步抽提法 |
3.2.4 间接性能测试法 |
3.3 混溶实验设计 |
3.3.1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法原理 |
3.3.2 实验设备及材料 |
3.3.3 实验流程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加热实验研究 |
4.1 室内加热实验方法 |
4.1.1 实验设备 |
4.1.2 实验过程 |
4.1.3 热传递效率计算公式 |
4.1.4 试验材料及试件性能参数 |
4.2 各因素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
4.2.1 油石比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
4.2.2 加热源温度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
4.2.3 加热源高度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
4.2.4 风速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
4.3 施工碾压时间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就地热再生技术工程应用案例 |
5.1 项目概况 |
5.2 道路现状调查 |
5.2.1 路面使用性能指数 |
5.2.2 路面强度 |
5.2.3 路面病害调研 |
5.3 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3.1 旧沥青混合料取样 |
5.3.2 RAP料沥青含量及级配 |
5.3.3 老化沥青再生试验 |
5.3.4 集料级配设计 |
5.3.5 马歇尔试验 |
5.3.6 性能检验 |
5.3.7 确定配合比 |
5.4 复拌就地热再生施工 |
5.4.1 设备配置和施工流程 |
5.4.2 拌和温度和拌和时间 |
5.4.3 施工温度监控 |
5.4.4 质量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补强技术及补强剂降黏技术研究[D]. 刘合锋. 长安大学, 2021
- [2]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J].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 中国公路学报, 2020(10)
- [3]就地冷再生机拌和装置的优化设计与分析[D]. 冯世明.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0(02)
- [4]厂拌改性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与改进研究[D]. 孙学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沥青混合料绿色再生工厂生产质量控制研究[D]. 洪增辉.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厂拌热再生烘干筒顺流与逆流加热方式对比分析[D]. 王魏魏. 长安大学, 2020(06)
- [7]沥青路面高温导热系数研究[D]. 袁溪伟. 长安大学, 2019(01)
- [8]厂拌热再生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D]. 房占永. 东南大学, 2019(05)
- [9]基于分层剥离方法的再生沥青融合效果评价[D]. 李煜彬.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混溶和加热关键技术试验研究[D]. 庄旭青.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