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中的支架式教学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支架论文,地球论文,策略论文,式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球运动”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材中承上启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备的基础性、前提性知识,并且,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同时,高中学生由于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初期,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较弱,完全掌握和理解地球运动的相关内容仍有困难,因而它也是教学难点。就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许多教师的教学效果欠佳,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没有在教与学之间搭建一些有效的支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展。为了让学生自如地构建知识,学得既轻松又开心,我们不妨以支架教学理论作为依托,对一些教学环节加以改进。通过搭建一系列支架,降低探究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知识水平得以提高,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支架式教学,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策略设计是在进行自主性学习设计时,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支架式教学要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将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的自主性学习策略的设计方法。其理论基础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通过有效的教学可以帮助其消除这种差异。在“最近发展区”,中学生已知与未知、能够胜任与不能胜任之间需要通过“支架”的支持方能完成任务。在以学为主的学习设计中,教师应为学生创建“有援”的学习环境,学习支架就是学习环境中“有援性”的一个突出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帮助时,教师能及时提供支架,若没有必要时则及时撤掉支架。
一、目标支架的建构
地理课标对地球运动部分的要求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为此,需要设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目标,形成一个支架式的目标体系,降低学生认知难度,从而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培育,具体支架建构如图1所示。
通过读地球自转、公转示意图,列表、对比、归纳地球两种基本运动的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速度的一般特点。这部分内容虽在课标中没有明确说明,但对它的学习是以后认识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的基础。在高中低年级,学生对经纬线、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地球公转方向、轨道、周期)已有一些了解,但并不完整,并不能把各特点联系起来认识。虽然已具有初步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但也有不少学生不习惯用图来分析地理现象,认知地理规律。教师可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结合生活现象、引导读图方法和程序,逐步克服学生的认知困难。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探究、讨论、质疑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自然的科学精神也水到渠成地得到激发和张扬。
二、过程支架的建构
通俗地讲,所谓的“支架”就相当于建筑操作中的“脚手架”,起着暂时性支持的作用,当房屋建设好后,这种支持便可撤离。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在学习的初期,需要教师的大量支持,渐渐地这种支持就会减少,直到学生解决了问题,不再需要支架的支持。学习支架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达到潜在水平的有力支持,通过支架的帮助,完成学习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地球运动”一节内容庞杂,涉及的知识点多,牵涉面比较广,内容的宏观性、空间性和动态性较强,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掌握。为了使学习过程简洁高效,不妨建立以“问题”为结点的过程支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带着问题去思考、去体验,从而使得这一过程积极而富有成效(见图2)。
需要强调的是,“地球运动”的演示和图像观察活动较多,一定要注意设计好演示程序,主要在观察前提出指向性明显的问题,提高学生观察和思考的高效性,并在过程中指导观察方法和程序。演示的目的既要化抽象为形象,又要化现象为规律,所以演示不能为形象而形象,应该在形象和抽象思维间架设一座桥梁,不断促进学生两种思维能力的交互提升。
三、方法支架的建构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新课改精神,学习方法及其支架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习方法及其支架的形式是没有规定的,在必要时,随机对话、解释、合作等都能成为学习方法支架。提供学习方法支架的形式随学习任务的不同而不同,可以是范例、建议、向导、图表等。针对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图表设计是学习方法支架的常见表现形式。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地球运动”的核心知识之一,不仅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也是在以后学习各章节时认识有关地域分异和地理事物季节变化的基础。公转的地理意义包括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季节变化。相关支架建构如图3所示。
公转与自转的复合运动姿态——存在黄赤交角的公转运动是导致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根本原因,对公转过程及其特征的认识是理解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基础。在公转运动的整个推导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公转不同位置光照示意图中找出赤道、黄道、黄赤交角、地轴、晨线与昏线、直射点相对赤道的位置、典型纬线的昼弧与夜弧长度、极昼与极夜范围等,并利用这些判断节气,说出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和时间变化的规律、某纬度或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对比)、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规律(趋势)。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适当引申,引导学生能够比较不同纬度的两个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判读不同季节影子的方向及影子长短变化(注意“回归陷阱区”)、在日出日落时间与昼长间进行互算等,从而能够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图4即为“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的补充学习支架。
方法支架使学习情境保持了复杂性和真实性,在最需要帮助时应提供适当的支架,在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就撤出,具有高度的适时性。也正因为如此,方法支架的设计和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探索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教师采取淡出策略,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也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四、评价支架的建构
完整的课堂离不开正确的效果评价。效果评价即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可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效果评价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握最佳的学习时机,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如对于注意的调节以及符号思维等,在最初往往受外在文化的调节,而后才逐渐内化为学习者头脑中的心理工具。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使学生掌握和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级认知活动的技能。这种掌握和内化是与其年龄和认知水平相一致的,但是,一旦学生获得了这些技能,便可以更多地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以“地球运动”为例,黄赤交角是其重点,因为它是地球公转地理意义产生的根本,是推导和认识地球公转过程及其现象的出发点。地球公转的三个主要地理意义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是认识地理景观地域差异及其季节变化的基础,也是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时空联系观念培养的集中落实点。为了加强对黄赤交角这一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可以设计如图5的评价支架,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使得相关的地理原理和规律活化,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探究精神。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探索、会话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能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的支架应该是动态的,教师应该随着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而逐渐撤去支架,将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转移给学生。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地理课的实效性,必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建构,需要一定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要使学生较好地接受教师的指导,较好地建构知识,必须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另外,在实施支架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指导学生搭建支架。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彻底改变脱离实际的纯理论灌输和封闭式教学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拓展教学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较好地建构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