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朴”之思想与现代设计论文_马志宏

道家“朴”之思想与现代设计论文_马志宏

(河北美术学院050700河北,石家庄)

摘要:中国设计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到如今仍没有形成被广泛认同的、在各种产品上都能够体现的独特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特征。德国的严谨、法国的浪漫、意大利的热情、斯堪地那维亚的人情味、美国的商业文化都深深的反应在他们的设计作品中,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培育属于我们的设计风格。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执牛耳,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朴”在道家的世界观里是极其重要存在。我们尝试探讨从道家的“朴“来揭示现代设计的发展过程,来寻找什么样的设计是生命力强的设计,以及设计与我们的民族文化契合的角度。

关键词:道家文化;朴;现代设计;中国设计特征

道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老子曰“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1]。这里指出“道”的基本品性乃是“朴”,“朴”就是自然之道 。老子认为,只要我们可以做到“朴”,一切都可以日然而然的遵循规律为我们服务。这正是我们需要找寻的一个关键点,现代设计和“朴”有着怎样的关系,朴在现代设计的不同风格、不同时期有着怎样的表现,需要我们展开论述。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2]在中世纪,古典主义被推翻,欧洲人抛弃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华贵繁杂的装饰品,焚毁了大量设计复杂的作品,让人们被迫接受使用朴素甚至是简陋的生活用品,乃至贵族也是同样。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标志着历史的倒退。但是从设计的角度来看,朴素的生活用品给了设计师更多器物造型思考的时间,设计师不在被繁复的花纹所消耗精力,将精力放在了结构的逻辑性、产品的经济性和创新性。同行的手工艺设计师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互相学习研究,同时行业分工和组织化越来越强引导了行会的行成。中世纪时期由于人们对结构和比例的重视、行会的产生,直接促进了设计标准的制定。英尺标准的运用从中世纪开始,直到现在仍然应用在某些行业上。“去甚、去奢、去泰”的理念反映在中世纪的设计行业里,设计与生产过程相分离从而形成了工业设计的显著特征。

在其后的浪漫时期,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都以其繁复的图案表现和花纹的堆砌而闻名。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都是皇家认可并推行的风格,然而在后续的设计风格中并没有像中世纪被工艺美术运动那样大力推崇过,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两种风格都重视繁杂的装饰,追求奢靡的生活状态。这与道家追求的观点完全相反,“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3]自然而然,随着皇家的覆灭,这样的设计风格也会一去不复返。老子说:“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越是物质匮乏的社会,皇家越是追求华贵的装饰和设计。“少则多,多则惑”,老、庄厌恶贵族的奢靡之风,主张自然朴素的美。把“朴”称为美的最高原则,提倡摒弃一切奢华浮夸、矫揉造作的装饰,保持本真、恬淡,反映了道家追求无欲的生活方式和质朴的美学境界。这种追求无疑是长久的,与“朴”相悖注定是短暂的,昙花一现的。

19世纪维多利亚之风盛行,工业化带来的粗制滥造和皇家繁复的刻意堆砌在水晶宫博览会得到了淋漓精致的体现,有识之士并没有被展会的纷繁复杂蒙蔽双眼,他们的反思以及后续的所做直接导致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形成。工艺美术运动中重要意义的理念之一,就是向中世纪学习。拒绝华而不实的装饰,倡导回归中世纪与对手工艺产品质量的尊重。工艺美术运动提倡回归自然,也是道家“朴”之思想的重要方向。“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道”不可言传,却能用“朴”来表达,“朴”其实就是自然之“道”。庄子也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巧合的表现了工艺美术运动要达到的目的。工艺美术运动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要体现大自然的美。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提倡人与自然交融相合,顺应自然,和谐相处。设计师要从大自然中选取动植物作为装饰,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影响了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所有追随其的设计师,工艺美术讲究简单、朴实,主张诚实的设计、反对华而不实的风格提倡自然与东方风格,与朴素的道家美学思维相承。莫里斯的红屋,一反当时奢华的建筑风格,无表面粉饰,运用最直接简单的材料,充分展现了“朴”的美感。

新艺术运动时期,英国格拉斯哥的四人集团中的核心人物麦金托什,同样抱着朴素的世界观。与同时期的英国主流设计师截然相反的设计理念震撼到奥地利等地区。他认为黑白两色做不好,直线条做不好不是这些看似简单的元素自身的问题,而是设计师自己的问题。麦金托什在产品设计中直接彰显自己的理念,他设计的高背椅和格拉斯哥艺术学校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奥地利的维也纳分离派和正统艺术、设计分道扬镳,他们认为英国格拉斯哥四人集团所设计的风格正是他们苦苦所追求的,他们想复兴应用美术,复兴建筑设计,在设计师和制造商之间创造良好的合作关系。从现在来看,不难发现,当时这样的观念是极具前瞻性的,同时与道家去奢去泰的观念也是吻合的。

朴,即简朴。“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现代主义时期,正值德国困难的时期。德国如何发展称为一个很大的问题。现代设计以其民主性、大众性、功能主义等特征广受欢迎。“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口号和老子去甚、去奢、去泰的思想不谋而合。现代主义表达出的民主主义和理想主义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求,在德国迅速发展起来。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法古斯鞋楦厂是现代建筑结构的最初应用,无过多的装饰,简洁又充满功能性。功能和结构正是日耳曼名族的长项,包豪斯致力于现代主义设计的研究和发扬光大,他们把功能和结构发挥到极致。“瓦西里椅”开钢管家具先河,仅仅通过弯折钢管构建结构,呈现出朴素的机械美。直到现在包豪斯所做的设计仍然在设计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而类似的产品直至今日,我们也经常可以在身边发现。

二战爆发,众多设计师纷纷离开德国,战火波及到世界各地,现代主义以其先进的思想迅速扩张形成国际主义风格。国际主义风格有着形式主义、追捧新材料新技术和几何造型,以平屋顶、白墙、长窗的特征,具有刻板、冰冷的缺点,但因其广泛的适应性,在当时是广泛受欢迎的设计风格。不难看到,“俭,故能广”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实用价值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际主义风格帮助战火硝烟后积贫积弱的国家用最小的代价重建家园,众多流离失所的人可以有房子住,有符合自己需求的生活用品使用,自身安全可以得到保障,人类不得不感谢国际主义风格所做出的贡献。战后节俭化的资源利用,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国际主义风格顺风而行,取得了相当完美的效果。

现代主义建筑中,基本上都是主张功能,减少装饰的理性风格。以赖特的流水别墅为例,仅用纵横穿插的长方体,便融建筑与环境与一体,建筑内的壁炉以暴露的自然山岩砌成的,顺乎自然,返璞归真,自然和人共存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敦兮,其若朴”。“敦”具有敦厚、真实等意思,“其若朴”寓意以形象、实在之“朴”把握“微妙玄通”之“道”。在设计中,所有的造型经过一次次概括,最终暴露的原始元素无非是点线面,点线面也就是真实的设计的面貌。荷兰的风格派运用这种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派别。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图等绘画,里特维德的红蓝椅和建筑无不运用这种最原始的直线,最原始的纯净色彩来表现作品,造就了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

无独有偶,在俄国,这种点线面的表现同样得到了推崇。构成主义较成功的探索之一是在工业设计上。李西茨基的基本风格是:不雕琢细节,重视整体。是简洁中的丰富性,能由圆与直线所构成、是几何的形态。通过对结构、比例、节奏、模块的设计,表达最基本的元素。道家思想之中的美,是对回归本心的推崇,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构成主义服务满足大众的设计需求和政治需求,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反观后现代主义设计,在众多设计风格中活跃的时间相对较短。究其原因,更多在于其一直推崇绚丽的色彩,夸张的造型,追求怪异,追求不受控制的个性化导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鲜艳甚至恶俗的配色和不受控制的个性张扬和道家“朴”的思想完全背道而驰,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是不能够长久的。之所以这样的设计风格能够出现,只是因为国际主义风格弊端带来的反作用。用 “物极必反”来描述,再恰当不过。当人们静下心来认真考量,后现代主义很容易就被自然而然的抛弃了。

日本同我们一样也是被炮火打开国门的亚洲国家,文化上和我们一衣带水。如今日本在设计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用道家“朴”的观点来审视,我们很难从日本的产品上找到可以去除的元素,也没有华丽繁复的结构堆砌。追求自然之美,强调自然材料的重要性,使用具有温和特质的材料,如麻、石、纸、木等,使用户有回归自然的感觉,反映了日本朴素的设计美学。以无印良品为例,表现得设计风格是极简,自然、质朴。去除了无关的装饰加工方式和没必要的色彩。只保留内涵元素和产品最本质的功能,简化到最基本的形态。日本设计师柳宗理的蝴蝶凳,结合自然中的形态与自然的材质,也切合“道法自然”。淡雅的色彩、自然的材质、简洁的造型,这些具有日本气质的设计作品给人以自然、安静的感受。部分产品具有淡泊宁静、直指人心的空寂美感。主张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以最少的元素去设计创造丰富的精神内涵,功能的最简化与“少则得,多则惑”的理念一脉相承。“五色令人目盲”、“无色而五色成”,道家以主张色彩的原始性,把色彩归为黑白。原研哉在设计中以白色为主,《一册书》封面设计始终都是纯白上放置一件物品,通过对比表现材质感觉,与道家色彩思想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日本主张的空寂境界与道家的“少私寡欲”也极为相似。简洁,精致,典雅,加上日本本国的民族文化底蕴造就了日式设计成为现代设计里独树一帜的风格,这样的独特风格正吸引着全球的消费者为其痴迷。

北欧设计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决定了其设计中拥有浓重的自然风格,阿尔托的设计,充分利用木质材料,造型简洁朴素,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阿尔托设计的图书馆,考虑了北欧天气环境特征,他在设计中引入天光作为光线的补充,充分的运用设计引入自然光。北欧的极简主义中尽量少的运用自然资源的朴素,既符合道家美学思想,又与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瑞典的宜家作为家具设计品牌,也同样遵循良好功能、简约造型的设计原则。如今,宜家已经成为一线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如此喜欢宜家,正是宜家对于造型、功能的准确把握,同样也是对于用户消费心理的准确把握。

我们不难发现,在工艺美术运动时期、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四人集团、现代主义时期的德国、荷兰的风格派、俄国的构成主义、国际主义风格等等都是与老子的朴之思想相顺应的,同时这些风格在后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后现代主义与道家朴的观点完全相悖,生命力就要短太多了。我们国家在宋朝时期极度控制“欲”,宋末明初的明式家具在海内外至今仍然享有盛誉;而明末乃至整个清朝注重纹样的繁复,造型的繁杂,反而随着时间流逝逐渐被埋没了。我们发现这些繁杂的风格虽然在美学上有它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但是往往只能活跃一小段时间便化为沉寂。极简主义在注重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又对功能进行约束,自然合度。东方道家朴素美学和西方极简主义设计,虽然时空上没有交集,但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始终是人性所向往的,他们在思想上提倡的“简、朴”是相似的。所以我们应该吸收道家“朴”的观念,将朴融入设计,追随原生态的设计。我们更应该从提倡朴的时代中,发掘那个年代我们对于器物、对于生活的认知。对于人本性需求的分析解读和满足,便可以让我们的设计可以保持持久的生命力,让我们的设计充满哲学的美感。由此看来,要想形成历经时代考验的中国设计风格,除了要发掘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传统造型图案,挖掘精神需求,是否符合道家“朴”之思想也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我们的设计可以被大众喜欢同时又顺应道家思想,我们可能离可以广为传播的中国设计风格又进了一步。而现代设计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朴”完全可以作为一把标尺,衡量每个风格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轨迹长度。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三十二章

[2]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3]老子《道德经》五十三章

[4]何如意.道家的生态伦理智慧及其现代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08):127-128+136.

[5]李凛.“道”成为道家标志性符号的原因探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07):118-119.

[6]崔敬.中国道家哲学思想与西方现代主义设计[J].齐鲁艺苑,2018(03):97-99+118.

[7]陶元媛,刘新玲.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及当代意义[J].管理观察,2018(13):74-75.

作者简介:马志宏(1990—),男,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玩具设计,工业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论文作者:马志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道家“朴”之思想与现代设计论文_马志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