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留学生赴台深造述评_台海时事论文

海外华人留学生赴台深造述评_台海时事论文

海外侨生赴台湾升学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海外论文,赴台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多年来,台湾当局基于其特殊的政治目的及海外华人社会的教育需求,积极鼓励和辅导海外华侨华人子弟和港澳学生赴台湾接受各级各类教育。海外侨生来台求学持续久、人数多、来源广,对维持台湾与海外华人社会的联系,促进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着重考察海外侨生赴台升学的发展脉络,剖析其得失、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为推动海外华侨华人学生来祖国大陆就学,拓展侨务对台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50-70年代海外侨生赴台升学回顾

海外侨生赴台升学始于1950年代初。其动因主要是海外华侨的教育需求和台湾当局的政策吸引。50年代,东南亚各国华文学校达到鼎盛状态。由于除了华人创办的南洋大学外,这些华文学校仅是中小学,侨生只有返回中国才能进一步深造。新中国成立之初,积极安置大量归侨学生入学,迄止1953年上半年,接待分发入学的归侨学生就有2.3万人(注:林蒲田主编:《华侨教育与华文教育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同时,退守台湾地区的国民党当局,为了“反共复国”,争取海外华侨华人的支持,在华侨教育政策上作出重大调整,于1950年制订《华侨学生申请保送来台升学办法》。规定,凡海外侨生志愿来台升学均可申请保送,免试分发中等以上学校学习。自1951年起,每年在香港招考毕业生,按其成绩、志愿分发大专院校肄业,当年招收海外侨生60人。1953年在台湾学习的侨生数有502人。

为削弱新中国在东南亚的政治影响,构建反共阵营,美国极力支持蒋介石设法大量招收海外侨生。1954年,台湾成立“中美华侨教育委员会”,制定教育援助方案,利用美国的经济援助,扩大招收海外华侨学生。台湾学校每招收1名华侨学生,可获得美援专款新台币2万元。1954-1963年间,台湾各大学共得到美援经费新台币3亿2000余万元,增建各级校舍,充实师资与设备,初助侨生生活费和旅费,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台湾华侨学校教育的发展。赴台升学的海外侨生剧增,在学人数从1954年的1289人逐年升至1960年的高峰值8218人。1951-1960学年度实际来台就读侨生计达15621人(注:(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编:《华侨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实录》,1998年,第99页。)。

1958年,台“教育部”会同“侨委会”颁布《侨生回国就学及辅导办法》,后经多次修订,成为台湾开展侨生教育的基本依据。侨生赴台升学依海外实际,采取申请分发或自行报考两种方式。申请分发由“教育部”侨民教育委员会参酌侨生志愿、成绩及分配学校的名额,核定分发至相应的学校;如人数过多,需举办甄试,择优录取。凡在台湾境内学校毕业的侨生或海外高中毕业生自行来台报考大学者,均应参加相应的高中联考、大学联考。根据优待侨生的有关规定,除少数特殊情形外,参加联考者可享有增加总分20%的优待,统一分发至各级各类学校就读。

针对赴台侨生学业基础较差的状况,1955年,台湾当局在台北县板桥市成立“华侨实验高级中学”,专门招收赴台升读中学的侨生。历年来分至该校的侨生均占赴台升读中学侨生的70%以上(注:(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编:《华侨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实录》,1998年,第308页。)。同时,在华侨实验中学合设“侨生大学先修班”,修业年限一至二年,辅导侨生提高基础学科能力,为接受高等教育做必要准备。1959年梅贻琦主事台湾教育后,鉴于大学先修教育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乃将侨生大学先修班附设于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师范大学及成功大学,各设一至二班。凡学习理工农医者,分发至台湾大学、成功大学;学习法商文教者,分至政治大学、师范大学。1962年,台湾当局决定在台北县芦洲乡道南中学原址单独设校(后于1984年迁至台北县林口乡新校址),使侨生大学先修班自成一体。此外,为培训海外侨校师资,提高其教学水平,从1957年起,台“侨委会”开始委托有关教育机构协办海外侨校教师赴台研习活动。

60年代赴台侨生人数在起伏中略有增长。1961-1964年在学侨生数逐年降至6978人,1965学年度略回升到7162人。这一变化是由于中国大陆复办暨南大学及创办华侨大学,相当一部分海外侨生赴祖国大陆深造。如1965年秋,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在校华侨、港澳学生分别有2201人和2289人。此后,中国大陆因文革动乱,停止招收海外学生。东南亚国家对华文学校的限制越来越严,有的国家则完全取缔华文教育。在此情形下,东南亚侨生纷纷赴台升学。1970学年度,来台就读的侨生有3200人,在学侨生数达到第二个高峰值9776人(注:(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编:《华侨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实录》,1998年,第99页。)。

台湾当局1971年被逐出联合国后,为摆脱其国际上孤立困境,不断强化华侨教育。1973年颁布《回国侨生教育及生活辅导等业务权责划分表》,进一步明确“教育部”和“侨委会”的管理职责范围与具体任务。此后,来台侨生持续增加,至1980学年度,在学侨生数达到11311人。

值得指出的是,台“侨委会”、“教育部”除了举办华侨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外,1963年还创办海外青年技术训练班。该训练班宗旨是培养海外华侨基层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援外,扩大台湾的海外影响。其招生对象一般为初中毕业,有些科组则须具高中肄业程度。所设课程依华侨青年和侨居地的经济需求而定,以学习农、工、商专业技能为主,同时设有孙中山思想、应用中文、中国历史与文化、中国现代史等有关中华文化的课程。举办这类训练班较长的学校有私立逢甲大学(原私立逢甲工商学院)、屏东技术学院(原台湾省立农专)、私立中国文化大学、高雄工业专科学校、高雄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台中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第一期至第四期训练班修业时限为1年;从1967年第五期开始延长为1年半;在科类设置上,由最初的农工科,逐渐增设商科。从学员来源地来看,最初几期招收东南亚和非洲的侨生,后来增加了中南美洲的侨生。总体上,训练班学员大半来自马来西亚。至1979年,有关院校所承办的11期海外青年技训班,共招收侨生3237人(注:(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编:《华侨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实录》,1998年,第120~122页。)。

二、8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侨生教育的新趋向

近20年来,受中国大陆对外开放政策、国际政治环境、台湾经济发展以及海外华文教育复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海外侨生赴台升学格局发生新的变化。总体而言,就读台湾各校的侨生数80年代略有增长,1989学年度在学侨生数达到第三个高峰值13705人,但此后则呈下降趋势。1990-1997学年度,在学侨生数依次为13362人、12260人、11776人、10986人、10220人、9434人、9135人和8727人(注:(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编:《华侨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实录》,1998年,第99页。)。面对时代的急剧变迁、中国大陆招收海外生的竞争以及来台侨生减少等新问题,台湾当局不断调整其侨教政策,加强岛内侨生教育。

首先,进一步提高对侨生来台升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侨生就学辅导和保障工作。

国民党当局为缓解其外交困境,更加重视扩展侨教。从1979学年度开始,在招收侨生校多的台湾大学、成功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校增设专任侨生辅导人员;至1982年,各公私立院校一律增设这类辅导人员。1980年颁布《侨生辅导实施纲要》,对侨生接待与入学、学业、品德、侨生社团、康乐活动等方面的辅导以及毕业侨生联系,作出相应的调整。先后公布《专科以上学校侨生假期课业补习班办法》及《侨生基本学科课业辅导要点》。80年代后期,一些从台湾地区移民国外的新侨子弟开始返台升学,为避免新侨子弟挤占侨教资源,台湾当局重新确定来台升学侨生的身份认证条件,将原定的侨生需在海外连续居住5年以上改为需8年以上,方可申请分发赴台升学。为减轻就学侨生的经济负担,“侨委会”在医疗保险上给予更多的照顾,并增加奖助学金的种类和名额。据台湾互联网1999年1月14日公布的统计,台湾官方、高校和民间人士为在学侨生提供的奖学金及工读助学金共有21项,奖励及资助侨生多达5556名。这些奖助的对象包括就读中等学校和公私立大专以上学校的专本科、硕士班、博士班各层次华侨华人学生,奖助金额(新台币)从2500元到34000元不等。

其次,适应海外华文教育发展需要,着力推进岛内华文教育向高层次拓展。

从80年代开始,“侨委会”在岛内举办各种形式的华文专修班、培训班,并将50年代以来陆续成立起来的14所大学附设华文教育中心,从原来主要面向外国人士改为主要面向华侨华人,使之成为开展华文教育的重要基地。规定,侨生入学后,均应参加中华文化讲习班学习,各校利用寒暑假为侨生开设各种类型的中国历史、中华文化辅导课程。近年来,又将侨生来台接受辅导就学的学校,从普通大学与研究所扩大到四年制技术学院和二年制大专;扩大开放各大学、研究所及二年制专科的侨生名额,试办开放科技大学侨生名额。台湾学者指出,如果岛内侨教仍停留在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阶段,则使所造就的人才不能进入当地高等教育体系之中,因此,呼吁当局应修改有关招生办法,鼓励侨生赴台就读研究生课程,提升侨生的学历层次,为发展海外华文高等教育服务。为扩大侨生升学途径,90年代初期,台湾当局斥巨资在南投县创办暨南国际大学,设立人文、管理两个学院,设中国语文、比较教育、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国际企业学、经济学等5个研究所,招收侨生和本地生。1995年开始招收华侨华人硕士班研究生。1998年,台湾当局进一步删除侨生申请就读研究所只限文、法、商硕士班的规定(注:(台湾)《侨讯》,1998年9月16日。)。

第三,采取合作办学等途径与方式,吸引海外侨生前来深造。

1997年,台“教育部”公布暨南国际大学、彰化师范大学、逢甲大学等7所大学首次与国外学校合办双联学制。侨生在居住国高校读完两年课程后,以甄试入学方式回台衔接大三、大四课程,两年内取得台湾学位。合作办学招收侨生名额,以不超过台湾招生学系总名额的1/5为原则,不占本地生名额;修学期限至少2年,限读原相关学系,以便课程衔接(注:(台湾)《侨讯》,1997年12月1日。)。台湾师范大学配合马来西亚华校董总所订的“华文独立中学师资培训(保送)专业计划”,1996年度招收其保送生10名。逢甲大学每年与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合办“东南亚地区电脑教师训练班研习会”课程。屏东师范学院1998年首次承办缅甸侨校师资培训班,37名教师参加了为期一年的研习活动。近年来,台湾在缅甸(主要是缅北)每年招收400~500名五年制中专生和大专生,与中国大陆争夺华文教育阵地。侨生大学先修班为了与华文独中学生每年11月毕业相衔接,从1999年2月开办首届马来西亚侨生春季班,至2001年已续办三届。“侨委会”继续委托有关院校举办海外青年技训班,增加招生人数。1981-1996年所办9期技训班,共招海外华人子弟4426人。从1990年第十七期起,技训班修业时限由1年半增为2年(注:(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编:《华侨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实录》,1998年,第120~122页。)。近一年来,这类技训班开始转以社区学院方式进行,毕业后可获得副学士学位,进一步增强了对海外侨生的吸引力。

第四,近年来“台独”势力滋长,使岛内侨教的目标与内容发生潜在变化。

在李登辉支持下,民进党上台后,进一步推行“台独”文化教育政策。陈水扁提出:“让立足台湾的本土文化与华人文化、世界文化自然接轨”(注:戚淑娟:《陈水扁两岸关系言行点评》,《参考消息》,2001年5月15日。),蓄意把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对立起来。民进党虽加强宣传引导海外侨生来台升学,为华裔青少年学习华文和接触中华文化提供机会,但却将之限定在争取“国际生存空间”的政治目标下,并以所谓“台湾本土文化”来改造侨生教育。为割裂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语言文化联系,台湾当局于2001年初公布“中文译音统一规定”,以所谓“自然拼音”,即“台湾汉语拼音罗马化体系”,取代国际通用的“汉语拼音”;决定在中小学实行“乡土教学”,自2001年秋季起,在小学各年级专设“乡土语言课”,并将要扩大到中学;鼓励台各大学设立“台湾文学系”或“台湾文学研究所”,要把中国文学系归为外国文学系,试图将台湾文化“脱中国化”。这种所谓“台湾本土化”的语言、文化教育导向对于来台就学侨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海外第二、三代华侨华人子弟大多对祖籍国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文化联系并不十分明确,容易为“台独”势力的歪曲宣传教育所迷惑;同时,在坚持“台独”政纲的民进党统治下,体现国民党侨教理念的三民主义、中国历史、地理等传统侨教课程将面临被削弱乃至被废止的危机。

三、时代发展呼唤海峡两岸华文教育的合作交流

台湾当局历来重视华侨教育与华文教育,把吸引和支持海外侨生赴台升学作为与中国大陆争夺海外华侨华人支持的一项战略举措。半个世纪以来,台湾在招收和培养海外侨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历史成效,但也面临着现实困境。为了积极开展侨务对台工作,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大力扶助海外华侨华人学生来祖(籍)国大陆学习华文和就读高等教育,同时加强海峡两岸华文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一)台湾招收、培养海外侨生的成效与影响

台湾的华侨教育具有完整的体系。在招生方面,实行保送与考试并举、分散与集中入学相结合。除了高职侨生外,进入普通高中和大学先修教育的侨生,主要集中在华侨实验中学及侨大先修班肄业。升读大专院校的侨生,一直实行分散入学的办法,分发到各高校学习。在侨教管理上,重视侨教立法,明确划分“侨委会”、“教育部”和各校的管理权限与职责。在教学形式上,灵活多样,既进行全日制大学、大学先修班和中等学校的侨生教学,也举办短期海外青年技训班、海外侨校师资培训班、广播函授教学。这种华侨教育模式吸引大批海外侨生前来就读,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成效。

据台湾方面统计,迄止1996学年度,赴台升学的海外侨生累计达13.6万人。其中,历届大专院校毕业侨生67588人,侨大先修班结业侨生共23507名,海外青年技训班毕业生7663人,中等以下学校毕业侨生有14695人,有关教育机构培训海外侨校在职中、小学教师7000余名。以各大专院校就学毕业的侨生人数而言,台湾大学最多,达20673人;成功大学居其次,有8347人;台湾师范大学位列第三,有7543人(注:(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编:《华侨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实录》,1998年,第294、342、299、231、258~259页。)。这些侨生绝大部分来自亚洲,尤以马来西亚、港澳地区为多,他们学成后一般都返回原居住的国家或地区发展。

台湾招收、培养海外侨生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海外华侨华人子弟来台升学,能够获得一定的专业技术教育和中华文化熏陶,有利于提高其在海外的生存、发展能力,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如自60年代以来,台湾大专院校一直保留固定数量的名额给马来西亚华人学生深造,数十年来共培育3万余名留台大专毕业生。他们返因居住国后,在经贸、文教等领域都有杰出表现。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台湾当局通过举办侨生教育,培养海外华侨华人对台的认同感或亲近感,扩大其海外势力范围,在政治上不免产生消极影响。许多留学台湾的侨生返回居住国后成立留台校友会和亲台侨团。目前,海外留台校友会共有83个,其中,马来西亚有41个,香港地区有19个,菲律宾和泰国各有5个,印尼3个,美国2个,澳门、汶莱、新加坡、日本、韩国、缅甸、加拿大、澳大利亚各1个,联系留台毕业生校友3万余人(注:(台湾)《侨讯》,1997年9月1日。)。留台毕业侨生往往成为台湾在当地开展民间活动的支持者和最佳中间人,也是近年台湾厂商在各地投资事业的重要人力资源。

(二)台湾岛内侨教面临的困境

目前,绝大多数海外华侨已成为外籍华人,海外华侨教育也演变为华文教育。台湾当局不顾海外华人社会的变迁,仍坚持“双重国籍”,把外籍华人学生来台升学定位为华侨教育,这显然不能适应海外华人教育发展的要求。同时,“台独”侨教目标也是与祖国统一背道而驰的。在侨教内容上,台湾历来推行繁体字和注音符号,民进党执政后又决定改用“自然拼音”,刻意割裂台湾与祖国的文化联系,宣扬“文化台独”。这种倒行逆施加剧了台湾岛内侨生教育的危机。

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一直是台湾侨教的主要生源地,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台湾当局在这一地区的影响正在下降。香港近年扩大高等教育名额,改变学制。港澳回归祖国后,台湾对港澳生定位发生变化。1997年6月20日,马来西亚与中国正式签署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促进了马来西亚华文独中毕业生前来中国大陆就学。相比之下,除医学文凭外,马来西亚政府并不承认台湾的高等教育文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职业技术教育外,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地区赴台升学的侨生人数正逐年减少。如1997学年度,华侨实验中学在校生共1598人,其中侨生有326人,仅占全校的1/5,其余均为本地生。该学年度来台升读高中的侨生比1991学年度减少40%(注:(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编:《华侨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实录》,1998年,第306页。)。

(三)加强海峡两岸合作交流,推动国内华文教育发展

综观台湾侨教的演变轨迹及海外华侨华人的教育需要,加强海峡两岸华文教育领域的合作互补已是大势所趋。台湾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台湾在华文教育上的优势逐渐为大陆所取代。台湾师范大学国语中心教师陈惠玲指出,尽管台湾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起步较早,过去在生活水准和教学方法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曾吸引不少侨生前来深造,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大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很可能导致台湾外籍学生的流失。认为,海峡两岸在政治上虽存在歧见,但在传播中国文化上并无二致,台湾应与大陆进行华语教学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台湾华文教师应学会大陆的汉语拼音、简体字、词汇及用语(注:(台湾)《华文世界》,1997年第6期,第84页。)。

目前,海外华文教育持续发展,但其办学层次较低。海外华文学校多为小学,中学约有400~500所,华文专科院校仅有菲律宾、泰国及马来西亚等国的少数几所。因此,前来中国大陆接受华文高等教育成为海外华侨华人子弟的迫切愿望。马来西亚华人曾建言我国侨办:不定期组织并邀请海外华裔青少年代表访问中国,参观中国的建设项目及文化景点,了解中华文化的精华与要义;系统开办一些学习华文的短期课程,为海外华裔子弟前往中国学习母语提供更多机会,以培育海外华裔民族自尊心;借鉴台湾辅助侨教的有益经验,在中国大陆一些高校分配一定的名额,以优惠条件鼓励海外华人青年留学中国,并为马来西亚独中老师提供就学深造机会,帮助他们进修专业文凭课程。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招收海外华侨华人学生,重视加强两岸华文教育合作交流。近5年内,国务院侨办依托北京、广州、厦门3所侨校及有关省市侨办接待了涉外师资班、夏令营团队3000余人,招收中文补习长期班学生2100余人(注:吕剑光:《试述华文教育基地》,《侨务工作研究》,2000年第4期。)。1999年8月1日,在第三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上,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刘泽彭强调:“尽管海峡两岸的政治制度不同,社会和经济结构有着较大的差异,但在帮助华侨华人在海外生存、发展,推动和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方面,两岸应该有较多的共识和较强的互补性。因此,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的原则,在语言、文字等学术问题上求同存异,捐弃前嫌,我们的合力就会更大,效率就会更高,海外华教界获得的助益也会更丰。”(注:刘泽彭:《迎接海外华文教育的新时期》,《侨务工作研究》,1999年第5期。)从1999年秋季起,国务院侨办在所属的3所侨校设立“海外华侨华人奖学金”,计一等奖学金45名,二等奖学金80名。2000年4月,国务院侨办确定国内22所高、中等学校作为首批华文教育基地。这些措施对吸引海外华侨华人学生来华深造无疑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标签:;  ;  ;  ;  ;  ;  

海外华人留学生赴台深造述评_台海时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