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及周边建筑的变形监测论文_李苏桐

超高层建筑及周边建筑的变形监测论文_李苏桐

天津开发区建设工程监理公司 天津 30045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化的脚步不断进步,高大的建筑在城市中不断增多,但是也这些迅速拔起的高大建筑也给我们带来里一些担忧。因为在建造这些建筑物的同时,必须要打下深厚的堤基,以是建筑物保持稳定。这样就要把原来的土地的稳定性破坏掉。这不仅对于建筑物的本身产生了影响,对周围的建筑物造成了隐患,为了保证其本身及周围建筑的安全性,就要定期的对建筑物进行检测,这就需要专业的变形检测工进行作业,以确保人们的自身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周边建筑;变形监测

现今我国的建筑事业发展迅速,不断有商业建筑、居民建筑等等快速拔起,随着这些高层、超高层的一一建立,城市中的各个行业也不甘落后,都把建筑此向着更高,面积更广的方向发展,施工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因此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大大增加,没有空中楼阁,也没有平地而起的建筑,所以建筑物的高度与宽度决定着地基的大小。地基的开挖势必会影响性原来土质的稳定性。所以在惊叹建筑物的雄伟时,潜在的危险也在向人们逼近。所以变形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人工监测方法的准确性不高,不能确切地呈现建筑的破损程度。所以就需要有一个精准的监测系统。

一、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相关特点

1超高层建筑结构特点

超高层的使用材料多种多样,则投入的资金就相对增加,由于它的体积过大,所以其地面损害就越大,由此企业部门还在施工前几施工期间,严格要求建筑的稳定性,及耐受性。在建筑使用期间,受到材料及人为的影响,容易发生损害,所以对于建筑的安全检查要彻底全面。

超高层建筑可以分为施工期、运营期和老化期。施工期间主要考虑竖向变形差异,因为其承重构件的竖向变形差异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徐变和收缩因素,超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材料受到徐变和收缩应力的影响,产生的弹性变形会有附加变形,并随着时间逐步增加,所以是不可忽略的;施工过程引起的结构形式改变,会引起内力和变形的变化。所以超高层建筑不仅进行设计时的理论分析,还要实施全面监测,进而掌握施工情况。

2超高层建筑监测内容和要点

超高层安全监测系统是根据其结构特点开发的,主要的监测内容有气候环境监测、结构荷载监测和结构响应监测。施工阶段主要随着施工进度安装传感器和采集传输设备,主要以人工操作超高层建筑及周边建筑变形监测为主,将监测数据导入数据管理系统,经过分析后和设计要求相对比,及时的采取纠偏措施,并根据工程进度需要有计划的提做好各种条件下的计算分析,提供各阶段的监测报告。使用阶段通过中心服务器调用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对结构进行状态识别和安全性评定,包括构件的安全评定和整体安全评定。

超高层建筑结构监测系统要能够同时满足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特点,监测项目必须同时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间的监测内容,能够将两个时期的监测数据实行无缝连接,保证施工期间的数据服务于运营期,施工时埋设好监测点,并预留出运营期的监测原件和设备位置。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很多监测内容是相同的,施工阶段是控制危险,使用阶段则是发现危险,两者相互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安全监控体系。

二、沉降观测

1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的观测

打桩和采用井点降低水位等,均会使邻近建(构)筑物产生不均匀的沉降、裂缝和位移等变形。为此,应在打桩、井点降水影响范围以外设基准点,对距基坑一定范围的建(构)筑物上设置沉降观测点,并进行沉降观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针对其变形情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2施工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

高层建筑施工使用的塔吊,吨位和臂长均较大。随着施工的进展,塔吊可能会因塔基下沉、倾斜而发生事故。因此,要根据情况及时对塔基四角进行沉降观测,检查塔基下沉和倾斜状况,以确保塔吊运转安全。

3地基回弹观测

一般基坑越深,挖土后基坑底面的原土向上回弹的越多,建筑物施工后其下沉也越大。为了测定地基的回弹值,基坑开挖前,在拟建高层建筑的纵、横主轴线上,用钻**直径100mm的钻孔至基础底面以下300~500mm处,在钻孔套管内压设特制的测量标志,测定其标高。当套管提出后,测量标志即留在原处。待基坑挖至底面时,测出其标高,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基础前,再测一次标高,从而得到各点的地基回弹值。地基回弹值是研究地基土体结构和高层建筑物地基下沉的重要资料。

4地基分层和邻近地面的沉降观测

这项观测是了解地基下不同深度、不同土层受力的变形情况与受压层的深度,以及了解建筑物沉降对邻近地面由近及远的不同影响。这项观测的目的和方法基本与地基回弹观测相同。

三、位移观测

1护坡桩的位移观测

无论是钢板护坡桩还是混凝土护坡桩,在基坑开挖后,由于受侧压力的影响,桩身均会向基坑方向产生位移。为监测其位移情况,一般要在护坡桩基坑一侧500mm左右设置平行控制线,用经纬仪视准线法,定期进行观测,以确保护坡桩的安全。

2日照对高层建筑物上部位移变形的观测

这项观测对施工中如何正确控制高层建(构)筑物的竖向偏差具有重要作用。观测随建(构)筑物施工高度的增加,一般每30m左右实测一次。实测时应选在日照有明显变化的晴天天气进行,从清晨起每一小时观测一次,至次日清晨,以测得其位移变化数值与方向,并记录向阳面与背阳面的温度。竖向位置以使用天顶法为宜。

3建筑物本身的位移观测

由于地质或 原因,当建筑物在平面位置上发生位移时,应根据位移的可能情况,在其纵向和横向上分别设置观测点和控制线,用经纬仪视准线或小角度法进行观测。

四、结语

高层及超高层的建设对于地面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对于建筑的变形监测要严密、准确,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并不断提高仪器地精密程度。超高层建筑工程的运用有效地缓解了城市用地的紧张状况,根据其结构特点的不同,在监测的过程中也要采取不同监测手段,从而有效的对建筑高层及超高层的监测。且北斗技术的应用进一步的推动了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实际监测中可广泛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某超高层建筑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应用[J].刘新建,王建丰.电气应用.2015(14)

[2]超高层建筑火灾人员疏散动态诱导系统[J].胡成.安全.2014(02)

[3]绿色超高层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研究[J].宋凌,韩继红,杨榕,范宏武,李宏军,曾捷,王昌兴,林波荣,张播,李晓锋,安宇,李景广.建设科技.2014(Z1)

论文作者:李苏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6

标签:;  ;  ;  ;  ;  ;  ;  ;  

超高层建筑及周边建筑的变形监测论文_李苏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