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策略论文_张黎明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策略论文_张黎明

(钦州市外国语学校)

摘要:素质教育的发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音乐在学校教学中也占了很大的比重,更多的人关注到了音乐教育,很多学校的开设音乐课,音乐是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但是在我国的初中音乐课堂中,传统的教育的方式已经跟不上现在的发展脚步,本文主要研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出,我国提倡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这就对了初中的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音乐成了初中课程的重要的一部分,音乐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通过音乐还可以提高音乐素养,因此音乐的教育教学方式需要再进一步的提升。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古板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但目前来说,现在的教学方式太过老套,还是以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来教,音乐不像其他课程那样,它是偏实践的一门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自己去体会,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仍起主导作用,给学生讲大量的知识点,学生被动听课,不去自己体会,很难对音乐有兴趣,也就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1]。

(二)教学缺乏互动

现在初中音乐的课堂上,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没有互动性,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只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听进去的内容是有限的,教学质量也没有很好地提升,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与学生了解的过程,了解每一位学生对课程的掌握,同时还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作出具体的教学措施,一个好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有师生间的互动。

(三)对音乐认识不够全面

这一问题不光是教师的问题,还有学生的问题。教师在现在的初中音乐教学中,认为音乐不是主要的课程,没有摆正正确的教学态度,在音乐课堂上,也就只是单纯的将课程讲完,没有深入音乐的教学研究。学生则是在学习过程中认为音乐不重要,不如多学习点文化课,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忽略了对音乐的学习。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一)增强对音乐的重视

音乐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学习兴趣,陶冶情操,但是要想提高音乐的教学质量,最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认识音乐,重视音乐。现在大家对音乐得重视都是可有可无的,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整体提高对音乐的关注,学校只有真正的提高了对音乐的重视,学生才会认真的学习音乐课程,家长也会关注,教师也要重视音乐教学,转变教学态度,注重学生的感受,不断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教学实践中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才会更加容易,提高教学质量[2]。

(二)改变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背景下,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有一定的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课程中,要充分表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组织有趣的教学活动提起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比如在课堂中加入现在流行的音乐或者元素,结合学生现在喜欢的因素对加强对音乐的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学还可以借助教学用具,上课时利用多媒体手段来讲课,这样比起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课,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方式展示给学生所要学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扩展一下歌曲背景,增强对音乐情感的整体把握。如在学习《化蝶》时,可以在上课前给学生播放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片段,了解音乐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能了解这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

(三)丰富教学内容

由于教材篇幅有限,内容不够丰富,因此需要教师在上课前,搜集整合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相关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音乐的情感,与创作时的背景、演唱者的情感、表情、动作是离不开的,学生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发挥想象,深入其境。比如在学习民族音乐时,给学生讲解相关民族的风俗民情,和特有的舞蹈音乐之类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去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适当的加入流行音乐,现在课本上流行音乐基本没有,但是在上课时可以由流行音乐引入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3]。

学习音乐不只是学习专业技能,还要学习音乐鉴赏上能力,而鉴赏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这需要学生大量的累积经验,教师有耐心的指导,注意引导启发,从简单练起,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水平。

(四)提高有效的师生互动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范围,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可以放松,没有压力的学习。音乐就是要享受,学生每天都在紧张地学习,到了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点小游戏或者其他方法和他们互动,用温和的语言进行交流,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互动,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当中来。,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五)提高教师素质水平和能力

音乐教师对教师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音乐的教育要有非常好的音乐技能,虽然不需要多么厉害,但是也要有相关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将自身的学习经验教授给学生,开发学生的音乐潜力,通过自身来培养大家学音乐的兴趣了,了解音乐之美[4]。因此,初中音乐的教师,要可以自身具备音乐素质,还要不断进行学习,加强创新,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去引导他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有专业的音乐知识。

教师不仅仅要有音乐素养,还要有创新意识,音乐的学习仅有理论知识是不行的,要通过一遍遍的练习,实践因此学生会对教学过程感到枯燥厌烦,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配合,引导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到知识,还要有“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真正的为学生的音乐学习起到作用。

结语

总的来说,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音乐课程受到了一定的重视,教师在教学音乐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合理的规划教学计划,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丰富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实现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提高审美能力和音乐素质,提高音乐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唤梅.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对应之策[J].教育(文摘版),2017,(7):225

[2]韩红艳.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J].神州,2018,(1):126.

[3]占秀梅.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分析[J].教育,2016,(8):292.

[4]宋婧.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9):250.

论文作者:张黎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策略论文_张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