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术后的循证护理分析论文_许小英

贵阳市乌当区妇幼保健院 550018

【摘要】目的:探讨剖腹产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科于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80例剖腹产术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腹产术后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能够明显减少的治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母婴安全,促进产妇早日康复。

【关键词】剖腹产术;常规护理;循证护理;

临床处理妊娠方面,剖宫产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剖宫产手术的不断上升。由于手术导致失液及失血等原因,以致身体十分虚弱,使得免疫力有所下降、并且产后易出现并发症现象。因此,剖宫产手术后的护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我科对80例行剖腹产患者进行了护理,护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患者,年龄21岁~42岁;孕龄为37~42周;初产妇70例、经产妇10例;原因: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双胎、过期妊娠、妊高征、瘢痕子宫;以上患者均有剖宫产指征,且排除心、肺、肝、肾、糖尿病等病史;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剖腹产原因等其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组结合患者术后临床表现做综合评估,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1.2.1循证医学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进行循证护理知识培训,通过学习使小组成员掌握循证方法。确定关键词:疼痛、尿潴留、产后出血、腹胀肠梗阻、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以往护理经验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并于实施。

1.2.3护理干预? 术后并发症护理要点:⑴疼痛:术后疼痛多在麻醉消失后,感觉恢复时,逐渐加剧,术后24h后疼痛明显减轻。有效的控制术后疼痛,不仅可减轻产妇痛苦,也为各种生理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1]。护士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耐心,尽量满足产妇的生活需要,减轻产妇的心里压力经常询问其需要,分担产妇的痛苦。帮助价绍协调先行产妇交流与预料的疼痛作斗争,增强战胜痛苦的信心,使痛感的感觉程度减弱。要帮助母婴皮肤接触,赞赏母婴的快乐。听音乐抚摸产妇以分散或转移注意力,诱使营造欢快气氛,有效减轻产妇对疼痛的知觉[2]。使用镇痛泵时应注意防制导管在产妇活动时脱落,漏水,调节器是否松弛。监护产妇血压及止痛效果,48h后拔出导管;⑵尿潴留:病因为心理因素、手术因素、疼痛及术后排尿姿势改变、麻醉因素、尿路感染是持续尿潴留和留置尿管的重要并发症[3]。术后鼓励产后早排尿?在产后4~6h内,产妇如无不适,应亲自指导产妇下床,采取正确的姿势和利用腹压排尿。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适当蹲式来排尿。在督促排尿的同时,采取按摩子宫、热敷小腹、按压穴位等方法,并指导产妇白天每3h定时排尿一次,同时压迫下腹部将尿液排出,每次排尿可重复上述动作2~3次,直到排尽残余尿;⑶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对产后出血预防相当重要,应该引起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密切观察,早发现、早预防,采取有效预防护理措施,提高产科质量,降低产后大出血并发症及死亡率[4]。严密观察患者神志、血压、脉搏的变化及引流液的量和颜色,若脉搏快、血压下降,引流量短时间内超过100ml且颜色鲜红,应考虑出血,立即通知医生治疗。取头低足高平卧位,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有效补充血容量,掌握补液的速度和量,高流量吸氧,压迫宫底,排出宫腔内积血,按摩子宫、应用缩宫剂、剌激子宫收缩,密切地观察产妇的生命征,注意治疗、处理后的结果、观察液体的出入量、尿量、颜色做好记录。一旦出现产后大出血时,工作人员必须保持镇静,有条不紊地做好抢救工作,同时以良好的沟通技巧与产妇交谈,消除其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医生争分夺秒地做好各项抢救工作;⑷肠粘连肠梗阻:术后第2天,鼓励患者下床活动,这样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肠粘连的发生,预防或减轻术后腹胀[5]。若术后3-5d肠功能尚未恢复,腹胀,可行温盐水灌肠或甘油保留灌肠,直到肠功能完全恢复为止;(5)泌尿道感染:临床表现为膀胱炎、肾盂肾炎症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及抗痉挛药物,使尿液无菌,并使尿液碱化,缓和易受刺激的膀胱,减轻症状。鼓励产妇多饮水,每天2500~4000 ml,以协助冲洗膀胱,稀释尿中的细菌,同时利于退热。急性期卧床休息,等症状减轻后可下床走动;(6)下肢静脉血栓:护士于术后指导患者尽早在床上进行下肢曲伸活动,尽早下床活动避免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另外物理性预防方法,如下肢腓肠肌按摩,扎弹力绷带,穿弹力袜等,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经上述预防性处理,可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护士一旦发现下肢疼痛、肿胀、增粗、前静脉曲张、皮肤苍白皮温低等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2.结果 我们得出循证护理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剖腹产是经过腹部切开子宫,从而取出成活的胎儿,产妇需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加上各产妇的体质不同,存在的风险也较大。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做到因人而异,采取适合的护理措施,增强产妇以及新生儿的身体康复[6]。循证护理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循证护理要求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护理中的常规做法及理论,要求护士必须通过临床实践和查找国内外相关报道,综合分析以找到最佳的护理措施,而不是照抄照搬教科书及常规。通过本组护理可见,循证护理确保了护理质量,降低了剖腹产术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建,许铿,林风颜,等.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对比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9(15):1099-1101.

[2]杨侃,彭晓东,徐忠厚,等.舒芬太尼.咪达哩仑辅助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3):329.

[3]杨曦.妇科手术后尿潴留[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3):176-179.

[4]张淑萍,高锦萍,郭凤荣.预防产后出血的体会[J].中国医学论丛,2008,7,(2):55-56.

[5]李秋香,赖观玲.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护理干预[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8):964.

[6]吕春云.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22):19-26

论文作者:许小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剖腹产术后的循证护理分析论文_许小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