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妇幼保健院儿科 362100
摘要:目的 探究加强手卫生管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院内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我院加强手卫生管理前后各9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比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儿感染率、家长对医护工作满意度、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及七步洗手法等考核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手卫生管理,能够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几率,可显著改善医患关系。
关键词:手卫生管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院内感染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受其体征的影响,且入住新生儿病房,病种较多,因此更易发生交叉感染[1]。为降低该类患儿院内感染发生几率,提高其健康水平,本文探讨了加强手卫生管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院内感染发病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其中男66例,女32例,体重(3.12±0.84)kg,胎龄(39.32±1.43)周,血清胆红素(297.35±34.71)μmol/L。另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5例,女43例,体重(3.24±0.79)kg,胎龄(39.01±1.67)周,血清胆红素(291.49±34.32)μmol/L。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护,哺乳指导等,对研究组患儿在其基础上加强手卫生管理,具体包括:1、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院内感染管理责任制度并落实相关规范,由相关专业人员对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控制进行管理,并定期对医护人员手卫生进行检查,保证该管理模式的有效进行;2、完善手卫生制度,完善并有效落实相应工作制度及规范,使护理人员能够充分理解并严格执行相关要求,掌握正确的洗手及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指征,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避免病原菌的传播[2];3、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对医护人员按时进行培训,使其了解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同时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重要性的宣传及正确洗手方式讲解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对加强手卫生管理的重视程度及依从性,使其能够主动的预防交叉感染;4、完善卫生设施,院内增加消毒液及洗手液,并增加感应式流动水洗手池,同时在病房及走廊中放置速干手消毒剂等设施设备,以保证医护人员能够在对患者进行诊疗及护理后及时对其手部进行消毒。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出现院内感染的几率及患儿家长对手卫生管理模式的满意程度。同时在该模式实施前后,对参与治疗及护理的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及七步洗手法等方面考核,比较其结果。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感染情况及患者家长满意度
研究组患儿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儿家长对医护工作满意度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研究表明,在医院中医护人员手部携带的病原菌使导致院内感染发生主要原因,约占全部感染发生因素的28%-40%。
我院自2018年1月开始,逐步在治疗及护理工作中加强手卫生管理,通过制定及完善相应规章制度,并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等方式,提高其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及对该制度的依从性,自觉维持其手卫生,同时,通过加强消毒液、洗手液及速干手消毒剂等设施、设备的投入,为该制度的实施提供保证,另外,通过加强对医护人员手卫生进行定期及不定期的抽查,进一步促进该模式的落实情况。
综上所述,加强手卫生管理,能够显著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几率,对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模式能够得到患儿家长的认可并可显著提高医护人员对其手卫生先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黄丽萍.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7(24):43-44
[2] 陈隆辉,陈念媚.PDCA循环在基层医院手卫生管理的应用及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8):192-194
论文作者:谢碧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胆红素论文; 院内论文; 新生儿论文; 强手论文; 患儿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卫生管理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