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的历史回顾、现状与对策--兼论校园文化与教育的关系_校园文化论文

校园文化的历史回顾、现状与对策--兼论校园文化与教育的关系_校园文化论文

校园文化的历史回顾、现状与对策——兼谈校园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与论文,校园文化论文,对策论文,现状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校园文化的历史回顾

伴随着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股波澜壮阔的“文化热”,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编年史上,“校园文化”于1986年首次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潮也随之兴起。校园文化建设激发人们从文化意义上去构建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并从文化的高度把握和统帅各种校园现象。校园文化是指依托并通过高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亚文化,是社会的变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它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从诞生开始就发挥着一般文化的共同职能,即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从这个意义上看,笔者认为,校园文化的提法虽然出现在八十年代,但其存在并非从那时开始,可以这样说,只要有学校校园的存在,就应该有校园文化的存在。所以,校园文化可以追溯到更早些的时候。建国四十多年,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社会的主体文化也不断地变化,伴随着这些变化,校园文化也是更迭起伏: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高校校园文化与新中国的发展一样,欣欣向荣、积极向上。弘扬社会文化,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给校园文化建设开了良好的风气。大学生为祖国勤奋学习,象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茁壮成长。保尔·柯察金、卓娅和舒拉激励着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榜样,并以此鞭策自己。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雷锋日记是大学的精神食粮,“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观调节着人们的人际关系和价值取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不知激荡了多少学子的热情,“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又不知扬起了多少人理想的风帆。此时的校园呈现出一种健康、积极的表现形式,它催人奋进,净化人的思想,启迪人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

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这段时期是“左”倾思想盛行的时期,与高度集中的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政治的文化,斗争的文化,批判的文化。大学生们教条地理解和执行马列主义,否定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传统的美德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肯定历史虚无主义。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见之于大学校园,诸如校园内充斥的各种带政治色彩的标语、口号、大字报等。价值观上盲目服从,不讲个性。生活方式单一,文化生活单调,除了政治学习,就是跳“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一类。稍有出格,被批为小资情调。“读书无用之风盛行,学生批斗老师,尊师重道之风遭践踏,校园文化政治化,充斥阶级斗争与政治批判,呈现出一派恐怖状态。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历经拔乱反正之后,重新走上正轨并不断发展的时期,也是“校园文化”的提出及迅猛发展的时期。“老三届”的大学生在拼命读书的热潮中带着对“文革”的反思,将读书的热忱和对社会思索的成果延续给后来者,结束了自己的求学生涯而匆匆离开了大学校园。而80年代初的大学生们没有局限于对“文革”的反思而去盲目地指责社会,而是力图从自身出发,从自我和社会的结合点上去追求人格的自我独立,显然,他们的主体意识较其兄长们增强了。于是“发奋读书、立志成才、实现自我”成为大学校园的主旋律。在探寻自我实现的手段时,大学生们发现自我价值和社会需要之间并不总是一致,面对自我与社会的矛盾,使得“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所认同。

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又一次激励起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他们关心社会改革,具有忧国忧民的优患意识,他们将自己的热情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内各种学术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课桌文学”、“寝室文化”也悄然兴起。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大学的校园生活。大学生开始崇尚“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功利主义开始在一些大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立志成才的追求让位于物质的实惠,于是校园文化再次风起云涌,一时间“经商热”、“厌学风”、“六十分万岁,六十一分浪费”、“金钱万能”等现象充斥着校园这一方净土。“读书无用论”再度沉渣泛起。玩世不恭的“嬉皮风”、遁世脱俗的“桃源风”和游哉悠哉的“逍遥风”在校园回荡。

八十年代末期。国家的改革处于困难时期,作为爱思索的一群,大学生们难以理解,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使他们苦闷彷徨,参与改革的热情减少,一头埋入书本,更多地关注校园的内部,将注意的焦点再次转向自身。校园文化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武侠小说热”、“言情小说热”、“歌星热”、“卡拉OK热”层出不穷;“托派”、“旋派”、“麻派”、“恋爱派”派别林立。一部分大学生深感困惑苦闷难以消除,于是就求助于西方政治思潮和文化,由于某些政治“精英”人物的诱惑,使得大学生们走入了以激烈学潮方式来解决和推动中国改革问题的误区,使得大学生那种膨胀的自我陷入难以解脱的怪圈。

总的来讲,此阶段的校园文化是空前活跃,不断发展,从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到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与从前有所变化,校园文化生活日益得以充实。

二、校园文化的现状

进入九十年代,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逐步确立,新旧经济体制的转轨带来了社会文化的转型。而校园文化历来不是封闭的围墙文化,它要植于社会文化的土壤之上,受社会主体文化的制约。当今良莠兼备、鱼龙混杂的社会主体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在校园文化中得以折射和反映。因此,当今的校园文化受到的是双重的影响。

(一)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体文化对校园文化产生的正面影响

以市场经济为主旋律的社会结构变革,使我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转变,带来了人们在价值观、道德观及生活方式等层面的变化。其积极的方面表现在:在价值观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树立个人的能力本位观念、自主观念、平等竞争观念、团结合作观念、开拓进取观念、尊重人才观念、民主观念及法制观念;在道德观上,现今的社会要求人们应该从人格的依附走向人格的独立,逐渐形成道德主体,增进个性的丰富和发展,强化自身的主体意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开拓创新精神,建立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协作互利的新型道德关系;在生活方式上,应注重生活质量,崇尚流行,充分享受闲暇,讲求实效、实惠、实利,追求现世的幸福成为当代社会的普遍时尚等。

社会主体文化在观念上变化,也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较从前进步。具体表现为:注重个人的主体意识、自主性,重精神、重成就,也注重现实的自我,重实用、重发展;竞争意识增强,大学生进取、开拓和拼搏的精神进一步弘扬和发挥,竞争成为大学生自我意识觉醒的催化剂;成才意识明确,学习目的更加明朗化,成才既指向社会,也指向自我,“读书热”再度兴起;参与意识加强,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民主、法制的观念增强,讲求正当的个人利益;少了几分从前的浮躁,多了几分对未来、对社会的理性思考;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不再是单调的“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模式,在更大程度上自由享受生活,娱乐活动增多,人际交往频繁,社交圈子扩大,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公关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体文化对校园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当今经济转轨文化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经济的失序、社会的失调,文化的矛盾带来了人们价值的失衡、心理的失重和道德的滑坡,从而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权本位观念、保守观念、“人情”观念和平均观念在一些人头脑中滋生,并发挥着消极的影响,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个人至上、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的价值取向。损人利己、坑蒙拐骗、尔虞我诈的个人主义,金钱绝对、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沉缅物质享乐;讲究吃、喝、玩、乐,高消费的享乐主义,淡化了人们的全局观念、义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社会风气的堕落、贪污腐败的盛行,黑势力的上升,犯罪现象的增多,个人私欲的膨胀、传统美德的丧失等造成了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滑坡。

市场经济条件下给校园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集中表现为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实用化。“生活就是名利场上的角逐”,“生活就是为了赚大钱”。只顾自己,目光短浅,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泛滥,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无视社会需要,不再谈奉献,为人民服务观念全无。不讲原则,只讲实用,一切以有用性和功利性为标准,对自己有用的,就是正当的、好的。不重视理想,不敢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认为“理想,就是有利就想”,“前途,就是有钱就图”,主张“人生一世,吃喝二字”,及时行乐,表现为市侩的短见和庸俗。有人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把唯利是图、投机取巧看作是“真本事”,受社会上“关系网”、“人情面子”的影响,在毕业分配时,送礼请客,拉关系,走后门,搞不正之风,社会上的腐败之风已渗透进了校园。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再受到推崇,花钱大手大脚,堂而皇之地躺在父母的汇款单上超前消费。追逐时髦,“高档”与“名牌”并驾齐驱。或醉生梦死于牌桌酒楼,或流连往返于花前月下,何谈成才与创业?有的大学生生活方式格调低下,渲染荒淫腐朽生活的书刊杂志、影片录像,总能在大学生中找到市场。还有的人视找情人为时髦,为了钱财,不惜降低自己的人格和身价,有的甚至去陪酒陪客。他们自由地选择偶象,形成不可遏制的追星狂热,有的没有偶象去追随,便逃避现实,循入“逍遥”、“无为”的心态中,显得颓废而毫无朝气。人际关系淡漠,或互不关心,或相互利用,相互攻击。

(三)对校园文化现状的归因分析

总的来讲,校园文化的现状是良莠并存,好坏兼杂。既有积极层面上的意义,也有消极层面上的不足。造成当今校园文化双重性、复杂性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方面去归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经济转轨与文化转型是当今中国的两个基本的社会现实。市场经济既是一种经济形式,也是一种文化表现。文化作为一定经济条件下对人包括人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设计,并不只是经济表面的装饰物,而是内在于经济的人文力量。所以,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一方面要求实现文化的转型,另一方面也要求建立起与新的经济形式相适应的文化背景,作为新的经济发展的根源动力。然而,经济的转轨与文化的转型并不是同步的,由于文化对经济的设计和导向作用,现代中国的市场经济陷入深刻的文化矛盾中,社会正经历着文化价值观念的剧烈冲突。这些矛盾概括为三点,即“人情危机、价值失落、文化力的匮乏。”〔1〕这些冲突和矛盾是现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社会难题,其症结就在于社会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是以牺牲某些人文精神的价值为代价的,即使我们承认市场经济在观念层面带来的一些进步,诸如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公正意识、人才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等,但同时也带来了容易引发错误导向的投机意识、唯我意识、金钱意识等,这些社会文化观念必然会影响到校园,并对校园文化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另外,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现代化、广泛化,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各种社会舆论,来自官方或民间的各种宣传报道,对大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校园文化中的各种理论思潮和理论热点日趋多样化,大学生理论兴趣的周期缩短,观念转换的频率也加快,这些也对校园文化产生了影响。

2、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造成当今校园文化现状的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来自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年龄特性和个体差异是制约大学校园文化发展变化不可忽视的因素。大学生是带着几分稚气从中学跨入大学校门的,其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最后定型,可塑性大,他们思想单纯,热情积极,思维敏捷,好奇、易冲动,性格开朗,兴趣广泛,独立思维能力提高。由于身心特点的制约,他们的情绪易于波动,兴趣易于转移,人格易于扭曲,思想易于消沉。他们的身心特点为他们接受校园文化的各种影响奠定了基础,随着知识面的扩大,视野的开阔,他们不再人云亦云,而是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自我意识觉醒,主体性提高,参与意识强化,他们没有作为校园文化的单纯消费者。他们感到传统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育发展,轻人格塑造,与当今社会所要求的人才已构成了尖锐的矛盾。于是他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普遍高涨。并积极投身到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他们参与意识的强化,参与行为的产生,使他们自身由校园文化的消费者转变为校园文化的创作者和建设者。

三、加强教育对校园文化的导向

对校园文化的历史回顾,对校园文化的现状分析,是为了加强对校园文化的认识,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育与校园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应该对校园文化发挥良好的导向功能,使校园文化保持积极向上的活力,克服消极的意义和影响。

(一)加强对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

校园的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没有完备的“硬件”系统,校园文化就得不到健康的发展。“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以及当今一些著名的大学,大多倚山傍水,建于环境优雅之处,原因就在于以自然美的景观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因此,学校要重视校容校貌、校园的合理布局、建筑物的装饰、校园绿化美化等文化景观的建设,通过自然山水、花草树木、名人塑像、橱窗、宣传栏、寝室中张贴名人画像、书写和张贴名言警句等,让学生耳濡目染,这对治理“课桌文学”、“寝室文化”中不良的一面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重视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与“硬件”的物质文化环境相适应,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中的“软件”。加强校园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大学生既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又有浓厚的对文化艺术、娱乐等活动的要求,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特别是在当今,青年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模糊性和摆动性,在对多元文化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中,他们尤其需要学校教育的正确引导。

2、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校园文化活动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贯彻和落实德育放在首位的精神。校园文化与学校德育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它们在对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及个性培养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充实和发展了学校德育工作,而作为校园文化中起导向、灵魂作用的学校德育又影响、改造和创新着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以某种特有的潜在作用影响制约着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水平,改造着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大学生牢固的道德观念、崇高的思想品德、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学校德育所倡导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充实着校园文化,使之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

3、要注意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文化制度包括学校颁布实施的《大学生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是约束大学生的基本准则,是从党的教育方针出发,对高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的进一步规定和具体要求。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强调大学生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守纪律,讲文明,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爱护公共财物,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现象。总之,学校应通过文化制度的建立健全来规范大学生的言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风貌。

(三)加强个人与集体意识的培养

校园文化是生长发展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学校教育离不开个人,也离不开集体。加强个人与集体意识的培养,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校园文化的历史发展看,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体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的折射和反映。社会主体文化的影响最终是落实在个体学生身上,对每一位学生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影响,进而达成一种群体的认同,形成为一种集体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学生个体,他在积极能动地发挥着自己的主体性,而作为一种“有共同的目的,共同的活动,自觉的舆论和民主、团结的人际关系”的大学生集体,它也象具有能动性的个人一样具有主体性,因为“主体并非游离于社会、集体之外的孤立的个体。”〔2〕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教育的主体,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而且还要激励学生努力去自我实现。校园文化活动是激励学生提高主体性,进行自我实现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各种学术性、知识性的社团活动和各种文娱活动,学生可以逐步发展到能实现自己确定的较远大的目标,形成一种自觉稳定的内在动力,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和创造性。

在加强个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集体意识的培养。集体意识会影响到个人意识,例如校风、班风对每一位学生的影响,甚至在一个寝室中,如果寝室的精神风貌是具有高尚的道德观念,有上进心,务实求实,开拓创新,整个寝室良好的精神风貌自然会影响其中的每一个人,形成一个优秀的群体。因此,应该加强集体意识的培养。集体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往往要借助于多种客观的载体,通过校园文化中经常性的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引导学生逐步由参与意识向集体意识过渡、升华。集体活动有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集体意识的情感基础,在集体活动中个人敝开心扉,表现自己,认识别人,了解别人。集体活动还可以调动每个学生发挥个人才能,表现自我能力的积极性,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自我教育活动。另外,加强校园文化中文化制度的建设,也有利于加强集体意识的培养。例如设立《寝室公约》,利用制度的导向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集体意识;推行课堂考勤制度,利用制度的约束作用可以抑制学生非集体意识和行为的滋长;利用制度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自觉培养集体观念。

注释:

〔1〕樊浩《伦理智慧与市场经济的文化力》,《江海学刊》1995年第1期。

〔2〕王道俊、郭文安《关于主体教育思想的思考》,《教育研究》1992年第11期。

标签:;  ;  ;  ;  ;  ;  ;  ;  ;  

校园文化的历史回顾、现状与对策--兼论校园文化与教育的关系_校园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