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上渡街道明德学校 刘德飞
【摘要】网络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处于心理、生理转型时期的中学生,他们面对网络诱惑,更是难以抵挡。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学生,特殊的家庭结构,家庭教育的缺失,让孩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而网络成了他们精神的乐园,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比一般的孩子更为严重。而研学旅行,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能让学生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有利于学生戒掉网瘾。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学生网瘾形成的原因,就青少年学生网瘾转化策略特别是研学旅行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特殊家庭学生;网瘾;研学;转化
一、青少年学生网瘾形成的原因
1、学生心理方面
其实很早以前心理学家就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这就是完成欲,也就是“蔡戈尼克效应”。青少年具有特殊的人格心理,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产生了“独立感”和“成人感”,渴望摆脱成人的控制,迫切要求独立自主,喜欢自我表现;二是开始关注“自我”,关心自己与他人的内心世界,逐步从行为动机、道德品质和人格特征等方面来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
2、家庭生活方面
在现代生活的快速步伐中,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加,家庭结构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如父母的离异,父母的外出务工,造成了许多的单亲家庭,也出现了许多的留守儿童,这些家庭就是所说的特殊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比一般的学生更容易沾上网瘾。一方面,特殊家庭中,一些外出务工的父母,忙碌的工作往往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了解,部分孩子在缺乏情感交流的环境中成长。 另一方面,有部分父母更加的专注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成绩,忽略了当前不完全的人才评价体系,但凡是孩子表现出来一点点的业余爱好,就被视为“不务正业”,学生旺盛的体力精力无处宣泄,旺盛的好奇心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此时,互联网的普及,正好填补了青少年学生空虚的日常生活。每当家长对孩子的成绩过分关注的时候,他们往往通过网络得到精神放松和逃离真正的压力,选择在网络上打游戏、看网络小说或交男女朋友。
3、社会实践方面
欠缺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目光狭隘,难以了解、接纳和逐渐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社会角色,并对自己的未来角色进行定位。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他们开始喜欢独立探索和思考一些问题,逐步养成了独立性、创造性和自我同一性。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心理发展特征促进了其“蔡戈尼克效应”心理的发展是导致中学生容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
二、帮助特殊家庭青少年学生戒除网瘾的策略
1、研学旅行,能有利于学生戒除网瘾
研学旅行,就是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从而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古话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小学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能够做到思想开阔,眼界放宽,自然对网络游戏等有了新的认识,自然也就达到了戒除网瘾的目的,并且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及学生从物质层面的追求演变为精神层面的追求。但特殊家庭的孩子,由于家人疏于看管,形成了孤僻、堕落、叛逆等性格特点,他们往往误入网络游戏之中不能自拔,而“研学旅行”的开展和实施让学生从从小弥补了这些缺陷。中小学生在集体旅行的过程中,既能培养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同时对“美”的欣赏能力也不断提高,从而有效地戒除网瘾。
2、多角度教育转化相配合
(1)学生方面:治疗网瘾学生首先要从培养其自我意识做起,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学生自控力的意志品质,强化自我管理意识和应对现实生活的能力,认清自己的现实需要和解决的真正问题,做到合理安排时间,有限度有监管地上网。
(2)家教方面:特殊家庭的家长要多花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适时引导,淡化孩子上网的冲动,理性疏导、转移孩子上网的注意力。家长要培养孩子自我实现的能力和积极自尊的内驱力,把追求新鲜感觉的心理特征引导到劳动操作、多种运动、读书活动、生活小实验等创新活动来,增强孩子自信心。
(3)学校方面:要建设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校园网要安装性能优越的信息安全防御设备;设立网络德育专题;设置“文明上网”开机宣传内容等,同时应该配备心理教师,要对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予以特别的关注,解决这些孩子易自卑、妒忌、挫折、孤独等心理问题,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辅导。
(4)相关部门:应加强网络的监管力度,规范网吧、网站等经营者的行为,对校园周边环境要格外重视,要把学校周边的网吧作为重点的监管对象,禁止未成年进入。
3、分类疏导多种方法帮助戒除网瘾
(1)对于特殊家庭中学习成绩差而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教师与家长要与学生共同面对挫折和困难,让他们敢于面对现实中的挫败,将挫折作为自我成长的壮骨剂,从挫折中获得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
(2)对于特殊家庭中与父母或同学关系不和谐的学生,要先从建构和谐的亲子关系、生生关系入手。
(3)对于特殊家庭中好奇心强,寻求刺激的学生,家长可在周末或假期根据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参加舞蹈、画画、乐器、体育项目等培训班,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有益活动,进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他们健康有益的兴趣。
综上所述,我们不否认网络的良好价值,但为了预防网瘾学生现象的发生,特殊家庭中的父母更应该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多开展研学旅行等有意义的活动,从思想上积极地以正能量引导孩子;学校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管理中小学生进网吧,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力,构建和谐教育,还网特殊家庭网瘾学生一个明净的视野。
参考文献
[1]陆长江. 浅谈青少年网瘾成因及其对策[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3).
[2]王子伊. 浅谈中小学生网瘾成因、危害与治疗[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5).
论文作者:刘德飞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家庭论文; 网瘾论文; 学生论文; 孩子论文; 旅行论文; 网络论文; 研学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