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虹近二十年翻译研究综述论文

刘云虹近二十年翻译研究综述论文

刘云虹近二十年翻译研究综述

孙晓琪

(陕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 刘云虹教授对翻译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成果颇丰。因此,笔者整理出刘云虹教授近二十年的翻译研究成果,从翻译理论、翻译批评、翻译活动和翻译伦理四个方面入手,罗列研究成果,探讨研究价值,作出详细综述和评述,希望对相关学者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刘云虹;翻译理论;翻译批评;翻译活动;翻译伦理

翻译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伴随翻译事业共同成长的翻译研究,也一直是翻译工作者和学者的探讨方向。从“西学中用”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翻译工作者不断学习,努力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翻译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诸如许钧、吕俊、周领顺、文军、蓝红军和刘云虹等。本文对南京大学刘云虹教授1998年至2018年的翻译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广大翻译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帮助。

一、研究概述

笔者从中国期刊网搜集整理刘教授近二十年来翻译研究核心期刊共32篇。整理发现,刘云虹二十年间一直致力于翻译研究,学术成果丰富,翻译批评与翻译理论研究占比颇高。其中,翻译批评方面共发文12篇,翻译理论方面共发文12篇,翻译伦理方面共发文2篇,翻译活动方面共发文6篇。早期,研究成果数量较少,翻译理论方面主要集中在翻译理论、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层面,翻译批评层面主要集中讨论译者如何更好地进行翻译批评来提高翻译质量。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翻译界和文学界开始关注葛浩文翻译方式,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中国文学、文化究竟如何走出去以及更好地走出去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同样,刘云虹的翻译研究开始注重翻译的定位与翻译的成长性,探讨中国文学译介语境下的翻译批评与翻译方法。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她总是将自己与国内外翻译界著名学者的对话记录下来,作为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另外,她也总是及时对翻译界学者所著书目作出书评,以供学习者借鉴和思考。

二、研究列述

刘云虹的翻译理论研究将翻译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寻求新的方法和途径来解释翻译。1998年,她借助美国语言学家E·A·奈达的理论,从语言学入手探讨有关翻译可译与不可译以及等值问题,建议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要囿于何谓“等值”以及到底可译不可译,译者要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当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译出更好的作品。2002年,她认为翻译研究介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不仅仍然以对意义的寻求为其重要话语之一,更深受语言哲学、解释学和接受美学思潮的影响。同年,她师从许钧教授学习满六个年头,对翻译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方面,要拓展理论视野,积极吸取和借鉴其他学科有价值且成熟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吸收的过程中,一定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如此才能避免翻译迷失在理论的浩瀚海洋中。2004年,刘云虹与许钧合作,对胡庚生教授出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作出评价。肯定此书的价值后,她思考翻译理论本质及其内涵。由此,提出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指出适应是译者的选择性适应,选择是译者的适应性选择。2010年,刘云虹二次与许钧合作探讨“信达雅”是否应该是翻译的标准,两人从译者、读者、出版社、翻译评论界和翻译竞赛角度出发,借助大量实例说明,理论上“信达雅”作为翻译的标准的确太过单薄,但从实际出发,“信达雅”却是人们在翻译时的首选之策。2011年,在对金圣华教授的《齐向译道行》作出的书评中,刘云虹倡导:在翻译过程中,应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2012年,刘云虹将自己与许钧的对话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探讨了如何把握翻译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创造性,旨在分析在信息化技术与高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翻译所面临的种种考验,最后得出结论:译者应更新翻译观念,重新定位和定义翻译。2017年,刘云虹再次与许钧进行更深入的对话,继续探讨翻译的定位与翻译价值观的把握。相对于2012年的对话,这次对话更详细地讨论了如何对翻译进行定义。这次,他们从一定的翻译观和翻译价值观出发,对它应具备何种功能、凸显何种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

其次,识字教学模式不够创新。根据部编新教材的识字教学安排,课本主要是由看图识字和课文识字相结合。但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主要是依靠课文学习识字,把所有的生字总结到一起统一讲解,而忽视了图画的实际意义,也未深究新的学习方法,这样单一的落后于时代的学习方法,终究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也就不能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翻译批评层面。刘云虹指出:早期,批评多是“寻章摘句式”和“印象式”批评,不够全面深入,且阐明翻译批评的失语与不在场现状更多是发现问题并描述现状;后期,翻译批评研究更注重细节,强调如何解决具体问题。2002年,刘云虹提出在译者与读者主体性的基础上走向翻译批评的多元化建设,翻译主体及接受主体的深切关注应是不可或缺的立足点。2005年,刘云虹从复译作品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翻译批评,指出名著复译层出不穷,译文质量堪忧,因此,她倡导复译重在内容和形式再创造。2008年,刘云虹立足翻译批评的对象、主体和标准三大要素,从翻译批评话语权的重构、批评精神的树立以及价值评论体系的建立等维度论述翻译批评空间的建构。2010年,刘云虹与许钧就如何建立翻译批评多重视野对话,以林纾、鲁迅翻译为考察对象,得出翻译批评应从历史观和文化观的视野出发,从而进行翻译批评[1]。2012年至2014年,莫言小说对外译介,刘云虹与许钧再次对话,分析中国文化、文学如何更好地“走出去”以及翻译批评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所肩负的责任。2016年,刘云虹在为许钧主编的《翻译批评研究》一书所写的前言中提出翻译批评应该以建设性为根本诉求观点。

推荐理由:全书以精彩的插图、简练的说明,带着小朋友们走向森林、原野和海滨,去发现、辨认花草菇莓,贝螺鱼虾。于是,孩子们发现、认识了一个美丽、多彩、真实的大自然,又交上了大自然这个好朋友。

翻译活动层面。刘云虹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12年以后。这一阶段,国家大力实施文化发展战略。刘云虹主要将研究集中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代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应该是经典名作还是通俗作品;二是如何译出更好的中国文学,是应该忠实于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特色,还是借鉴葛浩文翻译方法,通过删减、改译的方式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求。通过与许钧和杜莱特的对话,刘云虹得出如下结论:中西文化关系正在历史发展和时代演变中不断发生变化,中国文学译出是国家大力倡导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读者对译语文化接受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过程,译者和学者不可急于求成,而是应该循序渐进。译者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在文化历史的大前提下,除了要考虑自身能动性和忠于原作之外,还必须考虑读者需求。

5)苗木选择。首选嫁接苗,其次是扦插苗,要求品种纯正,1年生枝有4~5个饱满芽,剪口粗度>0.7 cm,根系良好,根长>20 cm,根数>6条,无损伤,无病虫。

翻译伦理层面。2013年,通过对比分析贝尔曼、韦努蒂和皮姆的翻译伦理观,她主张将翻译价值观与翻译伦理相结合,从而进行翻译批评。从文中不难看出,刘云虹较喜欢皮姆以文化间性出发的译者伦理。2015年,在皮姆的译者伦理基础上,刘云虹提出了更完善的译者理论,包含身份、选择和责任,指出皮姆所倡导的译者伦理有两处不足,即偏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不够全面,并提出“什么是翻译”“译者是使者还是混血儿”“是否应该翻译”三个核心问题[2](P19)

三、研究评述

翻译理论自身晦涩难懂,体系庞大,因此,刘云虹教授借助其他学科理论,如语言学、审美学、解释学、接受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遗憾的是,刘教授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翻译理论,但她研习诸多学者理论著作,在分析评价他人作品、表达自己观点时,旁征博引,十分客观。刘云虹经常与当代翻译界领军学者许钧教授和外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对话,进行学术交流,更新思维,提倡译者应不断提升自己,更新翻译观念,重新定义翻译,她也一直以身作则。总之,二十年间,刘云虹教授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值得翻译工作者借鉴学习,尤其是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译者如何翻译以及各界学者如何进行翻译批评,刘云虹教授与许钧教授的每一次对话都很有借鉴价值。

四、结语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语言交流活动,翻译活动必须慎之又慎。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使得译文语言所属国家的人们能够清晰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使用原作语言人们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3](P72)所以,翻译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指导,缺一不可。同时,翻译也必须和其他学科相结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随着时代的变化,翻译研究也应不断更新,顺应历史发展,满足不同时代读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云虹.从林纾、鲁迅的翻译看翻译批评的多重视野[J].外语教学,2010(6):101-104.

[2]刘云虹.译者伦理:身份,选择,责任——皮姆《论译者的伦理》解读[J].中国翻译,2015(5):18-23.

[3]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640(2019)06-0051-02

doi: 10.3969/j.issn.1008-9640.2019.06.024

收稿日期: 2019-06-03

作者简介: 孙晓琪(1996—),女,甘肃庆阳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责任编辑:梁士奇)

标签:;  ;  ;  ;  ;  ;  

刘云虹近二十年翻译研究综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