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策略论文_张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策略论文_张勇

黑龙江省农垦八五三农场清河小学 张勇

从事小学教育二十多年,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重在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在我的作文教学和课堂实践研究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尽快掌握写作技巧、有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作文教学由难变简,由浅到深,循序渐进,效果甚佳。我在教学中从如下几个策略引导学生的。

一、在读中积累语言材料

我们所学的课文,编排时都是精选佳文:有的文章文字优美,有的文章感人至深,有的文章豪情壮志......教授学生阅读课文,是通过字、词、句来理解内容,同时又学习了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从阅读讲,抓字、词、句的语言基本功训练,是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作文讲,阅读课中品词析句教学,又是在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因为字、词、句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基本材料,基本组成元素。有意识地、经常的重现这种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字、词、句时要联系到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字、词、句毛病,及时地加以点明。在教学中,对字的音、形、义;词的引申义、比喻义、近义词、多义词;句子的深刻涵义、关键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以及句子的主从关系都要让学生理解。在理解的同时,抓运用,多进行模仿组词造句练习。另外,还要通过摘录优词、佳句、成语、谚语和古诗词来积累一定数量的语言。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厚积薄发,才能为中年级写一段话、高年级写篇章,打下扎实有效的基础。

二、在读中学习观察方法

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这个观察既要在生活中观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又要在学习的课文中进行观察、学习、借鉴。我在教授三年级作文“写一种植物”。习作辅导课上,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课文《高大的皂荚树》,学习作者两点观察方法:首先是从整体到部分,层层认真的观察方法。其次是学习作者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点的方法。复习完我兴冲冲地把班级窗台上养了两年的月月菊搬上了讲台。因势利导请同学们用这两种观察方法进行观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讨论后学生汇报,有的说:“菊花真娇艳啊!百花之中她最风光!你看她的每个枝条上长出几片翠绿的叶子,像水墨画似的,叶片周围像锯齿一样。朵朵菊花昂首挺胸,豆芽似的花瓣紧紧簇拥在一起,既像一个小绒球,又像个调皮的小娃娃......”同学们兴致勃勃,发言踊跃,达到预期效果。

学生们的观察顺序:先写整体,再写局部。细心描写出菊花形状、样子、颜色、叶、花,抓住了花的特点去写,表达有主有次,形象贴切,逼真传神。学生把较难的写作在老师的读写结合指导中变得简单化了,学生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作文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在读中体会写作手法

为了培养学生在作文中能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从中体会写作手法,我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写作例文“细嚼慢咽”,掌握一些组句成段的规律,认识一些常见的段式结构。然后通过生动的仿写,达到独立创作的功效。如《桂林山水》全文总分式总式的写作结构,《惊弓之鸟》最后一个自然段因果式写作方法,《新型玻璃》前五个自然段是并列式写作方法,全文是分总式写作结构。如教学作文:观察一件你喜爱的小物件并写一段话。作文启发时我先引导学生复习《翠鸟》一课第一自然段是总分式的写作结构,然后观察自己喜欢的物件,先整体说说物件的独特之处,再按照形状、颜色、作用写一段话。有个同学这样写道:“我喜欢的这支钢笔精致小巧、独一无二。钢笔约长八厘米,是个包头形钢笔,而且不重,不容易变形,笔头还有三个往下翘的东西,我虽然不知道这东西的名字,但是它会给我的手指带来舒服的感觉,使我信心大增、心胸开阔、大开眼界。这支钢笔里面是银白色的,外面是墨镜黑,这样一搭配,它便给人一种神气的感觉,让人买它,还会让人知道它的威力。这支钢笔使用方便,只要打开笔头,往笔的后端一盖,再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那三个翘的地方就可以了。”

教学完课文指导学生按照课文中的构段方式仿写,这种训练效果比较明显,促使知识迁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增强,构段能力得以提高。

四、在阅读后写读书笔记

“读书不做笔记,犹如雨点落入大海,无踪无际”,这是哲人总结的。读书笔记虽浪费一点时间,但是能帮我们进一步领会和记忆阅读内容,丰富积累,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摘录式、提要式、心得式的读书笔记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去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多么形象的比喻!要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荡舟”,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他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介绍一些科普文章、文学作品、从体裁上可以让他们去读诗歌、散文、童话、小说;也可以走出去,了解祖国的东西南北、都市乡村、平原高山;也可以通过手机、电视节目如《动物世界》《人与自然》《朗读者》去获取知识。小学生对有趣的事物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让他们观察小玩具、小摆设、小动物,让他们写小台灯、小猫、小狗、的外形,再加上想象和联想,赋予它们人的动作、语言、情感;深入地观察人与人互相问好时的谈吐,向人致谢时的行动、语言、走路时的姿态,吵架时的表情,生气时的样子,大笑、小笑、微笑时各是什么神态。这样通过日积月累,手头的各种素材增多了,写起来就会感到“有米下锅”,写作能力的提高便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总之,我们要注意引导从阅读教学中、生活中涉取营养,借助学到的手段和技巧,运用到作文中去,通过运用反过来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阅读,又有利于作文,读和写的能力便会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论文作者:张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策略论文_张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