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中国版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版画论文,中国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版画本体由传统的复制木刻到现代的创作版画的转换,版画研究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 代。不仅研究范围扩大,结束了此前单纯的版画技法研究,在版画史、版画理论及版画教育 研究中亦取得了诸多开拓性成果,而且由于研究人员的逐渐专业化和学术化,以及研究方法 的更新等,使研究水平、成果质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由于研究基础的薄弱(不像 中国画研究在历史上有雄厚积累),与极左思潮、庸俗社会学等因素的干扰,使版画研究与 创作相比还较滞后。
版画史研究 中国作为木刻版画的摇篮与世界中的版画大国,其悠久的版画历史为版画史 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内容与无限的可能性。20世纪的中国版画史研究由古版画史与现当代版画 史 两方面构成。古版画史研究在本世纪前期还仅限于对传世版画及史料的梳理、编纂、复刻 等史学建设的基础工程上,主要成果有陈大镫、马隅卿、王孝兹编的《歙中绣刻图画名手姓 氏 录》,鲁迅、郑振铎合编、复刻的《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和郑振铎编印的《中国版 画史图录》。这套图录1940年出版,辑唐至清代的木刻插图、画谱、笺谱等1700余幅,并附 有中英文说明,是研究中国古代版画的重要资料。20世纪后半期的古版画研究集中在50、60 年代与80、90年代两个时期。在史料建设方面,先后出版有《中国古代版画丛刊》(郑振铎1 956年编)、《中国版画选》(1958年荣宝斋选刻、郑铎作序)、王树村编的《杨柳青年画 资料集》(195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京剧版画》(1959年北京出版社)、《太平天国版画》 (19 59年江苏人民出版社)、《中国美术全集》(21,民间年画)、《中国年画史图录》(1991 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民俗年画集》(1990年外文出版社)、《杨柳青木版年画选 集》(1991年杨柳青画社)等。还有《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郑振铎编、1984年出版),以及 周芜选编的《中国版画史图录》(上、下,1988年出版)、《金陵古版画》(1993年版)。由于 编纂者为古版画收藏家、鉴赏家、版画史家,他们广泛搜集,并以独到的专业眼光与严格的 艺术标准进行遴选,使其编纂成果具有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为他们自己与后人的深入研究 提供了依据,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对古版画的发生发展进行系统描述的版画史书有王伯敏的《中国版画史》(1961年),是我 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古代版画史。从殷周最古的雕版书写至清末,把版画发展史分成版画的 刍形期,即汉代的画像石刻、肖形印,隋、唐、五代的成长期,宋元的兴盛期,明代的鼎盛 期与清代的普遍发展期。作者主体意识明确,着眼于宏观的发展脉络,但因只有14万字,对 画家、作品的评述过于简略。郭味蕖的《中国版画史略》(1962年)章节琐细,内容广泛,对 历代典型作品及代表画家分条叙述,具有丰富的知识性。郑振铎的《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 撰写于50年代,出版于80年代,由于作者对古版画的丰富收藏与第一手资料的广泛占有,显 示出史料的珍贵性,再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不同时期版画的成就、得失进行客观评析 ,对劳动人民在雕版印刷、创造民族文化方面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体现出较高的学术价值 。此外还有薄松年的《中国年画史》与王树村的《中国年画史》,对中国民间木版年画进行 梳理、阐述,从民俗、民间的视角,反映版画的发展变迁。在区域性版画的研究方面,周芜 编著的《徽派版画史论集》(1984年)较有代表性,此书对徽派版画的继承、发展、特色等进 行了较详尽的论述,是了解和研究徽派版画的重要著作。整体上看,古版画的研究还停留在 史料的搜集、整理及史实描述阶段。由于研究者后继乏人,在史学转型的新时期不仅没有开 拓性进展,而且有研究中断之感。
现、当代版画史研究在20世纪前半期成果寥寥,载于报刊上的文章有野夫的《木刻史话》 ,刘铁华的《中国木刻史略》等,而最有代表性的,也是最早的一部简史是唐英伟的《中国 现代木刻史》(1944年)。此书除导言外,分为“新兴木刻艺术的起源”、“木刻艺术运动发 展的概貌”、“抗战木刻运动的思潮”、“中国现代木刻运动的展望”及附录“木刻生活十 年”几部分。虽文字只有6万左右,历史跨度仅12年,但因作者是木刻运动的直接参加者, 真实记录了他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所以弥足珍贵。此书今天已鲜为人知,一般人难 以看到,但其在现代版画史学上的开拓之功是不该被遗忘的。
50至70年代,只有一些谈新兴版画传统的回顾性文章,未出现一部史著,版画史研究仍属 低谷。而及至80、90年代则出现高潮。在史料建设上出版有《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1982) 史料集,1981年至1991年的《中国版画年鉴》,以及多部老版画家的传记与回忆录,版画集 的出版数量更难以统计。史料的发掘、积累为版画史的研究创造了条件。从1987年至1997年 10年间便有5部版画史问世,首先是陆地编著的《中国现代版画史》(1987年7月),侧重于木 刻运动的描述及社会功利性评价,资料性强,记录了建国前近20年版画历史。凌承伟、凌彦 的《四川新兴版画发展史》(1992年)作为区域性版画史,较详尽地反映了版画大省四川现当 代的版画运动、创作、交流及出版情况。而较完整地反映创作版画发展历程的史书有齐凤阁 著的《中国新兴版画发展史》(1994年4月)、李允经的《中国现代版画史》(1996年10月), 和范梦的《中国现代版画史》(1997年6月)。三者侧重点不同,齐著以作品为中心,以史论 评结合的方法直接切入版画艺术本体;李著对版画运动、创作、交流、理论进行全方位观照 ;范著简略、概括、通俗,具有趣味性。
从整体上看,现当代版画史研究仍重史料的翔实,偏于叙述而缺少判断,忽视规律的探讨 与学术上的深刻性。但就研究的系统及史著数量而言,版画虽逊于国画却超出了其他所有画 种。
版画理论研究 由于20世纪的版画运动、创作常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与之相应的版画思潮 、理论也较活跃,但因未形成阵容齐整的版画理论队伍,其研究尚缺乏学术深度和系统性。 成果形式主要是文章,有的结集成书,如王琦的《谈绘画》(1958年)、《艺术形式的探索》 (1982年)、李桦的《西屋闲话》(1980年)、《艺苑漫谈》(1982)、《江丰美术论集》(上、 下,1983年)、力群的《力群美术论文选集》(1985年)、《梅花香自苦寒来》(1985)、晁楣 的《画境中的审美轨迹》(1988年)、《李平凡文集》(1993年)等,但缺少专门版画理论著作 。根据版画理论特点与研究成果类型,下面分为不同历史时期进行描述。
版画基础理论与版画批评在本世纪30、40年代形成良好势头。首先是鲁迅的理论,虽散在 于序、跋、书信中,却涉及木刻的发展方向、途径、特征、功能等诸多重要范畴,如为大众 服务的观点,民族性的问题,遗产的继承,以及关于艺术特征与“工具”的关系等精辟的论 述,一直指引着新兴木刻沿着现实主义道路发展,成为版画家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此时期的 一个重要特征是版画家大都即刻画又为文,试图在创作上完善这门新兴艺术的同时,又建构 其理论框架。在他们创办的《木刻阵地》、《战时木刻半月刊》、《木刻艺术》、《新木刻 》、《木刻界》等众多版画期刊及报纸副刊上载文,研讨问题与评析现状,如《论当前中国 木刻的新道路》(金文藻)、《谈木刻的大众化》(克夫)、《论木刻的民族形式》(李桦)、《 泛论木刻创作的现时主义》(杨嘉昌)、《十年来中国木刻运动的总检讨》(李桦等)、《木刻 作者在今天的任务》(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等。今天看来虽有些见解显得肤浅与偏颇,但 都有的放矢,与社会实践、创作实践紧密结合,对推动版画创作,配合民族解放运动起到了 很大作用。至于此时期的理论与批评偏重于社会功利的价值,缺少本体关注,则是特殊的战 时环 境及社会历史任务决定的。
50至70年代,版画基础理论研究处于式微期,有些讨论版画的思想性、特征、作用、发展 方向、战斗传统等的理论文章,基本是30~40年代观点的承继,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 会上的讲话》的诠释,但有的表现出极左倾向,观点未免偏颇。相比之下版画批评文章较多 ,并开始注重艺术性及形式批评,如建国十周年时对版画发展的阶段性总结,既有成绩的肯 定,也有问题的剖析,对当时版画展览的现状评析及对江苏等区域性版画的评论等都较中肯 、 客观。只是个别文章因受大跃进热潮的影响,表现出矫饰倾向,或受极左思潮干扰而步入批 评误区,“文革”后走上极端,对画家创作的批判及对工农兵版画创作的评论已向政治批评 异化,而失去了艺术批评的本性。
80、90年代,随着美术界思想的活跃,版画理论研究进入最佳状态,研究主体趋于专业化 、年轻化,研究重心也由外部形态转向内部规律,尤其对版画的本质特征这一基本问题的研 究 具有一定的突破性。徐冰在《对复数性绘画的新探索与再认识》一文中指出:“复数及规定 性印痕是版画有别于其他画种的关键所在”,王林在《冲出版画创作的困境》中认为“版画 在本质上是一种印痕艺术”,齐凤阁在《关于版画理论建设的思考》中,否定把印痕简单地 等同于版画特质的观点,强调“版画印痕需有绘画创意与精神品格”,还有尚辉进一步阐述 的《版画本体语言的文化含量》等,都深化与丰富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另外在基础理论 研究中,对版画的形态学、材料学,包括版画的发生学都多有涉猎,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 解。此时期的版画批评也逐渐由感受性、经验性的评议,由社会学批语转入思辩性的艺术本 体评析,批评文章之多,难以计数。其中的现状批评体现出批评者宏观的把握能力及对版画 存在的问题及前景的忧虑,但多数文章缺少穿透力。对版画家创作的批评或从社会学、或从 风格学、或从心理、文化视角切入,一些文章体现出批评主体的创见性和学术品格,但也有 些文章评价随意、游离对象,有隔靴搔痒或商业炒作之感。
版画技法研究 技法一直是版画家研究的重点,由于版画制作性、工艺性强,媒材具有无 限丰富性,为技法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世纪出版的技法理论书籍不下几十种。因建国 前创作版画尚处于普及阶段,一些技法书便是先行者结合自己的体会与参照外国版画技法写 成的普及读本。这时期赖少其的《创作版画雕刻法》(1934年)、史岩的《艺术版画作法》(1 936年)、白危编译的《木刻作法》(1937年)、刘铁华的《木刻初步》(1947年)、野夫的《木 刻手册》(1949年)等都较有影响。50、60年代,是技法研究深化、拓展的重要时期。由于环 境的安定,美术院版画专业的设立,使技法研究向专、高、精方向发展。技法理论著作不仅 有《木刻版画技法研究》(李桦1954年),而且有专门的《石版画技法研究》(张安治1953年) 、《铜版画技法研究》(李桦1955年)等问世,当时的《版画》杂志常刊登研究版画技法的文 章,且专门组织过套色木刻的色彩问题讨论,这有力地促进了版画创作的发展与提高。80、 90年代进入技法研究的高峰期,在当时的《版画艺术》、《版画世界》及此后的《中国版画 》等专业杂志上,经常有介绍拓彩、石刻、吹塑、浇铸等新材料、新技法的文章发表。此时 期邵克萍、谭权书、张新予、赵延年、曹剑峰、陈聿强、魏谦、张广慧等都有技法新著出版 。而较能体现研究水平的是一些专题性的技法研究,如《论刀法》(力群)《套色木刻色彩漫 谈》(晁楣)、及李宏仁的《石版画技法研究》等,从造型、表现、审美等多角度对刀法、黑 白、色彩规律进行深层次探讨。相反,一些年轻画家在纯化语言的口号下,向传统审美规范 和技艺规律挑战,更重物性探索,更重新材料新技法领域的开拓,体现出新锐的创造性,只 是一些尝试还有待上升到研究与理论的层面。
版画教育研究 版画教育的滥觞可追溯到1931年鲁迅举办的木刻讲习班,之后抗战时期的 延安鲁艺美术系与浙江等地的木刻函授班,都以不同的办学方式培养了一批版画人才。但正 规版画教育的展开还是在建国之后,1952年版画开始进入高等美术院校课堂,1954年后版画 科系便陆续在各地院校中建立,从此版画教育研究也随之兴起。50、60年代的版画教育研究 尚处于初级阶段,开始对苏联美术教育模式的照搬带有一种缺乏考问的盲目性,之后力图走 自己的路又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教学秩序不稳定,亦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在办学体制 上不断摸索实验,如中央美院版画系在开始的几年采取普修制,60年代前期的几年又采取画 室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面,如基础课、专业技法课与创作课的比例等逐渐调整、完 善 。应该说在实践的层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与教训,但从研究的角度看,还缺少理论形态的成果 ,十几年间的匆匆实践尚未来得及认真研究、总结,“文化大革命”便冲垮了尚不成熟的教 学体制,对教育路线的批判更搞乱了人们的思想。
80、90年代是版画教育研究的收获期,虽然还未出现一部版画教育研究专著,但发表的一 批 研究文章从不同角度开始了对版画教育的全方位探究。李桦的《版画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宋源文的《版画教学的经验与改革设想》在对中央美院版画系数学的历史反思中提出了改革 的想法,谭权书、王维新、张桂林等人的文章对木版、铜版、丝网不同版种的教学做分门别 类的研究,还有一批文章对创作教学或版画的素描教学做专题研究,有的则着眼于人才培养 类型,即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造思维的培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由于研究者都在教育 第一线,富有教学实践经验,所以提出的问题针对性强,一些观点对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但由于我国没有专门的版画教育研究机构,所以研究缺少规划性与系统性。尤其在转型期 ,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旧的教学体系远不能适应,新的教学 体系尚未建立,新的形势、新的矛盾为版画教育的研究提出了诸多课题,版画教育研究的任 务还相当艰巨。
以上对20世纪中国版画研究的粗略梳理,呈现出本世纪版画研究轮廓与大体状貌,其成就 令人欣慰,但由于缺少研究的系统性,给人以零散之感,而留有诸多缺憾。在新世纪到来之 时,如何确立“版画学”建设的主体意识,如何制定版画研究的远近目标、规划与措施,使 版画研究更具规划性、体系性、科学性,是版画研究者们亟待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