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今年公布种植业重点推广技术_种植业论文

农业部今年公布种植业重点推广技术_种植业论文

农业部发布今年种植业重点推广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部论文,种植业论文,重点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以新品种展示为重点,突出优质、专用型品种和经济效益高的作物,扩大审定品种推广面积。(1)水稻:推广早优5号、中优早81、嘉育948等80多个新品种,南方重点抓优质早稻,中晚稻重点推广米质优于汕优63的品种,北方稻区重点推广优质粳稻品种,力争优质水稻占全国水稻面积的40%以上;(2)小麦:推广豫麦34、47、皖麦38、济南17等72个新品种,以优质、抗逆的中筋麦为主,发展专用麦生产;(3)玉米:推广农大108、中原单32、高油115等71个新品种,重点是高产优质蛋白新品种,兼顾高油、高淀粉以及甜、糯等特种玉米;(4)棉花:推广中棉所35、38、川棉239等18个新品种;

(5)大豆:推广东农42、豫豆12、鲁豆11等14个新品种,重点是高产、高蛋白、高脂肪的优质新品种;(6)油菜:推广华杂4号、华双3号以及中双系列等11个新品种,重点是双低品种;(7)糖料:甘蔗主要推广桂糖17、新台糖系列品种,甜菜主要推广甜研303、甜研304、协作2号、新甜6号等品种。

2、种子精选加工和包衣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种子加工成套设备,推广种子加工精选技术,精选加工种子40亿公斤、干燥种子3亿公斤,实现自动称量、标牌包装40亿公斤,实现商品种子全部加工、包装的目标:在普遍推广玉米、小麦、棉花种子包衣技术的基础上,南方省区加强水稻种子包衣技术推广,旱作地区推广抗旱保水种子包衣,油菜推广双低油菜种子包衣;加强瓜、菜种子包衣技术试验和推广工作。

3、种子检验新技术在各级种子质量检测机构和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推广应用电泳法检测玉米杂交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加快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的检测速度,及时反馈种子质量信息,减少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

4、水稻旱育稀植、抛秧、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计划旱育稀植技术推广面积2.4亿亩,抛秧技术推广1.2亿亩;扩大旱稻、再生稻面积,示范、推广专业化育秧、商品化供秧以及机械化收割技术。

5、玉米地膜覆盖、塑料软盘育苗技术及南方玉米综合开发技术重点抓塑料软体钵盘育苗移栽技术、群体质量控制技术以及化学调控技术;结合耕作制度改革,抓南方玉米综合开发,走特色加工和农牧结合之路,发展甜糯鲜食玉米和饲用玉米。

6、棉花提质增效综合技术计划在长江流域棉区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1800万亩、移栽地膜棉1200万亩,新疆棉区和北方干旱棉田及南方旱坡地推广矮密早丰产技术1200万亩,使全国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达到3500万亩。

7、油料作物高产节本技术南方重点推广双低油菜高产节本促优配套技术,东北4省区主要抓大豆机械化作业栽培技术,黄淮海夏大豆种植区主要推广大豆与粮食作物间作套种技术。

8、设施园艺及配套栽培新技术主要抓设施结构性能的改进、省工节本高效能的防寒保温和遮阳降温覆盖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推广秋冬茬、冬春茬喜温蔬菜及配套栽培技术,开发名特稀蔬菜及配套栽培

技术;完善推广设施果树及配套栽培技术,果树高接换种及果实套袋技术。大力发展日光温棚和庭院经济,扩大优、特、新的水果、蔬菜和药材等作物品种面积。

9、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以无公害蔬菜、水果、茶叶为重点,重点推广农田生态优化栽培、生物防治、生态控制以及合理施肥等关键技术,通过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农产品有害物质监测、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以及品牌上市,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

10、种薯(苗)脱毒技术在甘薯、马铃薯主产区,充分发挥脱毒薯快繁中心的作用,建成无毒种薯生产、繁育一体化基地,使脱毒薯种植面积从目前占总面积的20%左右上升到40%以上。同时,抓好豆科作物和果、蔬等其它作物脱毒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11、旱作农业技术加强耐旱作物品种的筛选和推广应用,推广旱地沟垅耕作、坡改梯生土熟化、集雨补水、生物覆盖技术和抗旱保水剂使用等技术。

12、节水灌溉技术在华北、西北灌溉农业地区,推广适宜节水措施的土地平整、秸秆(地膜)覆盖耕作制度、栽培技术等,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13、秸秆还田技术优选化学催腐剂、微生物制剂,推广加速秸秆堆沤腐熟技术。北方麦区推广高麦茬覆盖复播技术,南方稻田推广免耕运作固定厢沟埋草技术。计划秸秆覆盖还田达到1.5亿亩,秸秆快速腐烂还田900万亩。

14、平衡施肥技术应用“测土—配方—生产—供肥—施肥”综合物化技术服务模式,发挥技术推广和测试的网络优势,开展测土、配肥和推广配方专用肥料以及肥料经济施用技术,建立专用肥料和平衡施肥示范区,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料,重点抓好已建成投产的有机肥料示范推广工作。继续在全国31个省市区、100个县(区、市)、300个乡镇、1000个村进行平衡施肥技术重点示范推广。

15、绿肥种植与应用技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合理规划和种植饲草绿肥(如紫云英)和经济绿肥(如秋大豆等),结合沃土工程项目的实施,建立一批绿肥综合利用种植基地和绿肥种子基地。采用压青、直接还田、过腹还田等方式综合利用绿肥。

16、重大病虫综合治理技术长江中下游及南方稻区要以稻飞虱、二化螟、三化螟为主要治理对象,同时抓好稻瘟病常发区、重发区的治理,带动水稻病虫的综合治理;在甘肃、四川、青海、宁夏等条锈病越夏菌源区,大力推广退耕还林、还草和改种薯类、药材等非寄主作物等措施,试验、示范、推广陇南、天水、川西北地区小麦条锈病生态控制和药剂拌种技术,减轻冬麦区条锈病威胁;在玉米主产区推广以棉铃虫、甜菜夜蛾、棉蚜等防治为主的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害技术。

17、蝗虫可持续控制技术在黄河中下游河滩、渤海湾、淮河中下游行洪区、华北的一些水库和内涝洼地等蝗虫的主要发生区域,采用“改治并举”的防蝗方针,因地制宜协调应用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确保蝗虫“不起飞、不危害、不成灾”。

18、危险性有害生物封锁控制技术推广系统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技术,防止危险性病虫的扩散蔓延。新疆、甘肃重点推广蔬菜花斑虫、苹果蠢蛾的除治技术;黑龙江等东北地区重点推广大豆疫病的防治技术;东部沿海省份重点推广稻水象甲防治技术;南方省份重点推广水果检疫病虫的控制技术。结合检疫病虫的防治,建立和维护无法定病虫区域。

19、旱地化学除草技术推广一次性除草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安全、经济、高效的除草剂品种,严格限制甲黄隆、绿黄隆等长残效除草剂的使用。

20、农田灭鼠技术除推广物理扑杀、天敌控制等措施外,大力推广慢性抗凝血杀鼠剂和生物杀鼠剂,配合有关部门查处使用国家禁用的氟乙酰胺等剧毒、急性杀鼠剂。

21、生物防治技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以及天敌保护利用技术;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高毒农药磷胺、甲胺磷、久效鳞、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的限制使用,选择一批高效、低残留、对环境安全的取代农药,加大示范、推广力度。

22、病虫抗药性治理技术针对我国水稻二化螟、棉铃虫、甜菜夜蛾、蚜虫、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及水果蔬菜霜霉病、灰霉病对常用农药抗药性上升的现状,加大抗性监测力度,筛选新的取代药剂,并推广配套的延缓抗药性发展的措施。

23、新型高效农药、药械安全科学使用技术在全国20个农药重点使用省份建立30—50个农药安全使用示范县,普及、提高安全用药知识,系统监测农产品农药残留;给合丰收计划项目的实施,大力推广高效、高性能的新一代手动喷雾器,提高用药质量和效果,防止因施药机械的滴漏造成的农药浪费、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

联系电话:029-7345421

标签:;  ;  ;  ;  ;  

农业部今年公布种植业重点推广技术_种植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