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儒林外史》中的名士形象论文_李岚,韩珊珊,李晓彤

浅论《儒林外史》中的名士形象论文_李岚,韩珊珊,李晓彤

摘要:《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士”是整部小说的中心;“士”这一特定的文化人阶层的存在蔚为景观,他们专以学问为事成为普通民众的“士农工商"之首。“士”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吴敬梓这位身在其中的天才作家,他笔下的形形色色的“士”贤士 奇士,名士,八股......可以说是研究中国士文化的集大成者,充分体现了作家强烈的历史理性和真正的人文关怀:追问功名富贵的依据,以及士人安身立命的依据。《儒林外史》作为有如此深厚思想蕴涵的小说作品,之所以能跻身“伟大小说”行列,同样在于它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功。所以只有了解这些“名士”的人物形象,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更好地把握《儒林外史》产生的重大社会意义和现实性。

关键词:吴敬梓;《儒林外史》;名士形象;

一、综述

(一)吴敬梓创作《儒林外史》的背景

吴敬样从小受家庭影响,读了很多书,想走科举做官的道路。早年中过秀才,29岁那年还到滁州参加乡试,但他受了当时社会进步思潮的影响,对程朱理学给予鄙视,对八股文不感兴趣,喜欢在诗词曲赋小说上下工夫,思想行为与封建统治者的要求产生了深刻的矛盾。滁州乡试落第以后,看着许多鹦鹉学舌的鄙儒一个个高中,而像他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人却反被斥逐,心中越发气愤。自此,他与统治者的距离越来越远,对社会现实也日益不满,特别是对八股取士,恨如仇敌。大约从36岁以后至49岁以前,他写成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二)《儒林外史》概述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它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二、对个别名士形象的分析

(一)分析王冕的人物形象

小说开篇第一回,就借王冕的故事“敷陈大义”“隐括全文”。王冕“重视文行出处”,是一个学习“古人的诗文”的儒士,他见多识广,博古通今,“不满二十岁, 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是一个具有深厚儒学功底的贤人;并且又是一个看破功名富贵、突破名教限制、看重自然情性的风流之人,他雨后画荷、自制衣冠,载着母亲在湖边村镇到处玩耍,他保留了自然的本性,追寻淳朴和谐,具有理想的人格,是魏晋风流的余风。可以说,王冕兼具了名士的精神品格,是作者所塑造的,也是作者所向往的理想人格。

(二)分析杜少卿的人物形象

杜少卿出身于诗礼世家,家道殷实,“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所以他受到了良好的儒家传统教育,但是他却有着豪杰的性格,慷概大义,乐善好施,广结朋友。他不看重功名富贵,也不专注于科举仕途,这是他对儒家名教的反抗,也注定了他的矛盾人生。

杜少卿代表的是封建末世的觉醒者形象。他反抗儒家传统礼教的束缚,倡导女性解放,个性自由;他反对害人至深的八股取上的科举制度,讲究文由心生,重视传统继承;他蔑视功名富贵,追求自我的人格独立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在那个时代,在封建礼教绝对统治下,他不可能延续自己的反抗,更不能找到出路,他终究会理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他精神的苦闷和迷茫,也决定了他黯然退场的必然。

(三)对“假名士”形象的分析

?《儒林外史》中的所谓名士其实是一帮科举制度的派生物,他们或者科场败北,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登入仕途,于是就效法古人,结诗社、写斗方、附庸风雅,充当名士。表面上风流不羁,实际上却是借此邀声盗名,“曲线”获取功名富贵。这些人物主要有三组,围绕三次诗酒“盛会”展开描绘:湖州莺脰湖高士集会、杭州西湖斗方诗会、南京莫愁湖“定梨园榜”。文人雅集,觥筹交错,诗酒流连,本是极风雅之事,历史上的兰亭集会、醉翁亭集会等著名盛会,都成为千古传颂的文坛佳话。但是,《儒林外史》中的三次聚会,却是如此滑稽可笑。?

?西子湖畔也聚集着一帮斗方名士。以医生兼名士的赵雪斋为首,还有冢宰后嗣胡三公子,头巾店老板景兰江,冒充秀才的盐商支剑峰等人,他们高谈阔论,拣韵联诗,附庸风雅,以表面上的潇洒来慰藉内心对功名富贵的欲求。他们羡慕赵雪斋:“这雪斋先生诗名大,府、司、院、道,现任的官员,那一个不来拜他?”这就道出了他们当名士的真实目的。但是,“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赵爷各样好了,到底差一个进士。不但我们说,就是他自己心里也不快活的是差着一个进士”。流露出这帮标榜“不讲八股”的名士们内心深处的悲哀。而这次聚会,胡三先生的悭吝,犹如插科打诨一般,穿插其中,酸气逼人,“至今读之尤令人呕出酸馅”。

“莫愁湖高会”的导演是杜慎卿。这是一个出身名门的世家子弟,不但外表温文尔雅,而且为人豪爽、颇有才气、风流自赏,“飘然有神仙之概”。但比之斗方诗人,他有许多真性情在里面。比如,他看不起萧金铉之类的斗方名士,也不屑于做假名士那些冒充风雅的“故套”;对朝政敢于发些不同流俗的议论,赞扬永乐夺位,批评方孝孺迂阔古板等等。最有意思的是他主持召集阖城旦角,每人做一出戏,评出色艺俱佳者,定梨园榜。虽是空虚无聊之举,但也别具一格,不失为一件风流雅事,足见其风流倜傥。当然,他也有一些精神空虚和虚伪做作之处,他顾影自怜,“太阳地里看见自己的影子,也要徘徊大半日”;他一面称隔着三间屋也能闻见女人的臭气,一面却迫不及待地纳妾;他表面声称“朋友之情,更甚于男女”,实际上是酷好男风。不过,瑕不掩瑜,在伪诈横行、迂腐穷酸的士林中,他的存在也带来了一丝清新之气。可惜的是,他最终没有逃脱八股的樊笼,竟去做了官。

三、结语

《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核心线索,批判了假名士,赞扬了真名士。人生不以功名富贵为目的,而是追求自身理想,人格独立,这是作者心中的向往。它描绘了一批真名土在道家超脱潇酒下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揭露了迷恋功名富贵的人被重用,有志于家国天下的知识分子被排斥于社会精英之外无所作为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对整个封建制度的控诉,预示了封建统治走向灭亡的必然。一部《儒林外史》揭示了功名富贵下的众生万象,揭示了儒道相济的潮流趋势,深刻探讨了知识分子生存的凄惨状况以及渺渺无边的前途。

【参考文献】

[1]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 56-59

[2]秦川.《儒林外史》中的名士[J] .《九江师专学报》, 1994(2)

[3]吴敬梓.儒林外史[M]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4}陈美林.吴敬梓的家世对其创作的影响[J] .《文学遗产》,1985(1) : 107-115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290-295

论文作者:李岚,韩珊珊,李晓彤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

标签:;  ;  ;  ;  ;  ;  ;  ;  

浅论《儒林外史》中的名士形象论文_李岚,韩珊珊,李晓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