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具有时代和中国特色的党的外交新局面_世界政治论文

开创具有时代和中国特色的党的外交新局面_世界政治论文

开创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政党外交新局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党论文,中国论文,新局面论文,外交论文,时代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以来的五年,恰逢世纪交替、千年更迭。五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一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发展。我们党着力开展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政党外交,积累了新经验,创造了新业绩。党的对外工作在国家总体外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树立起更好的形象,影响日益扩大。

一、适应世界形势和政党政治的发展变化,开展全方位的政党外交

世纪之交,国际形势发生着新的重大变化。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国际政治格局和世界政党情势处于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之中,各种意识形态、政治力量与社会运动竞争并存,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与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更加明显,人类社会的相互依存、联系、交流与合作日趋密切。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国家关系和国际关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党际关系,在各国主体政治力量和政治家之间就和平与发展等诸多问题搭建起对话、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政党和政治家所认同和重视,各国政党间的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各国政党和政治家对同我党的交流与合作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也对党的对外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形势发展变化,本着为国家总体外交服务、为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党的自身建设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坚持以邓小平外交思想和中央外交工作总方针为指导,遵循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四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差异,谋求友谊与合作,与世界各国各类政党广泛开展友好交流,一个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政党外交新格局已经形成。

与发展中国家政党的友好交往不断深化。发展中国家政党在我党交往对象中数量最多。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寻找生存和发展道路,对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寄以厚望。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友谊、团结与合作,积极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民族民主政党开展往来,交往层次日益提高,交流内容不断充实,交往方式更加多样,交流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作交流、专题考察等团组往来频繁。一位非洲政党领导人颇有感慨地说,经验的交流比物质的援助更为宝贵。

与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交流与合作继续加强。现存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对苏东剧变进行了深刻反思后,一方面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一方面从各自国情出发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中国共产党继续保持并深化同朝鲜、越南、老挝、古巴等国执政党的交往,高层接触频繁,关系的内涵不断充实。在高层交往推动下,各层次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不仅治党治国经验的交流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双边关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也获得解决,为新型友好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与发达国家主流政党的交往全面展开。本着“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谋求相互了解和合作”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与发达国家左中右各类政党进行广泛的接触、对话和交流。同日本主要政党全都建立起友好交流关系,对话更加广泛深入;同曾在欧盟13国执政的社会党的交往搞得有声有色;同与社会党长期交替执政的中右翼政党保持和加强了对话和联系;与绿党及一些新兴社会运动的交流有了良好的开头。

与前苏东地区转型国家政党交往稳步发展。近年来,随着前苏东地区的政党格局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积极而又慎重地继续同该地区国家的新老政党建立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联系与交流。着眼于增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政治基础,与俄罗斯政坛上几个主要政党均开展了正常交往。中国共产党与中亚、东中欧的各国主要政党的交往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与政党国际组织和地区性组织的交往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共产党不仅同由140多个政党组成的社会党国际的交往有了发展,而且同集中了世界各国同类型政党的基民党国际等建立和保持接触。先后邀请社会党国际、欧洲民主联盟、欧洲议会几大党团访华,并派代表参加社会党、基民党国际代表大会和圣保罗论坛、首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等各种政党多边会议和国际论坛活动。这些新的多边交往形式和途径,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空间,提高了我对国际事务的参与程度,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

五年来,中国共产党派出约400个代表团组出访世界各国,接待了800多个来访的外国政党代表团。目前,我党同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18个政党和组织建立了多种形式的联系与交往。中国共产党成为当今世界上国际交往最为广泛深入的执政党。我们党的朋友越来越多,我们党的国际影响空前扩大了。

二、发挥政党外交的独特作用和优势,促进国家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政党外交重在进行彼此间的深入对话和思想交流。近年来,一些国家政局跌宕起伏,政府频繁更迭,政治人物沉浮不定。我们的政党外交积极配合政府外交,发挥做人的工作的优势,为推进国家总体外交,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进一步发挥了独特作用。我党与周边国家主要政党全部建立起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为增进密切我与周边国家关系作出了新的贡献;几乎与西方主要大国的主要政党都建立起不同形式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对增进相互了解、稳定国家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包括未建交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党交往,有力地维护和增进了我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更具体地说,政党外交独特作用主要表现为:

作为国家关系的重要基石,发挥了基础作用。事实证明,党与党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之间的高层交往和政治对话,对从全局高度和战略上把握和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几年来,江泽民总书记等党中央领导同志先后40多次率党的代表团出访五大洲几十个国家,会晤往访国政治领导人;数百次会见来访的外国政党代表团和政要。通过这些高层接触,双方领导人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广泛问题坦诚交换意见,深入解惑释疑,高瞻远瞩地处理和把握国家关系,为我同许多国家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排除了障碍,奠定了基础。

作为国家关系的助推器,发挥了促进作用。政党外交既做执政党也做在野党的工作,既做政治元老也做政治新秀的工作。与执政党交往,重在巩固国家关系的政治基础,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同在野党往来,着眼于政局变化时保持国家关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亚非拉地区有一些国家元首和首脑在上台前曾作为我党的客人访华,结下了友好情谊,执政后积极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还通过与各国年轻政治家的交往,为面向未来的国家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着眼于未来的对外交往和联系,为促进国家关系的巩固和发展,保持我与世界各国国家关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作出了独特贡献。

作为国家关系的开拓者,发挥了桥梁作用。通过党际关系渠道做未建交国工作,是政党外交的优势之一。五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政党外交亦官亦民的优势,与亚非拉地区同我未建交国政党积极往来,其中同拉美地区14个未建交国中的11国20多个重要政党建立了联系。先后邀请近50批由未建交国政党和各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访华,同时也有数十个代表团出访未建交国。这些友好交往超越了无邦交的障碍,广泛宣传中国,增进了我与有关国家及其政党和人民的相互了解;结交各界朋友,扩大了对华友好力量的队伍。扎扎实实的铺垫和积累工作,为逐步实现我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正常化架起了桥梁。

三、配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积极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过去的五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党中央先后提出“走出去”、“市场多元化”和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党的对外交往围绕国内工作大局,不断拓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领域。

注重通过政党交往交流探讨发展的经验,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有利于我发展的优秀文明成果,交流探讨治国理政的经验,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对外交往中,深入了解当今世界和各国的新情况、新变化,认真研究国外成功发展的新经验、新举措,借助他山之石,丰富发展思路。越来越多的外国政党在交往中也不再满足于一般性的交流,而更加注重交往的实质性内容。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党迫切希望学习借鉴我发展经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政党也开始重视研究中国的治国方略,积极与我开展研讨交流活动。这些智慧和经验的交流不仅为党和国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问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还充实了党际关系的内涵,为政党外交的新发展增添了活力。

随着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显著上升,通过政治交往促进经贸合作成为政党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近年来在对外交往中努力注入经济因素,并逐渐开辟出一些“政党外交搭台、经贸活动唱戏”的新途径、新形式。比如,在同外国政党交往中,有针对性地安排考察经济建设项目,深入探讨不同国家的发展战略及我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挑战等热点问题。一些省区市党委负责同志率党的代表团出访时,经常偕经贸团组随访,把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和项目推向国外,为贯彻中央“走出去”战略和扩大地方对外开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近年来,我有关方面通过政党渠道,为经济部门推荐合作伙伴,提供各种信息,促成了一批经贸项目。为配合“西部大开发”,除为西部地区招商引资、争取外国机构和个人的资金和项目外,还安排几百批外国政党、团体和友好人士到我西部参观考察,并安排十几个西部省区的党委负责同志率领30余批中共代表团出国访问、考察,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适应党自身发展、建设需要,深入开展治党治国经验交流

中国共产党作为拥有6600多万党员和领导着12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新世纪相当长时间内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就是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国内外形势变化,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就不仅要立足于国内,而且要具有国际眼光。我们党充分利用对外交往这一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渠道和窗口,重视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注意从一些外国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中汲取政治营养。党的领导人以及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通过积极参与党的对外工作,直接或实地了解外国政党治党治国的理念与方法,亲身感受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这对我们党正确把握世界发展脉搏,准确判断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紧跟世界进步潮流,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有益于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文明成果,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永葆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也使我们党的高级干部更加具有世界眼光。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我们党通过对外交流,进一步深入研究外国执政党普遍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研究苏东国家共产党亡党丧权和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先后下台的深层次原因和经验教训,加深了对世界各国政治体制变迁和政党兴衰成败的规律性认识,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进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五、通过对外交往,展示我党开明开放、与时俱进、爱好和平、致力于合作与发展的良好形象

十五大以来,中国经受住各种重大突发事件的考验,保持了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政党和政治家希望了解中国迅速发展的经验和我们党取得成功的奥秘。通过政党交往,许多外国政要对中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澄清了一些模糊看法,消除了一些疑虑和偏见。他们看到在一个崛起的中国背后,有一个坚定务实、坚持改革开放、谋求和平与发展、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看到中国的面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进而积极参与或影响本国政府对华关系上的决策。

近年来,我们党同意识形态不同的各类政党围绕和平与发展、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大国关系等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以及双边关系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看法,增进了相互了解和信任。2001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作为人民党党团的客人首次访问欧洲议会,同欧洲议会五大党团就人权、西藏等问题进行了坦诚对话。政党交往对于促使欧洲议会取消拟授予“法轮功”、“民运”头目“萨哈罗夫奖”的提名计划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还与一些西方大国的智囊人士、国际问题专家开展坦诚的对话与交流,扩大了共同点,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互信。针对个别西方媒体对我的歪曲宣传,我们主动邀请一些国家议员和新闻记者组团访华,让他们看一看中国。一些人通过访华改变了自己过去对中国的不实印象,回国后积极介绍我改革开放成就和有关问题真相。

几年来的实践进一步表明,党的对外工作要不断开拓,不断有新的作为,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紧紧扣住和平与发展这一当今时代主题;必须切实服务于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必须恪守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必须依靠全党全国上下各方面、各部门的参与、支持和合作;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交往艺术。

进入新世纪,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已成为我们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新的强大动力。为了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为了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任务,党的对外工作要更加紧密地围绕国家战略全局和总体外交部署,继续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总结过去,规划未来,不断求实创新,争取更大成就,为我们党的建设、国家的发展,为促进人类的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标签:;  ;  ;  ;  ;  

开创具有时代和中国特色的党的外交新局面_世界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