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经济属于名副其实的开放市场经济--对“中国经济非市场经济”的西方评论员的解读_市场经济论文

中国当前经济属于名副其实的开放市场经济--对“中国经济非市场经济”的西方评论员的解读_市场经济论文

中国现行经济属于名符其实的开放型市场经济——给西方“中国经济非市场经济”论者释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经济论文,开放型论文,名符其实论文,论者论文,中国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53年至1978年期间,中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市场化程度很低,自由购销的商品不足5%。自1979年以来, 中国政府一直奉行“改革开放”的国策:一方面不断地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实行“特别优惠政策”(即免税、减税、让利)以吸引外商、外资进入中国境内从事经济与贸易活动;另一方面对国民经济计划体制进行改革,逐步缩小计划管理、计划调节的范围,扩大市场调节的比重,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随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确认,并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文件之中。这就进一步推动了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从深化改革来看,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精减机构,撤销按行业设立的行政管理部门,保留和加强综合性宏观调控机构和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政府职能换转的力度,将直接行政干预企业的管理模式转为间接的用经济手段调节企业行为的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脱离政府怀抱参与市场竞争。从对外开放来看,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允许更多的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使外向型企业直接开展进出口业务,与此同时,鼓励和欢迎国际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参考公平竞争。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促进中央政府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 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开放度。无论是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还是国内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一律实行平等的国民待遇,遵循WTO规则,严格履行中国加入WTO承诺。

然而,中国加入WTO之后, 西方许多国家或地区并不承认中国经济是市场经济,因而在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中,仍然把中国当作计划经济为主导的国家来对待。这样一来,在国际贸易中发生许多障碍和摩擦,如在“补贴与反补贴”、“倾销与反倾销”和“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等的问题上,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者说受到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歧视,遭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事实上,我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调整,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开放型市场经济。为了说明这个根本性问题,特撰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给西方“中国经济非市场经济”论者的回答。

一、商品市场化

自1979年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缩小计划管理的范围,不断地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首先,改革“统一计划、分类管理”制度,取消统购包销制度,缩小计划购销的范围,扩大议购议销的比重。其次,改革“统一定价、分级管理”制度,取消国家定价制度,缩小计划价格的范围,扩大市场议价的比重;其次,废除国家对企业直接下达指令性计划任务的做法,由企业面向市场自行安排生产经营活动;最后,消除国有商业垄断市场的政策,允许生产经营者在市场上进行公平竞争,逐步向外开放国内市场。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很高。据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有关资料综合计算的结果:2001年底中国商品市场化程度已达到95.6%,其中民营企业购销的生产资料和个人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市场化程度已达到100%。(其论据将另文阐述)。

无论是从现行政策法规来看,还是从市场运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现阶段商品市场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规模与运行方向由市场来调节;商品价格由买卖双方依据供求行情来确定;商品自由进出市场,并自由购销;市场物价总水平的波动不是人为调控而是市场总供求行情的真实反映。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保护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假冒伪劣地下活动,取缔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有关产品质量法规,对进入市场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检验和抽查,禁止低质和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打击弄虚作假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

二、生产要素市场化

生产要素是生产经营活动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它是否市场化对国民经济市场化影响很大。从广义上讲,一切推动生产经营活动的要素,都是生产要素,其中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这些要素市场化程度决定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高低。

1、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中的主体, 是最为活跃的因素,它决定其它生产要素发挥作用的程度。

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改革计划管理制度,打破劳动部门所有制或单位所有制的限制,允许劳动者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企业之间的合理流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普通劳动者,都允许自由流动、自由择业;高等院校开始实行“毕业生自由择业、双向选择、学校推荐”的制度;企业用工实行合同制,劳动力的使用受到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全国城乡普遍建立人才交流市场,为劳动者自由择业提供咨询和服务。为了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国家实行劳动保障制度,企业开始为劳动者提供劳动保险,社会保险机构和保险公司积极开展“疾病保险、人寿保险、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财产保险”等,各种劳动保险制度为劳动力市场化提供条件和保障。经过20多年来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劳动者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职业,自由地在不同地区和单位之间进行流动,劳动力价格由劳动力市场供求来调节,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多少或高低由企业经济效益来决定。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和引进人才,决定企业劳动者的招聘、解聘。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劳动制度,与国际劳动力市场已经接轨。据国家劳动人事部门和全国人才市场公布的有关资料综合计算的结果,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已达到90%左右。

2、资本市场化程度。资本,亦称资金,它是国民经济运行的血液,其市场化程度越高,国民经济运行就越通畅。资本运行是否畅通无阻,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正常的体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投资体制和金融体制进行改革。首先,对国家投资体制进行改革,实行拨改贷,将过去国家通过财政部门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无偿拨款制度改革为有偿贷款制度,实行投资市场化。其次,改革计划借贷制度,将过去国有企业借贷计划申报审批制改革为企业自主借贷制度,实行信贷资金市场化。再次,改革计划融资制度,将过去国有企业计划融资审批制改革为企业自由融资,建立融资市场,实行融资市场化。最后,建立证券股票市场,对国有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股份有限公司制,实现企业投资市场化。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计划投资体制基本上让位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投资体制。无论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都可以根据资金市场行情和投资效益的要求自主投资和融资,无需向任何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审批。金融企业特别是银行(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也实行市场调节,讲求信贷资金的投资效益。根据中央银行发布的金融信息,目前,中国资金市场化程度已达到88%以上。

3、土地使用市场化程度。土地是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 是任何企业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国有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或者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个人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可以由集体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以上说明,中国境内土地属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这种所有制格局在市场经济国家也不例外。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改革了土地使用管理体制,实行有偿使用土地的制度,土地资源作为商品进入土地市场,逐步实现土地使用市场化。首先,实行企业有偿使用土地制度,即土地使用费记入产品成本,成为商品价格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使企业用地率先实现市场化。其次,建立土地转让市场,土地价格由市场供求来调节,并由买卖双方自由成交。再次,建立房地产交易市场,使土地与房产相结合,使土地价值增值,并自由买卖。最后,国家征用集体所有制土地实行有偿使用,使土地商品化。目前,依据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公布的土地交易市场信息,中国土地使用市场化程度已达到90%以上。

三、企业行为市场化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对企业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实行政企职责分开,逐步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放开企业人、财、物等方面的决策权,让企业脱离政府怀抱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作为独立的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出现在市场上,其表现如下:其一,生产经营什么,生产经营多少,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行情自主作出决策,不受行政管理部门的干预。其二,企业需要多少劳动者,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由企业到人才市场去招聘,不受行政管理部门的干预。与此同时,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企业可以自主减裁或增加人员,招聘或解聘人员,还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培训人员,提高劳动者的业务素质。其三,企业根据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既可到资金证券市场上筹集资金,也可发行企业债券,或到银行借款,自主开拓多条融资渠道而不受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干预。其四,企业根据市场竞争的态势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可自主地进行横向经济联系,有条不紊地开展兼并、收购、联营等经济扩张活动而无须请示行政管理部门。其五,企业根据其经营效益状况,自行进行分配和安排职员的福利待遇,也可根据职工对企业的贡献自行进行奖励。其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公司制,规范企业运行机制,讲求市场效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目前,中国企业经营体制已转换到现代公司制经营体制,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已与市场接轨,即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市场供求行情的变化来调整其生产经营规模和发展方向,企业行为市场化程度已达到98%以上。

四、政府行为市场化

政府行为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这里主要指政府管理经济活动的行为。自从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及其行政管理部门逐渐从直接管理企业的模式中退出来,实行政企职责分开,还权于企业。为了实行政企职责分开,让企业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开始转换职能,即:从用行政手段和行政方法管理经济活动转换成用经济手段和经济方法来调节经济活动;从直接行政干预企业行为中转换为企业开展咨询和提供各种服务;从对企业“管、卡、压”到为企业解忧排难。总之,政府行为从对企业“管理”转变到为“企业”服务,如为企业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咨询与服务;为企业提供宽松的市场环境和条件;为企业进行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输送人才;为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为企业购销牵线搭桥等。这样一来,在政府与企业关系上,从过去的“管理者”变成了现在的“服务者”,政府行为从行政命令中解脱出来,采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引导和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政府行为已经市场化了。

综上所述,从商品市场化、生产要素市场化、企业行为市场化和政府行为市场化四个方面来综合分析,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已达到95%以上。这就足以说明,中国经济属于开放型市场经济。

标签:;  ;  ;  ;  ;  ;  ;  ;  ;  ;  

中国当前经济属于名副其实的开放市场经济--对“中国经济非市场经济”的西方评论员的解读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