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脊柱手术后下肢血栓形成中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潘晓丽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脊柱科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脊柱手术后下肢血栓形成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行脊柱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根据抽取顺序排号,按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脊柱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患者有效恢复,且患者对护理更为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舒适护理;效果

脊柱手术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术,术后由于患者需长期卧床制动,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不仅对患者疗效造成影响,使患者康复时间、住院延长,增加医疗费用,还可导致患者出现下肢肿胀、溃疡等严重后果[1]。临床对下肢静脉血栓尚无特效治疗方式,因此主要通过护理干预进行预防,降低其发生率,但传统的护理干预效果并不理想,故而探索更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2]。本研究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脊柱手术后下肢血栓形成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行脊柱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根据抽取顺序排号,按单双号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为45~69岁,平均年龄为(56.8±4.7)岁;胸椎手术21例,腰椎手术2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为43~68岁,平均年龄为(56.3±4.2)岁;胸椎手术22例,腰椎手术28例。两组在年龄等临床资料上较为均衡(p>0.05)。

1.2方法

对照组:①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疾病类型、身体特点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为患者实施健康宣教。②控制患者饮食,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以促进患者恢复效率。③了解掌握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④患者出院后定期对其进行随访调查,了解患者情况,为患者解答疑惑及居家注意事项等内容。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主要包括:①对患者及家属普及脊柱骨折手术治疗及预后知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以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并对患者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②术中为使下肢静脉血管不受到损伤,应加强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水平,以避免静脉血管内膜受到损伤,护理人员应与医生积极配合。③术后对患者实施功能性锻炼的护理干预,例如抬高患者患肢、对患肢进行按摩等,能下床后护理人员鼓励患者积极下床活动,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④对患者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抗凝溶栓的预防性治疗。⑤控制管理患者饮食,避免患者使用刺激性食物对血管壁造成刺激,禁止患者吸烟喝酒。⑥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若有异常情况及时告诉医生。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满意度通过使用调查表调查,满分100分,满意为80分以上,一般为60~80分,不满意为60分以下。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经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满意度数据的比较经χ2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住院时间的比较经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可见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并发的肺栓塞是影响患者劳动力及生命安全的危险因素,脊柱手术患者由于需要长期卧床制动,加之手术中的麻醉,使下肢深静脉血流减缓,进而为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术后血液高凝、静脉壁损伤也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3]。

传统了护理模式对于降低脊柱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甚微,针对性护理模式的开展有效解决了该类问题,针对性护理是一种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需要护理的个体内容实施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的护理模式,其应用于脊柱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中,通过术前评估充分掌握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从术前到术后进行各方面的预防,有效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同时护理满意度及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针对性护理能够降低下肢血栓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患者也更容易接受,印证了上述结论。

综上所述,在对脊柱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患者有效恢复,且患者对护理更为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焦杨,王淑勉,周玉玲等.分析脊柱手术后下肢血栓的预防和护理干预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4):205-206.

[2]蔡月华.护理干预脊柱手术后下肢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6,6(25):253-254.

[3]谢琴.脊柱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饮食保健,2016,3(18):163.

[4]柳林.脊柱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21(14):94-95.

论文作者:潘晓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脊柱手术后下肢血栓形成中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潘晓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