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立医院本部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摘要:目的:观察将预检分诊系统应用于儿科急诊中的使用效果及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方法:本研究选取某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的患儿110例,患儿入院后采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诊并接受相应治疗。对预检分诊系统实施前后的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同时记录患儿的抢救结果。结果:经比较,实施预检分诊系统后患儿家属满意度相比系统实施前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儿的抢救成功率98.33%,患儿死亡率1.67%,医疗纠纷发生率0.83%,候诊意外发生率1.67%。结论: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实施可有效提升患儿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该系统的实施效果良好。
关键词: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家属满意度
引言
儿科患者由于特殊的生理、病理特征,加上年龄跨度较大,疾病种类较为复杂,病情多进展变化快,故多数家长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急躁等负性情绪。同时,因儿科急诊人流量大,无法及时给予所有患儿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故患儿家属对医院就诊的满意度较低,对医院治疗与护理服务的要求则不断提高。预检分诊是依据疾病严重程度、治疗优先顺序的原则,于合理应用急诊资源原则下快速分类患者,明确治疗优先顺序的相关过程。本研究探讨了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危急重症患儿分诊效果的影响,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患儿110例,所有患儿的入院时间区间均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其中男性患儿78例,女性患儿32例,本组患儿年龄区间为日龄23d~14岁,平均年龄(6.22±1.1)岁。包括出生日龄28d内的新生儿31例,出生日龄29d~1岁的婴儿23例,年龄区间1~3岁的幼儿20例,年龄区间4~6岁的学龄前儿童15例,年龄区间7~14岁儿童11例。
1.2方法
(1)制定预诊分诊系统。以国家卫生部门所颁发的急诊病人病情分级相关资料内容为依据,与儿科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包括患儿就诊指导和分诊标准。其中就诊指导的主要内容是患儿入院后经由护士站进行预检分诊,主要分为危重患儿、急症患儿和非急症患儿三类,危重患儿直接通过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救治,可后挂号。急症患儿先派号后挂号,按顺序候诊治疗排在非急症患儿之前,所患儿病情加重可通过绿色通道进行救治。非急症患儿先派号后挂号,后根据病情严重性分为门诊和急诊按顺序候诊就医。分诊标准中将患儿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5级,1~3级为濒危患儿,4~5级为非急症患儿,分别通过红、橙、黄、绿和蓝色标识。1级患儿病情危机,可随时致死,因此需要立即救治,该类患儿多表现为呼吸衰竭、昏迷、休克等症状;2级患儿呼吸系统情况稳定,但是短时间内病情可进展至1级,因此需立即安排等待治疗,该类患儿多表现为中度呼吸窘迫、惊厥、中度脱水和重度疼痛等;3级患儿病情相对稳定,至少为短时间内不会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可安排等待,该类患儿多表现为意识无障碍,无明显脱水情况,轻微呼吸窘迫,中度疼痛等;4级患儿多为急性发病,但是病情不过分严重,不存在短时间发病致死的危险,因此应安排候诊等待,该类患儿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无脱水症状,轻微发热,轻度疼痛等;5级患儿主诉不适较少,无急性发病症状,给予随诊嘱托安排候诊,或进入门诊接受治疗即可,该类患儿多表现为意识清醒、无脱水症状、轻微呕吐或腹泻,咳嗽等。(2)护理人员的培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开展分批培训,通过一课多讲模式让护理人员明确分诊工作的职责,流程、原则、标准、鉴别方法,以及病情识别、抢救、评估、沟通能力等,完成培训需进行考核,合格者上岗。(3)健康宣教。实施分诊系统前对患儿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大部分患儿家属因为不了解医学知识,加之对孩子的担心,到医院后直接挂急诊科,并且认为挂了急诊科就能马上得到治疗,无法理解急诊候诊,同时一些患儿经过护理人员诊断鉴别需要优先就诊,家属会因为候诊时间的增加而产生不满,进而与护理人员发生矛盾。因此需要为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明确急诊流程和危重症患儿优先治疗的原则,获取家属的信任和配合,以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4)系统实施。护理人员根据培训获取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患儿的生命体征测量,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候诊和就诊顺序依据为患儿挂号顺序,若护理人员对某位患儿的病情诊断为急症或濒危患儿,应立 即安排救治。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儿的抢救结果,包括成功率、死亡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候诊意外发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通过本院自制调查问卷了解,问卷内容包括环境、候诊时长、分诊结果、护理态度以及沟通等内容,将结果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患儿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救治结果
实施预检分诊系统后患儿的抢救成功率98.33%(118/120),患儿死亡率1.67%(2/120),医疗纠纷发生率0.83%(1/120),候诊意外发生率1.67%(2/120)。
2.2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经比较,实施预检分诊系统后患儿家属满意度比系统实施前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收治危急重症患者,也是开展急救抢救工作的第一场所。预检分诊是有效开展急诊工作的第一步,指的是通过病情诊断标准将就诊患者准确而快速的进行分类,进而提升急救效率和质量,同时也避免了医疗资源浪费的情况。
结语
儿科急诊实施预检分诊系统能够有效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并获得良好的抢救成功率,有效避免了更多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因此该系统获取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莉桦,谢敏仪,莫少芝.5级预检分诊系统结合院内绿色通道安全转运在儿科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7):605-607.
[2]马丽民,李赛兰.系统化预检分诊模式与传统预检分诊模式对儿科急诊分诊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4):30-31.
[3]王芳,刘训华,陈维进,等.急诊临床信息管理系统预检分诊优化就医流程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7,24(9):22-25.
论文作者:陆君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患儿论文; 急诊论文; 家属论文; 病情论文; 系统论文; 儿科论文; 满意度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