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价值观建设_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价值观建设_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价值观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观论文,核心论文,体系论文,价值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35(2008)03-0113-0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高等院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教育引导大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必要性

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价值的多元竞争和市场经济制度是他们生活世界中全新的现实。他们固然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自由了解各种主义学说,选择职业生涯;但也同样面临更多选择和自主决策带来的困惑、压力、挑战和责任。如果父辈尚在因割断计划经济的脐带所带来的阵痛中,他们已经命定地要接受市场经济的制度。”[1]他们面对惊涛骇浪般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热情、浮躁、冲动,竞相追逐各自的利益而无暇顾及国家的整体利益。市场经济的“交换性”使得他们容易奉行“金钱至上”的理念,滋生个人主义,用金钱和交换代替奉献和付出;市场经济摸索阶段的“不公平性”容易滋生投机专营、欺瞒诈骗等意识,导致诚信缺失、道德堕落。这一代人的价值观更加趋于多元化,其价值认同趋于多样化,其“价值选择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思维方式上,既考虑社会的评价,也追求自我精神;在情感方式上,既趋近发达国家青年价值观,也认同本民族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在行为方式上,既崇尚实用和功利性目标,也热衷不受禁锢的创新实践”。[2 ]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思想上出现多元主义,价值判断模糊;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诚信意识缺乏;生活上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严重。要改变大学生现有的价值认同状况必须以一种科学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构建新的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和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能够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关系社会的进退治乱。”[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对中国社会的一般价值观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提炼的基础上总结概括而成的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内在要求以及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体现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涵盖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的不同诉求。”[4]我们要在大学生中构建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正需要具有强大的整合能力和引领能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的统领与指导。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可行性

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是由浅层价值观到深层价值观再到核心价值观逐步加深的过程,也是由表层影响到自觉实践再到发展定型的过程。青年时期,浅层价值观基本形成,但也只是单纯由朋辈、家庭、学校、社会影响的结果,或是由书本或他人获得的理论上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念不是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之上确立的,在受到各种因素的诱导或影响时,很容易改变或重建。随着价值主体参与社会交往的机会的增加,社会实践范围的扩展和社会经验的丰富,浅层的价值观在其头脑中由外在的纯理论的价值观内化为经实践检验的较为稳定的价值观,而受浅层价值观决定的深层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也会随着浅层价值观的转变和内化而逐步形成并渐趋稳定。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其整个价值体系也就建立,其价值观就相对成熟和稳定,不易改变或重塑。大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浅层价值观开始形成,是培养积极健康的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也是接受和确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最佳时期。

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现实思考

1.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指导地位的需要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学技术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社会转型和变革,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5]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对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而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国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也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抵御错误思想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高校的性质和方向,高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自身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因此,面对大学生思想活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高校中传播,在学生中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从而保证高校健康发展。[6]

2.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价值体系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文化是根本,坚持用校园文化所蕴涵的人生信仰、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文化因素去引导师生塑造崇高灵魂,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环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通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传播和影响,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为此,高等学校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思想政治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突出爱国主义主旋律,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大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促进校园和谐。

3.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的关键环节

高校是培育人才的场所,担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关键阶段,社会的深刻变革,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当代青年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双重性和价值判断上的矛盾性,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道德水平。因此,高校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进一步坚定他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信仰,才能不断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和任务。

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策略

1.以在大学生中倡导积极健康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和伦理价值观为前提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内涵丰富的价值观系统,它有内核、层次和边沿。它的内核就是核心价值观,它的层次由里到外分为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它的边沿就是人们的日常物质生活。”[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应以在大学生中倡导积极健康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和伦理价值观为前提,这是因为: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观偏重于政治价值观方面,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政治色彩较浓的,离自己学习和生活较远的、抽象的价值观。而社会生活价值观和伦理价值观则是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最为相关的,关乎大学生切身利益和长久发展的价值观,更容易被学生所接纳。其二,在大学生价值体系塑造过程中,首先确立积极健康的社会生活价值观符合人的价值观念形成的规律。其三,作为浅层价值观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决定深层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指导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大学生社会生活价值观的构建状况。其四,社会生活价值观的功能在于“确立公民日常生活行为规范和具体的道德守则”;而伦理价值观用于“确定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和审美观念”,[7]是对社会生活价值观的理论概括和规范。二者共同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一内容,应该同时、同步构建。在大学生中倡导的积极健康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五讲四美”、“团结互助”、“八荣八耻”、保护环境、爱护动物、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公平正义、诚实守信、追求真善美,等等。

2.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观念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有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这些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积淀,深入人心,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国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8]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文化传统。而这些文化基础和思想文化传统持续地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意识之中,也是我国的各阶段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传统价值观是大学生更易于和乐于接受的价值观念。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政治思想素质与道德素质是一种分层建构,对大学生而言,应从最易实行和坚持的道德规范入手,层层递进。而道德规范的培养应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道德传统为根本。同时,我们还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状况,“把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传统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价值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对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合理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创造出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观,”[8]并以此指导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

3.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基本规范

在建立了积极健康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和伦理价值观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应重点凸显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的内容。

确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为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指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用以引导、规范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思想与行为的道德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中的规范性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9]因而,“社会主义荣辱观”也应该是大学生在道德方面的基本规范,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遵循的价值观念,应贯穿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政治教育并非是理想信念的高调教育,实际上最基础的部分,即基本政治意识和政治原则的教育,在任何现代国家的高等教育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构成了现代公民教育的基本部分,其内容不随个人偏好取舍,而是“必须做到的基本规范”,[10]如报效祖国、勇于献身,为人民服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等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因而,相信共产主义理想、为全人类而奋斗等理想信念,只是要求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而不是对所有学生的基本规范。

然而,现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很好地区分这两者,以至于70%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以上提及的“必须做到的基本规范”只是倡导的道德规范或纯粹的个人理想信念。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成效。[10]因而我们必须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分为基本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原则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两部分。前者是所有大学生都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必须贯彻执行,后者是倡导的政治价值观,应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重点。

四 结束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只是一时跟风、暂时迎合当前政治形势和宣传热点,强烈宣传,而过后放弃;而应该是一个长久系统的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不止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而应该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促进,是以整个社会价值观念健康稳定,全体公民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自觉以其指导自身价值观的构建为基础的。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更为根本的、更为基础的前提,则是要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更加注重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地分享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成果。只有当社会主义的价值关系进一步理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进一步丰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才能真正地得到普遍确立、巩固和提升。”[11]

标签:;  ;  ;  ;  ;  ;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价值观建设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