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超高层施工过程中,传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往往不能满足超高层施工的需求。由于安全防护是超高层施工中的重中之重,超高层施工在安全防护的投入较大。液压爬模具安全防护措施有自动爬升、操作简单、工人少、施工效率高、外观质量好等优点。它能有效地提高桥梁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避免模板倒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
关键词:液压爬模;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引言:由于超高层施工的特殊性,安全防护一直是整个施工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临边防护,层间水平防护,塔式起重机洞口处的安全防护及外侧水平防护都是需要注意的重点部位。如何在提高超高层防护的安全性的同时降低项目成本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现结合印尼一号双塔项目,对液压爬模的安全防护进行介绍。
1工程概况
印尼一号双塔项目位于印尼首都雅加达市中心的核心地段,紧邻日本大使馆,项目占地面积1.89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0.6万平方米,地下室7层,单层面积1.3万平方米,标准层高3.2m,基坑深度26.77米,最大深度32.27米,地上为双子塔结构,其中北塔59层,南塔58层,标准层高4.8m,建筑高度达303米,其中5层以下主要为大堂、会议中心、健身会所及高档餐厅等,5层以上主要为办公楼及高档公寓,项目合同工期38个月。该项目是中建八局进入印尼市场后的第一个项目,同时也是印尼目前在建的高度最高、基坑最深的建筑的建筑工程,建成后的印尼一号双塔项目将成为雅加达乃至印尼全国的标志性建筑。
2液压自爬升模板大优点
(1)液压爬模系统可以是整体爬升,也可以是分片爬升,整体爬升和单爬升之间的转换•简单且易于操作。
(2)液压操作系统操作简单,模板整体安全性高,整体爬升速度快,可节省大量工时和材料。
(3)在施工结束前,不需要更换爬模框架,节省施工场地,减少模板的损坏,降低模板成本。
(4)施工误差小,纠偏简单。随着结构截面的变化,施工误差逐步消除。
3液压爬升模板工作原理
液压爬升模板的爬升是通过液压缸交替升降导轨和爬架来实现的。当爬升模板处于工作状态时,导轨和爬模的受力点被支撑在嵌入部分上,并且两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当导轨被提升到位时,操作者转移到下平台以移除导轨并在提升后定位下部平台上的嵌入部件支撑件和锥形接头。在爬升模具框架上的所有接头被移除之后,可以提升和提升爬升模具框架。此时导轨保持静止,调整换向盒的方向并启动油缸,爬升框架相对于导轨向上运动。通过导轨和爬模这类交替,从而重复周期,完成爬升任务。
4液压爬升模板危险因素
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和技术比其他类型的模板提高了安全性,但液压爬模系统的总体结构比较复杂,体积庞大,在安装、调试、脱模、爬坡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素都比较大。
(1)高空坠落的危险性。印尼一号双塔项目施工属于高空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违反操作规程和操作错误,存在高空坠落的风险。另外,如果防护不到位,保护设施材料不符合要求,夜间照明不足,工人安全防护设备未正确佩戴等,造成高空坠落。
(2)物体打击。然而,由于塔楼的空间有限,必须将所有的材料和施工设备吊装到工作面。在吊装过程中,存在交叉作业现象,容易引起物体打击。
(3)火灾隐患。火灾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焊接作业、气割作业(开火作业)和电气短路。在塔架施工过程中,焊接工人在焊接过程中落下焊接渣,气割、切割操作人员进行材料切割;临时电源线布局不合理、不规范;焊丝磨损、老化、绝缘不良;漏电保护失效;手持式电绝缘没有证书的人员;个人保护意图知识差异会引起电击和火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爬模坍塌。爬模坍塌的原因可能是混凝土强度不足、预埋埋件部位不合格、爬升过程中操作不当、爬模易受损伤构件更换不当、质量缺陷等。
5液压爬模施工的安全风险控制
5.1施工准备过程中的安全控制
液压爬模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是保证后续工作的基本条件。印尼一号双塔项目采用液压爬模施工技术。爬模的设计和制造是国内大型模板生产厂家进行的。施工前准备有针对性、可行和可靠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安全风险分析与检查,提出安全技术措施、监测措施。在液压爬升模板施工前,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突发事件。措施。通过在安全体验区的个人体验,每个铁塔操作员都能体验到非法操作的发生过程和后果,从而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我保护意识,项目部还应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材料设备管理人员验收设备,并在确认后组装模板。模板组装后,项目部应组织生产厂家、监理人员和用户共同验收,验收合格后可使用模板。
5.2高空坠落物的控制措施
为安全防护,在离架体的空隙处铺设翻板,当架体提升时将翻板翻开,架体提升到位后,应立即将翻板铺好,并用安全网将各独立架体连接好。在铺设架体各层脚手板时,在标准架体水平位置中间留1000×800mm的洞,预制爬梯将各平台连接,使架体上下有一个通道,在各平台洞口处用翻板将洞口封好。爬模的各操作层设置材料收纳箱,集中储存建筑材料和工具。
5.3物体打击控制措施
塔柱的施工空间有限,施工材料和工具繁多,给施工人员带来不便。为了减少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在吊装作业中配备合格的缆车司机和信号员,严格执行“十不吊”的操作规程,在吊装作业半径外设置报警区域,专人值班,当吊装大材料时,停止相关操作和交叉操作。
5.4消防措施
爬模平台上临时存放的PVC套管、临时支撑用的木方等易燃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电焊、气割、电气短路等引起火灾事故。为了避免火灾事故,在爬模工作台上设置干粉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并定期检查。在焊接和气割过程中,必须使用接火斗进行防护。在完成模板的每次爬升后,专职电工应检查临时线路,确保临时线路处于良好状态,禁止非专业人员进行电力连接或拆除作业。
5.5应对风灾的措施
项目部在施工现场安装风速表,严格遵守《水利爬模工程技术规程》(JGJ 159-2010)的规定,在强风、大雾、雷电等情况下,应停止爬模施工工作,6级以上的恶劣天气,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减少模板的抗风性,消除潜在的阻力,为了防止材料坠落和伤害人,工作人员应及时加强模板的检查,有效地覆盖孔洞位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液压爬模施工时,对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落实和完善各项防护措施,及时纠正和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问题,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联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项安全检查活动,在施工前编制了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可靠性的具体安全施工方案,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和检查,制定出安全技术措施和监控措施,同时,为了避免坠落物和坠落物的事故,可在模板的边缘和接缝处采取保护措施。以上措施都能够有效提高液压爬模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赵剑文.浅谈当代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 [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
[2] 钟国益.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研究 [D].重庆:重庆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李志水(1993-),男,本科,技术工程师,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工业南路65-9号603室,邮编:250100,联系电话:18765285811,电子邮箱:954078243@qq.com
论文作者:李志水,李伟,任子昂,秦基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液压论文; 模板论文; 印尼论文; 措施论文; 安全防护论文; 过程中论文; 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