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水库泥沙淤积状况与蓄水能力分析

陕西省水库泥沙淤积状况与蓄水能力分析

王会让[1]2004年在《陕西省水库泥沙淤积状况与蓄水能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由于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水库泄洪设施不全和调度管理不善等原因,而造成水库淤积问题十分严重。本文在对陕西地区水库泥沙淤积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库容淤积速率推算,指出一些中小型水库的滞洪库容将被逐渐淤积。 随着有效库容的淤积减少,将带来的问题有:1、水库抗御洪水将能力不断降低;2、水库蓄水能力逐步降低,供水效益不断萎缩; 3、回水末端将产生严重淤积,并逐步向上游发展,使上游相当长河道通航条件恶化;4、两岸地下水排泄不畅导致低洼地带渍涝或盐碱化;5、下游河床下切,弯道冲刷加剧,水库排沙时又可能造成下游河道回淤,给下游供水、灌溉引水工程等带来了一系列问题;6、泥沙淤积也是水流污染的传递体,并影响上下游的生态环境。 本文根据前人在水库泥沙淤积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多年来排沙研究和该地区水库排沙清淤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1) 建立泥沙监测和水文预报系统,全面及时了解该地区的流域特性、降雨面积、强度及历时、河道形态及泥沙运动规律以及水库淤积形态和蓄水情况;(2) 尽快对水库运用方式进行修订,根据水沙条件和水库运行状态,采取适当运行调度方式并采用多种排沙运用措施将部分入库泥沙或淤积物排泄出库,加强对水库管理人员的培训;(3) 在水库上游附近修建拦泥库,拦泥库不但可以减少下游水库淤积,而且其淤地肥沃,利于耕种,对当地农民具有很大效益;(4) 流域水土保持是减少该地区水库淤积的根本途径,目前常用的措施是淤地坝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

张金良[2]2004年在《黄河水库水沙联合调度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河流是有生命的。河流的高程度开发利用,带来了灌溉、供水、发电、防洪等巨大经济效益,但是,天然洪水消失了,水库淤积了,河床抬高了,河道断流了……,这种现象在多泥沙河流上尤为严重。黄河的河流生命因其多沙而更为脆弱,人们在长期治黄实践探索中,提出了处理和利用泥沙的五项措施即“拦”、“排”、“放”、“调”、“挖”。“拦”,就是充分利用水土保持措施和干支流枢纽拦减泥沙;“排”,就是利用黄河下游河道尽可能多地排沙入海;“放”,就是利用黄河两岸合适的地形放淤;“挖”,简单地说就是人工挖河;“调”,就是调水调沙,在充分考虑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的前提下,利用干支流水库的调节库容,对水沙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适时蓄存或泄放,调整天然水沙过程,使不适应的水沙过程尽可能协调,以便于输送泥沙,从而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甚至达到不淤或冲刷的效果。水库群(串、并联)调度技术是开发程度较高河流所面临的难题之一,而多泥沙河流上水库群、河道水沙联合调度更是当前优化调度学科前沿课题,也是水库泥沙、河道泥沙、优化调度、洪水预报等学科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本文在黄河两次调水调沙试验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水沙联合调度所涉及的有关问题,从水沙预测、泥沙频率曲线建立、黄河中下游来水来沙特性、高含沙洪水运动特征分析、高含沙洪水揭河底机理、水库泥沙淤积的相关分析与神经网络快速预测模型建立、水库异重流调度、水库汛期浑水发电与优化调度、水沙联合调度实例分析及对下游河道的影响、水沙联合调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成果包括:1) 提出了黄河水沙联合调度所涉及的环节和问题。2) 运用神经网络方法和自相关-滑动平均模型对潼关站的月库水沙量进 行预测分析,提出建立泥沙频率曲线的构想,并对潼关水文站来水来沙 的频率进行了预测。3) 提出了高含沙洪水“揭河底”现象发生的河床边界条件的假定,即河床 质分层假定,并在实际观测中得到了验证。导出“揭河底”厚度的理论 公式,揭示了高含沙水流“揭河底”现象的基本机理,将渭河下游、小 北干流河段分别使用的“揭河底”计算公式统一在一起;最后,利用该 理论分段预测了黄河小北干流河段发生“揭河底”现象的可能性;2002 年 7 月 4 日高含沙洪水局部“揭河底”现象验证了该理论的合理性。4) 采用综合物理成因分析法及逐步线性、非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对汛期潼 关高程与各影响因子间的相关度问题,做出了定量的研究和定性分析。 利用非汛期和汛期不同的淤积量影响因子分析结果,建立库区淤积量模糊神经网络快速预测模型,采用非线性预测的方法对库区总体淤积量进 行即时模拟和快速预测。5) 简要分析了洪水期水库排沙特性,研究了水库明流、异重流输沙特点和 水库回水淤积、异重流淤积特点,对小浪底水库异重流形成(潜入)条 件、持续条件、持续时间、淤积量进行了研究,结合库区地形特点,根 据小浪底水库初期蓄水渗漏较大需尽快形成坝前泥沙淤积铺盖的要求, 设计了叁门峡、小浪底水库异重流联合调度方案,达到了增加小浪底水 库坝前泥沙淤积铺盖的调度效果。6) 对黄河叁门峡水库六年浑水发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汛期水库运用水位 控制指标、排沙流量级、排沙时间、枢纽泄流分流分沙对水轮机过流部 件减磨蚀影响、浑水发电时间、水量利用率、调沙库容的有效使用等方 面指标。分析几年的运用实践,认为“洪水排沙、平水发电”的运用原 则和方式,能比较好的解决了排沙与发电的关系,在减少过机含沙量、 改善机组工况,增加发电时间,提高水量利用率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增加了发电效益,每年汛期的发电量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针对叁门峡 水库汛期多目标综合化调度,将遗传优化算法与神经网络快速预测淤积 量计算模型相结合,建立了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计算模型。将遗传算法 和神经网络相结合来寻求在满足防洪限制水位的要求下发电与排沙的 协调关系。7) 提出了黄河水沙联合调度水库群等的多种基本联合模式和调度关键技 术路线。

陶虎[3]2005年在《高含沙水流对中小水库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研究高含沙水流对中小水库的影响,本文对解放沟水库的淤积原因、防淤减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高含沙水流给中小水库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由于高含沙水流的作用,水库兴利库容和防洪库容不断减小,导致水库综合效益降低,蓄水的短缺已经影响到工农业发展。北方地区缺水、干旱,水库淤积问题也日益严峻,如何恢复库容,确保水库的运行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多年实测资料建立水库预测淤积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预测水库淤积变化规律,可为水库管理提供参考。解放沟水库实例表明,该水库30年内3次加高加固大坝仍不能满足下游用水的需求,其主要原因就是汛期高含沙水流对水库影响大。说明加高大坝并不能长期解决库容问题,对中小型水库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因此,找出一个适合北方多沙流域防淤减淤的工程措施是水利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本文探讨了高含沙水流的异重流现象及排沙特点;研究了北方地区中小水库的淤积过程、淤积形式以及水库异重流的运动特性;并采用经验公式法计算一次异重流排沙量及预估出库沙量。本文研究认为,溯源冲刷是中小水库减淤的一种较好方式,在不同水位下产生的冲刷效果是不同的,尤其是在长期的淤积下,水库库底的泥沙孔隙率越来越小,抗冲能力逐年增强;低水位运行产生的冲刷效果和淤积物的抗冲特性密切相关。 对于中小水库,泥沙问题较为突出,直接影响到水库的安全和效益。因此,分析冲刷和抗冲特性,建立淤积密实的计算方式和冲刷方程及有效的预估淤积模式,及时采取适合的工程措施进行库容恢复等,可为工程管理提供淤积数据,对中小水库的防淤减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马斌[4]2005年在《基于信息技术的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信息化时代水利事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水资源管理必须调整治水思路,转变治水方针,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实现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是这个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论文应用信息技术中的框架技术、中间件技术,结合网络技术、GIS技术、可视化技术,加之水资源开发利用专业知识,对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几个重要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研究依托:国家863项目“面向水利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件及其在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中的应用”、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基于中间件系统服务平台的水资源调度管理模式研究”和陕西省自然基金资助项目“构件技术支持下的水资源调度管理模式研究”。 研究内容如下: 1) 基于中间件技术,建立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数字信息系统框架——“数字渭河”。这是实现渭河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途径。“数字渭河”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公用平台叁部分内容。把应用系统选定在服务平台之上,使渭河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有了技术保障。 2) 结合西安地区水资源调度管理实际,基于构件模式,把调度管理系统分布式组织,实现了多种需求的决策支持,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方法把系统的客观实在抽象为对象并构件化;处理问题可视化,图形与数据统一,可以使系统动态仿真模拟;构件模式开放性的逐步扩充完善,将为由构件组建的应用平台增加内容。 3) 以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为理论基础,研究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及引发的相关问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分析流域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提出水资源短缺应对技术措施,研究水资源风险调控策略。 4)运用水利信息化技术在渭河流域进行防灾减灾管理应用研究。洪灾是渭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对“洪水管理”己越来越引起了重视。依据防洪减灾决策理论,研究了防洪决策支持系统,提出了流域防洪减灾措施、防洪减灾系统结构与功能,并建立了石头河水库汛期运用方式决策支持系统框架. 5)泥沙问题是渭河治理的症结,泥沙处理得失是渭河治理成败的关键。根据渭河水沙条件的变化,结合网络技术、Gls技术、可视化技术、中间件技术以及水文泥沙信息资源,开发较完善的泥沙研究决策支持和可视化模拟仿真系统,并分析论证了渭河水沙量对宝鸡峡灌区水资源利用所产生的影响。 6)作为渭河支流域治理的范例,在洪水管理、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的研究中引入GIS技术,以渭河支流域西安野生动植物园的防洪规划、水土保持以及生态恢复为实例,开发了实用 GIS系统。实现了图上操作的基本功能,为直观、方便、可视化的系统管理小流域提供了参考。 由于渭河水资源的管理涉及许多复杂问题,水利信息化建设正在开展,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在水利业务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目前的应用研究方向。本论文的相关研究仅是开始,实现渭河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现代化还需要做大量上作。关键词:水资源管理、水利信息化、渭河流域、中间件技术注:本论文研究得到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构件技术的水资源调度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中间件系统服务平台的水资源调度管理模式研究”及国家863项目“面向水利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件及其在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的依托和资助.

张勇[5]2007年在《淤地坝在陕北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中地位和作用研究》文中认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是陕西省乃至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也是我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区域内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日趋恶化,并引发了沙尘暴、黄河断流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多年的水土流失防治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在有效减少入黄泥沙,防治黄河水患,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根据研究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及水土流失特点、危害以及淤地坝产生、发展和淤地坝建设管理情况等相关资料收集整理,通过对陕北淤地坝建设与管理经验和存在问题较为系统的学习总结,在对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发展淤地坝的自然条件、社会有利条件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从陕北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思路,初步研究了淤地坝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中的地位、作用和效益,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快陕北淤地坝建设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意见。

郭雨华[6]2009年在《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文中指出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实施八年,工程效益的好与坏,是项目决策与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家林业局决策启动了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课题。该课题选择了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陕西吴旗县、安塞县、山西中阳县、甘肃定西县、河北涉县、内蒙古卓资县等9个工程县作为效益监测与评价的基地,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评价。本文以9个工程县中的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叁个工程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试验监测、遥感影像分析等手段方法,统计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并结合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从分析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入手,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物种多样性分析不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地从低龄林向高林龄的发展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经历了一个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低-高-低”、而优势度、均匀度“高-低-高”的变化过程。在退耕还林植被演替发展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并不呈单调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因此,在进行植物组成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性。2、以土壤剖面特征指数、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团粒、大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CEC、PH值等参数为指标,评价退耕还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时间的延伸,退耕还林还草地不断从农耕地剖面向天然次生林地剖面的层次发育过渡,理化性质越来越接近于天然林地。3、水文效应分析表明,植物群落植冠层截留量、枯落物持水量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大。枯落物容水量与枯落物厚度、枯落物蓄积、退耕年限、生物量相关性显着。4、以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退耕还林不同时期TM影像数据为基础,对退耕还林各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耕地面积均减少,从退耕还林前到2007年,分别减少了0.79%、2.5%、0.08%;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8.89%、2.07%、0.43%,大通县草地面积减少了6.78%,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导致草场退化,未利用地减少了2.25%;盐池县草地面积增加了1.61%,未利用地减少了约3%,部分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场;奇台县草地面积由2000年的9.26%增加到2007年的13.03%,未利用地减少了4.17%。5、按盐池县不同乡镇边界将盐池县划分为不同空间地域单元,提取并分析了不同乡镇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揭示了该区荒漠化发展程度的地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盐池县从北向南荒漠化程度总体上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6、采用机会成本法、恢复费用法等方法,计算出大通县2000~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3.14亿元;盐池县2000~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7.61亿元;奇台县2000~2006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3.77亿元。7、采用典型调查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

张永江[7]2005年在《札林川小流域坝系工程建设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风沙区过渡地带的典型小流域——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大河塔乡札林川小流域自然状况、社经情况、水土保持治理现状、沟道坝系工程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从札林川小流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水土保持现状、沟道淤地坝现状布局、防洪能力、存在问题等方面,分析了该流域建设淤地坝的条件和对治理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解决“叁农”问题的现实意义,在充分考虑坝系建设现状、建坝资源、交通、筑坝材料、技术力量和群众基础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蓄洪拦沙和淤地生产两大目标,依据淤地坝建设、设计的有关技术规范,设计了两套坝系建设方案,对两套方案从相对稳定、防洪能力、防洪保收能力、经济效益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评价,选择了在不减少坝控面积、不降低防洪标准的情况下,减少骨干坝的数量,加大骨干坝规模的坝系建设方案,供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使用。该方案水土保持防洪拦沙效果好,满足当地基本农田建设需要,经济效益较高,符合札林川自然条件和社会实际情况。这些研究,不仅为札林川小流域坝系建设提供了科学的建设设计方案,而且也为类似的风沙区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过渡地带的同类地区类似地貌特征的小流域的坝系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甘启娣, 周林, 周祥林, 梅志宏, 张云杰[8]2010年在《大朝山水电站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朝山水库上游梯级为具有年调节能力的小湾水库,本次大朝山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研究仅针对小湾水库蓄水运行前。为了在小湾水电站投产前,合理利用大朝山水库调节库容,科学利用洪水资源,在不影响水库自身及上下游防洪安全、不增加水库淹没的前提下,进行大朝山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研究,从水库泥沙淤积、水库淹没、能量指标、上下游防洪安全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拟定大朝山水电站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方案;通过抬高水库汛期运行水位,以减少电站受阻容量,达到增加电站汛期出力,缓解云南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的目的。

崔征良[9]2009年在《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她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叁秦文化,而且对华夏文明的形成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渭河流域出现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沙条件恶化、水质污染严重、河流生态系统恶化等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已成为关中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制约瓶颈。因此,在进一步查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生产应用价值。本文结合《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规划编制》课题项目,对渭河流域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平衡分析及配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果:⑴水资源评价按水资源分区与行政分区对陕西省渭河流域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入、出境及过境水量、水资源质量及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了系统评价。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调查统计了渭河流域现状年供水设施及供水能力、分析了供用水现状及变化趋势以及现状水平年供需平衡关系,对流域地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⑶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与配置通过分析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综合考虑我省渭河流域的基本水情和发展需要,对现状及规划水平年需水进行科学预测。充分考虑技术经济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开发不同水源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结合渭河流域实际,预测不同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下可能的供水量。根据需水、供水预测结果,对渭河流域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关中地区未来水源安排主要考虑城市用水、工业用水、重点区域农业及生态环境用水。根据分析,在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10亿m3后,到2020年渭河流域仍然缺水15亿m3。因此在充分挖掘当地水源潜力的基础上,实施区外调水是必需的。规划在2011年建成引红济石调水工程、在2009年前开工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在2012年先从汉江支流子午河调水5亿m3,使严重缺水局面得到缓解;2012年后,继续实施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最终实现从汉江干流再调水10亿m~3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渭河流域的缺水问题。

李柏山[10]2013年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江流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分布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占长江流域技术可开发量的7.2%。开发汉江流域水资源是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汉江流域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之必需。但当前过快的水资源开发速度,导致汉江水资源开发面临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流域内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生态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同时影响到汉江流域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从流域层面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健康影响研究,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及科学依据。本论文以汉江为对象,研究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水电梯级开发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汉江水华发生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基于距离指数法的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等级状态为:从流域来看,汉江全流域为“中等”,上游流域为“较高”,中游流域为“中等”,下游流域为“中等”;从地区来看,汉中市、安康市、十堰市、商洛市、神农架林区为“较高”,应城市、汉川市、南阳市、武汉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为“中等”,荆门市为“较低”,襄阳市为“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资源产生巨大影响,对中下游流域影响更为强烈,汉江中下游水资源承载力较上游下降明显。采用GIS技术,结合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分析,将计算结果集成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图。此外,建立了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2010-2040年不同方案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变化率,提出了包括开源、节水、治污等措施的的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高的最优方案。(2)构建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显示:从流域来看,全流域为“较低”,上游流域为“中等”,中游流域为“较低”,下游流域为“较低”。从地区来看,神农架林区为“较高”,汉中市、十堰市、商洛市、安康市为“中等”,汉川市、荆门市、南阳市、应城市、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为“较低”,襄阳市、武汉市为“低”。采用GIS技术,结合水环境承载力综合分析,将计算结果集成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图。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环境各承载指数均有影响,造成汉江中下游水环境承载指数呈显着下降。此外,构建了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2010-2040年不同方案下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变化值,提出了新建引水工程、供水管网改造、新建污水处理厂相结合的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调整方案。(3)在分析汉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框架的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汉江干流梯级大坝的逐步开放,汉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水电梯级开发将会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水电梯级开发对汉江生态环境的压力影响较为明显,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在王甫洲和黄金峡运营时期呈现下降趋势,在崔家营电站运营后,由于防洪功能和水资源调节功能的增大而使得生态系统综合功能有所改善,但随着大坝的增大使得生态系统综合功能又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将标准化后的各个水电开发阶段的压力指数和汉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指数利用SPSS进行拟合分析,建立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定量预测汉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程度。(4)对汉江流域水华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汉江水华的发生主要受到气象、水文、水质和社会经济系统因素影响的结论。根据汉江水华发生的限制条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影响汉江水华发生的显着因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汉江仙桃段和武汉段多个影响因子间的线性回归方程,进一步确定影响水华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基于响应面分析建立汉江仙桃段和汉江武汉段水华发生年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汉江仙桃段和武汉段水华可能发生的限制条件。此外,构建汉江流域水华发生系统动力学模型,选取气温、流量、流速、总氮、氮磷比和COD排放量这6个指标作为决策变量。通过改变决策变量的值来得到不同方案下相关指标的模拟结果。再将模拟结果进行量化即可得到不同方案下藻类细胞数量的大小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实施引江济(补)汉工程、丹江口水库与引江济汉工程联合调度、加大治污力度、实施生态补偿与湿地保护相结合,可使得全流域的水华发生的可能性大幅下降,对汉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有了很好的促进作用。(5)构建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显示:从流域来看,全流域为“中等”,上游流域为“中等”,下游流域为“较低”,中游流域为“较低”;从地区来看,安康市为“较高”,十堰市、汉中市、神农架林区、商洛市、潜江市为“中等”,武汉市、荆门市、仙桃市、南阳市、汉川市、应城市、襄阳市、天门市均为“较低”。采用GIS技术,结合水生态承载力综合分析,将计算结果集成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图。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流域水生态各承载指数均有影响,造成汉江中下游水生态承载指数呈显着下降。此外,构建了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2010-2040年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变化情况。(6)构建基于综合健康指数法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显示:从流域来看,全流域为“不健康”,上游流域为“亚健康”,中游流域为“不健康”,下游流域为“不健康”;从地区来看,汉中市、神农架林区、安康市、十堰市为“健康”,商洛市、荆门市为“亚健康”,南阳市、汉川市、应城市、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襄阳市、武汉市均为“不健康,,。说明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均有影响,并造成汉江流域中下游生态系统健康程度下降明显。采用GIS技术,结合生态系统健康综合分析,将计算结果集成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分布图。此外,构建了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2010-2040年不同方案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标变化值,提出了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调整方案。

参考文献:

[1]. 陕西省水库泥沙淤积状况与蓄水能力分析[D]. 王会让. 武汉大学. 2004

[2]. 黄河水库水沙联合调度问题研究[D]. 张金良. 天津大学. 2004

[3]. 高含沙水流对中小水库的影响[D]. 陶虎. 西安理工大学. 2005

[4]. 基于信息技术的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研究[D]. 马斌. 西安理工大学. 2005

[5]. 淤地坝在陕北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中地位和作用研究[D]. 张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6]. 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D]. 郭雨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09

[7]. 札林川小流域坝系工程建设方案研究[D]. 张永江. 河海大学. 2005

[8]. 大朝山水电站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研究[C]. 甘启娣, 周林, 周祥林, 梅志宏, 张云杰. 南方十叁省(区、市)水力发电学会秘书长会议论文集. 2010

[9].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研究[D]. 崔征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10].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 李柏山. 武汉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陕西省水库泥沙淤积状况与蓄水能力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