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古汉语虚词试题及备考启示_触龙说赵太后论文

2005年高考文言虚词试题探究及备考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虚词论文,文言论文,启示论文,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高考,全国有14个省市自主命题。语文试卷共16套,除全国Ⅱ卷之外,其余的15套试卷中均有一题考查了“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试题解读

1.全国Ⅰ卷(8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附图

本题考查了四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之”“焉”“所”“为”。所选的四组八个句子全部出自试卷所给的文言语段(北史·裴侠传)。A项中的“之”都是代词,译为“他(它)/他们(它们)”。B项中的第一个“焉”是语助词,不译;第二个“焉”是代词,代指裴侠。C项都是“所”字结构。D项的“为”都是“替、给”之意。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解答此题,首先要将这四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烂熟于心,可用已知代入未知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看意思是否一致。

2.全国Ⅲ卷(8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附图

此题采用“选文一句,课本一句”的形式设题,涉及的课文有《六国论》《廉颇蔺相如列传》《孔雀东南飞》《庄暴见孟子》。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中虚词的掌握程度和知识的迁移能力,故熟练掌握虚词的用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A项中的“其”都是代词,译为“他的”。B项中的第一个“之”是助词,译为“的”;第二个“之”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中的“因”都是连词,可译为“于是,就”。D项中的“以”都是介词,可译为“把”。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

3.北京卷(7题)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附图

此题也是采用“选文一句,课本一句”的形式设题,与全国Ⅲ卷不同的是,涉及了《考纲》规定18个虚词以外的“更”和“相”。A项中加点的“更”,都是“又、另”的意思。B项中加点的“之”,前者是代词,第三人称,指庆封,译为“他”;后者为助词,构成动宾倒装式,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C项中加点的“以”,前者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对象,可译为“用”或“把”,“以为”即“以(之)为”,意为“把这种(做法)当作”;后者为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D项中加点的“相”,前者表示动作行为上的关联,可译为“互相”;后者表示行为动作偏指一方。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

4.天津卷(12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附图

此题也是采用给出四组八个例句(选文一句,课本一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找出异同的方式进行考查。涉及的课文有《寡人之于国也》《愚公移山》《孟子见襄王》《六国论》。A项中第一个“于”是介词,译为“在”;第二个“于”是介词,译为“到”。B项第一个“之”是代词,代指击剑;第二个“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C项中的“而”都表示修饰关系。D项中第一个“与”是介词,译为“跟(庄子)”;第二个“与”是动词,译为“结交,交好”。此题的正确答案是C。

5.上海卷(18题)

下面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 )

A.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

B.以谢平昔奖进

C.得以文字相乐之意

D.以成其德耳

这是与其他14套高考试卷测试虚词用法不同的一道题。此题只涉及一个词“以”的用法,所给的4个句子都是选文中所出现的,要求选出所给的4个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此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平时的学习、复习中,对于文言常用虚词,要加强积累,每一个虚词的常用义项都要铭刻于心。A.介词,凭借。C.介词,用。B、D皆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D。

6.广东卷(10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附图

此题考法同全国Ⅲ卷(课本一句,选文一句),考查虚词“与”“且”“以”“而”的意义和用法,涉及的课文有《促织》《滕王阁序》《齐桓晋文之事》《五人墓碑记》。B项中第一个“且”为“将要”之意,后一个“且”为“尚且,还”之意。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

7.重庆卷(11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附图

此题考法同全国Ⅲ卷和广东卷。四组八句,比较异同,考查虚词“以”“其”“与”“而”的意义和用法。涉及的课文有《病梅馆记》《逍遥游》《庄暴见孟子》《触龙说赵太后》。解题时,可用已知代入未知句中,联系上下文看意思是否一致;也可以通过句中的位置来判断,还可通过语法结构来判断。A项中“以”都是介词,可译成“凭,凭借”。B项第一个“其”是副词,可译为“大概”;第二个“其”是代词,可译为“它的”。C项“与”都是介词,可译为“和、跟”。D项“而”都表转折,可译为“可是、却是、但是”。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

8.山东卷(12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附图

此题考法同北京卷、天津卷。考查虚词“以”“其”“乃”“与”的意义和用法。涉及的课文有《归去来兮辞》《屈原列传》《齐桓晋文之事》《齐人有一妻一妾》。A项中第一个“以”是表目的的连词,译为“来”;第二个“以”是介词,译为“用”。B项中第一个“其”是代词,译为“她的”;第二个“其”是指示代词,译为“那些”。C项中第一个“乃”译为“于是、就”;第二个“乃”译为“才”。D项两个“与”都是介词,可译为“和、跟”。此题的正确答案是D。

9.江苏卷(10题)

文中“为开救”的“为”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B.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此题的考法是从所考的文言语段中提供例句,给出四个选项,要求选择与例句中的文言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的一项。所给的四个选项都是教材中的内容,涉及的课文有《五人墓碑记》《季氏将伐颛臾》《齐桓晋文之事》《报任安书》。例句中“为”是介词“替”,A项与之相同;B项中的“为”意为“成为”;C项中的“为”意为“因为”;D项中的“为”表被动。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

10.浙江卷(12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附图

此题考法同北京卷、天津卷和山东卷。考查虚词“则”“以”“且”“之”的意义和用法,涉及的课文有《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梦游天姥吟留别》《五人墓碑记》。A项第一个“则”为连词,表转折,译为“可是、却”;第二个“则”表结果,可译为“便,那么”。B项两个“以”均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C项第一个“且”可译为“况且”,第二个“且”可译为“暂且”。D项第一个“之”为结构助词,可译为“的”;第二个“之”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

11.福建卷(6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附图

此题考法同北京卷、天津卷、山东卷和浙江卷。考查虚词“为”“以”“而”“焉”的意义和用法,涉及的课文有《伶官传序》《虎丘记》《报任安书》《寡人之于国也》。A项第一个“为”是介词,可译为“因为”;第二个“为”是介词,可译为“被”。B项第一个“以”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第二个“以”是介词,可译为“因为”。C项两个“而”都作连词,表转折。D项第一个“焉”是代词,相当于“之”;第二个“焉”为助词,不译。此题的正确答案是C。

12.辽宁卷(12题)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附图

此题考法同全国Ⅲ卷、广东卷和重庆卷,考查虚词“为”“于”“之”“以”的意义和用法,涉及的课文有《鸿门宴》《触龙说赵太后》《逍遥游》《齐桓晋文之事》。A项的“为”都是表被动。B项的“于”都是介词,译为“对于”。C项的“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第一个“以”是介词,译为“把”;第二个“以”是介词,译为“用”。此题的正确答案是D。

13.江西卷(12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附图

此题考法同全国Ⅲ卷、广东卷、重庆卷和辽宁卷。考查虚词“且”“也”“因”“以”的意义和用法,涉及的课文有《信陵君窃符救赵》《报任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陈情表》。A中“且”分别是“姑且/将要”的意思。B项中“也”表判断。C项中“因”均为“于是,就”之意,D项“以”均为“因为”之意。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

14.湖北卷(12题)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附图

此题考法同北京卷、天津卷、山东卷、浙江卷、福建卷。考查虚词“以”“所”“而”“之”的意义和用法。涉及的课文都是《促织》。A项中前一个“以”是介词“把”;后一个“以”是“因为”。B项“所”都是“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C项第一个“而”表修饰关系;第二个“而”表转折关系。D项第一个“之”是代词“他”;第二个“之”是助词“的”。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

15.湖南卷(12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

A.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

B.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

C.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

D.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

此题在题型上类似于江苏卷,提供例句,从选项中选取用法相同的一项。所不同的是,江苏卷的四个选项来源于课本,而湖南卷的四个选项则直接来自于所给的文言材料《记旧本韩文后》。A项中的“之”是代词,代书。B项中的“之”是助词,可译为“的”。C项中的“之”是助词,可译为“的”。D项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此题的正确答案是D。

命题探究

古人说:学会之乎者也矣焉哉,可以为文矣。文言虚词是构成文言语句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虚词使用频率高,是表示词法的一种手段,要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学习掌握一定量的文言虚词,是十分必要的。

纵观2005年高考15道文言虚词测试题,可以发现:文言虚词的命题都放在文言文阅读中进行。材料来自课外,既考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也考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即词性在文中所起的语法,语气作用)。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关系密切,考查中常常是二者并提。从今年高考文言虚词试题特点来看,选取的都是对文意理解有所影响的虚词,侧重考查的是在具体语境中对虚词意义及用法的把握能力。都是单选题,采用比较的形式,即挑出在不同语境中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往往是一句来自所选的文言语段,一句来自课本,重点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

2005年高考15道文言虚词测试题,考查的题型主要有三类:

1.以上海卷为代表

一题四个选项就考了一个虚词。比较从所给文言语段中挑选的四个句子中“以”含义相同的两项。

2.以江苏卷和湖南卷为代表

从选文中选出一个例句,再从课本中选取四个句子构成四个选项,选择与例句中的文言虚词“为”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湖南卷的12题,题型同江苏卷的10题,有所区别的是,湖南卷的四个选项都来自于试卷所提供的文言语段之中。

3.最常见的题型

比较、判断、选择在不同句子中相同文言虚词意义、用法的异同。命题形式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其二是: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005年高考15道文言虚词测试题,考查到的虚词有:之、焉、所、为、其、因、以、更、相、于、而、与、且、乃、则、也,共16个。

其中,考试频率最高的词是“以”,有11套试卷考查到;其次,是“之”,有8套试卷涉及;再次,是“而”,出现在5套试卷之中。“为”和“与”有4套试卷考查到,“因”“其”“且”有3套试卷考查到,“焉”“所”“于”有2套试卷考查到。其余的:“乃”“则”“也”“更”“相”各有1套试卷考查到。

2005年高考15道文言虚词测试题所涉及的课文有:《六国论》《孔雀东南飞》《庄暴见孟子》《信陵君窃符救赵》、《游褒禅山记》《寡人之于国也》《愚公移山》《孟子见梁襄王》《促织》《滕王阁序》《齐桓晋文之事》《五人墓碑记》《病梅馆记》《逍遥游》《触龙说赵太后》《归去来兮辞》《屈原列传》《齐人有一妻一妾》《季氏将伐颛臾》《报任安书》《过秦论》《梦游天姥吟留别》《伶官传序》《虎丘记》《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陈情表》等。

备考启示

1.从今年的“考情”中我们可以看到,文言文复习一定要立足课本,重视课本,教材中要求背诵或熟读的篇目都应按要求去做,以便积累更多的感性材料,为理解和掌握各类常见的文言虚词打下基础,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体会各类虚词在句中所表达的感情、语气和情味。读多了,背多了,有了语感,就会触类旁通,万万不可将课本这一丰富宝贵的资源抛在身后,弃之如敝屣。消化课本,以熟带生,如果能记熟课本中常见的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与之相应的要考的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就好辨析了。

2.在全面了解虚词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考试大纲》所列出的18个虚词,结合例句,弄清其多种意义与用法,一个一个地落实、过关。要在具体语境中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不要孤立地背诵文言虚词的字典意义。对高考试卷中重现频率较高的几个虚词要重点对待,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对虚词不同意义和用法要活学活用。既要常读精思、全面掌握,也要结合练习题的实际语境正确对接,在练习中落实巩固,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标签:;  ;  

2005年高考古汉语虚词试题及备考启示_触龙说赵太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