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结构技术;结构作用;应用原则 ,然后分析了智能化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调试基础;调试原则 ;现场调试 。
关键字: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工程; 正文:
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环保的智能设备的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相比传统变电站其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检测等工作都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更高的工作效率。在智能化变电站发展过程中自动化系统结构和工程调试技术的应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效果,因此变电站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注重对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及其工程调试技术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促进智能变电站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一、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
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中比较重要的分析对象主要有 结构技术、结构作用、应用原则、结构功能、结构特点等。以下从几个 方面出发,对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
(一)结构技术
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结构技术是在传统变电站的综合自 动化系统结构技术前提下进行继承与发展而出现的。智能变电站的 自动化系统结构技术相比后者具有更强的完整性、数字性和连接性 并且其工程应用方式的标准化程度也更高,从而更加有利于智能变电站系统的有效扩展、维护和更新,最终能够更好地促进变电站智 能化工作的逐步实现。
(二)结构作用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作用主要体现在站内的一次设 备上,这意味着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基本作用是更好地保 障一次设备安全并且有效满足电网的运行方式和运行要求并且能 够更好地以此为基础促进无人值班、数据整合等智能化功能的合理实现。
(三) 应用原则
通常来说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应用原则主要是系统 结构的三层二网并且按间隔配置原则。这一原则的主要含义是指自 动化系统智能设备应当按照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等三层分别进 行布置,并且自动化系统应当按照一次设备对象通过相应间隔的间 隔层实现设备的间隔、保护、测量、控制等智能变电站的基本功能。
二、智能化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
智能化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能够对变电站工厂运作的各个环 节与流程实时进行有效的调试和监管,以切实提升智能变电站的运 行水平,增加变电站经济收益。智能化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在智能 化变电站运行活动中的应用具体来说包括调试基础、调试原则、现 场调试活动等三方面。要深入理解智能化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应 当从这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调试基础
在智能化变电站中采用工程调试的方式,是以自动化系统具体工程运作活动为工作对象的。一般来说,变电站为了优先实现工程建设与完善的目标,就会将工程调试技术运用于建设活动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 智能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应当以自动化系统及其智能设备软、硬件的集成工程建设活动为前提和基础,以变电站一次设备为对象,为了实现变电站功能的有效应用发挥而实时进行调试。与此同时,系统设备集成、调试分系统技术等都属于工程调试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智能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及时有效地满足智能变电站从监控、操作到信息安全、检测排查等各个方面的技术要求。
(二)调试原则
工程调试原则能够有效指导智能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的实际应用活动,因此在工程调试活动中占有不可获取的重要地位。工程 调试原则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特点分析与指导探究调试的 内涵与目的两方面。在实际工程调试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如果发 现变电站目标智能设备需要重新更新配置,这就说明自动化系统的 集成工作并未完全完成,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 工程调试人员应当在对职能设备进行配置更新的基础上调校智能 设备。系统工作调试过程中,工程调试人员对单体设备进行合格调 试后,还应当对所有的系统设备从整体上再进行调试检测。此外, 原则上工程调试人员在调试工作中只能修改单体设备的定值和参 数,在调试活动的最后,工程人员应当核实自动化系统各组成部分 设备软配置的完好性和有效性,用以检验整个系统设备硬件配置的完整性。
(三)现场调试
现场调试工作是智能变电站工程调试技术应用的核心与重点。 在现场调试过程中,工程调试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工程调 试人员应在及时对现场环境条件做出判定,检查网络的有效通信情 况与相关电力设备的使用情况,在满足调试要求情况下才能正式开 展调试工作,检查过程中,工程调试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 系统设备的软、硬件配置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标准化数据的系 统设备才能投入使用;其次,工程调试人员应当注意工程现场设备 的命名与调度文件的可靠性,应当注重站控层设备与数据库的有效 效,对于失效的设备、文件与数据均应及时摒弃并进行更新。在此基 础上,工程调试人员通过安装相关应用软件,重新配置变电站自动 化系统的各项功能界面,着力在现场调试试验中促进智能变电站工 程调试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国强,段振坤,任俊等.一种面向智能变电站过程层光缆的智能标签技术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21):143-147.
[2] 戴志辉,张天宇,刘譞等.面向状态检修的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16):14-21.DOI:10.7667/PSPC151518.
[3] 刘明忠,童晓阳,郑永康等.智能变电站配置描述虚端子多视角图形化查看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22):104-109,144.DOI:10.7500/AEPS20150203007.
[4] 詹智华,詹荣荣,陈争光等.基于EPON网络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5):102-107.DOI:10.7667/PSPC150768.
[5] 林平.浅谈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及其工程调试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8):48-48.
[6] 朱明嘉,侯元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结构的选择[J].电世界,2016,57(4):9-13.DOI:10.3969/j.issn.1000-1344.2016.04.003.
论文作者:魏延路,许凯,田保坤,秦福宁,万基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工程论文; 结构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