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与阿尔茨海默病分子流行病学关系论文_段朝晖,张敏,周荟姣,覃芸婕,李洁,赵文雯,沙丽娟,高越,唐

长沙医学院,湖南长沙,邮编410219

作者简介:段朝晖,(1998年1月—),长沙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在校生,邮箱:d.z.h1997.10.19@qq.com

通讯作者:夏彦昌,长沙医学院教师

基金项目:长沙医学院2017年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长医教[2017]18号-052;湖南省教育厅2017年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7C0218)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为临床提供预防和治疗的依据。方法 收集长沙市某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120名为实验组,以同期非神经系统异常,非代谢异常入院的120名患者为对照组。按照统一制定的标准收集患者资料,定期进行随访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Tau蛋白含量,比较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有无显著性差异。比较两组血浆中Tau蛋白含量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病程与血浆中Tau蛋白含量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组与对照组两组血浆Tau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 2型糖尿病病程不同,血浆Tau蛋白含量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程越长,血浆Tau蛋白含量越高。结果 2型糖尿病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

关键字:阿尔茨海默病 ;2型糖尿病;分子流行病学关系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渐进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为主要表现,与年龄密切相关的常见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2型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和胰岛素血症为主要特征,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人们检测到胰岛素可通过血-脑屏障以及有胰岛素受体存在于大脑中,且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在对 AD 病理机制的认识中, AP 和NFT 的形成是相互关联的多因素过程, 而神经损伤的机制则涉及金属内稳态、线粒体功能、胰岛素抵抗和血脑屏障改变等复杂和长期的过程. 当长期的神经损伤积累超过了大脑“认知储备”的代偿能力后, 病人则逐渐显现 AD 的临床症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长沙市内明确诊断的老年痴呆并发Ⅱ型糖尿病的患者120例其中男性68名,女性52名。糖尿病病程3年以下43人,三年至十年37人,10年以上40人。以同期非神经系统异常,非代谢异常入院的120名患者为对照组,如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外伤等,其中男性70列女性50列。按照统一制定的标准收集患者资料,定期进行随访研究。其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失访标准具体如下。

(1)纳入标准:符合老年痴呆并发Ⅱ型糖尿病诊断标准者,不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年龄在60岁及以上老人平均年龄在69岁;常住居民(居住时间超过6个月);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2)排除标准:有晚期、严重或不稳定的其他疾病,如肺衰竭、贫血、慢性电解质紊乱、重金属中毒史,影响量表结果评估;引起脑功能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史(帕金森病及综合征、感染性脑病、脑肿瘤、慢性肝性脑病、慢性尿毒症性脑病),排除头部外伤史;目前诊断为活动性癫痫;有精神病史或检查前1月内服用影响认知功能的精神药物或其他药物。

(3)失访标准:未按规定接受干预者,无法判断效果者;资料不全者影响效果判断者;干预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而不能坚持者;干预过程中不配合者。

1.2 研究方法

以2型糖尿病病例120名为病例组,以同期非神经系统异常且非因代谢异常入院,如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外伤等入院的120名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Tau蛋白含量,比较两组血浆中Tau蛋白含量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病程与血浆中Tau蛋白含量的关系。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原理:它采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待测物与酶连接,然后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用于定量测定。测定的对象可以是抗体也可以是抗原。在这种测定方法中有3种必要的试剂:①固相的抗原或抗体(免疫吸附剂) ②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标记物)③酶作用的底物(显色剂)测量时,抗原(抗体)先结合在固相载体上,但仍保留其免疫活性,然后加一种抗体(抗原)与酶结合成的偶联物(标记物),此偶联物仍保留其原免疫活性与酶活性,当偶联物与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抗体)反应结合后,再加上酶的相应底物,即起催化水解或氧化还原反应而呈颜色。其所生成的颜色深浅与欲测的抗原(抗体)含量成正比。 这种有色产物可用肉眼、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也可以用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加以测定。其方法简单,方便讯速,特异性强。

1.3 统计分析

本实验利用Revman5.0软件和STATA软件;当分子为零的情况时,使用连续校正的方法;H检验和I2检验进行异质性检测;通过Egger回归检验计算荟萃分析的发表偏倚。

2 结果

1、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浆中Tau蛋白含量差异

表一 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浆中Tau蛋白含量差异

2、比较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中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X²= 6.366 P=0.012 OR=3.116 可知两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二 2型糖尿病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

3、通过比较糖尿病组与对照组中不同病程的血浆中Tau蛋白含量,了解不同病程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

表三 2型糖尿病病程与血浆中Tau蛋白含量关系

3.讨论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eases,AD)是一种正在逐步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已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大脑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减弱,学习记忆及行为能力下降。2型糖尿病与AD关系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其可能为:(1) 糖异常代谢产物降低蛋白的可溶性,通过蛋白间交联作用促进Aβ的沉积和异常tau蛋白形成,加重氧化应激等AD病理过程。(2) 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能促进神经元生长、调节tau蛋白的磷酸化,影响NFT的形成。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中IGF水平明显下降,引起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并且引起学习、记忆能力等认知损害。实验证实:胰岛素/胰岛素受体( I/ IR)信号级联系统正常运行是维持大脑血液运行和能量代谢正常的关键因素, β淀粉样蛋白前体(beta-amyloid p recursop rotein,APP)和tau蛋白的代谢也是I/ IR信号级联系统调控的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脑老化伴随该信号系统功能失常,会导致中枢神经内Aβ的积聚和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从而导致老化大脑更易患散发性AD。

参考文献

[1]朱向阳,牛保峰,董政协,黄怀宇. 2型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1,(10):1528-1531.

[2]石森. 2型糖尿病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探讨[J]. 继续医学教育,2012,(11):36-39.

[3]嘉勉. 阿尔茨海默病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相关[J]. 辽宁医学杂志,2004,(04):219-220.

论文作者:段朝晖,张敏,周荟姣,覃芸婕,李洁,赵文雯,沙丽娟,高越,唐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2型糖尿病与阿尔茨海默病分子流行病学关系论文_段朝晖,张敏,周荟姣,覃芸婕,李洁,赵文雯,沙丽娟,高越,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