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常见生理病害及其防治_番茄论文

番茄常见生理病害及其防治_番茄论文

番茄常见生理病害及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病害论文,番茄论文,生理论文,常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顶腐病、脐腐病

多发生在果实膨大期,在果实顶部开始水浸状产生黑褐色病斑,湿度大时发生腐烂,果实提前着色,是由于果实缺钙引起的。缺钙的原因有:①土壤缺钙;②土壤长期缺水干燥、土壤溶液浓度过高;③氨态氮、钾肥等肥料过多,影响了钙的吸收;④土壤呈酸性反应PH<6影响钙的吸收。防治措施有,增施有机肥,酸性土壤可用石灰调节,保持适宜的土壤浓度,适当控制氨态氮用量,在结果期,可用0.5%氯化钙喷新叶或新长出的花序,补充钙含量。

二、裂果

在果实发育后期出现的裂果有放射性裂果和环状裂果两种。原因有:①与品种特性有关;②在番茄着色期遇高温,强烈阳光直射在果实表面上,使果实表面的温度升高而造成的;③果实生长前期土壤干旱,生长缓慢,遇到水量过多,果肉迅速膨大生长引起的开裂。为防止裂果产生,应选择不易裂果的品种,在果实着色期合理灌水,摘心不可过早,打底叶不可过狠,以免果实受强光直射。可喷洒0.1%的硫酸铜、0.1%的硫酸锌可提高抗热性,增强抗裂。三、畸形果

畸形果是果实非正常的圆形,而呈椭圆形、多沟、2~3个长在一起,尖顶等。主要是由于花芽分化及发育时期,低温、多肥、水分及光照充足使生长部位养分积累过多,导致心室增多、心室排列无序。在碳水化合物、氮素化合物多时,持续5~6℃低夜温,容易引发畸形。预防措施有:防止夜温过低,冬季夜温在8℃以上;水分及营养调节适宜;大苗定植。

四、空洞果

空洞果是指果皮与果肉胶状物之间是空洞的果实。切开果实后可以看到胎座发育不良,果皮、隔层很薄看不见种子。产生空洞果原因:苗期高温弱光影响花粉发育或受精不良,胎座发育受抑制果皮胎座分裂所致;调节剂(激素)处理浓度过高也易出现此现象。在栽培中加强管理,提高环境控制技术,创造果实生长的适宜条件。

五、筋腐病

是果实肥大生长期的生理病害。果皮维管束坏死,果从果皮外面可见维管束变褐为黑筋腐;果皮组织多发糠,白筋部位具蜡制品似的光泽,硬化的为白筋腐。黑筋腐与日照不足、低温、多湿、缺K等不良条件有关。白筋腐一般认为是感染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的过敏反应,造成果实肥大过程异常。可采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避免缺钾,创造番茄正常生长的适宜条件来预防筋腐病的发生。六、日灼病

在夏季高温季节,由于强光直射,果尖部分温度上升,部分组织烫伤、枯死,产生日灼病。日灼病也是一种生理病害。天气干旱,土壤缺肥,处在转色期前后的果实,受强烈日光照射,致使向阳果面温度过高而引起灼伤。可采用增施有机肥料,增强土壤保水;在绑蔓时应把果实隐蔽在叶片间,减速弱阳光直射;摘心时,要在最顶层花序上面留2~3片叶子,以利覆盖果实,来减少日灼的发生。

七、开窗果

由果柄部至果顶部形成木栓化拉链状的长链,严重时,拉链状长线上裂口,胎座外露。开窗果多为果实肥大时雄蕊还附着在子房上引起的。一般认为开窗果是畸形果的一种。发生原因:①育苗期低温(5~7℃),或合并多N、多水;②苗床过密;③使用生长调节剂喷花促进坐果时,如果误喷到生长点上,则叶片变细,以后发生的果穗开窗果增多。预防措施:苗床温度白天20℃、夜10℃以上;保证苗期光合面积;避免生长调节剂喷到生长点上。

联系电话:0451-55199092

标签:;  ;  

番茄常见生理病害及其防治_番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