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研究视角与研究领域拓展——基于国际期刊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计学论文,视角论文,研究领域论文,期刊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视角对专业学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芝加哥学派将财务金融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引入会计研究,从而带来了实证会计研究的兴起,并推动了会计学研究的科学化。随着经济生活复杂和会计学科发展,会计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拓展。但是,受制于传统的研究思路,现有研究的主流视角仍然局限在实证经济学指引下的经验研究;曾经推动研究发展的研究视角逐渐成为限制会计研究发展的障碍。研究思路的局限性限制了会计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比如,Hopwood,2007;Hopwood,2008;Lukka,2010)开始提倡采用开放式的研究视角,从而为会计研究的深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了确定现有会计研究的视角,明确现有研究思路的不足和缺陷,本文选择国际期刊作为切入点,通过划分不同研究视角来确定现有会计研究范围,以拓展会计研究的领域,推动会计研究的发展。
一、研究动机与研究目标
研究视角是指某类学科研究人员共同接受和认同的一系列“假设(assumption)、概念(concept)、价值目标(value)和实现方式(practice)”(Merchant,2010)。“假设”为研究领域预设了边界,“概念”界定了研究对象,“价值目标”确定了研究的发展方向,因此研究内容不可能超过现有的研究视角范围。研究视角反映研究过程中所选择的基础理论。比如,魏明海(2003)选择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从公司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了公司理财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会计学研究中,最为常见的研究视角是经济学。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2005)中,Demski采用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将会计研究划分为“计量学派(measurement school)”和“信息学派(information school)”。
研究领域是指针对现有研究所涉及的内容进行细化分类,其目的是为了明确各种思路和关注重点。会计研究领域是在会计研究视角界定的研究边界内,对研究问题按照某种标准进行的梳理;划分研究领域的标准既可以是研究对象,也可以是研究方法,还可以是研究范围。会计研究领域的划分是为了研究内容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推进研究的深入。比如,潘飞(1998)按照研究对象将管理会计研究划分为管理控制系统、成本会计、成本管理和成本动因研究等四个领域。
从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互动来看,研究视角属于“思路导向”,决定了研究“广度”和“高度”;研究领域属于“问题导向”,决定了研究“深度”和“精度”。研究视角决定了研究人员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对于学科发展和建设更为重要。研究领域是以研究视角的理论基础为指引开展的具体研究,因此研究领域只能局限于既定的研究视角内。当研究领域发展至瓶颈阶段时,只有寻求研究视角的突破方能推动研究的深入。新的研究视角也将改变研究人员对于现有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扩展研究领域,将现有研究引向深入。比如,随着有效市场假说研究的不断深入,经济学视角下的研究无法解释频繁出现的市场异象,为此,研究人员引入行为心理学研究视角以推进研究深入;同时,行为心理学研究视角的引入也开辟了过度自信和心理账户等一系列新的研究领域。
现有文献对于会计研究的总结主要以研究领域为导向,根据特定问题涉及的研究领域或者研究国别进行分析,强调研究的“深度”和“精度”。以研究领域作为切入点对现有研究进行总结,虽然有助于同一领域内研究的深入,但是仅局限于既有的研究视角之内,容易出现“自我循环”的倾向,导致研究思路单一化,缺少创新。针对现有会计研究自我循环的现状,姜国华和饶品贵(2011)提出应当将会计研究拓展至宏观经济政策领域。这种建议有助于改变会计研究领域单一化的现状,但其思路仍停留于现有会计研究的经济学视角内,并没有开创新的研究视角,因此难以帮助会计研究实现实质性突破。
相对于现有文献对于研究领域的关注,针对会计研究视角的分析较少。由于缺少对于会计研究视角的归纳,难以从整体上明确会计研究的边界和范围,影响对于会计学科发展的认识,不利于会计研究广度的拓展和高度的提升。为此,本文将从研究视角对会计研究现状加以分析,明确现有研究的主流视角,探索相对薄弱的研究视角,以更好把握会计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开拓新的研究思路。
二、文献回顾
现有会计研究回顾以研究领域为主,比如,Shields(1997)对20世纪90年代管理会计问题的文献进行回顾;Diaz等(2004)对涉及西班牙的会计研究进行文献回顾;李爽和吴溪(2008)分析了国际期刊上发表的中国会计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回顾。这类研究以默认现有的研究视角为前提,系统地总结了特定研究领域的现有成果、存在的缺陷以及未来发展的前途。但是,这类研究均未触及研究视角的拓展,仍局限于既有的研究视角之内,尝试对增加现有研究的深度,而非拓展研究问题的广度。
现有文献对于会计研究的总结主要基于人为选定的会计期刊范围。比如,Boner等(2006)选择"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和"Accounting Review"等五种国际公认刊物作为分析对象,探讨会计研究领域在不同刊物间分布的差异。Prather和Rueschhoff(1996)选择1980-1993年间"Accounting Review"和"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等23种国际期刊,针对现有的国际会计研究,分析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研究国别的变化趋势。这种人为圈定备选刊物的方法,集中研究了现有会计研究领域的分布和研究方法的演进,但是却忽略了研究视角对会计研究的影响。会计期刊从产生到形成稳定的学术声誉,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发展过程中,期刊的风格通常会逐渐靠近主流的研究视角,从而确定学术地位。选择这类公认的主流学术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其所分析的对象只是在既定的研究视角下,在不同领域内开展的学术研究。虽然上述研究对于总结现有视角下的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但是会忽略正在逐渐兴起的研究视角。作为处于萌芽期的研究,其采用的研究视角可能突破现有主流研究的限制,从而被排斥在上述研究所选择的期刊范围之外。因此,主观圈定期刊范围的研究方法不适用于研究视角的分析。
从现有研究的数据取得方法来看,部分研究通过向会计学教师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比如,Brin等,1996;Lowe和Locke,2004)或者分析文章被引用的情况(比如,Tahai和Rigsby,1998;Brown,2003)来圈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期刊。这两种研究方法剔除了主观圈定期刊可能存在的偏差,但是仍然将研究对象限定在现有的主流研究思路内。就调查问卷方法而言,选择现有的会计学教师作为被调查对象,这与现有学术期刊的作者群体相同。虽然新兴研究视角也会在调查信息中有所体现,但是相对于主流研究而言,仍然会被作为反馈信息中的异常值而被剔除。就文章引用情况来看,相同研究视角下的研究更容易被引用,存在“自我循环”倾向,非主流视角下的研究则更容易被忽略。从严格意义上来看,上述研究更多地关注现有主流学术期刊本身,而非整个会计学科的发展趋势。因此,无论是以调查问卷还是以论文引用情况圈定研究期刊,仍然局限于现有的研究视角。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为了避免现有文献的局限,本文查询国外知名大学图书馆订阅情况来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会计期刊。鉴于国外大学数量众多,而英美的会计研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其他国家多以英美作为模仿的样本,因此,本文选择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和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等五所知名大学图书馆作为数据来源。牛津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代表英国的主流大学,前者是综合性大学,后者是专门性大学;对于美国学校的选择,基本上参照美国Business Weekly对商学院中会计学的排名确定。该排名比较客观公正,相对而言权威性较强,并且为学术界广泛接受。
选择知名大学图书馆作为数据来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此前研究的不足。由于图书馆的期刊旨在提供科研资料来源,因此覆盖面较广,主流和非主流的学术期刊均能够被收录其中。采用该数据来源更能从整体上来分析会计研究视角和研究来源。本文通过网络收集了五所院校图书馆网站上所显示的全部会计期刊列表,并按照研究视角进行分类。与李爽和吴溪(2008)的研究不同,本文并没有对图书馆的期刊列表进一步进行筛选。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狭窄“学术圈”对期刊研究视角所产生的影响。现有研究(Lee,1995,1997;Lee和Williams,1999)发现,主流会计期刊已经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作者群体,即狭窄的“学术圈”。狭窄的“学术圈”可能代表研究的主流视角,但是无法反映研究视角的整体范围。因此,对会计研究视角进行分析时,应尽可能扩大期刊的范围,避免研究样本选取过程中主观因素对结论产生影响。
不同的研究视角在假设、概念、价值目标和实现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也是区分不同学科门类的关键。因此,本文以研究所选择的基础理论归属的学科门类,作为区分不同研究视角的标准。关于学科门类划分存在不同的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广为接受的标准主要有:美国ISI数据库期刊所属的“社会与行为科学”标准、荷兰莱登大学(Leiden University)的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分类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从这些标准来看,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一般被视为社会科学的核心学科,且与我国教育部的学科划分相类似。此外,会计属于信息系统,为此信息技术也被作为主要研究视角之一。据此,本文将研究视角划分为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信息技术。
为了取得现有会计研究视角的数据,本文分别从期刊层面和文章层面进行分析。不同的期刊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不同的倾向性,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以吸引特定类型的作者。本文根据办刊宗旨来判断期刊在研究视角上的倾向性;当无法取得办刊宗旨时,以期刊的名称来加以推断。①表1列示不同研究视角下典型期刊。
除了期刊层面之外,本文还选择文章层面对会计研究视角进行分析。期刊的研究视角通常比较宽泛,不便于研究视角的细化。比如,虽然同属于经济学研究视角,但是财务金融学和税务学在基础理论的构建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简单将其合并为同类。此外,期刊研究视角对于刊发的文章并非具有刚性约束。特别是在交叉学科研究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仅停留于期刊层面难以分析研究视角的分布情况。相比之下,以文章层面分析能够取得更为详细的研究视角数据。为此,本文以样本期刊2011年最后一期所发表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会计研究视角的详细分布情况。
四、会计研究视角分布现状的分析
(一)研究视角与会计研究——基于期刊的分析
表2列示了基于期刊层面的会计学研究视角分布情况。从研究视角分布来看,现有会计研究主要有经济、管理、社会学和信息等四大类研究视角,共计124种期刊。其中,经济学类的研究视角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比率达到70%以上(90/124);管理学类的研究视角所占比率接近20%(24/124);社会学和信息的研究视角比率较小,比率小于10%。这表明,现有研究的视角集中于经济学视角和管理学视角,而社会学和信息技术的研究视角相对薄弱。会计研究应当更多地关注新兴的研究视角以拓展会计研究的边界,推动会计研究的发展。
1.经济学研究视角与会计研究
经济学主导会计研究视角主要受到研究方法论的影响。自从Ball和Brown(1968)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引入会计研究之后,实证研究的方法论始终支配会计研究的发展方向。特别是,随着实证会计理论的兴起,会计研究的主流导向在于研究会计人员的行为,这与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保持一致。因此,从研究假设到指导理论再到研究方法,会计研究都因袭了经济学的方法论,从而形成了经济学与会计学之间的紧密的联系。
2.管理学研究视角与会计研究
管理学研究视角的期刊数量仅次于经济学研究视角,但是与经济学研究视角相比,其所占的比率明显偏低,这与管理学与会计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不相称。作为管理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会计扮演着为其他各项管理活动提供信息的角色。缺少会计信息,特别是管理会计信息,管理职能的发挥将受到极大的限制。管理学研究视角发展不充分表明现有管理会计研究的不足。这与Johnson和Kaplan(1987)曾指出管理会计研究缺少相关性的现象保持一致。管理学研究视角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主要受到管理学科发展局限和数据获得难度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从研究视角的差别来看,经济学作为成熟的学科体系具有完善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在基本假设等理论问题上,已经形成共识;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并不完善,方法论和理论假设尚处于探讨阶段,这些都限制了其作为研究视角的指导作用。在管理学视角下,会计研究以管理会计为主,其主要数据来源于组织内部,获得的难度较大;在经济学视角下,会计研究以财务会计和审计为主,其数据来源于资本市场,获得的难度较小。数据来源难易程度的差别,直接影响研究人员选择研究视角的倾向性。
3.社会学研究视角与会计研究
社会学研究视角主要是从法律、社会功能和行为心理等理论角度对会计问题进行研究。社会学研究视角所占比例不足5%(7/124)。在社会学研究视角下,研究假设不再以经济人作为前提,转而以社会人等假设对会计行为和会计现象进行研究。这类研究视角主要的问题是缺少完整的理论框架和系统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因此研究通常只能针对某个问题在现有基础上加以改进,而不能形成系统化的研究。这也是现有社会学研究视角较弱的主要原因。需要强调的是,社会学研究方法对于会计研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研究量表的设计和实地调查的设计都广泛地应用于会计研究之中。
4.信息技术研究视角与会计研究
虽然会计作为重要信息系统,但是从信息技术视角对会计进行研究的期刊较少。Kaplan(2011)指出,现有研究关注会计信息对于资本市场、准则制定机构和投资分析师行为等方面的影响,但是对于会计信息自身的形成过程缺少深入的研究。现有研究多重视会计提供的具体内容,而忽略会计内容所采用的形式,这种思维方式忽略了会计采用的形式对内容的影响,影响会计研究的全面性。
社会学视角和信息技术视角所占比重均很小,都不属于现有会计研究的主流研究视角。但是,这些研究视角为会计研究提供了更加多样性的思路。实际上,现有研究在研究视角上的不足,为未来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二)研究视角的细分与会计研究——基于文章层面的分析
表3列示了基于文章层面的会计学研究视角分布情况。与期刊层面相似,从文章层面来看,经济学类(389/589)和管理学类(167/589)研究视角占据主导地位,而社会学和信息的研究视角比率较小。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研究视角分布情况,本文利用期刊文章对研究视角进行了细化以分析。
1.经济学研究视角的细分与会计研究
在经济学视角中,财务金融学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比例超过50%(217/389)。这表明,会计学科与财务金融学科的关系最为密切。财务金融学科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实现价值最大化,内部管理人员通过决策和控制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外部投资者通过合理地投资安排,实现价值最大化。会计学科的核心内容在于提供会计信息,以满足决策者的需求。利用会计信息的决策者既包括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也包括外部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无论是管理人员的需求,还是投资者的需求,其最终的目标都是实现价值最大化。这与财务金融学的目标相一致。会计提供的各方面信息能够为决策提供支持,对财务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价。只有能够满足财务需求的会计信息才具有意义,因此按照财务金融学的视角对会计进行研究成为主流视角。从研究方法的演进来看,现在居于主流地位的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论根源在于实证经济学,但是具体采用的方法与财务金融学的经验检验相一致。会计学研究的第一篇实证研究文章(Ball和Brown,1968)即是将财务金融学的经验研究应用于会计数字的有用性检验。此后的研究思维也都是遵循财务金融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财务金融学的理论,比如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构成了会计学研究的基础。反过来,会计学研究也在不断充实现有财务金融学研究。比如,会计研究中发现的市场异象(Market Anomaly)有助于有效市场假说的不断完善。
虽然经济学研究视角与会计学研究最为紧密,但是直接与理论经济学研究相关的会计文章并不多,比例为23%(90/389)。虽然经济学方法论奠定了会计学研究的基础,但是从理论关联度的密切程度来看,理论经济学和会计学之间的差距较大。理论经济学试图解决一般性问题,更侧重于局限条件下,均衡状态的求解,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会计研究的问题更具特定性,直接应用理论经济学进行分析,得到的解释缺少针对性。经济学和会计学之间的学科层级较多,距离较远,导致理论经济学对会计学产生的直接影响较弱。财务金融学处在理论经济学和会计学之间:一方面,理论经济学能够直接应用于财务学问题的分析,推动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财务金融学与会计学的关系较为密切,利用财务金融学理论对于会计学问题更具直接的指导意义。这也造成了经济学研究视角主导会计学研究,但财务金融学与会计研究最为紧密,而理论经济学与会计研究的直接联系并不紧密。
从经济学视角的其他学科来看,税务所占比例较大(70/389),银行与保险的比例较小(12/389)。从实践需求来看,税务对会计研究的需求较大。税务的课税对象和征收方法,都与会计提供的信息内容和方式密切相关。特别是,在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体制下,会计提供的收入数字和盈余数字对经济收益产生直接影响。税收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决定了在会计研究过程中必须对税务加以重视。银行与保险所占比例较小是由于其所属行业的特殊性。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和经营活动,均与一般意义的公司存在显著差异;银行和保险公司也采用自己特有的会计准则体系。这些特殊性的因素都限制了其对会计研究的影响。
2.管理学研究视角的细分与会计研究
在管理学研究视角内部,政府和公共管理所占的比例较小,不足20%(25/167)。这表明现有研究忽略了从政府和公共管理视角对会计问题进行研究。作为组织的三种基本类型,营利组织、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都存在会计需求,但是需求的侧重点差异较大。营利组织以盈利为最终目的,这与会计所提供的盈余数字密切相关,管理层和投资者的理性决策都有赖于会计信息的支撑,因此形成了对于会计研究的强大需求。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不以盈利作为目的,其会计研究不以盈余数字作为重点,与营利组织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是,对于政府和公共管理而言,会计提供的信息对于评价经营效率、分析财务状况以及考核经营受托责任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信息对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研究更多是关注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发挥的宏观调节功能,忽略了政府组织自身运行的效率问题,从而导致该视角下的会计研究相对薄弱。
3.社会学研究视角的细分与会计研究
在社会学研究视角内部,行为心理研究视角下的文章数量明显高于法律和社会功能视角下的研究。行为心理研究视角的优势地位主要得益于心理学对于社会科学的影响不断增强。特别是行为经济学研究的不断兴起,对于相关学科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尝试从研究对象的行为心理层面对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了行为心理研究视角的优势地位。相比较之下,从社会功能视角对于会计进行研究的文章较少。这说明,现有研究更倾向于将会计理解为经济活动或者管理活动,而忽略了其在社会中其他功能性的作用。
五、基于研究视角的研究领域拓展
根据现有国际期刊的分类结果,会计研究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流研究视角,但是研究视角内部发展并不均衡。作为新兴的研究视角,社会学和信息技术视角下的会计研究尚需拓展。
(一)经济学研究视角与会计研究领域的拓展
在经济学研究视角下,从银行与保险视角入手开展的会计研究相对薄弱,这与银行与保险行业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相符。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反思中,研究人员开始意识到针对金融行业的会计研究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于危机的预见不足。从银行与保险视角拓展会计研究需要特别注意金融行业的特殊性。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一方面体现在业务性质有别于非金融行业,其资产、负债、收入和成本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体现在监管环境更为严格,监管机构对于金融行业设有更为严格的规定。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为会计研究领域的拓展预留了丰富的空间,现有会计研究无法实现的各项研究设计可以得以开展。
(二)管理学研究视角与会计研究领域的拓展
对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占用的经济资源和发挥的作用而言,会计研究相对薄弱,没有真正发挥会计的作用。在政府和非营利组织视角下,会计研究应当更多地集中受托责任研究。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与营利组织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如何能够更好地完成受托责任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会计能够提供资源利用效率和效果的相应信息,对于确定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具有重要的价值。此外,虽然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财务收支平衡是组织得以生存的前提,这与营利组织财务状况的研究存在较大差异,也应当成为会计研究所关注的新领域。
(三)社会学研究视角与会计研究领域的拓展
社会学研究视角与会计研究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从所产生的影响来看,会计能够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只局限于经济方面,还包括对公众的思维方式、社会发展甚至社会变革等方面。比如,政府的“三公”费用问题,“红十字会”和“宋庆龄基金会”等慈善机构的资金募集和使用。虽然这些社会热点问题有着复杂的制度背景因素,会计问题在其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考察会计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对于更为全面的分析社会研究中的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学中的各种因素引入会计问题研究也会拓展现有的研究领域。比如,管理人员的性别和年龄是否对于会计行为产生影响。这些研究领域在现有会计研究中非常薄弱。
(四)信息技术研究视角与会计研究领域的扩展
在信息技术方面,会计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的发挥和完善不可避免地依赖于会计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虽然对于会计的内容影响有限,但是对于会计的形式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网络改变社会和经济的过程中,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推动会计信息的传播和拓展会计信息的用途,都产生重大的影响。此外,信息技术还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对于深入了解会计信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稳健性检验
(一)研究视角分布的定性分析
采用文章层面对于研究视角进行的分析,数据来源仅局限于2011年最后一期,因此所得到的数据可能存在偏差。为此,本文还采用定性的方式对文章的研究视角进行分析。如果期刊中的文章涉及某项研究视角时,该研究视角取1,否则取0。这种定性的度量方法能够反映研究视角的范围,同时降低避免文章数量的分布不均所产生的影响。表4的结果表明,采用定性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与定量方法基本一致。
(二)基于研究问题的研究视角分析——以会计准则变更为例
此前分析以期刊或者文章作为基础,只考察了特定时点的研究视角分布情况,因此结论可能并不稳健。在较长时间范围内,研究视角的分布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为了更准确地分析研究视角的分布情况,本文以会计准则变更研究为例,选择较长的时间区间考察研究视角的分布情况。文章选择了会计期刊于1980-2011年间发表的会计准则变更研究,共计171篇,其研究视角分布情况如表5。
表5的结果与此前的分析结论基本一致。在会计准则变更研究中,经济学视角和管理学视角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中,经济学研究视角所占比率超过50%,管理学研究视角所占比率超过30%,而社会学研究视角所占比率不足20%,信息技术研究视角的文章只有2篇。这与会计学研究视角的整体分布情况基本相符。
在经济学研究视角下,各细化研究视角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财务金融学研究视角所占比率接近80%,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所占比率超过20%,而税务学研究视角只有1篇文章,在银行与保险研究视角下没有任何文章。这表明,未来研究应该更多从税务视角和银行与保险视角对会计准则变革进行分析以寻求研究突破。比如,分析银行与保险行业的特殊性对于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在不同税制背景下,会计准则变革的内容和方式是否存在差异。
在管理学研究视角下,工商管理研究视角占据主流,而政府和公共管理所占比率仅为10%左右。这说明,现有研究视角将研究范围局限于企业范围,忽略了会计准则变革对于宏观管理和其他组织类型所产生的影响。从政府和公共管理视角对会计准则变革进行研究会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比如,政府的公共管理政策取向对于会计准则变更产生的影响。
在社会学研究视角下,会计准则变革的研究集中于社会功能,忽略法律和行为心理。这与此前的研究视角分布略有不同。社会功能视角的文章比例较高,表明研究人员重视会计准则的经济功能之外各种社会职能。但是,法律视角和行为心理视角的文章比例较低,说明会计准则变革的法律影响和行为心理影响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应当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信息技术视角下会计准则变革的研究较少,表明现有研究重视会计准则内容而忽略了形式的特点和传播方式的转变。未来研究可以从会计信息的形式和传播方式入手对会计准则变化加以考察。
七、结论
现有的会计研究受制于研究视角的局限性,逐渐呈现出“自我循环”的倾向,限制了会计学科的发展和会计作用的有效发挥。为了推进会计研究的发展,通过对国际知名大学所收集的国际期刊从研究视角方面对现有的会计研究进行研究发现,现有会计研究视角范围较小,没能从多样化的角度对现有问题进行研究,这导致会计研究的单一化,没能实现会计学科的全面均衡发展。
根据现有国际会计研究期刊的分布情况,在现有研究视角中,经济学和管理学占据主流地位,但是其内部的发展并不均衡。在经济学视角下,从银行与保险等金融角度对会计问题进行的研究较少,与金融行业在经济中重要性并不相称。在管理学视角下,研究集中于工商管理视角,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视角对会计问题进行的研究不足,影响了会计研究发展的全面性。社会学和信息技术等与会计密切相关的研究视角,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在现有研究中,忽略了从管理人员和投资者的社会属性入手对会计问题进行研究。对于会计问题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会计的内容,没有给予会计信息的形式充分重视,特别是信息技术应用对于会计所产生的影响,缺少深入的探讨。根据现有研究视角的缺陷,本文提出在主流的经济学和管理学视角下,加强金融行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薄弱研究视角下的会计问题研究,以拓展会计研究的边界;从社会学和信息技术研究视角拓展现有会计研究领域,充分发挥会计的作用,促进会计学科的均衡发展。
注释:
①从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刊物的办刊宗旨与其名称具有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