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励志中学 广安 638000)
【摘 要】:无论是整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还是中国正在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都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完善语文学科教学方向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探究如何通过开发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情感要素,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 探究开发 情感要素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与以往教学大纲显著不同的是,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种由单一性(工具性),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转变,昭示了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
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呢?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展示良好的人格形象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康德曾经说过:“只有人能教育人。”换言之,即是自身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教育人。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只有具备高人文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人文素质的学生。而一个自身都没有教育好的人,是不可能教育好别人的。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通过自身独立的思想,渊博的学识,健全的个性,宽广的胸怀,深厚的爱心,得体的谈吐,潇洒的举止,优雅的风度,以及对待工作、名利、生活、挫折等的积极态度,展现良好的人格形象,散发强大的人格魅力,以自身良好的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树立先进的学生观,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人文性的语文课堂需要学生参与。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他们要敢于对学习内容发表出与教师不相同的观点,大胆地呈现出自己的情感世界。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中,话语权却更多地掌握在老师手上,学生们疏于表达,已经习惯于当一个听众的记录员。要让学生的声音真正回到课堂中来,需要教师给他们更多的空间和鼓励,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除了空间和鼓励,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放开胸怀,去接纳那些意料之外的声音,因为学生的个性、领悟力、情感是有差异的,所以课堂上的声音不可能每一个都是正确、积极、正面的。学生个体的差异决定了他们的表达中会有错误的答案、负面的情绪,还有说不出话的尴尬。教师要把“尊重”放在课堂的首位,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性,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自然。学习《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一位来自离异家庭的学生对母亲有着很大敌意,这时,我没有立即就去指责这样的情感是错误的,先接受学生的情绪,肯定他诚恳地与大家分享独特的情感世界的做法,然后再带着学生走进课文去感受文本中浓浓的亲情,然后引导他们关心家庭,关心父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这样还有可能暂时不能改变那个学生对母亲的感情,但是等到多年之后,当他有了足够的生活经历时,他也许会发现这一课的学习对他自己今后的为人处事有着很大的帮助。
3、深入研读文本,感受高尚的情操
教师应注重对教材中人文精神的挖掘,注重对文本的解读。教材中大量的课文有突出的思想意义导向,即尊重生命、关注自然、弘扬个性、积极进步等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教师应对教材作充分地研读,生成对文本的情感和态度,并由此生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然后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同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对文本的解读中品经典范文,在反复吟咏中,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升华。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言:当理性的语言伴随感性的形象深深扎根到学生精神的时候,智慧与情感齐飞,知性共灵性一色,学生透过字里行间将受到一次独特的人文关怀。如《走一走,再走一步》让我们明白了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勇敢地走出第一步,将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步一步地解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引起我们对大自然神奇世界的热爱和向往,激发青少年学生去热爱生命,关注生命,探索自然的美好情感;《散步》启发人们考虑自己在家庭、社会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呼唤回归被淡漠的亲情。
4、进行写作渗透,积极的评价
除了文本教学,写作教学也是渗透人文教育极其重要的途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如果教师努力把自己对学生的积极期待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一旦学生意识到了,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勇气和力量,树立起学习信心。记得曾有一位老教师曾跟我说过“学生写的作文再差,我们也要想出表扬的理由!”当时我表示实难苟同,认为严师出高徒,不好就是不好,要批评指正,结果,学生本身就不高的写作热情被我一番很“专业”的点评给打击到冰点。看着学生日渐不良的写作态度,尽管心中很是纠结,却还不知问题所在。后来有幸拜读了卢家楣教授的情感教学心理学,这才让我茅塞顿开:教师对学生积极的评价是对学生情感的开发,对提高语文教学效能有决定意义。后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本着评价标准多元化的原则,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寻找可以给学生积极评价的理由。比如针对某个同学的作文,其文章的中心与材料不好,但是文章结构完整,就要把表扬的“火力”集中在文章结构的完整性上;如果这两者都没有亮点,那么就要看看,学习写作的语言表达中有没有可圈可点的句子;实在是找不到好句子,那么就找好词、字;如果连这也找不到,那么可以点评文中书写工整字;再不行,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纵向比较,突出他的作文同他自己以前的习作相比,有些怎样的进步。这样一来学生逐步变得愿意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写作态度也端正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也顺畅了。
5、重视教学反思,积累教学效能
语文课堂教学像拍电影一样也是一门常留遗憾的艺术。一堂语文课下来,总有这样那样的遗憾,这是很正常的事。关键是语文教师事后采取的态度如何,有的老师积极反思,防微杜渐,极力提升自我;有的则相反,其结果自然会迥异。以《藤野先生》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文章篇幅较长,主题较深,情节简单,很难吸引学生。应如何适时高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后经老教师点拨,学会了在教学反思里把自己的体会和困惑记录下来,并做深入分析,不断反思总结,避开了对文章深层主题—爱国的教学,转向事例的分析,让学生对事例自行剖析,抓住典型事件的作用,扣住文章线索的基础上完成。这样,就实现了难文浅教,使学生能理解文章的精髓。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教学实践应用》 卢家楣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3]《读与学》 高举 2015年第1期
论文作者:陈玲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0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6
标签:学生论文; 人文论文; 教师论文; 情感论文; 语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文章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0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