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中的堤围能够起到缓解当地内涝的问题,同时可以提高水库的蓄水调节能力,因此,加强对水利工程围堤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我国重要民生工程的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先进,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水利工程围堤的质量问题。堤围工程作为水利工程重要的水工设施之一,发挥着防洪、排涝、防潮、交通、景观等众多功能,对其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关系到整体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关乎沿线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安全,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1堤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关键点
1.1土堤重要部位的施工质量管理
1.1.1清基
清基在堤防施工中是重要隐蔽工程,堤身回填范围内的杂草、石块、腐蚀土、杂物和含水量高的淤泥等应清除,基础基面清理边界应在设计基面边线外> 50cm,清除厚度一般为50cm,具体施工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开挖面清理平整后应经业主、设计、监理、质监等部门检查验收并签证才允许填筑。
1.1.2土料选择
土堤通常是在沿堤线两侧设计要求的保护范围外就近挖取堤料,土方的塑性指数宜为7~20,土料不得含有植物根茎、砖瓦和垃圾等杂物。
1.1.3填筑压实
堤防确保质量的关键环节,施工前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对于含水量较低和较高的土,上堤后须采取一定的洒水和晾晒措施,达到最佳含水量(设计含水率)后进行压实,对于铺土厚度,严格按设计要求和碾压试验确定的碾压机具和铺土厚度等施工参数,一般控制在20~30cm,薄层轮加,后退法卸料,两次加载间隔时间以水平位移和沉降控制(5mm/d和10mm/d),同时要特别注意碾压部位,以防漏压、欠压、过压等现象,控制好碾压机械走向、行进速度及遍数等,在挡墙1m范围内和框架式防洪墙堤的回填只能采用人工夯或轻型蛙式打夯机,贴边夯实,每次铺料厚度<20cm。
1.2堤防与刚性建筑物相接防渗
在堤上建水闸、涵洞等穿堤刚性建筑物相接时,要求刚性建筑物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再清除砼表面浮皮、污物,涂刷1:2.50(土、水重量比)的粘土(塑性指数Ip> 17)浓泥浆,涂层厚3~5mm,边涂刷,边铺土、夯实,涂浆高度与铺土厚度一致,回填从低到高,按水平分层向上铺土填筑,碾压机具应平行堤轴线方向,施工中统一铺料、碾压,均衡上升,减少缝隙的出现,因刚性结构周围通常是施工机械碾压不到的地方,该处回填土应减小铺土厚度用蛙式打夯机或人工夯压实,有利于防止出现缝隙产生渗流。
1.3新、老堤连接问题
新、老堤连接处首先应先将结合处老堤坡上的杂物、树根、植物根茎清理干净,并将老堤坡削成缓坡;根据填土的进度进行逐层清理,以保证新、老堤接头处填土能够很好地结合,高差比较大时可适当放缓坡度。对于老堤坡上是坚硬的粘土,在采用削缓堤坡的同时,可以沿缓堤坡上开挖一条结合槽,这样可以使新、老堤更好地连接。
1.4钻孔灌注桩工程
钻孔桩是框架式堤围和水闸工程中的重要隐蔽环节,也是多发事故、不易处理的环节,涉及的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再加上施工难度大,时间短,极易忽略检查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前根据已探明的地质情况选择桩机类型施工,并做试成孔和单桩承载力及水平位移等试验,以利于验证设计参数;灌注桩为摩擦桩,在设计有效长度,桩孔底沉渣厚度<100mm,桩顶伸入底板等建筑物前要凿去桩顶松散层> 800mm,并伸入100mm深度,若为端承桩,未达到设计桩长,长短不一-情况较为复杂,须反馈给设计单位处理;钢筋笼主筋优选采用双面焊,钢筋接头位置尽量错开,桩身砼必须连续施工,严格按设计要求提升导管速度,防止断桩、断层等现象,浇筑时控制好初凝时间,掌握砼的坍落度,同时成桩质量按有关规程进行检测,不合格的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2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2.1开挖时注意事项
①保证不超挖不欠挖,并在基础施工前突击挖除;②按规范要求在开挖前、中、后均应进行测量,放样控制,保证开挖按施工图设计要求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超挖,并保证设计的开挖轮廓;③基础面开挖至设计高程后,应及时进行垫层混凝土浇筑,保证基础面不受污染;④开挖后的建基面上遇不良地质情况,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⑤开挖出的边坡应平顺,稳定,经常检查边坡是否稳定,发现有可能的坍塌迹象应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并报告监理工程师,避免边坡坍塌;⑥清理时如遇洞穴、坑塘、地道等,应彻底清除,并置换合格土料进行回填;⑦每道工序结束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⑧开挖的弃渣料应堆放到指定的弃渣区,弃渣范围及高程严格按设计要求或监理工程师通知实施。
2.2土方回填施工的质量保护措施
某水利工程标段土方回填对称回填,分层压实,机械夯实,总回填土方工程量约13392m2。在填筑过程中要按照以下几个规则来进行:①填筑按照 自下而上的方向进行填筑。②土方填筑适当预留沉陷影晌而引起的超高填筑。③垫层填筑料的卸料及铺设方法尽量减小骨料的分离程度。④填筑料不得夹杂粘土、草、木等物质。⑤填筑材料粒径及级配要求满足设计标准。针对工程的施工特点,施工要求及施工条件,为保证本工程质量和施工时间,决定使用以下方法来提高作业效果,具体为:①从公司抽调优秀的技术管理干部成立本工程项目部,精心挑选优秀的施工作业层,严格按项目法组织施工。②配备足够的施工设备,保证各主体工程项 目施工强度满足进度要求,主要设备考虑 20%的备用量,以确保施工进度。③工程所需要的设备由项目部统一调配、管理,配备足够的设备修理及保养力量,备足零配件及易损件,保证设备有足够的出勤率。④开采级配 良好的填筑料,以利于土方压实。⑤合理规则划本标临时施工道路。⑥充分考虑本标段各时段的具体施工情况,结合发包方及标文件技术规范要求,对重点施工时及重点、难点施工项目进行透彻分析,列出详细周到、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及措施,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3整体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
3.1 质量控制原则
①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保证工程的使用年限,保证工程按质按期完成。②坚持以人为本的控制核心。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动力,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处理好工程建设各方面之间关系,增强责任感,提高个人素质,避免人为的失误。③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工程建设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分析的控制链,工程质量、工序质量与中间检查验收相结合。
3.2 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①建筑材料:材料进场要有厂家的合格证,进场的材料按有关规定取样检验,质量合格后才使用,材料在仓库时进行妥善保管,保证材料质量不受损害。②施工机械:选用符合工程质量和配合施工进度的施工机械,安排技术人员对施工机械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使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施工状态。③施工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并定期进行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提高其操作技术,增强责任感。④施工方法:施工前先作试验施工,确定施工方式,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确定的施工方法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贯彻执行,利用先进的技术,采取更有效可行的施工方法,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效率。
4结语
综上所示,在开展水利项目堤围施工时,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正确运用施工工艺,明确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把握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技术的存在意义,才能够使得项目更加牢固稳定,才能助力于水利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霍树强.水利工程堤围加固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18(03):389-390.
[2]何爱政.潼湖镇赤岗围周辽段抢险加固方案设计[J].江西建材,2017(03):125+128.
[3]谭卫恒.水利工程堤围加固的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6(12):134+140.
论文作者:何笑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堤围论文; 堤坡论文; 工程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土方论文; 厚度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