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中心的现状与展望_上海金融中心论文

上海金融中心的现状与展望_上海金融中心论文

上海金融中心现状与前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金融中心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滋养着东京、香港和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的稳定与繁荣,同时也蕴育着一批新兴的金融中心的迅速发展,如上海、汉城和台北等。在诸多后起之秀中,上海以其独特的综合优势正脱颖而出,向传统的亚太金融格局发起冲击。特别是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指日可数,上海在亚太地区未来的金融地位更是当今金融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仅就此做一探讨。

一、上海金融中心现状

随着上海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已初步建立起中央银行秩序及较为完整的金融组织体系。在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管理及开拓金融市场;在增设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引进外资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在制订和完善金融法规等方面都已取得可观成效,使上海逐步恢复昔日金融中心功能,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已初露端倪。

1.多元化的金融格局

上海在我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过程中,在专业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性金融业务分离后,根据“巴塞尔协议”精神,要保持资本的充足率,增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普遍实行资产负债比例和资产风险管理,促使专业银行向国际化、规范化靠拢,最终实现与国际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接轨。于1993年初,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九家商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它与其它商业银行在沪的分行一起,促进了上海银行业的合理竞争及金融业向多元化格局的发展。

浦东的开放、开发使海外银行在华发展又掀高潮。此前,海外银行的业务范围只扩展到五个经济特区。1990年9月,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上海外资金融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为海外银行进入上海开启门扉,一批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财务公司、合资银行纷纷在上海获准宣告成立。建国以来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资金融机构——上海国际财务有限公司,由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日本三和银行和香港东亚银行联合出资,于1991年1月组建之后, 上海首家中外合资银行——上海巴黎国际银行也于1992年8月签约组建,并于1993年10月正式开业,其合资双方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和世界著名的法国巴黎国民银行。在此前后,日、美、法、英、德、加拿大、荷兰和瑞士等国以及香港地区的许多世界著名大银行纷沓而至挤进上海。

目前,上海已成为国内外资金融机构最多的城市。已获准营业的外资银行分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和中外合资银行共31家,另有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84家〔1〕。如果不计上海自有的专业银行、 商业银行及众多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用社、证券代理机构外,还有约500家国内其它地区驻沪的金融机构。可见, 一个具有相当程度的开放型和外向型的多元化金融格局正在上海形成。

2.走向成熟面向世界的证券市场

1990年11月26日,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告成立,它标志着上海证券市场的发展跨上了新台阶,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完备具有重大意义。同年12月19日,上交所正式开业,随之即蓬勃发展。 1994年各类证券成交额累计达25482亿元,比1993年增长8.9倍。上市品种达259个,其中股票203只, 上市股本总额已达到400多亿元。国债交易达19575亿元,并兼有现货和期货两种功能。上交所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550家会员公司、500多万投资人、2-800个交易席位、交易网点遍布国内各省区、年交易金额超过20000亿元的股票、债券并重的全国性新兴资本市场〔2〕。 而且上海证券市场自成立之日起,就力求面向全国,面向世界,争取逐步成为一个国际投资者了解的市场,一个与国际惯例相一致的市场。

1991年初,新中国第一种人民币特种股票——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B种股票在沪上市,发行总额的80 %为境外分销商包销,它们是瑞士银行、美国所罗门兄弟有限公司、香港新鸿基有限公司。这标志着上海证券市场终于叩开了迈向国际市场的大门。以后又有10多家企业对外发行B股,参加承销的近20家证券公司分布在8个国家和地区。由于上海浦东新区被国家确定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国家政策将适当向上海倾斜,所以外商纷纷看好上海。上海发行的每一个B股, 都成为海外证券机构争相承销的热门货,激励着众多海外投资者参与上海证券市场活动,推动着上海证券市场吸引力的扩大,其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993年3月, 世界最大的股票与债券包销集团——美国美林集团在上海开设代表处,这是我国第一家来自纽约华尔街的常设金融机构,由此促进了美国各大证券公司竞相来华设业务据点。同年6月,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这是当前我国最大、最规范化的与国际接轨的股份制企业。公司成立后,面向全球市场发行16.8亿元H股, 这是首家中国公司股票在全球市场发行。作为全球发行协调人的就是美林集团,它保证了上海石化H股的顺利发行,并于同年7月26日同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交易。可见,在中国与国际证券市场对接过程中,上海证券市场居于领先地位。

伴随上海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上海证券交易所已成为大陆最大的证券交易所。其行情电脑系统早已和路透社的综合数据网络联通。交易所中A股和B股的牌价瞬间即可通过网络向全球传递。并已全面实行电脑自动竞价成交,建立起专用空中卫星和地面光纤数据的立体通讯网络,实现了证券交易无纸化和交易自动过户及当日清算,形成了接通国际标准的中央登记结算系统,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日本证券业协会认定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具备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条件,经日本政府批准,于1994年3月认定该交易所为日本“指定外国有价证券市场”。 这样,日本的普通投资者就可以通过日本国内的证券公司买卖在上交所上市或预定上市的各类证券。这是日本证券业协会首次认定中国的证券交易所为日本“指定外国有价证券市场”。上海证券市场在国际化进程中又前进了一步。

3.顺利启动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实行并轨,结束了多年来我国外汇牌价与调剂价并存的局面。同年4月1日,正式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随着银行结汇售汇工作的展开,以外汇指定银行为交易主体的外汇市场正式运转。我国第一个银行间交易的全国规模的外汇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4月4日在上海试运行,凡在中国境内营业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外汇交易,均须通过该中心提供的外汇交易系统进行。该中心包括外汇指定银行与工商企业之间、与非外汇指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与中央银行之间的三方面外汇交易。这种交易行为的内容是真正意义的外汇,而非外汇额度。这个交易场所是全国统一的市场,而不是按行政区划设置的人为分割的市场。自该市场运作以来,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人民币汇价稳中有升,波动平稳。到1995年4月4日,在该中心运转一周年之际,它已在全国24个城市实施联网交易,拥有310个会员单位, 其中89个为外资金融机构,一年累计成交总额折合美元为568亿。 从1995年3月1日起,该中心在进行美元与港元交易的基础上,增办人民币对日元交易,三月份累计成交44.5亿日元〔3〕。

截止1995年6月30日,外汇交易中心上半年累计成交额折合美元326亿。今年上半年外汇市场呈现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日均外汇交易量增长逾两成,日均成交折合美元2.65亿,而1994年日均成交折合美元2.14亿,增长23.8%;二是市场虽有起伏,但总体稳定〔4〕。

4.开放型的保险市场

作为现代金融业支柱的保险业,近年来在上海发展较快,保险市场已基本形成,正加快与国际保险市场的连接。1992年9月25日, 美国国际保险集团获准在上海开设全资附属公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1994年11月,日本东京海上火灾保险公司也获准在沪开业。至此,中资、股份制、外资保险公司在上海三足鼎立,人保、太保、平安、友邦、东京海上火灾保险公司五家联袂,积极扩大承保面,开拓新险种,使1994年上海保险业保费总额达30亿元。此外,美国、日本、英国、荷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家著名保险公司已派高级官员来上海申请落户。〔5〕今日上海已形成全国最大的保险市场。

1993年3月,上海东方公估行正式挂牌营业, 这是全国首家保险公估机构。目前,上海正加快健全和完善保险经纪人制度、保险公证人制度,发展保险咨询公司、保险公估行等各类保险中介组织,以加快上海保险业的规范化与国际化。

5.积极筹建中的黄金市场和离岸市场

黄金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在二三十年代曾是远东最大的黄金市场,在黄金市场的运行、交易、操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目前上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金饰品销售市场,并且国内黄金储备也较充裕,从沟通供需的客观分析,上海开放国内黄金市场的条件已基本成熟,设立黄金交易所势在必然。此外,为进一步完善上海现代化国际金融中心功能,金融界正积极展开研讨,准备尽快推出浦东外高桥保税区,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工作。

二、上海金融中心发展特色

与香港、新加坡等亚太地区金融中心相比,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独具特色。

1.既古老又年轻

上海早在19世纪中期就已是亚太闻名的国际金融中心。1843年上海开辟为国际通商口岸。1848年,英商东方银行(丽都银行)在外滩开设营业机构。这是外国人在上海开设的第一家银行。随后陆续有数家外国银行在上海设点营业。上海金融中心繁荣延至20世纪初。在上海金融业全盛时期,香港和东京还默默无闻,新加坡还没有从马来西亚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国家。后来,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制约下,上海金融中心才沉寂不振,终被香港和新加坡后来居上所取代。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拥有悠久历史的上海金融中心又焕发出青春与魅力。上海正以崭新的面貌面向21世纪重新塑造自己,对经贸、金融及其它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设想、综合规划、合理布局,有计划地兴建中外金融机构将进驻的现代化金融大厦,并以最新的现代化技术建立运转精良的通讯网络,同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连接。今日的浦东陆家嘴金融区与昔日的外资金融机构云集的黄浦路外滩,将共同构成上海未来的“金融街”。可以想见,未来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不论其规模或是现代化程度都不会逊色于今日的香港与新加坡。

2.既宽松自由又有政府的精心扶植

香港金融业的发展得益于港府不干预的自由政策,新加坡金融业的发展受益于政府有形之手的严格培育,上海则兼而有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迫切需要具有国际性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上海做为全国经济中心,义不容辞地担当此责。为此,党中央于1990年4月果断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 要以浦东为龙头,以上海为中心,带动沿江沿海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尽快恢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此背景下,政府一方面加大力度改革上海金融体制和完善上海金融体系,适度放宽金融环境,促使各项金融政策配套,积极吸引外资金融机构驻足营业;另一方面有意识地把做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所必备的重要市场(外汇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及黄金市场等)的中心安置于上海。因此,上海金融中心才能在短短几年中迅速发展并日趋成熟,拥有一定的国际地位,吸引着大量世界著名银行来沪,提高了在沪外资银行的质量,而拥有一批高质量、高水准的世界级大银行正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象征。

日前在沪著名的外资银行有:日本的兴业、三和、第一劝业、樱花与三菱;法国的东方汇理、里昂信贷;美国的花旗、美洲、万国宝通;英国的巴克莱;德国的德累斯登;香港的汇丰、渣打、东亚、华侨;瑞士的信贷银行等。此外,还有许多外资银行设立了办事处。引人注目的是,1993年11月,美国花旗银行中国总部由香港迁至上海,负责统筹该行所有在华分支机构的银行业务。这是第一家将中国总部移至大陆的外资银行。总之,上海国际银行业正加速追赶香港和新加坡,尽快缩小与它们的差距。

3.综合优势类似纽约、伦敦与东京

纽约、伦敦和东京做为当今世界三大国际金融中心,除具备一般国际金融中心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金融中心所在国的经济实力十分雄厚。经济发达则资金流量巨大,金融商品成交活跃,金融业务种类齐全,金融机构林立,金融市场兴旺发达。也就是说,金融中心靠内因推动发展,才能持久繁荣,长盛不衰。在这点上,上海与纽约、伦敦和东京颇有相似之处。

中国目前虽还是发展中国家,但它地大物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是未来世界经济大国之一。上海本身便有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和蓬勃发展的对外贸易。上海在90年代要大力发展轿车、通信、电站、计算机、生物工程、医药和实用电器等六大新的支柱产业,在下世纪初,将实施十大科技工程和建成三大基地,即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科研开发与科技创新基地和科技人才荟萃基地。同时,面向21世纪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中国开放度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外高桥出口加工区,也将设在上海。1994年全年,上海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802 项, 吸收协议外资100.26亿美元,分别比1993年增长4.2%和42.9%; 签订对外借款合同178项,借款金额17.05亿美元。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协议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有242项,占全市项目总数的6%〔6〕。目前, 上海已在世界71个国家和地区建成414家海外企业, 约占全国海外企业总数的十分之一〔7〕。这些企业除经营进出口贸易外, 非贸易性项目已涉及机电、电子、轻工、纺织、医药、化工、农牧、餐饮、咨询等17个行业。上海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上海金融业壮大有重要意义。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依赖的经济基础坚实而稳固,内因综合条件优于香港、新加坡及其它亚太金融中心。香港和新加坡均是弹丸之地,仰仗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发展经济。香港原是一个自由港,国际上各种经济力量在这里对流与交汇,大数量大规模的外资银行的存在是香港能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支撑因素。新加坡远离欧亚大陆,位于马来西亚半岛东端,有经营国际金融业务的地理方位优势,另外,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大批美元流入亚太地区,客观上也为新加坡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准备。新加坡抓住这个机遇才发展为亚太金融中心。所以,香港和新加坡自身发展金融业的条件逊色于上海。目前,上海在金融起飞过程中又遇到了极好的外部条件。有人称“中国大陆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后一班地铁”,国际游资看好中国,国际投资者期待在上海有所作为。上海重新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并非幻想。

三、上海金融中心在21世纪将与东京、香港、新加坡并列,携手构成亚太金融中心体系新格局

80年代以来,亚太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成就喜人,改革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制度环境。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在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措施加快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国际化和自由化进程。由于各国金融业发展水平不平衡,起点不尽一致,所以现有的金融中心级别悬殊较大。世界级的一个,东京;区域级的两个,香港和新加坡;其余皆为金融开放度偏低的地区性金融中心,主要分布在上海、汉城和台北。这种“三级制”的亚太国际金融中心传统格局短期内仍将维持存在。上海金融中心目前尚属于地区性金融中心,但从其发展前景看,将会超越汉城和台北,跨入区域级别,与香港和新加坡并列。

首先,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优越于汉城和台北。

目前,在亚太地区,新兴金融中心较多,但能够与上海相并列的只有汉城和台北两个。韩国和台湾于80年代初开始推行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政策与措施,逐渐放开利率,鼓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准备把汉城和台北建设成为亚太的国际金融中心。然而经过十多年努力,并未达到预期成效,现仍在建设之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虽然起步晚于汉城和台北,但是从近几年双方建设进程来看,上海拥有汉城和台北所没有的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条件。这也正是上海金融中心建设速度快于汉城和台北的原因之一。

(1)产业结构。 韩国和台湾产业结构的共同点是制造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较高,分别为31%和36%〔8〕,服务业比重较低, 政府在国民经济起飞过程中没有象香港、新加坡那样实施优先发展金融业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政府对金融业的扶植略显不足。在80年代中后期,受西方经济普遍不景气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韩国和台湾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货币供求、流通等宏观金融环境发生改变,企业对资金融通及外汇业务等金融服务需求减少,再加上两地金融管制过严,最终导致汉城和台北国际金融业务难以扩展,国际资本规模缩减,外资金融机构欲进而止,影响到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反观上海,产业结构分布较合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起着重大的积极作用。上海第三产业占该市国民经济比重已从1989年的28%连续增长到1993年的38%,1994年又上升到40%,其中又以金融业为主。这一比重已接近国际化现代化金融中心城市一般水平(占50%)〔9〕。在这点上,上海金融中心发展战略类似于香港和新加坡,在政府有力支持下,充分利用本地区经济增长来带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2)经济腹地。 做为高级别的国际金融中心应该有广阔的国际经济或区域经济来担当其经济支柱,否则难以拓展国际金融活动的空间和业务开展的领域。譬如东京占据东亚甚至全球,香港依托南亚以及中国大陆,新加坡则以东南亚为腹地。而汉城和台北至今未找到完全属于自己的经济区域。韩国和台湾虽然都是“亚洲小龙”,但毕竟因国土、资源、市场等所限,经济内涵较小,仅仅依靠内部经济来发展汉城和台北国际金融中心是远远不够的。

上海金融中心依赖的经济腹地明显强大于汉城和台北。如前所述,上海自身便有发达的经济,又有持续、高速发展、拥有12亿人口的潜在巨大市场的中国大陆经济做坚强的后盾,所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经济支撑点稳固可靠,吸引着国际资本、外资金融机构、各类国际金融业务在此汇聚与扩展,不断充实、完善上海金融中心,使之迅速发生质的飞跃。

(3)竞争优势。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如果没有自己的竞争优势, 寻求不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位置,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赢得时间与机会快速发展自己。在亚太地区,东京、香港、新加坡都有自己的金融竞争优势。东京的外汇市场、证券市场在全球占重要位置;香港的银团贷款、离岸金融业务在亚太规模名列前茅,黄金市场是全球五大黄金市场之一;新加坡是亚洲美元交易中心,是东南亚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而汉城和台北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例如台北,原计划将离岸金融业务做为台北国际金融中心的主体,但在香港和新加坡的竞争之下,没有取得竞争优势。至1993年1月底, 台北离岸金融市场共有境外金融业务银行35家,其中岛内银行17家,资产总规模仅为234.8亿美元,远远低于香港的5800亿美元和新加坡的3600亿美元。〔10〕

上海则具有综合竞争优势,它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发展特色,发挥综合优势,建设一个各类金融市场齐备、各种金融业务齐全的现代化国际化国际金融中心。具备了超越汉城和台北金融中心的条件,它发展成现代化国际金融中心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其次,上海金融中心21世纪初将与香港和新加坡并驾齐驱。

上海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潜力很大。1995年初,上海市政府再次公开表示,要坚决抓住当前上海金融业发展的大好时机,齐心协力,改善薄弱环节,一鼓作气,争取在21世纪初期使上海重新再现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风貌。

展望21世纪,亚太地区将有三个区域级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尽管上海与香港和新加坡相比有自身的发展特色,但是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仍是牢固的。新加坡是东盟组织成员国,是东盟地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在向东南亚国家提供资金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大陆,由于现行制度不变,支撑香港金融业繁荣的因素不仅不会削弱,还会加强,那时,香港依托的经济基础更为雄厚而广阔,对华侨资金的吸引力将较目前更大。所以,上海成为区域级金融中心以后,与香港和新加坡的关系将是平等互补,互为依托,遥相呼应,携手推动亚太地区以东京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业的持久发展与繁荣。

1997年后,中国将有两个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和上海。做为世界经济大国,有两个甚至多个金融中心是正常现象。

当然,上海金融中心要迎头早日追赶上香港和新加坡也绝非易事。上海毕竟建设较晚,目前同香港和新加坡两个金融中心相比还有很大一段差距。从今后建设与发展来看,上海金融中心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金融法规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上海的法规建设比起经济发展来相对滞后,造成国外一些新金融产品因没有法律依据而不能及时引入上海。金融法规不健全、不完善,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将阻碍上海金融中心的腾飞。(2)要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发育金融市场,使其有相当大的规模。现有的证券、外汇、资金、保险市场要提高和完善,并加快国际化;贴现市场、公开市场等货币市场要加快大力发展;同时要尽快推出黄金市场和离岸金融市场。各类金融市场齐全应该是上海金融中心的竞争优势之一。(3)要继续推进金融对外开放, 提高开放层次,扩大开放领域,在发展众多国内金融机构的同时,让外国金融机构进入的范围更广泛,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中介机构等。适当地扩大外资或合资营业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4)国有银行在商业化方面要迈出新的步伐。 商业银行要争取做到信用关系市场化、经营范围综合化、银行行为自主化、经营方式国际化、经营管理法制化。(5)当前, 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制还需时日,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税赋差别很大,新的外汇体制还处在磨合阶段,有待进一步改善,所以,政府和有关金融部门要谨慎处理好各种关系,理顺各个环节,为在沪的中外金融机构创造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保证上海金融中心稳步、健康地发展。

四、结束语

经济发展,金融先行。未来的21世纪很大程度上将是金融的世纪。亚太地区金融业正处于不断变革和创新之中,有机遇也有挑战。亚太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格局将在此背景下形成:世界级1个——东京; 区域级3个——香港、新加坡、上海;地区性2个——汉城、台北。东京和上海位于北半部,台北位于北南两部的连接点上。东京和上海就近推动中、日、韩三国合作和东北亚地区经贸发展,香港和新加坡就近推动东南亚自由贸易区发展和环南海地区各国经贸合作。这四个国际金融中心由北向南一线排开,背靠亚洲,面向太平洋,在其推动下全球经济重心将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迎接21世纪。

注释:

〔1〕《金融时报》1995年2月27日。

〔2〕《金融时报》1995年1月26日,2月27日。

〔3〕《天津日报》1995年4月6日。

〔4〕《天津日报》1995年7月6日。

〔5〕《金融时报》1995年2月20日。

〔6〕《金融时报》1995年2月9日。

〔7〕《金融时报》1995年2月11日。

〔8〕参见《国际金融论坛》1995年第1期,第26页。

〔9〕《金融时报》1995年2月27日。

〔10〕参见《国际金融论坛》1995年第1期,第26页。

标签:;  ;  ;  ;  ;  ;  ;  ;  

上海金融中心的现状与展望_上海金融中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