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特征;质量管理控制;影响因素;措施
水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源,但是人类活动的消耗比较大,现在经常用到的水资源不是很多,因此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修建水利工程是非常有效的控制手段,既可以防洪,还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利工程也分为很多种,主要有农田水利、水力发电、环境水利、供排水工程,这些水利工程都是对人类的现代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些工程,因此为了发挥水利工程的功能作用,以下就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控制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特征
水利工程施工的特征主要有:(1)施工条件较为复杂。由于水利工程规模大,施工周期长,施工各个环节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难以掌握的水文、地质条件,并且水利工程建筑物需要承受水的冲刷力、推力、渗透力、浮力等等,其工作环境非常复杂。(2)施工规模较大。通常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一般规模较大,需要建设不同种类的水工建筑物,包括水闸、渠道、堤坝、溢洪道、渡槽、鱼道、筏道等等,这样才能确保水利工程发挥其防洪蓄水、发电、灌溉等各种功效。由于其施工种类多,工程规模大,所以其施工技术也比一般的工程施工显得复杂。因此进行施工时,要严格按照相关建设规章程序进行。
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环境因素。环境的复杂多变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具体施工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营造文明、安全的施工氛围,与周边地方群众相互协调,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2)材料因素。施工材料的合格是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符合要求的物质条件。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其符合要求与否,将决定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规范标准,决定了工程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应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好坏,做好检查验收工作,正确合理地使用,并建立良好的管理台账,有必要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使用混料或不合格的材料。(3)机械设备因素。机械设备对水利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选用施工机械设备时,应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多种因素,并对各种预选用机械进行多方案比较,最后选择装备配合合理,使得各个机械部件有机联系。(4)方法因素。方法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在制定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过程,必须结合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选取在技术上可行性的施工方案,并考虑工程经济上的合理性。优良的施工方案,将有利于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措施
1、积极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不但包括现场自然环境条件,还包括施工作业环境和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环境。环境条件往往对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为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加强环境管理。在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要健全系统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和质量管理控制自检系统,落实明确的质量责任制度,创建高效的质量管理控制环境,为提高作业效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严格施工材料设备的质量管理控制。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是水利工程施工中重要的元素。因此要对工程材料的采购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对于无证产品坚决不采购;对于已经采购的材料进行自检工作,确保材料没有质量问题。施工设备进入施工现场的时候,应该进行严格的检测工作,确保施工设备是完好无损,没有任何质量隐患;如果要进行新的施工设备的引进,应该坚持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的原则,尽量避免长距离的运输,避免施工设备与施工环境不匹配的现状。
3、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流程的质量管理控制。水利工程施工流程控制需要加强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对施工流程监督和管理工作,对于不按照正常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的行为应及时制止,加强现场指导和督促。对私自更改施工工艺,未按照程序施工的人员要进行问责制。以此来保证施工质量。
4、强化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工序间相互联系与制约,工序的施工质量会对工程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从施工现场出发来控制施工质量。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合同的相关规定,对施工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控制工作加以落实,禁止采用恶意竞争手段进行中标,应依照法律和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施工,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定期组织质量管理控制会议,设置专门管理人员负责相关施工事项,及时记录施工管理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对其加以及时解决,保证责任落实到个人,有效控制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
5、规范施工技术操作。施工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应有效贯穿与水利工程的全过程。在工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对施工地点进行认真勘察,并以相关的法律条文为依据推出招标,从而促进设计质量的提升。在项目主体方面,应尽可能使用同一施工单位,这样能够有效保证工作的协调性,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由于不同的岗位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需要加大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保证其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同时要对资金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加以预测,综合利用多种方案,保证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可行性,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应要求施工人员使用科学的施工工艺,强化其创新意识,对工程的实际需求以及环境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有效利用机械设备,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6、做好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水利工程建设中重要部位的隐蔽工程、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单元工程,承包人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向监理单位进行报验,监理验收合格后,组织施工、设计、地质法人代表等部门联合验收。承包人与监理单位都必须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工艺、混凝土配合比等检查,建立相应的实验室,并配备试验设备、有资质的试验人员,对于小型水利工程考虑到工程成本,建议考虑由三方共同确定一个有资质的试验室作为工程检测机构,执行与工程质量有关的相关材料及半成品检测。
7、提升水利工程质量验收水平。当水利工程施工竣工后,应该做好质量的验收工作,把好质量管理控制的最后一关。对于存在于工程中的不合格问题应由设计部门提出整改意见,需要返工还是补救加强,还是做备案处理,由四方讨论确定。验收工作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确保没有被疏忽和遗漏的质量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目的主要是服务于人民,除害兴利,从而使自然界水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并且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国计民生,其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还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因此对其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控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韩武邦.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及其质量控制策略[J].低碳世界,2017
[2]王书意.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及质量管理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
[3]徐超等.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浅谈[J].海河水利,2017
论文作者:刘严骄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论文; 因素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