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学生就业作为社会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稳定。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面对危机,要把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创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带动就业,利用就业压力所形成的“倒逼机制”引导大学生创业,使更多的大学生成为创业者。
一、以创业带动就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数量有了较快的增长,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见表1)。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大学生不能就业将给个人、社会和国家带来不利的影响。对个人而言,就业难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的生存生活质量;对社会而言,高失业率增加整个社会保障系统的负担,拉大社会贫富差距,容易引发多种社会问题;对国家而言,知识型失业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削弱国家竞争力,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大学生失业将使庞大的培养成本变为沉没成本,以大学生每人每年1万元的培养成本计算,1 000万名大学生的培养成本将高达1 000亿元;另一方面,大学生失业是严重的人力资本流失和劳动力资源浪费,以每个劳动力每年创造国内生产总值1万元计算,如果实现1 000万名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每年将可多创造1 000亿元的产值。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经济结构本身的原因,也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方面,当前中国以加工制造业和技术含量较低的第二产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的经济结构,对普通劳动力需求相对旺盛,对较高素质的大学生吸纳能力不强。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日益呈现下降趋势。据估计,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九五”期间能带动90多万人就业,“十五”期间下降到仅能带动80多万人就业。
另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用人需求总量减少,相当多的企业延缓或者放弃了招聘计划,可供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进一步减少,致使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2009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9.3%,超过700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而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企业岗位累计净减7.3%,市场供需矛盾突出,据统计,2009年一季度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仅为20%~30%。[1]
为了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些应对措施,其中鼓励大学生创业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到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支持自主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应对就业难题的重大战略。鼓励大学生创业不仅是减轻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应急之策,也是推动中国经济走向创业型经济的长远之计。
首先,创业具有扩大就业的倍增效应。创业不仅能够解决个人就业问题,而且在扩大就业方面具有倍增效应,一人创业可以带动多人就业。调查表明,平均每个创业者带动3.8人就业。[2]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水平较低,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的数据显示,2007年实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是1.2%,而美国大学生实际创业的人数占到20%。[3]如果700万大学毕业生中有10%的人选择创业,按照“一人创业带动3人就业”的倍增效应计算,将解决一大批大学生就业问题。
其次,创业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且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4]为鼓励大学生创业而开展的创业教育课程,将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能够更积极灵活地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再次,创业是实现技术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载体。为了转变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央提出了推动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创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形式之一,是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容量和推动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75%以上的自主创新产品和80%以上的专利都是中小企业完成的。从国际经验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因失业大潮带来了“创业蜂拥期”,为韩国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1980年以后,美国超过95%的财富都是由经济大变革中新兴的中小企业创造的。[5]由此可见,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同时也蕴含着机遇。在危机时强调创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创业机会、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是创业活动的三个基本决定因素。其中,创业机会指开创新事业的可能性以及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创业成功的余地;创业意愿指一个人从潜在创业者变成实际创业者的期望程度;创业能力指创建和管理新事业的技术与商业知识和能力。[6]从我国现实情况看,一方面,我国创业机会丰富,个体创业意愿比较强烈;另一方面,个体因为缺乏创业能力,把握不好创业机会,创业容易失败而不得不放弃创业。[7]《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7)》对中国创业环境的基本判断是,中国的创业属于创业意愿强、创业机会多、创业精神强、创业能力弱的状况。[8]大学生创业更是如此,据麦可思调查,全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有创业意愿的达到18%,而2008届大学毕业生实际创业的是1%。[9]大学生创业虽然具有年纪轻、精力旺盛、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较高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资金短缺、经验缺乏、人际网络缺乏、创业能力弱等障碍,致使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较低。据统计,广东省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1%,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省也只有4%。[10]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不高,创业教育需要加强
创业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据《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5》的统计,一般创业企业的失败率在七成,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则只有2%~3%。教育部2004年的一项报告显示,全国97家比较早的学生企业,赢利的仅占17%,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来。[11]从创业活动的三个基本决定因素来看,创业能力是实施创业活动的保障,是创业活动发生的充分条件。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实践活动缺乏,创业能力的提升主要来自高等教育阶段的创业教育。多年的全球创业观察(GEM)报告均显示,受过大学教育或研究生教育的个体从事创业活动的比例更高。[12]然而,我国当前创业教育的发展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强烈的创业意愿及其对创业技能培养的需求。调查数据显示,78.95%的中国大学生表示希望创业,但仅有47.22%的大学生参加过有关创业方面的活动,在创业能力的获取上,有75%以上的学生希望学校进行创业创新教育。[13]
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创业教育普及率还比较低,创业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2005年初,美国已有1 6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而目前我国只有94所高校开设了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教育课程;[14]二是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尚不合理,教学方式还不灵活,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更为薄弱;三是缺乏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具有一定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二)大学生创业融资仍然困难,融资体系需要健全
创业融资是创业的要素之一,相当多的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都遇到过创业资金筹措困难的问题,甚至因此搁浅了创业。广东省2008年的调查显示,有73.47%的大学生所能承受的自主创业资金不足10万元,61.63%的大学生认为“缺乏启动资金”是创业的最大障碍。[15]创业融资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前者主要指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的民间借贷、股票债券、风险投资等;后者主要指银行信贷资金。根据2006年中国创业观察报告的研究,创业融资主要依靠血缘、亲缘关系,其次才是金融机构的信贷融资和政府的资金扶持。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既缺少资本,缺乏信用记录,也无固定资产或抵押品,想从银行获取贷款相当困难。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小额信贷扶持政策,但因手续烦琐,配套措施缺乏,实施情况极不理想。例如,广州市大学生小额贷款优惠政策自2005年实施以来,至今没有贷出一笔。从国际经验来看,风险投资是创业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风险投资中的天使投资,更是专门为那些具有专有技术而缺少资金的创业者所准备的。天使投资更多的是由私人来充当投资者角色,投资数额较少,办理手续较简便、快捷。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风险投资发展仍然滞后,总体规模还比较小,天使投资的发展严重滞后。
(三)大学生创业成本还比较高,创业环境有待改善
创业环境是大学生创业的外部条件和活动舞台,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基础。《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7)》显示,2007年中国的创业环境在31国中排名16,排在巴西、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等国的前面,创业环境评分略高于国际中等水平。[16]但中国整体的创业环境没有得到大的改善。一方面,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为了推动大学生创业都出台了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见表2),但是在实践中,很多地方却没有真正落实好政策,大学生创业还常遭遇“收费经济”、“执法经济”等问题,创业成本较高。在行政方式上,审批事项烦多,审批手续复杂,行政效率低下。2005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世界银行对85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业环境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从注册一家公司到开业平均所需的审批时间,加拿大只需两天,而中国内地则需要闯过7道关,历时111天。注册审批费用在美国、英国、加拿大不到其人均年薪的1%,而在中国内地则占到11%。[17]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提供创业信息、给予创业指导、营造创业氛围等方面还很欠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三、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思考
尽管大学生创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创业教育相对滞后、创业融资比较困难、创业环境有待改善仍然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问题。当前需要从关系大学生创业最为迫切的方面着手,通过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完善创业融资体系增强创业资本的可获得性,通过改善创业环境增加大学生的创业机会,积极引导大学生创业,使更多的大学生成为创业者。
(一)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创业能力是学生的第三本护照,创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创业教育是激发大学生创业动机、提高其创业能力的基础,在促进大学生创业方面作用显著。尽管我国从2002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以来,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当前,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一是强化创业教育理念,在高校普遍推行创业教育。要加大对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将KAB创业教育课程推广到更多的高校,将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和基础课,提高创业教育的地位,推动创业教育由精英模式向大众模式、由业余实践向系统学习发展。
二是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走进企业,吸引企业家走上讲堂,开展师资培训和交流。美国斯坦福大学允许教授每周有一天时间在企业兼职,因而对企业的运行状况有丰富的经验,然后指导学生,这种培养模式的成效十分显著。据统计,美国硅谷60%~70%的企业是由斯坦福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创建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和教师自1990年开始平均每年创建150个新公司,仅1994年这些公司就雇佣了110万人,创造了2 320亿美元的销售额。[18]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三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模式。编撰适合学生多样化创业需求的创业教育教材,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培育包括创业兴趣和价值观念、创业心理品质、创业技巧和能力等在内的全面创业素质;改进创业教学模式,将课堂讲授、案例讨论、角色模拟、基地实习、项目实践等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尝试开展论坛、创业计划竞赛、培训班等多种形式进行创业教育,鼓励高校、政府和企业联合建立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设立创业岗位,通过开展模拟创业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二)完善创业融资体系,增强创业资本的可获得性
大学生创业者的融资需求往往具有融资额度较小、无担保抵押、前景不确定等特点,我国现有的融资渠道和金融体系无法满足创业者的融资需求,需要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创业融资体系。
一是完善小额信贷政策。目前小额贷款条件严格、额度有限、手续繁琐,如一般要求先办企业才能申请贷款,而办企业所要取得的执照和场地租赁费用往往就会难倒不少创业大学生。需要进一步完善小额信贷政策、简化贷款程序、减少对创业项目的过多限制,适当放松小额担保贷款的利率,增强对金融机构推广小额贷款的内在激励。
二是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担保的作用,建立“大学生创业担保基金”,通过担保风险的补偿和对担保机构的激励,如按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或对实际发生的代偿损失部分抵扣所得税,提高商业性的小额贷款担保机构的积极性,为大学生创业获取贷款提供方便。
三是设立政府、高校和企业等多方面参与筹资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可以借鉴拜丽德全国大学生创业基金“千万亿工程”的模式,政府联合企业或有关部门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由企业冠名并对创业项目进行审批,全权发放免息贷款或资金支持,政府不再单设申请门槛,而对参与项目的企业按发放的金额和数量给予适当的减税和表彰。把扶助大学生创业与企业慈善行为结合起来,利用慈善资本成立“大学生创业慈善基金”,[19]对参与该项目的企业给予慈善捐助的税收减免和政策优惠。
四是鼓励和引导风险投资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或鼓励社会资金成立大学生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利用包括税收优惠、财政支持等在内的激励措施,引导基金将投资阶段往中早期前移,发挥天使投资支持创业项目和初创企业的作用,真正解决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早期资金瓶颈问题。地方政府应积极搭建投资者与创业者、创业项目的交流平台,建立项目风险和资产评估机制,方便大学生通过商业计划书和创意比赛获得风险投资,实践创业梦想。
(三)优化创业环境,增加大学生的创业机会
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一方面,要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学科技园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载体。充分利用全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科技园,建立大批的创业“孵化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办公场地、创业辅导、“孵育”保障以及畅通的创业融资、成果转化及项目合作渠道,对进入创业园的大学生创业企业以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给予政策优惠,促进更多大学生实施以技术创业带动大学生团队和社会就业。
另一方面,要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体系,贯彻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有效地降低创业门槛和创业成本。政府首先要树立创业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相关部门在创业者办理有关手续时,要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开通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和“一站式”的创业服务;通过出台注册“零首付”、资本金分期到位等政策降低创业门槛,简化创业程序,提高创业审批效率;减轻大学生创业的税费负担,落实税收优惠、费用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政策,使大学生创业有一个外部成本较低的成长环境;推广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通过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工商界的资源,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导师辅导以及资金、技术、网络等全方位创业支持。此外,创业需要有一种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文化氛围。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宣传,加大创业政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政策内容。引导全社会树立新形势下的正确就业观念,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
标签:创业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 创业能力论文; 大学生创业贷款论文; 创业资金论文; 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论文; 融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