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标准下的写作教学指导_文学论文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写作教学指导_文学论文

新课标下的写作教学指导摭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写作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最坚固的堡垒。要攻克这个堡垒,用传统的方法,硬拼硬打,恐怕只能事倍功半;而采取迂回战术,广引“源头活水”,或许能出奇制胜。因此,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抓住写作教学的“人文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新理念,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一、抓住有利时机 激发创造欲望

为了让学生产生“写作欲望”,我试着从“间周一次,文必成篇”的传统作文教学中挣脱出来,抓住有利时机,捕捉学生思维的最佳状态,结合阅读,借题发挥,开展生动活动的创造写作训练。

1.因势引导,展开想象。《孔乙己》的结尾,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我就势引出一题《孔乙己离开酒店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续写,多数同学都一气呵成。

2.投石激浪,快速成文。讲《陈涉世家》,我向学生投去一“石”:假如不是“遇雨失期”,是否还会发生“大泽乡起义”?这一“石”激起了讨论的层层涟漪。我让同学们趁热打铁,用15分钟写了段分析短评。多数短文言之有据,分析中肯,其中还有不少独辟蹊径,谈出了极具创造性的见解。

3.抓住良机,即兴咏作。寒冬季节,鹅毛大雪不期而至,整个校园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同学们心驰神往,凭窗眺望,啧啧不已。我将准备的课暂时“搁浅”,让同学们以“雪”为题,即兴咏作。训练结果大大超过我的预想,诗歌、散文情趣盎然,故事、小剧妙趣横生。

此外,结合学校开展的“大阅读”活动,我还让学生为所读作品写内容提要;参加学校开学典礼大会等重大活动,练习写消息报道;教师节前夕,指导学生写随感、随笔。通过这些随机训练,学生创造的欲望就被激发起来。

二、引导多向分析 广开创造思路

作为中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求同思维起主要作用,思考问题往往朝着一个方向聚敛前进,容易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表现在作文审题中往往是只囿于一孔之见,一条思路。为此,我比较注重引导学生对文题作多向分析,立体思考。如写《“滥竽充数”的启示》,我们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去立论?通过讨论启发,同学们由角度一逐渐向角度二、角度三扩展:角度一:从听者宣王、泯王的角度立论,可论述领导者要以认真的态度来识辨人才,唯才是用。角度二:从吹者南郭先生的角度立论,可论述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或论述一个人有了真正的本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角度三:从吹者同伙的角度立论,可论述待人真诚,则要敢于揭短,提出批评。

通过对几组不同角度立论的多向分析,立体思考,学生思维活跃了,从而写出了异曲同工、五彩缤纷的文章。同样,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立意,比如写《记一次春游活动》,我首先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谈自己的立意:有的赞美祖国山河美,抒发热爱大自然之情;有的表现在春游中同学们团结互助的精神;有的赞美同学们的创造精神;有的赞美同学们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然后讨论取舍,最后教师点评,指出这些立意中一般化的是表现春游欢乐的立意,而其中最新颖、具有独特性的是表现创造精神及努力进取精神的立意。这样,学生的思路在实践中开阔了,如何“创造”也就有的放矢了。

三、释放想象空间 培养创造灵性

作文教学可以把学生教聪明,也可以把学生教愚笨,这关键取决于对学生的灵性是培育、激发还是漠视、扼杀。“灵性”在怎样的环境里才能成活和生长呢?泰戈尔老人用诗歌道出真谛:“像阳光一样拥抱你,又给你以光辉灿烂的自由。”对于培养创造灵性,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要把想象和创造的乐趣还给学生。文学巨匠鲁迅曾惊叹于儿童的想象力,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因此,无拘无束地放飞想象和创造是学生作文的“专利”。想象之鸟一旦高翔,学生心中就会跳跃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意象:实体的和虚构的,现实的和浪漫的,传统的和现代的。每一次这样的作文,孩子的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

2.要细心呵护学生作文中的“嫩蕊”。杜甫有诗云: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要细心地呵护他们灵性的表达,诸如“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河里的水很活泼”、“泪,流出来的是错,留下的是对”,这些“语丝”无疑是富有灵性的表达。呵护它,就是呵护学生生命中富有创造力的灵性。

3.要让学生生长在文学和艺术的滋养之中。为了培养学生创造灵性,我积极倡导学生们走进教育部推荐的中外文学必读书目,走进一个博大精深的世界,去领略文学名著中的融洽的世态百相,凝聚的人间真情、沉淀的历史精华,囊括的大地沧桑……让同学们的心随书而歌,让同学们的思想随书而舞。学生有一种艺术爱好,或摄影,或书法,或绘画,或集邮,或乐器,并对其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我经常这样引导学生:可由绘画的“计白当墨”联想到文章的跳脱之美;可由书法的“布局之道”联想到文章结构的安排,这样能激发作文中的灵感,提升审美能力。

四、激发逆向思维 挖掘创造新意

为了激发创新意识,我在写作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对已成定论的观点和见解、格言、成语等生疑质疑,在作文构思时站在对立面的角度去思考,反弹琵琶,正中求反,同中求异,异中求深,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提出与传统迥然有别的观点。

例如,人们历来都是以鲁庄公的“昏庸”、“浅见”、“无能”反衬曹刿的“明智”、“远见”、“有能”。我就以《鲁庄公不鄙》为题,让同学们写翻案文章。构思时,不少同学都能求异创新:有的说,“鲁庄公在强敌面前不肯屈服,能勇敢迎战,说明他有非凡的政治毅力,这样的国君不能说‘鄙’!”有的说,“鲁庄公将这么重大的战役指挥权交给一个平民百姓曹刿,说明他善于用人,更证明了他的不‘鄙’!”还有的说,“鲁庄公战后能虚心向曹刿请教获胜的缘故,这说明他不耻下问的人格魅力,也证明了他不‘鄙’!”……

当然,鼓励创新,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搜集挖掘。因为真正的创造性思维,常见于平平淡淡的命题,来源于普普通通的生活。谁能把大家“说俗了、说烂了”的老话题写得别出心裁,别有洞天,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那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求异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在面对某一命题时,我经常要求学生先设想他人会如何写,而自己一定要有所超越,也可以强制地否定自己的第一构想,从而逼迫自己跨出“一般化”的樊篱。比如写《我渴望……》一题时,一女生写的是《我渴望变成个男孩》,开头是“人们都说我长得漂亮,是上帝的杰作,可是我一点儿也不高兴,我讨厌自己是个女孩,这不为别的,只因为我们家没有男孩。”全文写“我”家庭盼子盼孙,致使“我”不得不希望变成男孩的事实。此文切入点“异”:题目新奇、醒目,出人意料。开头“异”:不受漂亮女儿身,却想变成男孩,真是起笔不凡,引人入胜。立意“异”:不说自己的遭遇,不为自己诉苦,不抱怨长辈,而把笔端直指“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又如一看图作文,画面是一只鸟在一片被砍伐成树墩的上空,高唱“我家住在黄土高坡”,远方的天空有一群鸟。绝大多数学生是写生存的环境被破坏,鸟儿无家可归,只好向远方飞去,疾呼:保护环境,刻不容缓。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有一位学生目光敏锐,独辟蹊径,写远方的一群鸟向这里飞来,大自然中已经没有鸟的存身之地了。“飞去”与“飞来”,看上去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思维方法却截然不同,后者用的逆向思维“去”变成“来”,思维多么新颖,视野多么开阔,主题多么深刻,这使人不能不拍案叫绝。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作文教学亦是如此,只有我们当教师的开动脑筋,“授之以渔”,让学生在学思结合的过程中发掘出属于自己的“源头活水”,学生们才会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写作的兴趣,动其“心”进而美其“文”。

标签:;  ;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写作教学指导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