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中医院 江西宜春 330800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腹泻病护理干预临床疗效观察与探究。方法 选取符合要求的100名患儿,所有的患儿均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腹泻病患儿,100名符合要求的患儿被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100名患儿均给予基础护理,而观察组患儿则加强护理干预,根据研究要求,观察两组患儿在不同的干预方式后住院时长、腹泻消失时间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腹泻病患儿的腹泻消失时间(2.65±0.45)d、住院时长(5.29±2.53)d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腹泻病患儿的腹泻消失时间(5.22±0.53)d、住院时长(8.18±2.73)d,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4.27±2.58)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4.29±3.52)。结论 在对腹泻病患儿加强护理干预后,能有效的促进患儿腹泻病的好转,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长,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上述方法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小儿腹泻病;护理干预;临床疗效
小儿腹泻好发于6个月到2岁的患儿,是儿科常见的疾病,该疾病是一种由于患儿受到病原菌的侵袭以及多种原因所致的以腹泻为主的综合征,主要临床症状为患儿的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的形状发生改变【1】。小儿的胃肠道功能与免疫力相对于成年人而言较弱,在面对病菌的侵袭抵抗力较差,极易发生胃肠道菌群失调,同时,小儿在接受人工喂养后,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小儿的机体发育,大大增加了小儿发生腹泻的概率【2】。本次研究中,选取了符合要求的100名患儿,所有的患儿均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腹泻病患儿,两组患儿均给予基础护理,而观察组患儿则加强护理干预,观察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护理人员选取符合以下标准的患儿100名:①所有患儿均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②患儿中将不能完成实验、不接受实验、精神障碍、重大疾病排除;③护理人员以书面的形式让患儿家属知晓本次研究;④研究人员应将本次实验研究中可能出现的结果、过程以及操作等让实验相关人员知晓;⑤研究目的、操作等均符合医学伦理会的要求。本次研究中,随机将100名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中男女人数分别为17、33,年龄分布在7-27月之间,平均年龄为(17.94±2.53)月;观察组患儿中,男女人数分别为15、35,年龄分布在7-35月之间,平均年龄为(17.28±2.57)月。根据100名患儿的资料,将其收集归纳,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所得出的两组患儿的临床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00名患儿均给予基础护理,而观察组患儿则加强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将患儿的病房每日通风两次,消毒一次,以防发生院内交叉感染,患儿的衣服、床单等,应定时进行消毒,在为患儿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应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密观察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记录患儿大便的次数、颜色、形状等,注意观察患儿的肛周皮肤,预防出现肛周皮炎等【3】。(2)饮食护理:患儿在腹泻后,机体内的水分与营养大量流失,应根据患儿的病情与临床治疗原则,为患儿制定饮食计划,腹泻患儿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嘱咐患儿家属应以易消化、高营养的半流质或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牛奶、面条等,以保证机体能够得到基本的营养供给,在患儿疾病好转后,可适当的调整饮食计划【4】。
1.3观察指标
研究中的观察指标均由研究人员制定,其中护理满意度评分表发放至参与研究的100名患儿家属,评分表中评价内容包括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对自身的态度、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相互之间关系是否融洽、护理人员是否通过自身的工作让患儿在住院期间感到舒适等、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工作是否促进了患儿疾病的好转等,评分表以100分为满分,评分分布在90-100为十分满意。评分分布在70-90分为比较满意,评分分布在70分则为满意。同时,研究人员对患儿的住院时长与腹泻消失时间进行统计。在所有研究数据统计结束后,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人员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分类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算,所有的计算都采取SPSS 20.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处理,检验水准以a=0.05,根据所得出的统计值判断是否均有统计学意义,若(P<0.05)则视为可比性。
2结果
如下列表格数据所示,观察组腹泻病患儿的腹泻消失时间(2.65±0.45)d、住院时长(5.29±2.53)d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腹泻病患儿的腹泻消失时间(5.22±0.53)d、住院时长(8.18±2.73)d,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4.27±2.58)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4.29±3.52)。(见表1)
3讨论
患有腹泻病的患儿在临床上多出现以排水样便或稀便等,同时部分患儿会出现发热、全身不适症状,该疾病主要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该病毒的特点为喜冷怕热,因此冬季小儿腹泻病较为多发,在临床治疗中,护理干预措施是促进患儿疾病好转的关键【5-6】。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加强对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每日定时定期对患儿的病房进行通风与消毒,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加强对患儿的巡视次数,密切观察患儿的排便状况,记录每日排便的次数、颜色与形状;对于腹泻患儿,在腹泻过程中,机体内营养与水分大量流失,从而导致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低下,加之小儿抵抗力本身较弱,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的疾病变化,为其改进饮食护理计划,先由流质食物慢慢过渡至半流质,在疾病好转后方可恢复普通饮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由结果数据可知,观察组患儿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对腹泻病患儿加强护理干预后,能有效的促进患儿腹泻病的好转,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长,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上述方法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田苗.PBL结合体验式教学在小儿腹泻病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26(12):308.
[2]张丽梅.对比综合社区护理管理与常规社区护理管理应用于小儿腹泻病中的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170-170.
[3]陈雯.小儿复方氨基酸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效果观察和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13(5):407-407.
[4]曹占峰.个体化护理模式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5,24(12):109-110.
[5]蒋会,徐颖.应用品管圈降低重度腹泻病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率的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7(6):543-545.
[6]赵惠娣.对比综合的社区护理管理与常规社区护理管理应用于小儿腹泻病的康复疗效[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33(5):386-387.
论文作者:罗细娥,唐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患儿论文; 小儿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评分论文; 满意度论文; 时长论文; 疾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