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论文_袁帅,高源,宋贺楠,雷左

浅析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论文_袁帅,高源,宋贺楠,雷左

袁帅 高源 宋贺楠 雷左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0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实施64排CT诊断,并将CT诊断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经64排CT诊断,其血管狭窄检出率、肠系膜下动脉狭窄检出率、肠系膜上下动脉狭窄检出率、腹主动脉狭窄检出率分别为96.00%、46.00%、28.00%、22.00%。结论 给予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64排CT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安全、无创、及时的特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64排CT;肠壁缺血性病变;诊断价值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64 detector row CT in the diagnosis of intestinal wall ischemia.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50 cases of intestinal wall ischemic disease,to make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and to make a 64 row CT diagnosis,and to compare the results of the CT diagnosis with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vascular stenosis,the detection rate of lower mesenteric artery stenosis,the detection rate of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tenosis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abdominal aorta stenosis were 96%,46%,28% and 22%,respectively,by 64 row CT diagnosis. Conclusion the 64 row CT for the diagnosis of intestinal wall ischemia is of high accuracy and is safe,non-invasive and timely.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 64 row CT;intestinal wall ischemic lesion;diagnostic value

肠壁缺血性病变是由于患者的肠道血液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所致,其会引起患者出现代谢异常的情况,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综合征之一。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1,2]。因此给予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对2014年8月~2015年10月50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实施64排CT诊断的价值作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50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患者的年龄38~86岁,男28例,女22例,患者的发病时间3~72 h。50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32例,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高血脂11例,合并冠心病21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2 方法

采用64排CT机为患者实施诊断,相关人员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首先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定位扫描,之后对患者的整个腹部实施螺旋容积扫描,扫描的范围从患者的膈肌水平至患者耻骨联合下缘处,扫描时间为4~8 s,扫描的层厚为0.625 mm。完成以上扫描之后,为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实施增强扫描,为患者实施CT扫描的造影剂为碘普罗胺,先将75 ml的造影剂,经患者的肘静脉注入然后再注入20 ml生理盐水。注入速度为3.5~4.0 ml/s。CT扫描值在达到阀值之后,进行触发动态三期扫描,将层厚设置为0.625 mm,电压设置为120 kV,螺距0.5~1.0。将64排CT扫描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的技术对患者的肠壁缺血性病变情况进行分析。将扫描的64排CT图像交由2名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分析,取2名专家的一致意见为统一的观点。

1. 3 观察指标[3]

对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经64排CT诊断的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2 结果

64排CT诊断结果: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48例,肠系膜下动脉狭窄18例,肠系膜上下动脉狭窄8例,腹主动脉狭窄检4例。病理诊断结果: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50例,肠系膜下动脉狭窄40例,肠系膜上下动脉狭窄30例,腹主动脉狭窄检20例。其血管狭窄检出率为96.00%,肠系膜下动脉狭窄检出率为45.00%,肠系膜上下动脉狭窄检出率为26.67%,腹主动脉狭窄检出率为20.00%。

3 讨论

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在患病早期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若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不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患者的疾病会进一步的恶化,极易出现肠壁穿孔、坏疽、坏死的情况,使得患者出现急性腹膜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中毒性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4]。因此,加强肠壁缺血性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患病早期的主要症状为腹泻、血便以及腹部疼痛等,其中腹部疼痛的主要发生部位在患者的左下腹以及肚脐周围,患者的血便、腹痛以及腹泻症状会持续2~3 d,患者经相关治疗之后,其临床症状会有所改善。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若为动脉缺血,则其发病较为急骤,若为静脉缺血,则其发病较为缓慢,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较易使患者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病情不断恶化,延误患者的治疗。肠壁缺血性病变病情发展急骤,且恶化程度较高,患者在确诊之后,应及时接受对症治疗。

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采用64排CT检查,可以将其血管内栓子、肠壁内栓子显示出来,同时还可以将患者肠壁缺血的具体部位、静脉侧支循环显示出来[5],这样可以为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64排CT检查肠壁缺血性病变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其可以将患者病变的具体位置以及病变处黏膜溃疡、接触性出血、充血以及水肿等显示出来,为患者的临床症状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准确率较高,安全、无创、操作简单、患者的依从性较高,对患者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有着积极的意义,可提高患者疾病诊断的有效率,使得患者可以接受及时的治疗,对改善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张凯,童三龙,雷鸣峰,等.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3):87-89.

[2]刘峰,马军. 64排CT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541-542.

[3]钱家新.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2046-2047.

[4]李水连,郭永飞,余水全,等.急性缺血性肠病应首选多排螺旋CT检查.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9):665-667.

[5]马跃虎,吴刚,刘浩,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山东医药,2014,54(43):48-50.

论文作者:袁帅,高源,宋贺楠,雷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浅析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论文_袁帅,高源,宋贺楠,雷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