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湖北 宜昌 443600)
【摘要】目的:分析危重症救治过程中应用急救一体化模式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5年经急救一体化模式救治的危重症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择选同期经常规急救流程的危重症患者47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98.11%高于对照组的85.11%,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急诊时间(38.61±6.03)min、急诊室停留时间(9.05±2.61)、分诊评估时间(0.60±0.35)min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针对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应用急救一体化模式,可缩短患者救治所需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救;危重症;一体化;急诊科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0-0104-01
危重症指患者病情危重、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的疾病,需要临床及时给予诊断救治工作,稍有不慎,可造成不可逆后果,甚至死亡。急救一体化模式是临床的一种新型急救流程,可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率。本文择选我院100例危重症患者作对比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急救一体化模式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2015年经急救一体化模式救治的危重症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男25例、女28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52.65±10.36)岁;重症类型:脑梗死5例;严重骨折15例;重症颅脑损伤16例;中毒3例;急性心肌梗死14例;择选同期经常规急救流程的危重症患者47例作为对照组,男22例、女25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3.13±9.78)岁;重症类型:脑梗死3例;严重骨折16例;重症颅脑损伤15例;中毒2例;急性心肌梗死11例;对比两组年龄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应该常规急救流程,接诊后,立刻评估病情;急救过程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与急诊医师有效配合,完成救治开展工作。观察组:应用急救一体化模式,内容如下:①各个科室建立一体化急救小组,小组成员均经相关培训和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急救内容、急救步骤、急救技能及模拟实训等,小组成员分工明确,配合完成一体化急救过程。②经120接诊后,开通先抢救后挂号绿色通道,迅速开展院前急救工作,创建静脉通道,给予呼吸支持,根据病情给予相应处理,待病情稳定后,实施转运,转运期间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将患者病况及时反馈给医院,医院相应抢救准备(药品、仪器等);③医院内抢救小组成员,通过患者转运途中了解的病况,进行病况评估,根据轻重度分为Ⅰ类和Ⅱ类,Ⅱ类病情比Ⅰ类更为严重,随时有致命风险。④整个急救过程,采用边询问、边分诊的方式,完成病情评估后,2分钟内完成吸氧操作,3分钟内完成血压测量,5分钟内完成静脉通道创建,同时为维持血循环,为患者及时补充液体,且根据病况创建人工气道,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⑤分诊过程中,若有危急值数据,应该详细记录后报告给上级医师,采集送检标本,确定危急值,相关医生以危急值情况为依据,建立有效抢救方案[1-2]。
1.3 观察指标
抢救过程时间:统计两组总急诊、急诊室停留及分诊评估时间;统计两组急救成功例数,计算急救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抢救成功例数等数据,创建数据库,应用SPSS24.0完成分析,计量资料描述方式为(x-±s),组间对比方式为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表达为%,χ2检验,若对比结果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急诊、急诊室停留以及分诊评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
3.讨论
急诊科是急诊患者入院救治必经之路,是医院管理和抢救任务最重的科室[3],该科室具有疾病类型多、重症患者集中的特点,可直接反应医院医疗水平。临床急救效率与急救流程密不可分,本文中所探讨的急救一体化模式兼具规范化与程序化的优点[4],首先通过创建各个科室急救小组,明确分工,划分各个医务工作者的职能范围,使得急救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同时该急救模式中院前、院内急救工作相呼应,体现空间、时间的整合性[5],从而达到缩短患者急救时间的目的,促进临床急救效率。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急诊时间(38.61±6.03)min、急诊室停留时间(9.05±2.61)min、分诊评估时间(0.60±0.35)min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急救一体化模式可提示临床急救效率,缩短急诊时间,观察组急救成功率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85.11%(P<0.05),提示急救一体化模式可促进临床急救工作,对挽救患者生命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危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急救一体化模式,可缩短患者总急诊时间,使得患者快速、准确接受抢救,提高急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何超琼,杨明秀.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一体化救治护理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母婴世界,2018,(13):203.
[2]程晓斌.严重创伤院内急救模式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DOI:10.7666/d.y1801962.
[3]陈志亮,陈毅,曹文伟.急救一体化模式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009).
[4]广明亮,范玉梅,陈楚云,等.不同急救护理模式在危重症患者院前抢救的临床效果比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4):143-144.
[5]周仁利,刘永忠,李小珍.损伤控制策略下一体化急救模式在危重症院前院内急救中的应用实践[J].疑难病杂志,2014,(4):389-391.
论文作者:杜勇,洪凡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患者论文; 模式论文; 时间论文; 急诊论文; 危重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病情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20期论文;